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青霉素酰化酶的催化效率高,具有很强的底物专一性,但是作为胞内酶,需要破壁后释放后才能发挥作用。本研究采用超声破壁技术处理青霉素酰化酶粗酶液,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酶液比、超声时间、超声功率对细胞破壁率的影响情况。实验结果显示酶液比对破壁效果影响最大,超声时间次之,超声功率的影响最小;超声最佳的处理参数为:酶液比为1:200,超声时间为10 min,超声功率为500W,得到超声处理的最大破壁率为78.2%。本研究为青霉素酰化酶的提取提供了新的技术参数和理论指导,具有工业化价值。

  • 标签: 青霉素酰化酶 提取 破壁 超声波
  • 简介:【摘要】蛋白质氨甲酰化作为一个非酶促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过程,会导致被修饰的蛋白质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蛋白质氨甲酰化反应参与了许多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蛋白质氨甲酰化在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甚至有人提议将氨甲酰化产物作为临床上在不同疾病背景下的具有临床意义的生物标志物,以及将蛋白质氨甲酰化反应作为治疗某些疾病及其并发症的突破口,这为我们研究氨甲酰化反应参与的相关疾病的诊治提供了新方向。本篇综述旨在概述不同疾病中的氨甲酰化反应及其反应产物的研究进展。

  • 标签: 氨甲酰化 血浆蛋白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丁酸钠(NaB)是否通过组蛋白丁酰化修饰改善糖尿病肾脏病(DKD)炎症和纤维化。方法无特定病原体(SPF)级C57BL/6雄性小鼠24只,8周龄、16~17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50 mg/kg)复制的DKD模型组(DKD组)、NaB溶液(每48小时40 mg/kg)腹腔注射干预组(DKD+NaB组),每组8只。体外培养肾系膜细胞,分为正常葡萄糖(NG)组(5.56 mmol/L葡萄糖)、高糖(HG)组(30 mmol/L葡萄糖)、HG+NaB组(30 mmol/L葡萄糖和1 mmol/L NaB)、HG+NaB+乙酰转移酶活性转录共激活因子(P300)抑制剂(A485)组(30 mmol/L葡萄糖、1 mmol/L NaB和10 μmol/L A485)。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炎症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尿微量白蛋白和尿肌酐,并计算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小鼠肾脏组织和肾系膜细胞IL-6、MCP-1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泛丁酰化、H3K9丁酰化的蛋白表达水平,采用qRT-PCR检测各组小鼠肾脏组织和肾系膜细胞TGF-β、纤连蛋白(Fn)、P300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HE、Masson染色观察小鼠肾脏组织硬化及纤维化程度。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体内实验结果表明,与DKD组比较,DKD+NaB组小鼠UACR、血清IL-6、MCP-1水平均下降,肾脏组织的TGF-β和Fn的蛋白、mRNA表达均下降,泛丁酰化修饰、H3K9丁酰化修饰以及P300的蛋白、mRNA表达均明显上调(均P<0.05);HE、Masson染色显示,小鼠肾脏组织硬化及纤维化程度改善。体外实验结果表明,NaB呈浓度依赖性上调肾系膜细胞泛丁酰化和H3K9丁酰化修饰水平;与HG组比较,HG+NaB组肾系膜细胞泛丁酰化和H3K9丁酰化修饰均明显上调,IL-6和TGF-β的蛋白表达均下调;与HG+NaB组相比,HG+NaB+A485组的肾系膜细胞泛丁酰化和H3K9丁酰化修饰均下调,MCP-1、IL-6的蛋白、TGF-β的蛋白及mRNA、Fn的mRNA表达均上调(均P<0.05)。结论NaB可能通过组蛋白丁酰化修饰途径,抑制肾脏炎症及纤维化基因表达,改善DKD肾脏损伤。

  • 标签: 糖尿病肾脏病 丁酸钠 组蛋白丁酰化 炎症 纤维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负载二甲双胍(MET)的甲基丙烯酰化明胶水凝胶(GelMA)对小鼠脊髓损伤的作用。方法将二甲双胍和小鼠小胶质细胞系(BV2)通过Transwell小室共培养,分别设置对照组,脂多糖组(LPS组)和治疗组(MET组)。共培养24 h后,通过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和细胞免疫荧光技术检测不同组别的BV2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D68的表达。制备脊髓损伤小鼠横断模型,将小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脊髓损伤组(SCI组),单纯水凝胶修复组(GelMA组),负载二甲双胍水凝胶修复组(GelMA+MET组)。造模7天后取材进行免疫荧光实验检测iNOS、CD68的表达。造模8周内,每周进行BMS评分。采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比较。结果MET组iNOS、TNF-α的mRNA表达(1.32±0.38、1.63±0.23)低于LPS组(2.02±0.21、4.50±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3,t=2.816、10.680,P<0.05)。MET组中iNOS蛋白的表达情况(0.48±0.11)低于LPS组(0.87±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3,t=5.641,P<0.05)。MET组的iNOS、CD68荧光强度(1.01±0.05、1.70±0.11)低于LPS组(1.40±0.07、2.49±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3,t=8.008、10.09,P<0.05)。GelMA+MET组的iNOS、CD68荧光数量(67.67±31.66、204.3±50.06)低于SCI组(244.0±53.67、613.0±46.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3,t=4.901、10.40,P<0.05)。第8周GelMA+MET组的BMS评分[(2.67±0.82)分]高于SCI组[(1.00±0.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6,t=3.953,P<0.05)。结论负载二甲双胍的GelMA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炎症,减少iNOS、CD68及TNF-α的表达情况以促进小鼠脊髓损伤修复。

  • 标签: 二甲双胍 水凝胶 小胶质细胞 脊髓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理地区白、汉族人群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方法选取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医院2019年5月至2021年3月确诊的白、汉族T2DM患者148例为研究对象(T2DM组),同时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12月健康体检的白、汉族人群100例为对照组(NC组)。特定基因单的变异采用Taqman MGB探针法对易感基因进行检测。聚合酶链反应(PCR)法用于易感基因位点的扩增,易感基因的全序列采用测序的方法进行。结果白族组与汉族组rs2530223基因型、rs11741808基因型、rs2547547基因型和rs1741981基因型分布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4个位点基因型血脂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6、-0.19、0.39、-2.12、-2.04、0.16、1.47、< 0.01、-0.16、-3.17、-2.93、0.69、-2.58、-2.33,均P < 0.05);不同状态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白族NC组与T2DM组、汉族NC组与T2DM组比较,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该多态性不是T2DM的独立风险因子。结论HDAC基因多态性与T2DM、肥胖及血脂紊乱等的关系在白族与汉族人群中存在差异。

  • 标签: 糖尿病,2型 血糖 血脂异常 组蛋白去乙酰基酶 基因型 多态性 危险因素 人种群 遗传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