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现今,随着储能以及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对于锂电池开发设计的要求也在逐步攀升,必须确保锂电池具备较高的能量密度,才能满足行业发展需求。传统基于嵌入式反应的锂离子电池体系,根本无法满足这种高需求。必须加大对新型锂离子电池体系的研究创新力度。而这些新电池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却存在金属性能不匹配的情况,这在某种程度上就会给现有电池体系的能量密度的有效提升造成一定影响。因此,要想改善现状,更好地推动新型锂电池体系的应用与发展,前提条件就是要对金属材料的性能进行全面优化与改善,尤其是金属负极材料性能的改善。在具体实施阶段,可以利用氧化石墨烯与层状氮化碳复合材料反应形成的电极材料,以便使其作为金属的三维框架和保护层,从而降低金属与电解液之间的副反应,满足高比能量电池的发展和制备需求。本文也会通过相应的试验研究,针对复合形成的电极材料的沉积行为及对称电池性能进行着重分析。同时还要对其对高电压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影响以及对金属的保护予以科学评估,以便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 标签: 金属锂负极材料 试验研究 设计与性能分析
  • 作者: 汪兵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0-13
  • 机构:342530197705080010
  • 简介:摘要:现如今,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金属被认为是高能量密度电池材料的“圣杯”,具有超高的理论容量和最低的氧化还原电位。但由于枝晶不可控生长、固体电解质界面膜(SEI膜)不稳定以及“死”累积等系列问题,限制了其商业化应用。氟化材料能有效稳定金属/电解液界面,均匀锂离子通量和抑制枝晶生长,是金属二次电池领域的研究重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氟化无机材料金属沉积骨架、人工SEI保护层、电解液添加剂以及固态电解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阐述了氟化无机材料稳定金属负极循环的内在机理,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 标签: 氟化无机材料 金属锂负极 应用
  • 简介:摘要:由于金属其大理论容量和最小的还原电位,使其成为了高能量密度电池负极材料中的“圣杯”。但是,由于无宿主、枝晶不可控的生长、固态电解质界膜不稳定、“死”积累等问题一直困扰着该领域的应用。由于其机械强度高、电导率高、比表面积大、化学稳定性好,因此成为未来的理想的金属载体。本文介绍了以生物碳为原料制造金属的新型沉积骨架的研究成果。

  • 标签: 生物质 碳材料 金属锂负极 研究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而且非可再生资源也将越来越少。只有不断地开发新的能源,才能满足更高的需求,才能让人们的社会得到更大的发展。近年来,一种性能更好的新型电池被广泛应用于市场,这就是可充电、长寿命、高能量、清洁、无污染的可充电锂电池。对于锂离子电池的负极,采用钛酸进行充放电时,其结构不会发生变化,也不会与电解液产生化学反应。在安全、化学等方面,它优于其他的碳阴极材料。文章对钛酸的基本概况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述,着重对它的制备、优缺点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 标签: 钛酸锂 锂电池 研究
  • 简介:摘要:如今,将石墨作为负极的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逐渐达到理论极限。以合金化反应体系为基础的高容量含负极材料LixMy都是新型负极材料,储比容量较石墨高出数倍,能够为电池供应活性源。上述特点使其可以和高容量无正极材料搭配,形成高比能锂离子电池。为此,本次研究总结了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进展,同时介绍了高能机械球磨合金法以及辊压机械和金发等锂离子电池高容量合金基含负极材料合成与制备方式,以期为我国锂离子电池发展与创新提供参考。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高容量合金基
  • 简介:摘要:随着能源与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新能源产业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二次电池因其能量密度高、循环性能好等特点,近年来作为一种重要的新型储能装置被广泛应用。其中对于二次电池负极材料进行预化是改善负极可逆性、尽量克服在初始充电期间由于成膜反应而导致容量降低的有效方法。本文梳理了二次电池负极材料化技术进展,并依托国内外专利文献,列举了其中几种典型的负极化方式,文章最后对二次电池预化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论述。

  • 标签:
  • 作者: 宫本希 李绍媛 陈鹏鹏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0-17
  • 机构: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郑州分公司,郑州,450052
  • 简介:摘要:随着锂电池的广泛应用,对高纯度金属铮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本文主要介绍了金属精炼方法,主要有真空蒸馏法、吸气法、过滤法、高真空精炼法、氢化法和区域熔炼法。

  • 标签: 过滤 真空蒸馏
  • 作者: 宫本希 李绍媛 陈鹏鹏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0-13
  • 机构:(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郑州分公司,郑州,450052)
  • 简介:摘要:随着锂电池的广泛应用,对高纯度金属铮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本文主要介绍了金属精炼方法,主要有真空蒸馏法、吸气法、过滤法、高真空精炼法、氢化法和区域熔炼法。

  • 标签: 过滤 真空蒸馏
  • 简介:综述了近年来过渡金属氧化物MxOy(M=Fe,Ni,Co,Cu)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我们分别将过渡金属氧化物的两种形态(粉体和薄膜),与电化学性能之间的关联性进行了总结和探讨,并对过渡金属氧化物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 标签: 过渡金属氧化物 形态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 简介:金属氢化物—镍碱性蓄电池是一种新型的蓄电池,其负极采用贮氢合金,电池容量为常用的镉镍电池容量的1.5~2倍,能快速充放电。由于不使用有害金属镉,有利于保护环境。因此,世界上先进国家如荷兰、美国、日本竟先研制,90年代初,美、日已投入批量生产,国内电池行业对金属氢化物—镍二次电极和其负极材料的研究、开发也十分重视。1989年

  • 标签: 负极材料 金属氢化物 碱性蓄电池 镉镍电池 电池容量 贮氢合金
  • 简介:摘要:文章主要对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进行分析,以期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构建和性能优化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 简介:研究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磷酸亚铁复合碳材料中的,铁。结果表明,在稀硝酸分散介质中,应用拟定的方法测定磷酸亚铁复合碳样品,发现其中、铁的含量和理论值接近,可用于磷酸亚铁复合碳材料,铁的测定。

  • 标签: 磷酸亚铁锂复合碳
  • 简介:分别采用乳化沥青和固体粉末沥青为包覆剂制备了硅碳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对材料进行了XRD、SEM表征,以及进行了循环伏安法等测试。使用乳化沥青为包覆剂制备的硅碳复合负极材料为类球状,形貌规整,首次容量为522mAh/g,效率达88.8%,循环10次后平均每周容量衰减1.6mAh/g。使用固体粉末沥青为包覆剂制备的硅碳负极材料为无规则形状,首次容量为480mAh/g,首次库伦效率为87.9%,循环10次后平均每周容量衰减1.9mAh/g。使用乳化沥青为包覆剂整体性能要好于使用固体粉末沥青为包覆剂制备的硅碳复合负极材料

  • 标签: 硅碳复合负极材料 乳化沥青 固体粉末沥青 锂离子电池 包覆
  • 简介:摘要:锂离子电池因其较高的能量密度、良好的安全性能和优异的循环性能而受到广泛关注。目前,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储能应用需求,人们在开发具有更高电化学性能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根据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发生的电化学反应机制不同,介绍了不同种类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并且对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展望。从而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构建和性能优化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研究
  • 简介:摘要:众所周知,锂离子电池一般都很质轻、寿命长、集中高能量密度等,所以,很好地满足了电器设备的微小型化的发展所需。而锂离子电池之所以成功获得广泛应用,最关键之处就是锂离子电池产品的负极材料。为此,本文立足锂离子电池,主要探讨了其负极材料的有关研究进展,仅供参考。

  • 标签: 负极材料 锂离子 电池
  • 简介:摘要:介绍的第一种金属阴极材料,但其循环性能相对较低,体积效应也很大。金属合金的容量和体积大于容量。同时,合金材料由于其优良的导电性能和加工能力,被认为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在LIB领域引起极大关注的锡石化合物在合成成本低和来源丰富方面比硅具有优势。但是,作为LIB的TBC负极有两个主要缺点:由于延伸率和收缩率的显着变化,TBC授粉;以及由于不可逆形成,库仑效率相对较低。本文主要分析锂电负极材料的发展进程与种类概述。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锂电负极材料 发展进程 种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锂离子电池作为具备可充电特征的电池,在电动车以及电子设备中有着显著效用。然而,其石墨负极材料衰减造成电池性能下降。在此之上,本文简要分析了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材料衰减机理的要素,并从应用阳极预化技术、掺入石墨烯导电添加剂、创新材料机理方式等措施予以论述,维持电池容量,使其拥有更持久的使用年限。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石墨负极材料 衰减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