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运用扎根理论对徐州的相关资料进行逐级译码分析,从全部资料中萃取出19个概念,继而从这些概念中发展出5个主轴译码,最后通过深人分析,得出“绿色生态·古城新貌”的整体城市形象定位,以期在徐州今后的城市转型与发展中发挥形象带动的引导作用,并为国内转型中的资源型城市作为典范参考。

  • 标签: 扎根理论 城市转型 城市形象定位
  • 简介:在城市交通规划目标从增加运输能力向具有环境和社会维度的政策转变过程中,存在着社会公平目标与传统经济和环境目标之间难以平衡的现象,因此交通公平是目前城市交通研究的一个关键问题。研究界定了交通公平的概念和类别,总结了交通公平分析的相关基础理论,并以公共交通为例,提出了基于供需水平差异与基于供给变化差异的交通公平分析方法,指出交通公平视角下交通规划面临的问题与应对策略,以及对我国相关研究的启示。

  • 标签: 交通公平 公平分析 公共交通
  • 简介:城镇化率突破50%标志着我国城镇化进入了新的阶段,而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化结构却阻碍了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为了适应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必须探寻城乡统筹的城镇体系规划思路。研究从博弈论的角度出发,对政府、经济和社会三大主体在城镇体系人口、土地、产业、资源、生态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博弈行为和影响进行分析,指出应将三者的非合作博弈关系转为合作博弈关系,并结合武穴市实践,以实现三大主体之间的合作博弈为目的,从空间、劳动力、生态和设施四个方面提出资源规划配置思路。

  • 标签: 城镇体系规划 合作博弈 城乡一体化 区域协作
  • 简介:避难空间是城市面对灾害时为居民提供防御场所的重要公共设施,其选址及规划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灾难来临时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目前我国的相关研究较少从公共设施服务于居民的思路去关注避难空间体系的规划建设。为此,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公共设施区位选择的理论,构建从紧急避难场所到固定避难场所再到中心避难场所的避震空间体系规划方法。该方法的运用可以高效地进行避难空间选址,其所形成的避难空间系统在灾后的不同阶段均可以满足人群的避难需求。研究结合常熟市地震避难场所规划,明确避震空间体系布局,划分各等级场所的服务范围,以期为未来的城市避震空间体系规划及改造提供参考。

  • 标签: 避震空间体系规划 公共设施 常熟市
  • 简介:在历史文化街区中,不能简单地将其保护和发展视为仅是对物质空间与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及传承,不应只有针对物质空间和非物质文化的保护措施,还应有针对社会事物方面的管理措施。研究以温州庆年坊历史文化街区为例,通过对街区现状问题的分析,探讨有机更新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并提出更新人口、梳理产权、改善空间和完善管理体制四大应对策略,以期为其他地区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提供参考。

  • 标签: 有机更新 产权梳理 空间改善 管理体制完善 历史文化街区 温州
  • 简介:研究通过对近两年国内外地理设计研究进展的梳理,分析地理设计与城乡规划的流程关系,并结合城乡规划编制、管理、实施和修编各环节中的问题与实际需求,阐释了地理设计在规划编制前的现状分析、编制中的专项评估与方案比选、报批前后的成果评估以及规划实施中的过程与效果评估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还提出了服务于城乡规划的地理设计体系的构建,即该体系由地理设计标准规范、地理空间数据和地理分析模型三大核心要素构成,每一核心要素的建设又自成体系。

  • 标签: 城乡规划 地理设计 体系研究
  • 简介:顺应全球化向网络化深化的发展趋势,基于全球城市理论的分析框架,从全球多元格局变革和国家崛起战略需求的角度出发,分析上海建设全球城市的外部环境、影响变量、内在动力、风险挑战。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上海迈向2040全球城市的战略目标、基本标志、目标体系,提出集中体现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和全球综合服务功能的5大核心功能,即与中国综合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全球金融中心、与中国经济贸易地位及经济转型升级相适应的全球贸易中心、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全球先进的信息网络枢纽、具有全球影响力及独特魅力的文化大都市。

  • 标签: 全球城市 全球化 全球城市网络 上海
  • 简介: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和创新发展的精神动力,是规划设计单位在规划编制中能恪守“客观、严谨、中立”原则,保持市场竞争力的关键。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建院三十年以来,在文化建设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从责任文化建设、理念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质量文化建设、品牌文化建设、学习型文化建设和人本建设方面构建了规划院的文化建设体系。

  • 标签: 城市规划 规划院 文化建设
  • 简介:总体规划实施评估是检验规划实施效果、加强城乡规划科学性和推进规划工作创新的重要举措。目前的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工作或是把规划建设的结果作为衡量标准,或是以政策需求为导向进行评判,在落实政策与实施建设之间缺乏一种有机的衔接机制。研究结合我国的规划编制体系架构,以重庆市的实践为例,从多规协作的角度提出总体规划实施评估的新思路,对总体规划的实施评估采取分类、分级的评估模式,将评估的任务分解到各个相关规划的编制与实施之中,从而搭建起规划政策与实施建设之间的桥梁。

  • 标签: 总体规划 实施评估 多规协作 重庆市
  • 简介:传统江南水乡城镇是以水网为核心,水陆相生相依。而在大规模建设中,鲜明的水城意象正逐步消逝,水网逐步隐性退化。研究认为,恢复水城意象首先要恢复水网的显性地位,前提是恢复滨水地块的公共性和开放性。根据用地功能的公共开放的属性,将地块与水网的关系分为适宜、兼容和排斥三种性质;引导城市滨水地带应尽可能选择适宜类别的功能,并且通过分割置换、分化归纳及引导转换的手法调整兼容、排斥类别滨水用地,最大限度地保证城市滨水地带的公共性和连续性。

  • 标签: 江南水乡 水网 城市滨水用地 用地属性
  • 简介:美国三角研究园区基金委员会在2012年发布了最新编制的《三角研究园区总体规划》。研究从现状、目标、战略及原则、土地规划、规划实施等方面对其进行了内容解读,归纳在转型驱动下规划编制的逻辑框架遵从重点有序、运作机制突出多元参与、内容构成注重空间塑造和表达形式侧重概念化描述的特征,并提出现阶段我国高新园区规划应增强编制的弹性、加强园区的特色活力,推动“产城一体”。

  • 标签: 三角研究园区 总体规划 转型发展 解读 启示
  • 简介:城市被看作是人类聚落组成的生态系统,其中不同功能的场所是各种尺度相异的群藩,如居住区、商业区、政府办公用地等。在这些群藩交锗处形成复合区域并产生边缘效应。日本原宿是世界最著名的时尚中心之一,并且区位条件复杂特殊,本文试从其区位因素分析导致其产生文化与商业俱荣的原因,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不同尺度上的闻边环境、空间形态、文化氛围等方面解析边缘效应的成因,论述边缘效应对商业街等城市空间的塑造。

  • 标签: 城市设计 商业街区 空间活力 原宿
  • 简介:<正>三十载春华秋实。三十年,历史长河短暂的一瞬,却在温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从建院初期的单一资质发展到现在覆盖城市规划、城市交通规划、文物保护工程规划、旅游规划设计、建筑工程设计、市政工程规划设计和景观工程规划设计等领域、从十几个人的小团队发展到现在拥有近两百位技术人才的研究队伍……三十年的发展壮大,见证了温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飞速发展,同时也昭示着温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光明未来。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温州从成为我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到创造出"温州模式",再到走向"三生融合,幸福温州",逐渐从我国东南沿海小城市发展成为大都市区。温州市城市规划设

  • 标签: “温州模式” 文物保护工程 大都市区 城市交通规划 沿海开放城市 旅游规划
  • 简介:基于对城市品质概念的理解,结合国内外学者对城市品质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遴选50个评价指标构成我国县域城市品质理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隶属度分析、相关分析等科学方法对理论遴选的指标进行实证筛选,并用Alpha信度系数法和因子分析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构建了由经济发展、环境生态、道路交通、城市文化、市民生活、社会和谐共6个维度30个指标组成的我国县域城市品质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浙江省慈溪市的统计数据对我国县域城市品质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实际测度。结果表明,本文构建的我国县域城市品质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应用价值。

  • 标签: 城市品质 理论遴选 实证筛选 慈溪市
  • 简介:容积率是城市控规的强制性内容和核心控制指标。目前容积率的确定主要依据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和经验,定量分析不足,且不同规划层面的容积率控制要求并不一致。研究以居住用地容积率为对象,基于上下位规划一致性的要求,构建居住用地容积率影响因子的评价指标体系,尝试将总规与控规对容积率的控制进行衔接,将总规对建设强度的限制要素的空间规划表现为容积率分区,并指导控规容积率的确定,从而实现从总规-分区-控规三个阶段对容积率控制的一致性。

  • 标签: 开发控制 居住用地容积率 容积率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