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空心螺钉与动力髋螺钉加防旋螺钉在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间6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每组31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动力髋螺钉联合防旋螺钉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空心螺钉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调查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评价有效率为96.8%,对照组为74.2%,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9.0%;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2%,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动力髋螺钉联合防旋螺钉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

  • 标签: 空心螺钉 防旋螺钉 动力髋螺钉 股骨颈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经皮椎弓螺钉内固定与常规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无神经功能损害的腰胸段骨折患者8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微创组和开放组,每组40例。开放组患者采用传统后路开放切开复位短节段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微创组采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结果微创组与开放组在手术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相比较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前与术后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和矢状面指数恢复及随访矫正度丢失情况相比较均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术后疼痛缓解3个月内更明显,两组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术后1年后两组趋于一致,相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骨折具有出血少、疼痛缓解快、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两种手术方式的矫形效果和手术时间相当。

  • 标签: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胸腰椎骨折 经皮椎弓螺钉内固定术
  • 简介:目的:通过测量髁突颈后缘锚固钉植入位置骨皮质的厚度,为建立2种医用锚固钉植入髁突颈后缘拔出力的有限元模型分析提供数据参考。方法:在本院拍摄CT的成年患者中,随机选取116例,共232侧髁突.利用CT采集颌面部数据并测量髁突颈后缘骨皮质厚度。采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32侧髁突颈后缘骨皮质厚度均值为2.05mm,男性骨皮质厚度均值为2.04mm,女性骨皮质厚度均值为2.05mm,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20~34岁髁突颈后缘骨皮质厚度均值为2.05mm.35.49岁均值为2.06mm,≥50岁均值为2.03mm。经统计学分析.只有20-34岁和35-49岁2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其他2组之间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本实验为建立2种医用锚固钉植入髁突后缘拔出力分析的有限元模型奠定了基础.骨皮质厚度与锚固钉的稳定性有着重要关系。

  • 标签: 颞下颌关节盘锚固术 髁突颈后缘 骨皮质厚度 CT
  • 简介:摘要在基础工程施工中,岩土锚固工程技术作为一种主要的基础施工技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它不仅有效的提高了基础工程施工项目的稳定性,还保障了工程的施工质量。本文根据岩土锚固工程在近代岩土工程研究领域的应用情况,阐述了国内外岩土锚固工程的研究现状,并归纳了锚固类型、锚固工艺以及该技术的发展方向,对促进岩土工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岩土 锚固 技术 发展
  • 简介:目的:比较经伤椎万向螺钉固定与跨伤椎单向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比较。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2组:经伤椎组(52例)和跨伤椎组(46例)。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3d、末次随访矢状位后凸Cobb's角度,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结果术前2组矢状位后凸Cobb's角度、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矢状位后凸Cobb's角度,术前与术后3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经伤椎组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和矢状位后凸Cobb's角度,与术后3d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跨伤椎组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和矢状位后凸Cobb's角度与术后3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伤椎与跨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均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但在维持伤椎高度恢复,后凸畸形矫正方面,经伤椎固定优于跨伤椎固定。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椎弓根螺钉固定 矢状位后凸Cobb' s角度 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
  • 简介:摘要水利工程建设中,岩土锚固技术在应用中可对边坡提供有力的支护,并且随着岩土锚固技术的应用研究,其应用的范围也逐渐的扩大。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对水电站边坡、大坝加固等工程的应用更是发挥了很好的效果。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施工经验,阐述了水利工程岩土锚固的施工技术要点,分析了锚杆、注浆、索锚的应用,为提高工程质量,并提出了提高岩土锚固长期性能的途径与方法,以供参考。

  • 标签: 水利工程 岩土 锚固 边坡
  • 简介:针对锚固体系性能试验中缺少美国标准的参考内容,摘译美国后张预应力学会(PTI)1998年发布的《预应力后张体系的验收标准》(AcceptanceStandardsforPost—TensioningSystems),补充完善夹片式钢绞线锚固体系的认可项目的内容,供国内行业内生产、科研和认证单位参考。

  • 标签: 锚具组件 静载试验 动载试验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结合某一高速公路桥梁工程施工实例,该桥梁基础结构采用嵌岩端承桩,其直径控制在1100~1300mm之间,结合该工程地质情况,经过综合的分析,采用锚固桩技术对桥梁基础进行施工,系统地探讨锚固桩的具体施工过程,提出切实可行的施工技术措施。

  • 标签: 桥梁基础工程 施工 锚固技术
  • 简介:摘要结合工程实践,简要介绍连续梁桥体内锚固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技术,重点叙述锚固结构的设计和计算。通过本文对体内临时锚固结构的总结,为类似桥梁工程的施工提供一定的借鉴。

  • 标签: 临时锚固 不平衡荷载 支座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从笔者亲身参与的检测原理及方法及锚固质量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旨在与同行探讨学习,共同进步。

  • 标签: 锚杆 锚固质量 无损检测 技术应用
  • 简介:摘要当今的社会发展中,大跨度斜拉索桥、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施工越来越常见,由于这些桥梁结构普遍存在着预先设置应力,从而使得结构整体性、功能性以及耐久性得到有力保障,为工程日后功能的发挥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从预应力混凝土概念和特点入手分析,结合实际工程案例阐述了其锚固区受力特点,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 标签: 预应力混凝土 桥塔 锚固区 应力分布
  • 简介:背景:已有研究对腰椎骨折的固定方式进行了三维有限元分析,但关于腰椎骨折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三维有限元分析的研究不多。目的:以有限元法分析腰椎椎弓根单向螺钉及万向螺钉置入内固定修复腰椎骨折的生物力学特点。方法:建立腰椎骨折椎弓根单向螺钉及万向螺钉内固定模型,以三维有限元法分析正常腰椎模型、腰椎骨折椎弓根单向螺钉及万向螺钉内固定模型的最大轴向位移、最大弯曲度、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上的最大应力以及椎间盘的最大应力,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结论:1单向钉固定组和万向钉固定组在前屈、后伸、左侧弯和右侧弯时的最大轴向位移均明显低于正常腰椎组(P〈0.05-0.01),万向钉固定组在以上各方位的最大轴向位移均低于单向钉固定组;2单向钉固定组和万向钉固定组在各方位的最大弯曲度均明显低于正常腰椎组(P〈0.05-0.01),万向钉固定组在各方位时的最大弯曲度均低于单向钉固定组;3万向钉固定组在各方位时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上的最大应力均低于单向钉固定组(P〈0.05-0.01);4单向钉固定组和万向钉固定组在各位置动作时椎间盘的最大应力分布均明显低于正常腰椎组(P〈0.05-0.01),万向钉固定组在各方向动作时椎间盘的最大应力分布低于单向钉固定组;5结果表明,腰椎骨折椎弓根单向螺钉和万向螺钉内固定均可以承载大部分应力,明显降低腰椎的最大轴向位移、最大弯曲度、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上的最大应力以及椎间盘的最大应力,其中万向螺钉的内固定稳定性优于单向螺钉

  • 标签: 腰椎 骨折 内固定器 有限元分析 生物力学 组织工程
  • 简介: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岩土工程领域内,岩土锚固已经成为重要的一个分支,并且被广泛的应用于边坡治理过程中。岩土锚固的作用主要包括两方面首先是对地层承受结构物的拉应力进行利用,从而在工程结构中发挥支承的作用。其次,则是对地层进行加筋或预应力的施加,促使岩土体的不稳定部位得到有效加固。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却出现一些问题。

  • 标签: 岩土工程 边坡治理 岩土锚固
  • 简介:摘要目的可吸收螺钉治疗后踝骨折的体会。方法对本院于2010年3月~2015年4月46例后踝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所有后踝骨折手术骨折块大于胫骨关节面25%。结果经过6~20个月随访。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采用kofoed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估,优良达41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92.2%。结论良好解剖复位对踝关节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后踝骨折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符合生物力学要求,能避免2次手术,疗效满意。

  • 标签: 可吸收螺钉 后踝骨折 治疗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可吸收螺钉在治疗骨关节骨折过程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骨关节骨折治疗的患者138例作为实验研究的对象,按照患者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69)和对照组(n=69),观察组患者给予可吸收螺钉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手术治疗。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在临床治疗优良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概率等情况上均存在着明显的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骨关节骨折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可吸收螺钉的运用提高了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和质量,降低了疾病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和影响,促进了患者的更好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 标签: 可吸收螺钉 骨关节骨折 常规手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某市第五人民医院2010年2月—2013年11月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行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空心加压螺钉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6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病例资料,分析患者手术时机以及骨折复位情况与预后效果之间的关系。结果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12~30)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7.2±3.5)个月,68例患者中骨折愈合65例,愈合率为95.6%;术后对关节功能进行Harris评分,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5.3%;移位骨折组和未移位骨折组患者骨折不愈合率和股骨头坏死率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解剖复位组和解剖复位组患者骨折不愈合率和股骨头缺血坏死率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心加压螺钉对股骨颈骨折方面临床效果较佳,骨折移位和骨折复位情况对患者预后影响较大,因此对股骨颈骨折患者尽量进行解剖复位以便降低术后股骨头坏死率和骨折不愈合率。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空心加压螺钉 骨折移位 解剖复位 微创 临床效果
  • 简介:本文重点介绍上海世茂天马深坑酒店高垂直崖壁边坡预应力锚固结构的支护型式。针对复杂地质既有软土层又有坚硬岩层的垂直大型边坡,综合采用了预应力锚索、预应力锚杆、旋喷预应力锚索、普通锚杆、挂网喷射混凝土等多种锚固支护结构。通过对各种锚固型式的综合运用,安全、可靠、经济的完成了复杂大型边坡的设计与施工。

  • 标签: 大型边坡 垂直边坡 高边坡 锚固结构 支护型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经椎弓根螺钉固定方式对治疗脊柱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5年8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72例脊柱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按入组顺序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螺钉固定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经椎弓根螺钉固定方式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螺钉松动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螺钉松动率为19.4%,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的螺钉松动率(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随访发现,对照组患者出现各种并发症情况累计13例,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数累计为5例,对比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椎弓根螺钉固定手术对于脊柱损伤患者的治疗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且治疗后稳定性好,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椎广使用。

  • 标签: 脊柱损伤 经椎弓根螺钉固定 临床疗效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