学科分类
/ 9
17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近年以来参加省微生物室间质评活动。其中鉴定肠杆菌科菌48株,准确率较高,为进一步提高鉴定技术,对鉴定过程各环节进行了探讨。

  • 标签: 细菌鉴定 肠杆菌科
  • 简介:养鹅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的优势,鹅肉肉质细嫩、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脂肪低等特点,尤其味道鲜美,为滋补佳品。近几年来,从事养鹅生产的养殖户愈来愈多,但管理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一方面造成了品种、产品运输及应激因素增多;另一方面,以往危害较轻的疫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因此鹅病也成为目前河南地区养鹅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 标签: 养鹅生产 综合诊治 混合感染 大肠杆菌 巴氏杆菌 蛋白质含量
  • 简介:羊巴氏杆菌病义称绵羊出血性败血病,以发热、呼吸粘膜及内脏器官广泛的出血性炎症为特征的传染病。本病多见于幼龄羔羊,偶尔成年羊也发病,通常情况下,本病的发生与饲养管理不善,或长途运输等应激刺激或圈舍阴暗潮湿通风不畅有直接的关系.集中圈养时过于拥挤更易诱发此病。零星散发时,2-3岁羔羊发病较多,呈地方性流行,各种年龄的羊都可感染,发病季节以春、秋季较多。

  • 标签: 巴氏杆菌病 绵羊 出血性败血病 诊治 发病季节 内脏器官
  • 简介:将节杆菌和芽孢杆菌分别暴露于不同质量比的镉溶液中,进行不同暴露时间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20mg/kg的cd(II)处理会使节杆菌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质量浓度显著降低,细胞膜脂质过氧化产物——硫代巴比妥酸活性物质(TBARS)浓度显著升高;0.2mg/kg的cd(II)处理会使芽孢杆菌中GSH质量浓度、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降低。节杆菌的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质量浓度随暴露时间延长而减少,GSH质量浓度、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随暴露时间延长而增加,TBARS浓度呈先减后增的变化趋势;芽孢杆菌的可溶性蛋白质量浓度、CAT活性和TBARS浓度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可溶性糖、GSH质量浓度和SOD活性呈先减后增的变化趋势。镉处理对节杆菌和芽孢杆菌具有一定的胁迫作用,两种菌通过启动不同的抗性系统来抵抗外界胁迫。

  • 标签: 环境学 抗氧化性 节杆菌 芽孢杆菌 镉胁迫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慢性胃炎患者进行幽门螺杆菌(Hp)的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优劣,寻找一种准确而又简便易行的Hp检测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就诊于我院并且经胃镜和病理活检确诊的未经治疗的慢性胃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病理组织切片Giemsa染色镜检检测幽门螺杆菌(Hp);而观察组则采用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Hp),观察两组检查方法Hp的阳性率,比较其优劣。结果观察组慢性胃炎患者行14C尿素呼气试验的Hp检测阳性率为72.1%,对照组行Giemsa染色法的Hp检测阳性率为51.1%。可见,14C尿素呼气试验的Hp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病理组织切片Giemsa染色镜检法。经统计学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Hp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敏感性高、简便易行且检查无创,可作为有慢性胃炎症状和体征患者Hp的常规检查项目,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慢性胃炎 14C尿素呼气试验 Giemsa染色法
  • 简介:犊牛大肠杆菌病又称为犊牛白痢,是由特定血清型病原性大肠杆菌引起初生犊牛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轻者引起犊牛发育不良,重者造成死亡,是一种严重威胁犊牛的常见传染病,给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也造成了很大经济损失。本病主要经消化道感染,其主要特征为腹泻和虚脱。一、致病因素:病原性大肠杆菌为革兰氏阴性小杆菌,不产生芽孢,有鞭毛,能运动。犊牛白痢主要由078、08、09、086、026、015等菌株及其产生的毒素引起的,使犊牛致病的血清型多带有K99抗原。此外,此病的发生还与一些诱发因素有关,如初生犊牛未及时吃到初乳或哺乳不及时,母牛在分娩前后营养不良,畜舍通风不良、气候突变、突然更换饲料等都能促使本病的发生和使病情加重。

  • 标签: 大肠杆菌病 初生犊牛 综合防治 病原性大肠杆菌 致病因素 急性传染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Hpstoolantigen,HpSA)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94例因上消化道症状接受胃镜检查患者的幽门螺杆菌粪便抗原。每例患者同时进行14CUBT、RUT、Warthin-Starry银染检测,将后三项中任两项阳性作为Hp感染阳性诊断标准,对HpSA方法进行评价。结果HpSA检测的敏感性为94.3%,特异性为90.2%,准确性为92.6%,阳性预测值为92.6%,阴性预测值为92.5%。结论HpSA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较高,具有简单可靠、标本留取方便及完全非侵入性的特点,适合作为Hp感染的常规检查项目。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免疫学 抗原
  • 简介: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Warren和Marshall发现幽门螺杆菌(HP)以来,HP是当今世界上感染率最高的细菌之一.研究资料表明,HP感染可导致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HP是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ILT)淋巴瘤的主要致病因子,亦与胃癌的发生关系密切.1994年,HP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列为I类致癌原.近年来,人们对HP与胃病关系的研究取得了明显进展,又开始注意到其与高血压、脑血管疾病、冠心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糖尿病、皮肤病等胃肠外疾病的关系.HP在全球自然人群的感染率超过50%,我国自然人群HP感染率40%~90%,平均59%[1].因此,采用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的检测方法及时检出HP,对HP感染及其相关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粪便抗原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尿液中变形杆菌的耐药情况方法用Vitek32或梅里埃公司的API卡联合鉴定出120株变形杆菌,对其用Oxoid的药敏纸片行扩散法药敏试验。结果变形杆菌对我们监测的十四种抗生素中只有头胞比肟,泰能、丁胺卡那霉素、头胞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棒酸的耐药率低于10%。结论随着耐药株的日趋严重,加上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造成的选择压力,甚至出现了耐多种抗菌药物的多重耐药菌株,因此规范化抗菌药物的管理迫在眉睫,通过一系列干预措施对抗菌药物进行管理不仅可以降低抗生素的临床使用率,还可提高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的自觉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本地区临床分离的A.Baumannii的耐药情况。方法用全自动细菌鉴定与药敏分析仪,对临床分离出的37株鲍曼不动杆菌进行21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研究。结果37株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中有10株对21种抗菌药物全部耐药,占27.03%,仅有2株对所有药物敏感,占5.41%。35株发生了多重耐药,比例为94.59%。对20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超过50%,有16株菌株对IMP耐药,其耐药率为44.4%。结论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在本研究中已经呈现出对多种抗菌药物的高比例耐药,甚至出现多个“全耐药”菌株。

  • 标签: 鲍曼不动杆菌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布氏杆菌性脊椎炎MR影像学特点,以便提高该病的诊断。方法本组16例均MR检查,病灶均分布腰椎,其中L4发病率最高,16例血清试管凝集法滴度均于1∶160。结果1例外院误诊脊柱结核,本组16例入院确诊后,药物治疗后进行随访1~2年,痊愈后无复发。结论布氏杆菌性脊椎炎影像学具有特征性表现。

  • 标签: 布氏菌病 脊柱炎 MR影像学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动态监测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2007-2011年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及发展趋势,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西门子公司德灵WalkAway-40鉴定系统对菌株进行鉴定,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用WHONET5.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鲍曼不动杆菌的分离率从2007年的227株上升至2011年的346株,菌株耐药性强,对头胞吡肟由2007年的42.6%上升到2011年的72.8%,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由2007年的42.3%上升到2011年的74.4%,对亚胺培能由2007年的16%上升到2011年的62.6%,耐药率明显增高。泛耐株2007年为7%,2008年为14%,2009年为35%,2010年为37%,2011年为46%,增长趋势明显。结论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在临床感染中已普遍存在,PDRA(泛耐药菌株)的增长趋势也逐年增高,临床应高度重视多重耐药及PDRA(泛耐药菌株)的鲍曼不动杆菌,合理使用抗生素。

  • 标签: 鲍曼不动杆菌 多重耐药 泛耐株
  • 简介:摘要幽门螺杆菌(Hp)感染被确认与慢性胃窦炎和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密切相关之后,关注的焦点又转向与胃粘膜癌变的关系上,国外研究发现Hp感染可作为增加胃癌危险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与早期肠型胃癌关系密切。本文旨在探讨Hp感染是通过何种作用促使胃粘膜癌变的。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感染 胃癌
  • 简介:摘要鲍曼不动杆菌是引起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近年由于各种原因使其感染率和耐药率不断上升,泛鲍曼不动杆菌越来越多,因此本文就其流行病学的特点、耐药特征、临床抗感染的对策进行综述。

  • 标签: 鲍曼不动杆菌 医院感染 耐药性 抗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近年来主要革兰氏阴性杆菌的检出率,并对其进行耐药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性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近三年来临床分离革兰氏阴性杆菌构成比及耐药率分析。结果革兰氏阴性杆菌占分离病原菌的69.8%,铜绿假单胞菌位居首位,肺炎克雷伯菌居第二位,其中产ESBLs菌占44.3%,大肠埃希菌居第三位,其中产ESBLs菌占36.7%。鲍氏不动杆菌居第四位,其它革兰氏阴性杆菌占15.3%。结论医院感染病原菌耐药性明显,加强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缓耐药菌产生。更有效地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

  • 标签: 病原菌 构成比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本院2008年-2009年期间临床分离的不动杆菌感染分布及其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了解对治疗和预防感染的重要性。方法采用美国德灵公司Autoscan4半自动鉴定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通过133例标本的检测,得出不动杆菌主要引起呼吸系统及外伤感染。结论不动杆菌的感染现状和耐药性及耐药趋势,应引起临床方面高度重视。

  • 标签: 不动杆菌 耐药 抗生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常见阴性杆菌的耐药性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临床常见阴性杆菌的鉴定主要采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鉴定,药物敏感试验主要采用K—B法,对检测结果采用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对我院各个科室临床患者送检的临床标本分离的阴性杆菌250株进行检测分析发现,临床常见的阴性杆菌分离的主要有肺炎克雷伯菌61株,占24.4%,大肠埃希菌67株,占28.04%,铜绿假单胞菌41例,占16.4%,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哌酮、阿米卡星、阿莫西林等耐药性较低,其他的药物的耐药性较高。结论加强对临床各个科室阴性杆菌的耐药性检测分析,对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控制耐药菌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阴性杆菌 耐药性 抗菌药物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用HICN液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杀菌效果。方法将罗氏培根基上生长的典型结核分枝杆菌菌落,制成约1个麦氏浊度浓度菌悬液,试验组用两倍菌悬液体积的HICN液分别处理结核分枝杆菌菌液5min、10min、15min、20min、25min、30min、35min、40min、45min、50min、55min、60min后,接种于罗氏(L-J)培养基斜面,对照组用生理盐水代替HICN液。一并放到37℃培养箱培养42d后观察生长情况,并取培养后的菌落涂片染色镜检。结果对照组各培养管结核分枝杆菌生长良好,菜花状菌落典型,布满整个培养基,涂片抗酸染色镜检可见典型结核分枝杆菌形态;经HICN液分别处理5min、10min、15min、20min后观察组各管结核分枝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生长,但生长情况依次呈递减趋势,涂片镜检可见结核分枝杆菌形态;经HICN液分别处理25min、30min、35min、40min、45min、50min、55min、60min后观察组各管无菌落生长。结论两倍于菌悬液浓度的HICN液对结核分枝杆菌有杀菌作用,杀菌时间≥25分钟,因HICN液是较好的溶血剂,实验室可采用HICN液处理带血标本进行结核分枝杆菌的涂片检查。

  • 标签: HICN液 结核分枝杆菌 杀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