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糖水平与尺骨前肌、股外侧肌厚度和肌肉相关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医学科住院130例患者,按照2017年中国糖尿病诊断标准分为血糖正常组38例、糖耐量异常组47例、糖尿病组45例。采用超声检测尺骨前肌和股外侧肌厚度,并采用QLAB软件分析感兴趣区肌肉。3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与各变量间相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法。结果3组患者间尺骨前肌厚度、股外侧肌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尺骨前肌和股外侧肌肌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糖耐量异常组、糖尿病组分别与血糖正常组比较,尺骨前肌肌肉和股外侧肌肌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血糖与股外侧肌ROI肌肉呈正相关(r=0.233,P=0.008)。糖化血红蛋白与尺骨前肌肌肉(r=0.293,P=0.001)和股外侧肌肌肉(r=0.278,P=0.001)呈正相关。在校正了年龄、体质指数、白蛋白、血脂这些影响肌肉肌肉因素之后,糖化血红蛋白与股外侧肌和尺骨前肌肌肉呈正相关(β值分别为0.517和0.337,P值分别为0.014和0.041)。结论肌肉在糖耐量异常阶段就开始变差,接着出现肌肉减少;糖化血红蛋白相比空腹血糖与肌肉具有更好相关

  • 标签: 糖化血红蛋白 血糖 超声 局部肌肉 肌肉质量
  • 简介:【摘要】 肌肉减少症是一种随着年龄不断增长,患者骨骼肌量发展逐渐衰退,量逐年减少,进而出现肌肉功能衰退退行性疾病。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近些年来肌肉减少症一直呈现上升趋势,发病率逐年递增。该类疾病发病人群较为广泛,正常人都可能会出现,患者在患病后肌肉力量会有显著减少,爆发力开始下降,且身体平衡能力会受到一定影响,严重者会限制患者行动能力,为患者个人及其家庭造成严重负担。肌肉较少症治疗方式之一就是增强患者机体活动量,而随着医疗水平不断发展和学者不断研究 , 运动治疗法也有了长足进步,目前运动疗法已经被视为是治疗肌肉减少关键举措之一。基于此,本研究将着重讲解关于运动疗法在肌肉减少症患者治疗中应用,以便来分析运动疗法目前研究现状以及未来新发展思路。

  • 标签: 肌肉减少症 运动疗法 研究现状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是一种致命、进展神经变性疾病,它主要损害大脑脊髓上下运动神经元,导致患者瘫痪、呼吸肌麻痹甚至死亡。目前该病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做到准确早期诊断非常困难,更无有效治疗措施去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康复治疗ALS患者有着重要意义,它能帮助患者改善功能状况,提高生活质量。目前仍缺乏ALS康复相关有力证据,未来需要对ALS康复各个领域进行大规模临床基础研究,广泛建立ALS中心,规范并指导ALS患者康复治疗。本综述全面探讨ALS康复研究现况,强调了多学科管理重要

  • 标签: 肌萎缩侧索硬化 康复 多学科管理 研究现况
  • 简介:摘要外泌体是一种特异性细胞外囊泡,微小RNA(microRNA)在细胞间信息交流与运输、调控靶细胞功能间有重要作用。研究发现,外泌体与内部microRNA作为细胞与细胞之间信使,参与了各种疾病发生。肌肉萎缩就是其中一种,该病患者涉及microRNA调控,在临床中microRNA是诊断肌肉萎缩标志物药物治疗靶点。本文主要对microRNA与外泌体参与肌肉萎缩调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微小RNA 外泌体 肌肉萎缩 调控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康复护理产妇盆底肌肉收缩能力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接收产妇110例,采取随机数表法产妇进行随机分组,即参照组与研究组,各55例。参照组选择常规护理,而研究组则是在常规护理条件下开展康复护理,分别对两组患者产后8周后盆底肌肉收缩能力,选择盆地功能障碍问卷(PFDI-20)来评估产妇实际生活质量。结果:产后8周研究组产妇盆底肌肉收缩能力要明显强于参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康复护理 产妇 盆底肌肉 收缩能力
  • 简介:摘要一般认为,脑卒中后瘫痪肢体肌萎缩。但新近研究发现,卒中病灶侧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继发性损害,运动单位减少,导致肌肉失神经支配,在肌萎缩和肌纤维类型改变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脑卒中后瘫痪肢体肌肉萎缩和失神经支配现象和发生机制进行综述,为临床评估和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脑卒中 失神经支配 肌萎缩 继发性损害
  • 简介:摘要:机体大强度或不习惯运动,尤其是离心运动,常常会引起肌肉延迟酸痛,并在运动 2-3天达到高峰,伴有一系列肌肉结构、组织学生物化学改变,严重时会影响到人们健身训练效果。延迟肌肉酸痛是体育运动中一种常见现象 [1]。

  • 标签:
  • 简介:  摘要:目的:研究集束化护理预防老年骨折卧床患者肌肉萎缩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45例老年骨折卧床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22例与实验组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在常规护理模式上行集束化护理模式。对比两组间护理后量表评估以及护理满意度评价。结果:实验组护理后量表评估以及护理满意度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老年骨折 集束化护理 肌肉萎缩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于自身健康也更为关注,全民健身运动已成为人们共识。但由于不正确运动方式导致损伤也成为了普遍骨外科损伤现象,由此还衍生出了骨科运动医学等许多交叉学科。本文主要针对运动损伤医学研究进展进行深入细致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够运动和骨科医学研究发展提供帮助。

  • 标签: 运动 医学研究 骨损伤 骨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综合康复治疗改善脑瘫患儿临床症状以及促进患儿运动发育临床价值。方法:选取82例2016年4月-2018年7月在我院收治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常规治疗,试验组:综合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GMFM功能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GMFM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GMFM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瘫患儿中应用综合康复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行为能力,加快运动功能发育,值得推广。

  • 标签: 综合性康复治疗 脑瘫 行为能力
  • 简介:摘要肌肉细胞因子是由骨骼肌分泌体液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通过自分泌、旁分泌或内分泌方式骨骼、肌肉、脂肪、肝脏、胰腺等多个靶器官中发挥重要生理、病理功能,参与机体物质和能量代谢,从而维持机体生物学稳态。目前已发现肌肉细胞因子有数百种,本文主要研究肌肉抑制素、活化素、鸢尾素、肌联素、脑源神经营养因子、肌肉素等细胞因子在骨骼、肌肉、骨质疏松中作用潜在临床价值。

  • 标签: 骨质疏松 骨骼 肌肉 肌肉细胞因子 肌肉抑制素 活化素 鸢尾素 肌联素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肌肉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悬吊运动疗法(SET)颈椎病治疗前、后表面肌电活动影响,并与常规推拿治疗效果相比较,探讨SET治疗颈椎病疗效。方法将颈椎病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患者分成SET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治疗训练,SET组根据表面肌电图结果实施特异性SET治疗。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周。2组患者分别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治疗后)进行颈伸肌sEMG测试[包括平均肌电值(AEMG)和中位频率斜率值(MF slope)]和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治疗后,SET组颈部竖脊肌和斜方肌AEMG较组内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颈部竖脊肌和斜方肌MF slope较组内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SET组治疗后颈部竖脊肌和斜方肌MF slope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SET组和对照组VAS评分分别为(2.1±1.3)分和(3.0±1.1)分,均较组内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SET组治疗后VAS评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颈部竖脊肌和斜方肌MF slope降低值与VAS变化值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SET组分别为(r=0.463,P<0.05;r=0.678,P<0.05),对照组为(r=0.550,P<0.05;r=0.486,P<0.05),即颈部竖脊肌和斜方肌MF slope下降率与VAS变化值呈显著正相关。结论SET可显著改善颈椎病患者颈部肌肉功能,且疗效优于推拿治疗。

  • 标签: 悬吊运动治疗 平均肌电值 中位频率斜率值 视觉模拟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fMRI)Granger因果分析方法研究运动想象(MIT)联合常规康复促进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作用机制方法招募14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纳入MIT组,其进行4周MIT治疗,每周治疗5 d,每天治疗30 min,并同时辅以常规康复药物治疗。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量表上肢部分(FMA-UE)改良Barthel指数(MBI)患者进行评估,并进行静息态fMRI扫描。本研究同期招募28例年龄、性别与MIT组匹配健康人纳入健康对照组,并其进行静息态fMRI扫描。采用Granger因果分析方法探讨患者经治疗后其损伤侧初级运动皮质(M1)与全脑间有效连接变化情况,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MIT组患者FMA-UE评分由(18.4±12.0)分提升至(33.4±15.4)分,MBI评分由(58.6±14.7)分提升至(78.2±14.8)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MIT组患者有效连接模式明显异于健康对照组,其损伤侧M1到双侧前额叶有效连接异常增强,从损伤侧M1、顶下小叶和小脑到损伤侧M1有效连接则明显减弱。治疗后,MIT组有效连接模式趋近于健康对照组,且顶上小叶、顶下小叶、丘脑和梭状回等与运动想象相关脑区和损伤侧M1有效连接显著增强。通过相关分析发现,治疗前,患者损伤侧M1到损伤侧小脑有效连接与FMA-UE评分具有正相关(R=0.601,P=0.023),损伤侧额中回到损伤侧M1有效连接与FMA-UE评分具有负相关(R=-0.638,P=0.015)。结论MIT联合常规康复促进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改善可能与有效连接模式重塑有关,如治疗后脑卒中患者运动想象相关脑区和损伤侧小脑到损伤侧M1有效连接增强,而损伤侧额中回到损伤侧M1有效连接代偿效应解除。

  • 标签: 运动想象 脑卒中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有效连接 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中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肌肉和力量变化特点。方法采用系统随机抽样法选取北京9家医院内分泌科就诊≥50岁T2DM患者670例(男320例,女350例)为T2DM组,随机抽取年龄相匹配无T2DM北京医院退休职工214例(男54例,女性75例)为对照组。采用生物阻抗法进行身体成分检测。肌肉含量减少诊断截值为四肢骨骼肌指数(ASMI)男性<7.18 kg/m2,女性<5.73 kg/m2;肌肉力量降低诊断截值为握力男性<29.5 kg,女性<21.2 kg;肌肉含量下降和力量降低诊断为肌少症;计算肌肉(握力/优势侧上肢肌肉含量),比较单位重量肌肉力量。多因素线性回归和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相关分析。结果T2DM组患者空腹血糖、腰臀比、吸烟、饮酒、合并高血压、冠心病高于对照组人群(P<0.05或P<0.01)。男性T2DM组患者握力、肌肉低于对照组(t=4.408、3.972,均P<0.01);男性受试者中体质指数(t=-5.567,95% CI:-0.375~-0.179,P<0.01)和糖化血红蛋白(t=-2.322,95%CI :-0.420~-0.035,P<0.05)与肌肉呈负相关。增龄(OR=1.062,95% CI:1.023~1.103,P<0.01;OR=1.074,95%CI:1.027~1.122,P<0.01)和糖化血红蛋白升高(OR=1.353,95%CI:1.150~1.591,P<0.01;OR=1.269,95%CI:1.044~1.543,P<0.05)是肌肉力量降低和肌少症发生相关危险因素。结论与非T2DM者比较,中老年男性T2DM患者肌肉力量和质量下降更明显,除增龄外,糖化血红蛋白和体质指数升高是肌肉力量和质量下降危险因素。

  • 标签: 糖尿病,2型 肌少症 年龄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脑卒中患者接受神经肌电刺激与常规康复治疗联合方案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脑卒中患者64例,以双色球法分组,对照组给与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配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在NIHSS评分、ADL评分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脑卒中 神经肌肉电刺激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维生素D水平与肌肉和握力相关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1月入住宣武医院内分泌科年龄≥60岁2型糖尿病患者201例进行前瞻研究,根据25羟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 D,25(OH)D]水平分为维生素D缺乏组[25(OH)D<20 μg/L]140例和非缺乏组[20 μg/L≤25)(OH)D<70 μg/L] 61例,测定患者握力、步速上下肢肌肉。并进行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两组患者实验室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维生素D非缺乏组患者握力、上肢下肢肌肉含量显著高于缺乏组[(33.49±9.43)kg与(29.59±10.30)kg、(4.99±1.09)kg与(4.57±1.11)kg、(15.69±3.10)kg与(14.54±3.03)kg,P值分别为0.010、0.015、0.01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维生素D缺乏与握力减低下肢肌肉下降独立相关(OR=1.286,95%CI:1.197~1.346,P<0.01;OR=1.231,95%CI:1.102~1.283,P<0.05)。结论维生素D缺乏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握力减低下肢肌肉下降危险因素。

  • 标签: 2型糖尿病 维生素D 握力 肌肉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远端对称多发性神经病变(DSPN)与肌肉减少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8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与代谢病科住院患者,纳入符合入组条件2型糖尿病(T2DM)患者469例,根据亚洲肌少症工作组诊断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肌量减少组(169例)与非肌量减少组(300例),比较两组间各观察指标差异,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将患者分为DSPN组(296例)和非DSPN组(173例),比较两组间肌量减少患病率,利用二分类logistic模型探索DSPN与肌量减少相关,组间比较采用 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纳入T2DM患者469例,肌量减少患者169例,DSPN组肌量减少患病率明显高于非DSPN组(40.88%比27.75%,χ²=8.17,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示DSPN是T2DM患者肌量减少发生危险因素(OR=1.786,95%CI 1.190~2.680,P=0.005),当校正年龄、体质指数等因素后,DSPN与肌量减少相关仍存在(OR=1.807,95%CI 1.162~2.809,P=0.009)。结论T2DM患者肌量减少在DSPN患者中更为常见,DSPN为T2DM患者肌量减少危险因素。

  • 标签: 糖尿病,2型 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 肌量减少 肌少症
  • 简介:摘要前交叉韧带是维持膝关节稳定重要韧带之一。前交叉韧带损伤后会严重影响膝关节稳定和功能。目前临床上对于前交叉韧带损伤诊断和治疗已经越来越流程化、正规化,但是病人预后却经常有较大差别。本文就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股四头肌状态康复影响,以及肌肉萎缩原因和恢复策略进行综述。

  • 标签: 前交叉韧带 创伤和损伤 康复 四头肌 萎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老年患者肌肉下降与术后严重肺部并发症相关方法募集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肺癌研究所及胸外科行肺叶切除非小细胞肺癌老年患者,记录术前人体成分构成、肺通气功能、呼吸肌肉力量心肺运动测试结果,根据术后30 d内是否出现严重肺部并发症患者进行分组,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的差异,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与术后严重肺部并发症发生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行肺叶切除非小细胞肺癌老年患者120例,其中113例完成评估,患者平均(68.13±7.01)岁,21例(18.58%,21/113)出现严重肺部并发症。与无并发症者比较,出现并发症者伴随着更低四肢肌肉身高校正指数(ASMI)[(5.67±0.90)kg/m2比(7.71±1.40)kg/m2,t=3.900,P=0.00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1.85±0.40)L比(2.12±0.57)L,t=2.412,P=0.027]、最大用力呼气中段流量(MMF)[(1.40±0.69)L/s比(2.11±1.09)L/s,t=2.502,P=0.021]、最大吸气压(Pimax)[(55.13±32.52)cmH2O比(64.71±20.60)cmH2O,t=0.778,P=0.047](1 cmH2O=0.098 kPa)、最大摄氧量(Vo2max)[(1.14±0.41)L/min比(1.40±0.34)L/min,t=0.779,P=0.046]、最大公斤摄氧量(Vo2max@kg)[(20.00±1.91)L·min-1·kg-1比(22.33±2.37)L·min-1·kg-1,t=0.813,P=0.04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除FEV1(OR=2.824,95%CI:1.127~5.158,P=0.001)与Vo2max@kg(OR=3.149,95%CI:1.829~6.592,P<0.001)外,ASMI也是术后严重肺部并发症独立危险因素(OR=1.919,95%CI:1.604~3.466,P=0.006),其最佳预测界值为6.295 kg/m2,其敏感度为0.816、特异度为0.818,曲线下面积(AUC)0.887(95%CI:0.793~0.981,P<0.001)。结论非小细胞肺癌老年患者肌肉下降将增加肺叶切除术后30 d内严重肺部并发症发生风险。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 肌肉衰减综合征 肺切除术 手术后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