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为了从根本上消除面部皱纹和肌肉松弛,可以有效放松负责控制表情肌肉的骨骼肌。按照“放松骨骼肌→拉伸表情肌”的顺序练习,消除面部松弛和皱纹,获得幸福容颜。

  • 标签: 容颜 拉伸 肌肉松弛 面部皱纹 骨骼肌 表情肌
  • 简介:通过螺旋齿轮接触轨迹物理验证,研究了装配误差对接触轨迹的影响,探索装配误差与接触轨迹理论中心及侧隙关系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装配误差逐步减小,齿轮的接触区位置逐渐接近理论位置,当装配误差反方向增大时,接触区的位置变化更加明显.

  • 标签: 螺旋锥齿轮 装配误差 接触轨迹
  • 简介:私人教练三浦香织女士说:“腹部支撑脊柱的骨骼的肌肉能力下降会导致身体失衡。”驼背或久坐者易出现腹部松弛、萎缩等问题。“想瘦小腹,先要放松腹肌。”三浦女士说。通过放松腹肌、调整姿势和紧致腹肌三个步骤,能令你重获完美小腹。

  • 标签: 腹部 拉伸 私人教练 久坐者 腹肌 小腹
  • 简介:对影响紫菊植株内有效成分含量的因素如生长环境、栽培措施、植株器官与组织差异、生长发育时期和干燥加工方式进行了综述,并分别对其栽培及加工技术提出了建议.认为生长环境和紫菊不同部位都会造成有效成分含量的较大差异,不恰当的干燥方式会造成有效成分的损失.

  • 标签: 紫锥菊 有效成分 影响因素
  • 简介:对现有的实验仪器和方法进行改进,采用数显液压杨氏模量测试仪和新设计光杠杆进行测试,所测得结果符合实验要求。这不仅简化了实验操作、降低了调节的难度,而且还提高了实验测量精度,有利于开阔实验教学思路、丰富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验创新能力的培养。

  • 标签: 拉伸法 杨氏弹性模量 新设计光杠杆 测力秤
  • 简介:文[6]中首先给出超度量空间的概念,但是此概念提法不准确.本文将超度量空间的概念作了修正,同时将文[6]中给出的不动点定理的证明作了修正.

  • 标签: 锥超度量空间 不动点定理 收缩映射
  • 简介:采用金属催化的气相合成法制备高纯度单晶钨纳米线材料,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进行拉伸模拟计算,分析〈100〉、〈110〉、〈111〉3种典型晶向下单晶钨纳米线的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及其微观变形结构,揭示晶向对单晶钨纳米线拉伸破坏机理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晶向均具有弹性、损伤、屈服、破坏等4个阶段,其中〈100〉晶向还具有独特的屈服后强化阶段和两次应力突降阶段。晶向对单晶钨纳米线弹性模量的影响较小,对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延展性的影响较大,主要取决于不同的原子表面能和主滑移面。计算得到的单晶钨纳米线的弹性模量值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

  • 标签: 晶向 应力-应变曲线 破坏机理 分子动力学 单晶钨纳米线
  • 简介:针对直齿圆锥齿轮(简称齿轮)分度圆锥角实际角度值无法直接测量的问题,设计出齿轮节圆锥角的测量装置,文章介绍了该装置的结构、原理和具体应用,利用该装置可实现在生产现场快速、直接测量出齿轮节圆锥角。

  • 标签: 锥齿轮 节圆锥角 测量装置 测量方法
  • 简介:对章动传动中内啮合渐开线螺旋齿轮的齿面接触特性进行分析。根据章动内啮合螺旋齿轮啮合原理,在建立由渐开线曲线和齿根过渡曲线组成的法向基本齿廓方程基础上,推导内啮合渐开线螺旋齿轮齿面方程,并建立其三维模型。在有限元软件中建立渐开线螺旋齿轮齿面接触分析的有限元模型,从接触面积、接触压强、接触力及Mises应力等方面对齿面接触特性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有助于章动内啮合螺旋齿轮的改进设计。

  • 标签: 齿面接触 渐开线 螺旋锥齿轮 章动传动
  • 简介:目的:研究不同树脂与陈旧性树脂间的微拉伸强度差异。方法:制备可乐丽菲露AP-X树脂样本30例,浸泡于37℃蒸馏水1个月,表面经金刚砂车针研磨后随机分为3组:A组涂布粘结剂后与可乐丽菲露AP-X新鲜树脂粘结;B组涂布粘结剂后与3MZ250新鲜树脂粘结;C组涂布粘结剂后与登士柏TPH新鲜树脂粘结。制备试件后,在万能材料试验机上测定材料间的微拉伸强度。结果:B组微拉伸强度最大,C组次之,A组最小,3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陈旧性树脂缺损的修复可以不要求使用同种树脂,使临床应用简洁化。

  • 标签: 陈旧性树脂 微拉伸强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脑出血患者颅抽吸引流术后头部引流管的护理方法。方法随机抽取我科68例脑出血颅抽吸引流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护理研究。结论术后引流管的正确观察与护理,是保持引流通畅,降低污染,减少并发症的关键,是提高颅血肿引流成功率的有力保障。

  • 标签: 脑出血 锥颅抽吸引流术后 引流管 护理
  • 简介:根据拉伸试验测试理论,建立了二维轴对称有限元模型.通过有限元手段分析了TC4在载荷作用下弹性变形阶段的拉伸过程,了解在拉伸试验过程中应力分布区域,通过模拟和实验载荷位移曲线的对比,验证了模型建立的正确性,为以后更全面的研究拉伸试验打下基础.

  • 标签: TC4 拉伸试验 有限元分析 应力分布
  • 简介:对比分析胎儿脐静脉与大脑中动脉的力学特性,为大脑中动脉损伤以胎儿脐静脉移植修复提供生物力学特性基础。取正常人新鲜尸体大脑中动脉与新鲜胎儿脐静脉各15个试样进行拉伸实验。分别将大脑中动脉和胎儿脐静脉试样装夹在电子万能试验机的夹头内,以0.3mm/min的实验速度对试样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胎儿脐静脉的弹性限度应变值、最大应变值大于大脑中动脉组,差异显著(P〈0.05),胎儿脐静脉组最大应力、弹性模量值小于大脑中动脉组,差异显著(P〈0.05)。胎儿脐静脉的应力-应变曲线和大脑中动脉的应力-应变曲线变化规律相似。胎儿脐静脉的拉伸力学特性有利于移植大脑中动脉损伤的修复。

  • 标签: 大脑中动脉 胎儿脐静脉 拉伸 力学特性 对比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针刺损伤纤维环大鼠腰大肌被动拉伸张力变化及机理.方法将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每组10只.模型组采用前入路腹膜手术法针刺损伤L4~5,L5~6两节段纤维环造模;假手术组仅切开腹部皮肤,肌肉暴露椎间盘后缝合.术后分别于第2周、第5周观察2组大鼠行为学表现.于术后5周取双侧腰大肌进行被动拉伸测试,并取L4~5,L5~6椎间盘,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术后5周大鼠垂直方向运动红外线计数模型组较假手术组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微镜下可见模型组椎间盘形态学改变明显,纤维环排列轻度改变,髓核组织稀疏,分布不均,髓核中有大量不定形物质;假手术组椎间盘可见纤维环层次分明,与髓核界线明显,髓核组织呈中央密集分布,周围呈均匀分布,细胞数目较多.右侧腰大肌弹性模量模型组较假手术组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损伤腰椎间盘后可引发腰大肌被动拉伸张力降低,提示静力平衡结构损伤可能造成动力平衡结构变化.

  • 标签: 腰大肌 肌张力 拉伸力学 行为学 大鼠
  • 简介:1.病例摘要孙××,33岁,住院号540631,因停经28+1周,阴道流水3小时于2014年04月19日入院。末次月经2013年10月04日,预产期2014年07月11日,2005年足月顺产一女婴,2009年因CINIII级行宫颈切术,术后一直未孕,经检查为双侧输卵管不通,且宫颈坚韧狭窄,故于2013年10月21日行体外授精胚胎移植术,孕期不定期产检,入院时大量阴道流液,伴下腹坠涨感,体检T36.5℃BP110/75mmHg,一般情况好,产科检查宫高29cm,腹围99cm,胎方位LOA,胎心140次/分,可扪及偶发宫缩,骨盆外测量正常,内诊宫口未开,先露高浮,宫颈坚韧,PH试纸变蓝色。辅助检查WBC15.7*109/L,N92.4%,CRP31.4mg/L,B超提示宫内晚孕,头位,AFI7cm,入院诊断①胎膜早破②孕28+1周G3P1L1LOA③试管婴儿④宫颈切术后。入院后予硫酸镁抑制宫缩、地塞米松促进胎肺成熟、头孢呋辛钠预防感染治疗,监测体温、血常规、CRP及羊水的量色质,04月23日出现规律宫缩,硫酸镁效果欠佳,更换利托君保胎,04月24日测体温37.9℃,查血常规WBC17.2*109/L,N84.3%,CRP79.79mg/L,胎心160次/分,羊水呈混浊样,取羊水标本做培养,考虑羊膜腔感染,建议终止妊娠,因患者宫颈切术后,宫颈残留组织少且坚韧,充分与患者沟通两种分娩方式的利弊,患者及家属选择剖宫产,术中娩出一成活女婴,体重1300g,无窒息,因早产转儿科治疗。见宫腔内大量脓液,取宫腔内脓液做细菌培养,用沙袋包裹子宫,反复用碘伏及生理盐水冲洗,术后继续头孢呋辛钠治疗,患者术后第2天开始发热,最高体温39.6℃,并有全身关节疼痛,皮肤有散在的皮损,寒战时前抽血做培养加药敏,复查CRP128.24mg/L,血常规WBC14.3*109/L,N86.1%,术前羊水培养及术中宫腔脓液培养结果均提示多重耐药菌株,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敏感,故更换抗生素治疗,04月28日复查CRP125.8mg/L,05月01血培养结果多重耐药菌株,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胎盘病理结果胎盘组织梗死,急性绒毛膜羊膜炎;连续发热5天后,05月02日体温恢复正常,同时复查CRP43.29mg/L,腹部刀口拆线,II甲愈合,继续抗生素治疗3天,05月06日CRP5.75mg/L,血常规WBC9*109/L,N68.9%,患者痊愈出院,随访新生儿出生后30天体重2400g,生命体征平稳,出院。

  • 标签: 宫颈锥切术后 胎膜早破 败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冷刀切在宫颈上皮内瘤变III级(CINIII)中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64例行宫颈冷刀切术治疗的CINIII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4例中有116例切与活检病理结果一致,符合率为(116/164)70.73%;25例级别降低为CINI-II级,考虑到CINIII病变已经被初次活检取走,故仍维持原诊断;23例级别升高为宫颈浸润癌,其中IA1期16例,IA2期5例,IB1期2例,按宫颈癌规范化治疗。141例术后仍诊断为CINIII的患者根据年龄,生育要求,切缘情况及是否合并其他生殖道病变等,50例行筋膜外子宫全切术,91例未进一步处理。术后至少随访1年,发现高级别的CIN及浸润癌认定为治疗失败,其中半年内发现者为病变残存,1年后发现者为复发,共有29例,单因素分析显示治疗失败与高危型HPV持续阳性、术前HPV载量及手术方式有关(P<0.05),与病变是否累及腺体无关(P>0.05)。结论冷刀切术是宫颈上皮内瘤变III级的重要诊断及治疗方法,建议阴道镜下活检提示CINIII的患者先行宫颈冷刀切术。

  • 标签: 宫颈上皮内瘤变 冷刀锥切术 宫颈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