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6 个结果
  • 简介:索绪尔所阐述的语言符号任意性理论可以追溯至威廉·德怀特·惠特尼。索绪尔理论的两个核心维度,即"任意性"和"规约性",直接从惠特尼的理论中继承而来;不过,索绪尔对二者做了进一步的延伸与发展。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使得语言与其他社会系统区别开来,但这种任意性仅仅适用于"langue"层面,而非"langage"层面。因此,为了使语言符号的表达层面和内容层面在理论上统一起来,索绪尔提出了"能指"和"所指"这对新的符号学范畴;而惠特尼在论述语言符号任意性时提出的语言传统的强制力量,则被索绪尔理论化为"社会共同体"与"时间"两个维度。不过,在任意性原则的影响下,语言符号还是不得不面对符号的可变性与不可变性这一悖论。尽管索绪尔的符号任意性理论与涂尔干的"社会事实"这一概念,在"外在性"和"强制性"等特征方面存在着相似之处,但目前还没有任何经验证据可以证明两者之间存在相互的或者单向性的影响。

  • 标签: 索绪尔 惠特尼 符号任意性
  • 简介:理论在生成语法中占重要地位,并且不同时期的格理论呈现也有所不同,作者认为较之于其他时期的格理论,管约论下的格理论更适合用于英语教学之中。该文主要运用实际例子分析管约论中的格理论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运用。

  • 标签: 管约论 格理论 英语教学
  • 简介:网络的普及使新词的传播进入了史无前例的快车道。网络新词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体现着一个时期内人们的生活状况及感情变化。如今,汉语在国际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和学习,这使得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络新词翻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 标签: 网络新词 关联理论 翻译方法
  • 简介:在Zimmerman会话身份理论的基础上,根据课堂会话机构性质和会话的即时性,探究了话语身份,情景身份和可迁移身份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结合对外汉语示范课堂语料,具体阐述了相关概念,重点对对外汉语示范课堂可迁移身份的建构形式进行了探究,指出了老师引导学生建构可迁移身份,老师主动建构可迁移身份,学生主动建构可迁移身份三种建构形式,以期帮助师生明了课堂会话可迁移身份的建构过程,提高动态课堂教学与交际的效果。

  • 标签: 建构观 课堂会话 身份 对外汉语示范课
  • 简介:当下,为了提高文章的阅读率,标题借用先例现象日渐增多,其借用方式多种多样,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种:一是照搬,二是变动,即完全借用和部分借用。最常见的是部分借用,主要有成分替换、成分截短、成分添加、成分错合、成分省略、成分易位、解释成语、混合型以及格式借用等。借用先例现象有利于表达或显或隐的评价意义,增强标题文本的对话性,加强标题的表现力与吸引力。

  • 标签: 先例现象 借用方式 标题格式
  • 简介:许渊冲提出了著名的"三美理论"——"意美,音美,形美",为诗歌翻译实践和诗歌翻译批评提供了一个系统可行的理论支撑。该文通过比较《离骚》的三个中译本(译者分别为许渊冲、杨宪义和戴乃迭、卓振英),发现三美理论在许译本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但同时音美和形美上的追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原文意义的传递。

  • 标签: 三美 许渊冲 离骚
  • 简介:本文介绍和分析了社会文化价值理论、新闻理论、语料库理论和高频词理论,论证了通过自建语料库,使用相关软件提取高频词并进行语义分析,最终对中美新闻标题所折射的社会文化价值异同进行定量定性研究的可行性,同时用流程图的形式展现了这一研究的实现途径,属于跨学科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 标签: 社会文化价值理论 新闻理论 语料库理论 高频词理论 实现途径
  • 简介:上次来复旦大学中文系是2008年1月,是游汝杰教授和戴耀晶教授邀请的。这次来复旦戴耀晶教授已经不在了,我谨向这位英年早逝的优秀语言学家表示深切的悼念。我感谢祝克懿教授和蒋勇副教授的盛情邀请和周到安排,给我这个机会,今天再次来到复旦大学中文系与大家交流。

  • 标签: 现代语言学 系统 复旦大学 2008年 副教授 语言学家
  • 简介:在长期以来的翻译研究中,译者身份的确立走过了一条从被贬抑到被张扬,最终被规范的曲折道路。在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大环境中,受后现代思潮影响,女性主义翻译理论颠覆了传统译论中译者身份被遮蔽的原则,凸显了译者身份主体性。然而,受其局限性影响,译者主体身份被过分夸大。现代翻译研究引入哲学的交互主体理论,对译者的身份进行科学的界定,指出"翻译活动是一个涉及多主体共同参与的群体交往活动",而译者则是共生的、平等对话的多个主体之一。

  • 标签: 译者主体性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交互主体性 规范
  • 简介:文化标出性理论将传统的文化二元对立分解为"正项-中项-异项"的三元关系,以此描述文化的动态变化。这一三元关系与皮尔斯的三分范畴观相对应,并且,中项作为区分正项与异项的边界,具有符号域中边界的多语性。这证明了文化标出性理论是对话主义本体的:中项和正项、异项之间存在"实质性的对话关系"。这种对话关系范式体现了文化标出性理论的多元性与先进性。

  • 标签: 中项 标出性 对话 皮尔斯 洛特曼
  • 简介:意象,表意之象,不仅特征鲜明而且蕴含着诗人的丰富感情和深邃的思想。笔者对雪莱的三部作品《含羞草》《云》和《西风颂》进行分析,发现在诗歌的创作中,诗人将自然意象赋予人的感受与经历,展现自己丰富的情感世界,其美学感染力及诗人丰富的想象力为当代文学的发展带来了重要的影响与启示。

  • 标签: 意象 《含羞草》 《云》 《西风颂》 审美
  • 简介:专业问题研究能力是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从业能力的基础,相关的培养工作应纳入专业课程教学和见习、实习。突破培养瓶颈的建议:1)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须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学历教育相衔接;2)专业文献阅读和案例分析须突出实践导向和问题导向,重视对过程的解析,以团队学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式进行;3)通过训练课程与学生见习活动的双向互动,培养学生调研、观察、记录、分析和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4)建立研究生导师和任课教师岗前培训、资格认证和定期培训制度,对教师的海内外汉语教学经验提出硬性要求;5)面向汉语国际教育从业实践需要,规划好与课程教学、见习实习相适应的"MTCSOL研究生专业课题指南",为培养学生的专业问题研究能力提供完整的参考框架;6)建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档案袋评价体系,确保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问题研究能力的培养工作日常化、制度化。论文还对课程教学、见习实习和档案袋评价体系的实施方案做出了论述和说明。

  • 标签: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专业问题研究能力 课程教学 专业实践
  • 简介:陇中剪纸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最早的剪纸出现在南北朝,集装饰、巫术和祭祀功能于一体。祭祀剪纸主要用刀、凿制作,大部分装饰剪纸和巫术剪纸用剪刀剪成。陇中剪纸的特征是野,线条粗犷,风格朴拙;饱含着图腾崇拜、生殖崇拜等原始文化意味,并集中展现人类生活;惯用明喻、隐喻、提喻、转喻、象征、类比、谐音、夸张等修辞手法。

  • 标签: 剪纸 祭祀 巫术 装饰 修辞 功能
  • 简介:随着篇章语法的深入研究,人们逐渐重视篇章中的动态时间关系。文章以时间推进为切入点,厘清其概念内涵,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从叙述结构、前景、篇章表征理论等三个角度呈现英语等语言的相关研究态势,并结合汉语的相关研究展开述评,最后提供进一步的研究方案和建议。

  • 标签: 篇章时间结构 时间推进 叙述结构 前景 篇章表征理论
  • 简介:菲茨杰拉德的经典作品《了不起的盖茨比》,奠定了其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了不起的盖茨比》之所以了不起,正是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叙事技巧,使得原本缺少浪漫色彩的故事转变为了一个独特的悲剧,使得这部作品成为美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这部作品运用了第一人称内聚焦模式,使得故事情节和主题更加突显,故事的主人公同是故事的叙述者,进而多层面传达出作品的意蕴。因此,本文从叙事时间和叙事手法两个角度分析《了不起的盖茨比》,深入挖掘这部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

  • 标签: 《了不起的盖茨比》 叙事艺术 叙事
  • 简介:首先,文章对1984--2013年对外汉语学习词典研究的文献进行了统计和分类,将30年的研究分为萌芽期(1984—1994)、摸索期(1995--2004)和发展期(2005--2013)。其次,统计了不同阶段关注的研究问题,数据显示,每个阶段的研究重心都在“编者(研究者)对词典文本的描写和评估”这类问题上,其中这类研究问题内部又以释义研究和例证研究为主,“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对词典的使用和实际需求”和“计算机及其相关技术在词典编纂中的应用”两大类问题数量相对较少。最后,文章对未来值得展开的研究领域提出自己看法。

  • 标签: 对外汉语学习词典研究 研究阶段 研究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