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氨基苯酚在医药、燃料以及农药等相关领域当中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如今,随着我国化工技术的不断发展,氨基苯酚复合材料市场也在进一步完善当中。我国对于氨基苯酚的合成主要采用硝基苯磺化还原碱熔工艺,但该工艺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十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相关研究人员需要对氨基苯酚的合成工艺进行完善和改进,在综合相关文献后提出了具体的苯二合成工艺。本文针对氨基苯酚及苯二合成工艺进行分析,探讨了该合成工艺的研究进展情况,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起到一些参考和借鉴。

  • 标签: 间氨基苯酚 间苯二酚 合成工艺 研究进展
  • 简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工业产品中间氨基苯酚和氨基苯磺酸的含量。以0.1mol/L磷酸二氢铵为流动相,采用SupelcosillC-18-DB(5μm、150mm×4.6mmL.D.)色谱柱,紫外检测波长205nm。此方法分离效能高,分析快速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适合工业生产中的监控。

  • 标签: 间氨基苯酚 间氩基苯磺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目的用永停滴定法测定复方对乙酰氨基片中对乙酰氨基的含量。方法选择仪器条件为:灵敏度10^-8A。门限值80%。极化电压100mv,在该条件下对本实验进行了方法学验证。结果在称样量1-3片范围内,回归方程为Y=16.6088W-0.03735(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13%(RSD=0.67%,n=6)。结论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

  • 标签: 永停滴定法 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 解热镇痛药 乙酰氨基酚 含量测定
  • 简介:摘要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发热38.5℃以下,对于正常背景小儿来说,这一适应性防御反应有利于疾病的康复,不需要用解热药.世界卫生组织仅推荐扑热息痛在儿科临床应用。对乙酰氨基(扑热息痛)以毒性最低、安全、高效快速降热和维持降热时间长为特点.对乙酰氨基(扑热息痛)的主要作用是抑制在发热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的前列腺素的合成。

  • 标签: 发热 药理 适应证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研究对乙酰氨基的合成过程。在实验中,以对乙酰氨基和乙酸酐为研究原料,以活性炭为脱色剂,以水浴为反应器。观察实验中和实验中Cole比率/反应溶剂/反应物的反应温度和时间,观察不同反应条件对产率的影响,并比较使用后两种对产率的影响。水浴和超声装置作为实验的反应装置。实验结果表明,对乙酰氨基的最高收率可达61.74%,对氨基苯酚与乙酸酐的摩尔比为1:1.3,反应介质为纯水,温度为80度,反应达到最高收率。时间为30分钟,反应器为超声波装置。

  • 标签: 对乙酰氨基酚 超声设备 合成工艺
  • 简介:摘要目的对201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所收载的对乙酰氨基泡腾片酸度测定中的温度条件提出修改建议。方法分别在15℃、25℃、37℃时对3批对乙酰氨基泡腾片进行酸度测定,并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由于原标准中的温度跨度过大,致使酸度测定结果的重现性可能无法保证。结论应考虑临床实际用药条件对乙酰氨基泡腾片酸度测定中的温度条件进行修订。

  • 标签: 对乙酰氨基酚泡腾片 对乙酰氨基酚 酸度 温度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与探究通过HPLC法测定对氨基水杨酸钠药物中的氨基的方法。方法填充剂使用十八烷基键合硅胶,流动相采用0.05mol/L的磷酸二氢钠-甲醇-0.05mol/L的磷酸氢二钠。结果氨基的线性范围为0.603至7.239ug/ml(r=0.9997),定量限为3.5ng,检测限为1.3ng,回收率为99.83%,RSD为0.82%(n=6)。结论采用HPLC法测定对氨基水杨酸钠药物中的氨基十分可靠,结果准确,操作简单。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对氨基水杨酸钠 间氨基酚
  • 简介:依据水杨酸、苯二、对氨基苯甲酸三组分的比值光谱特征,以对氨基苯甲酸为干扰组分,选择241nm、278nm作为测定水杨酸的波长;以水杨酸作为干扰组分,选择214nm、240nm作为测定苯二的波长;以苯二作为干扰组分,选择222nm、279nm作为测定对氨基苯甲酸的波长.结果显示,水杨酸浓度在1~80mg/L,基本二浓度在0.8~40mg/L,对氨基苯甲酸浓度在0.4~40m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本方法具有测定波长少,光谱分离能力强、计算简单、能在低档分光光度计上实现、易于推广等特点.

  • 标签: 双波长比值法 水杨酸 间苯二酚 对氨基苯甲酸
  • 简介:摘要目的验证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对乙酰氨基残留的准确性。方法以0.4mol/LNaOH溶液为溶剂,在257nm处测定吸光度。结果该检验方法在1ug/ml~8ug/ml范围有较好线性关系,准确度与精密度分别为0.59%、0.3%,检测限与定量限分别为0.25μg/ml、0.76μg/ml。平均擦拭回收率大于72.17%。结论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对乙酰氨基的残留灵敏度高,是一种可靠的质量控制手段。

  • 标签: 清洁残留 对乙酰氨基酚 紫外分光光度
  • 简介:摘要:利用化学反应平衡运动原理,对对乙酰氨基的生产工艺进行了改进。在产品产量和质量符合现行《中国药典》的前提下,原料冰醋酸的消耗量明显降低,不仅为厂家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 标签: 对乙酰氨基酚 稀醋酸 生产工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氨咖敏颗粒中对乙酰氨基、咖啡因、氨基比林的含量。方法:采用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水(9:21:70),流速为1mL·min^-1,检测波长273nm,柱温30℃。结果:乙酰氨基、咖啡因、氨基比林分离度好,保留时间分别为4.0min、4.5min、13.1min;理论板数分别为8721、9452、9548;HPLC法测定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2~108μg·mL^-1,r=0.9999;2.4~21.6μg·mL^-1,r=0.9999;8~72μg·mL^-1,r=0.9999。本方法的精密度和稳定性良好,RSD〈2%。结论:本法简便、快速、准确,用于氨咖敏颗粒中对乙酰氨基、咖啡因、氨基比林的含量测定。

  • 标签: 酚氨咖敏颗粒 乙酰氨基酚 咖啡因 氨基比林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赖氨匹林、对乙酰氨基与复方氨基比林退热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180例发热患儿为例,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给予赖氨匹林注射液(A组)、对乙酰氨基栓(B组)、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C组),每组各60例。对三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三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7%,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48.3%,C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5.0%,结果对比,A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B组、C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赖氨匹林退热起效快、作用强、维持时间长、不良反应少,是治疗小儿高热的首选药物。

  • 标签: 赖氨匹林 复方氨基比林 对乙酰氨基酚 发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妇应用对乙酰氨基的退热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21.8-2022.8月我院收治的80例高热孕妇,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布洛芬治疗,观察组采用对乙酰氨基治疗,将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后不同时间体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用药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孕妇应用对乙酰氨基的退热效果确切,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采纳。

  • 标签: 孕妇 发热 对乙酰氨基酚
  • 简介:摘要对乙酰氨基(APAP)是一种广泛应用的解热镇痛药,在治疗剂量时是安全有效的,但过量时会造成肝毒性,甚至急性肝功能衰竭。寻找可靠的APAP毒性生物标志物既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也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难题。临床医师在使用APAP治疗时,应考虑APAP肝毒性的存在,并说明APAP可能有一定程度的剂量依赖性。现对目前正在评估的生物标志物进行综述,阐述了它们在APAP肝毒性领域的应用及其肝毒性的线粒体损伤机制、线粒体自噬机制,从而有助于APAP肝毒性的诊断、预后、机制研究以及开发其治疗靶点。

  • 标签: 肝毒性 对乙酰氨基酚 生物标志物 线粒体损伤 线粒体自噬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采用多元胺对苯二-双A环氧树脂进行改性,制得了一种无甲醛、不发烟、低游离间苯二含量的树脂产物。以游离间苯二含量为指标,考察了苯二与环氧树脂摩尔比、多元胺用量、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及时间对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苯二):n(环氧树脂)=1.3:1,多元胺用量10.0g,催化剂用量0.8g,反应温度180℃,反应时间2h的条件下,所得的树脂性能较好,其游离间苯二含量为0.83%,软化点在95.105℃,钢丝抽出力高达429N。红外光谱分析显示,多元胺以氢键连接的方式较好地结合在固化物体系中。

  • 标签: 间苯二酚 粘合 环氧树脂 轮胎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