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从海参体壁组织中分离提取蛋白体,研究其性质。方法:新鲜海参组织经匀浆、Tris-HCl缓冲液浸提后得到粗提物,再经(NH4)2SO4盐析、二乙氨乙基葡聚糖纤维素和丙烯葡聚糖凝胶S-300分离纯化后得到海参蛋白体。经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其分子质量200ku。结果:海参蛋白体特异性最强的检测底物Boc-GAA-MCA,最适pH8.0,最适反应温度45℃。40℃时蛋白体活性稳定,在1h的孵育过程中呈现一定的热激活效应。在50~60℃,活力随孵育时间的延长迅速下降。K+、Ca2+、Mg2+、Zn2+均可明显抑制其活性。抗痛素、N-甲苯磺酰-L-赖氨酸氯甲基化酮、N-甲苯磺基-L-苯乙胺酰氯甲基酮及E-64均可显著抑制该蛋白体活性。结论:海参体壁蛋白体具有典型的蛋白体的复合型活性,其中胰蛋白样活性较强,之后是糜蛋白样活性,而肽基谷氨酰肽水解样活性最弱。

  • 标签: 海参 蛋白酶体 纯化 酶学性质
  • 简介:氨基甲酸乙酯是发酵食品天然产生的1种2A级致癌物。建立以氨基甲酸乙酯脱氨为基础的生物清除方法,在食品安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单因素比较方法,通过测定比活,对氨基甲酸乙酯脱氨的发酵条件和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氨基甲酸乙酯的最适发酵条件是:以15.0g/L麦芽糖为碳源,5.0g/LNH4Cl+5.0g/L酵母膏为氮源,7.5g/L氨基甲酸乙酯,培养温度28℃,起始pH5.5。培养菌株枯草芽孢杆菌ZJ0930h后,氨基甲酸乙酯脱氨的比活达到最大值18.86U/mL。经盐析、离子交换和膜浓缩后,氨基甲酸乙酯脱氨的纯化倍数达到174,冷冻干燥的粉比活力为32186U/g。氨基甲酸乙酯脱氨的最适催化温度45℃,最适反应pH4.0。该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在酸性环境的催化活力和稳定性较好,适当浓度的Zn2+和Mg2+对活有显著促进作用。菌株ZJ09所产氨基甲酸乙酯脱氨具有良好的催化能力,易于发酵制备,是一种值得深入研究和开发的食品用,具有广泛的产业化应用前景。

  • 标签: 氨基甲酸乙酯 脱氨酶 发酵条件优化 酶学性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肌指标在透析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尿毒症患者心肌水平对预后的影响。方法5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患者为治疗组,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LDH)、α羟丁酸脱氢(HBDH)、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及肌钙蛋白(cTnT),随访记录治疗组中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不良事件死亡率及总死亡率。结果治疗组出现了不同程度心肌升高,以CK、LDH最显著,P<0.01,HBDH也升高明显,P<0.05,余指标虽均数有所升高,但无统计意义。治疗组中CK、LDH升高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不良事件死亡率及总死亡率明显升高,p<0.05,CK、LDH与患者的死亡危险程度显著相关。结论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患者部分心肌明显升高,心肌变化对于尿毒症患者的预后意义重大。

  • 标签: 尿毒症 血液透析 心肌酶学变化
  • 简介:目的研究产KPC型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的生物特点。方法收集2013年某某医院10株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肠杆菌科细菌,使用PCR和测序的方法对菌株进行产KPC型碳青霉烯基因鉴定及筛选,该法用于筛选目的菌株的特异性,用药敏实验-微量肉汤稀释法对PCR法筛选出的目的菌株进行MIC测定。结果通过PCR及测序,共分离出产KPC型碳青霉菌6株,其中肺炎克雷伯菌5株,大肠埃希菌1株。将采用PCR测序鉴定的7株产KPC型碳青霉菌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12种抗菌药物的MIC值,其中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对实验菌株的敏感程度为中介至耐药、阿米卡星对实验菌株敏感率为66.7%,而其余菌株耐药100%。10株耐碳青霉烯临床收集肠杆菌科细菌,经过改良Hodge试验测定,共有8株MHT试验为阳性。其中有2株菌PCR测序为阴性,MHT试验为阳性。针对本实验,改良Hodge试验测定产KPC型碳青霉菌株的灵敏度为100%,阳性预测值为75%,阴性预测值100%。结论用MHT筛查产碳青霉烯菌株可能出现假阳性结果,需用检测基因的方法作进一步确认。虽然该方法还不足以替代PCR检测技术,但可以用于临床待确证标本的初筛。

  • 标签: 碳青霉烯酶 肠杆菌科细菌 Hodge 生物学特点
  • 简介:对45个离褶伞属真菌菌株进行酯同工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分析,分析其谱多态性,并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菌株间的亲缘关系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在45个离褶伞属菌株酯同工谱中,共检测到了10条相对迁移率不同的带,多态性较高,并且在相似系数为0.75时,可将供试菌株分为4类,第一类包括17个菌株,第二类包括16个菌株,第三类包括11个菌株,第四类包括1个菌株。

  • 标签: 离褶伞 酯酶同工酶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聚类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理论K值和校准品K值所测活性结果差异,使血清活性测定结果更加准确。方法在贝克曼DXC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分别用理论K值和校准品的K值测定同一质控物的6种活性,进行偏差比较和可接受性判断。结果除AST外,其它5种的校准K值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都明显小于理论K值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理论K值测定结果,AST小于1/2CLIA’88(%)允许误差,可接受,γ-GGT、ALP、AST、ALT、CK和LDH大于1/2CLIA’88(%)允许误差,不可接受,校准K值测定结果,γ-GGT和LDH结果相对偏差大于1/2CLIA’88(%)允许误差,不可接受,ALP、ALT、AST和CK相对偏差均小于1/2CLIA’88(%)允许误差,可接受。结论建议临床实验室使用适合生化检测系统的校准品K值测定血清活性。

  • 标签: 酶活性 理论K值 校准品K值 酶活性测定
  • 简介:现在,我们工作忙了,应酬常了;朋友多了,聚会密了;生活好了,饭桌丰富了。这样一来,难免萼消化不良。,这时候,多片就派上用场了。

  • 标签: 多酶片 肠胃 消化不良
  • 简介:的稳定性问题是影响其在洗涤剂中应用性能的重要因素。综合运用蛋白质工程、化学修饰、稳定剂添加和微囊包载技术可增强的稳定性,提升加洗涤剂的使用效果。本文概述了4种稳定化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研究现状;介绍了稳定化技术在洗涤剂开发中的应用进展和发展前景。

  • 标签: 酶制剂 稳定性 洗涤剂 应用
  • 简介:本实验以牛骨为原料,以水解度为牛骨蛋白解液解程度的指标,确定了木瓜蛋白和碱性蛋白分步水解牛骨的工艺条件:将粉碎粒度为10mm-20mm的牛骨碎片,在2kg/cm^2的高压蒸汽压下烝煮3h,降温至50℃,后调节pH6.5,后加入木瓜蛋白和碱性蛋白分步水解,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小瓜蛋白解工艺:解温度为50℃,pH为6.5,解时间为3h,E/S为4000U/g;碱性蛋白解工艺:解温度为65℃,pH为8.5,解时间为3h,E/S为7000U/g。并对解液前后的氨基酸种类和含量进行了比较,解后较解前多了苯丙氨酸和色氨酸,各氨基酸含量较解前明显增加,为牛骨蛋白水解液制备肉味香精提供了依据。

  • 标签: 牛骨蛋白 酶解工艺 水解度 游离氨基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胰淀粉(P-AMY)、脂肪(LPS)对急性胰腺炎(AP)的诊断价值,并与血清淀粉(AMY)进行比较。方法对41例AP患者和49例非急性胰腺炎(NAP)患者血AMY、P-AMY和LPS进行检测,AMY用比色法(EPS-G7法),Lps用比色法,P-Amy用比色法(EPS-G7法)。结果用AMY、P-AMY和LPS诊断AP,其AP组的阳性率显著高于NAP组(P<0.01)。AMY诊断AP的敏感性为82.9%,特异性为83.7%;P-AMY诊断AP的敏感性为92.7%,特异性为93.9%;LPS诊断AP的敏感性97.6%,特异性为97.9%,P-AMY、LPS诊断AP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显著高于AMY(P<0.05)。结论P-AMY和LPS对AP的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优于AMY,因此,可以用P-AMY和LPS测定代替AMY测定来诊断AP,提高AP诊断的准确率。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胰淀粉酶 脂肪酶 淀粉酶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淀粉测定。方法对患者进行生化检测并做出诊断。结论淀粉测定是临床上诊断胰腺疾病常用的方法。

  • 标签: 淀粉酶 测定
  • 简介:利用液化、糖化及木瓜蛋白水解甘薯渣,提取膳食纤维,并对膳食纤维产品的成分组成和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甘薯膳食纤维的最佳提取条件为:0.2mol/LNaOH浸泡薯渣1h,400u/mL液化70℃解40min,600u/mL糖化60℃解50min,400u/mL木瓜蛋白35℃解40min.此条件下,甘薯膳食纤维的最高提取率为268mg/g.提取得到的甘薯膳食纤维中有效成分含量达到72.45%,水分含量为10.07%.甘薯膳食纤维的持水性高达16.76g/g,吸水膨胀性为21.07mL/g,明显高于其他膳食纤维,说明提取的产品在食品加工中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 标签: 膳食纤维 甘薯 酶法提取 性能
  • 简介:20世纪70—80年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术语在知识产生、知识获取、知识代表和知识传递过程中所起的基础性作用。欧洲的术语学家从人们对信息流的研究和对知识秩序的重视上得到启发,设计了普通术语的概念动力学模型,揭示出术语和知识技术相互依赖、彼此依存的内在联系,并由此得出术语和知识技术一体化的模型。文章着重对这一理论发展过程进行论述,以期为中国术语学理论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 标签: 信息流 概念动力学 概念模型的动力学转型 术语学和知识技术一体化的模型
  • 简介:摘要的教学涉及多个方面,本文主要就的本质的辨别、专一性验证、温度对活性影响验证时选材的注意事项以及活性与促反应强弱的区别做一定程度的辨析。

  • 标签: 酶专一性酶活性酶促反应
  • 简介:摘要建立了实用的肌酐法测定方法,通过实验将比色测定终点法改为两点法,使其适合自动分析,并节省工具。本法的线性为0~2749Μmmol/L,精密度手工操作,批内CV<3%,总CV<5%。三种分析仪的批内CV在0.34%~1.44%间,回收率99.66%~100.9%。本法(Y)和BM的试剂(X)比较Y=0.973X+10.33Μmol/L,r=0.9995。

  • 标签: 肌酐 酶法 两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温纤维素的临床研究,为以后低温纤维素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纤维弧菌作为研究材料,对纤维弧菌分泌的纤维素性质进行研究。结果纤维素的最佳反应温度为40摄氏度,纤维素活性达到100%,纤维素的活性的最佳酸性值是5,纤维素在酸性值4-10的范围内有着很好的稳定性,活性一直都处于92%左右。结论纤维弧菌分泌的纤维素是属于低温纤维素,具有很强的高活性。

  • 标签: 低温纤维素酶 中温微生物 纤维弧茵 临床研究
  • 简介:目的:构建含解耦联蛋白2(UCP2)-3’非翻译区(UTR)序列的野生型和突变型质粒的双荧光素报告基因载体.探讨微小RNA(miR)-15b对UCP2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应用生物信息软件预测miR-15b的靶基因,分别将预测靶基因UCP2的3’UTR及其突变体克隆到荧光素载体DsiCHECK-2骨架中,构建UCP2野生型和突变型质粒。并采用测序方法鉴定DsiCHECK-2-UCP2载体是否构建成功。将UCP2野生型和突变型质粒分别与miR-15b模拟物、miR-15b模拟物正常对照、miR-15b抑制剂、miR-15b抑制剂正常对照在293T细胞中共转染。通过双荧光素报告基因检测分析miR-15b对UCP2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结果:测序鉴定证实psiCHECK-2-UCP2双荧光素报告基因载体构建成功。双荧光素报告基因检测显示转染UCP2野生型和UCP2突变型报告基因的293T细胞过表达miR-15b后,UCP2野生型报告基因的荧光素活性明显下降.下调31%(P=0.003),过表达miR-15b抑制剂后,UCP2野生型报告基因的荧光素活性明显增加,上调46%(P=0.01)。而miR-15b模拟物、miR-15b模拟物正常对照、miR-15b抑制剂、miR-15b抑制剂正常对照对UCP2突变型的表达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UCP2是miR-15b直接作用的靶基因,且miR-15b结合于UCP2基因3’UTR区域.转录后水平对UCP2有直接的抑制作用。

  • 标签: 解耦联蛋白2 微小RNA-15b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
  • 简介:高考结束后,我对未来产生了深深的迷茫感甚至是恐惧感。翻着厚厚的招生手册,想着自己高不成低不就的省排名——河南省574名,我第一次感到自己面临着一场严肃而神圣的抉择。人生可以有很多选项,每一次选择都可能决定你一段时间甚至是一生的道路。

  • 标签: 新闻 英语 恐惧感 河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