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前列是西方国家成年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男性肿瘤死亡原因中占第二位。在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及健康体检意识的提高,前列发病率也呈快速上升趋势,在香港、台湾及上海等地区,男性前列发病率已经超过膀胱癌成为男性泌尿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 标签: 转移性前列腺癌 男性泌尿生殖系统 治疗 男性肿瘤 恶性肿瘤 癌发病率
  • 简介:摘要: 寡转移 前列前列发展的一个特殊阶段。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对于原发灶根治肿瘤切除术和对转移灶的转移导向治疗可以使患者受益。但是,目前的证据主要来自回顾研究,无法得出明确的结论。本文就少转移前列的定义,诊断和治疗 进行综述 ,以加深泌尿外科医师对寡转移前列的理解。

  • 标签: 前列腺癌 寡转移 减瘤性根治性切除术 转移导向治疗
  • 简介:摘要研究结果显示,寡转移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对于寡转移前列患者采取早期积极治疗,可延缓疾病进展并改善生存结局。但目前对于寡转移的定义尚未明确,其最佳治疗方式仍是医学界关注的主要问题,本文对近年来寡转移前列的定义及综合治疗模式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肿瘤转移 寡转移 前列腺癌 转移导向治疗 局部治疗 分子成像
  • 简介:摘要多项回顾研究结果提示,减瘤根治前列切除术能给转移前列患者带来获益,然而,仍缺乏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疗效和获益人群均不明确。因此,临床实践开展需谨慎。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转移性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减瘤性
  • 简介:摘要前列是老年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生远处转移患者较局限性患者预后不佳,而多数中国前列患者在初诊时已发生远处转移。近年来,新型内分泌治疗快速发展,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证实,转移前列早期应用醋酸阿比特龙等新型内分泌治疗药物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获益及生活质量。如何紧密结合研究进展制订新型内分泌治疗策略,仍需不断优化和探索。本文对转移前列中各新型内分泌治疗的现状及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希望为治疗策略的制订和优化提供帮助。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转移性 新型内分泌治疗 雄激素受体信号通路 醋酸阿比特龙 联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放疗方法在低负荷转移前列(LBM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1月至2015年11月于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为LBMP的91例男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53~72(67.4±4.5)岁。所有患者均接受标准的全雄激素阻断内分泌治疗,其中52例患者接受单纯前列直接放疗(PODT组),39例患者接受前列联合转移灶放疗(PMRT组)。PODT组患者的放疗靶区为前列和双侧精囊,即计划靶区体积(PTV),其处方总剂量为62.5 Gy (2.5 Gy/次,1次/d,25次/5周);PMRT组患者的放疗靶区为PTV+淋巴结计划大体肿瘤体积(PGTVnd)+椎体转移灶计划大体肿瘤体积(PGTVm),其中,PGTVnd处方总剂量为55 Gy(2.2 Gy/次,1次/d,25次/5周);PGTVm处方总剂量为45 Gy(1.8 Gy/次,1次/d,25次/5周)。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组间肿瘤照射体积、危及器官的照射剂量;采用扩展性前列复合指数(EPIC)量表和肿瘤放疗协作组(RTOG)标准评价2组患者各个随访时间点的生存质量和急性放射损伤;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比较2组患者的生存质量,采用卡方检验比较急性放射损伤;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并行Log-rank χ2检验。结果PODT组总的照射体积为(264.52±86.37) cm3,显著低于PMRT组的(418.47±63.64) cm3,2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62, P<0.05 )。PODT组危及器官(直肠、膀胱、左侧股骨头和右侧股骨头)的照射剂量均显著低于PMRT组(t=2.01~4.78,均P<0.05)。PODT组在放疗结束当天、放疗后3个月、放疗后6个月的泌尿系统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PMRT组(Z=4.467、5.726、7.984,均P<0.05);PODT组在放疗结束当天、放疗后3个月、放疗后24个月的肠道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PMRT组(Z=3.826、5.693、7.874,均P<0.05);PMRT组的性功能评分在放疗后3个月及以后的各个随访时间点均高于PODT组(Z=2.381~9.872,均P<0.05 )。PODT组和PMRT组的5年总生存(OS)率和前列特异性生存(PCSS)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4.62、3.07,均P>0.05)。PODT组的5年无生化失败期间(IBF )率低于PMRT组(4.2%对14.9%),2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8 ,P=0.03 )。PMRT组患者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和血红蛋白水平减少、下降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PODT组(χ2=6.09、3.12、7.58,均P<0.05 );其呕吐的发生率也显著高于PODT组(48.7%对19.2%,χ2=8.93 ,P<0.05 )。结论LBMP患者接受PMRT可提高IBF时间,但无法延长PCSS和OS时间,且增加了辐射损伤的发生率。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放射疗法 生活质量 辐射损伤
  • 简介:摘要转移前列是威胁男性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68镓(68Ga)或18氟(18F)标记的前列特异性膜抗原(PSMA)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对转移前列的诊断、临床决策指导、疗效监测及预后评估等具有独特价值。223镭(223Ra)和177镥(177Lu)-PSMA放射配体治疗(RLT)可有效缓解转移前列患者的骨痛,延长其总生存时间和无进展生存期,同时具有良好的安全。此外,PSMA RLT联合雄激素剥夺治疗、化疗、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将有望进一步改善转移前列患者的生存。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转移性前列腺癌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 放射性配体治疗 核素显像 核素治疗
  • 简介:骨组织由于其血供丰富及特殊生长微环境,在所有的器官系统中,骨骼是转移肿瘤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之一,恶性肿瘤血行转移时骨骼发生转移的几率仅次于肺和肝。骨转移被认为是临床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骨转移导致的死亡率和致残率高达20%和45%。在泌尿系肿瘤中,前列、肾癌和膀胱癌经常发生骨转移。骨转移可发生在原发肿瘤诊断治疗前、治疗中或治疗后。

  • 标签: 骨转移瘤 泌尿系肿瘤 骨骼发生 破骨细胞 骨组织 血供
  • 简介:摘要 : 采用 雄激素剥夺疗法后,晚期前列发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 ,原因在于 睾丸的外部器官 (肾上腺) 和前列细胞还是可以合成雄激素,使得癌细胞继续生长。醋酸阿比特龙可以抑制 CYP17 酶,使得睾丸、肾上腺和前列细胞完全无法合成雄激素。临床实验已经证明,在没有做过化疗或者接受化疗后仍旧失败的转移 CRPC 患者,使用醋酸阿比特龙和较小剂量的泼尼松可以让患者获得更长时间的生命,减缓疾病的恶化程度,减少患者的痛苦。在我国能使 CRPC 患者的生命有所延续的方法很少,如今醋酸阿比特龙已被引入中国,这无疑可以让患者们从中受益。 以下对 醋酸阿比特龙治疗转移去势抵抗性前列进行综述。

  • 标签: 醋酸阿比特龙 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 治疗 综述
  • 简介:<正>背景:性腺外雄激素的生物合成或许与去势难治前列的进展有关。我们评估醋酸阿比特龙即一种雄激素生物合成的拮抗剂能否在接受化疗的转移去势难治前列患者中延长其总生存期。方法:选择1195例已行多西他赛治疗并准备

  • 标签: 前列腺癌 生存期 雄激素 难治性 转移性 生物合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二次前列穿刺活检在转移去势抵抗前列中的应用意义。方法分析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在我院肿瘤科治疗的90例转移前列并行去势治疗无效后诊断为转移去势抵抗前列(CRPC)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首次穿刺和二次穿刺时PSA、PSAD、PSATZ水平,并根据二次穿刺结果分为合并前列导管内癌(IDC-P)组(64例)和未合并IDC-P组(26例),比较两组的PSA、PSAD、PSATZ水平。结果二次穿刺时PSA、PSAD、PSATZ水平显著高于首次穿刺(P<0.05);合并IDC-P组的PSA、PSAD、PSATZ水平显著高于未合并IDC-P组(P<0.05)。结论二次前列穿刺活检在CRPC的诊断中有利于明确有无前列成分的变化,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

  • 标签: 转移性去势抵抗前列腺癌(CRPC) 前列腺导管内癌 前列腺穿刺活检 临床应用
  • 简介:前列作为欧美国家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目前研究显示,DNA修复基因(如BRCA2)的突变与前列疾病进展和癌症相关致死率密切相关。然而,针对未发现家族易感性的局灶前列患者,因DNA修复基因突变的水平极低,难以进行常规检测。而对于转移前列患者,目前关于其DNA修复基因突变的频率鲜有报道。

  • 标签: DNA修复基因 基因突变频率 前列腺癌患者 转移性 家族易感性 恶性肿瘤
  • 简介:摘要回顾分析目前转移去势抵抗性前列的系统治疗方案以及药物研发的最新进展,发现在过去几年中治疗转移去势抵抗性前列(mCRPC)患者的方案除了使用多西他赛外,还包括阿比特龙、恩扎卢胺、卡巴他赛、镭-223和西普鲁塞-T等一些新药,这些药物在Ⅲ期临床试验中均对患者显示生存获益。目前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的新治疗方案还有:新一代雄激素受体轴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或靶向其他致癌基因与基因通路的治疗;尤其是多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和PD-1抑制剂等。这些mCRPC治疗新药的出现显著增加了治疗的选择。目前,mCRPC的系统治疗选择包括:激素治疗、化疗、免疫治疗和放射核素治疗以及骨调节剂和姑息或支持措施。此外,新的基因靶向药物(PARP抑制剂和PD-1抑制剂)可用于通过生物标志物筛选出的患者亚群。虽然通过患者的选择和最佳序贯治疗可以提高最长累积生存期且能预防早期耐药,其最佳策略仍需要进一步的探讨。

  • 标签: 前列腺肿瘤,去势难治性 多西他赛 药物疗法 分子靶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高肿瘤负荷转移激素敏感前列(HVD-mHSPC)患者预后的预测因素。方法分析2015年6月至2018年12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97例HVD-mHSPC患者的临床资料。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预后营养指数(PNI)、前列特异性抗原(PSA)、血红蛋白(Hb)及碱性磷酸酶(ALP)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3.0、48.3、507.0、12.3、94.0。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的预后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结果患者中位PFS为13个月,中位OS为49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70岁、PSA>507 ng/ml、Hb>12.3 g/dl、PNI>48.3、肿瘤分期>T2、PSA低值<0.2 ng/ml及联用化疗是HVD-mHSPC患者FPS的预测因素(χ2=5.334、5.665、10.289、10.522、5.002、57.789、20.217,P<0.05)。Hb>12.3 g/dl、PNI>48.3、PSA低值<0.2 ng/ml及联用化疗是患者OS的预测因素(χ2=7.562、8.436、24.698、7.218,P<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分期>T2风险比(HR)=1.76,95%置信区间(CI):1.00~3.10,P<0.05、PSA低值<0.2 ng/ml(HR=0.22,95%CI:0.12~0.40,P<0.01)及联用化疗(HR=0.41,95%CI:0.24~0.70,P<0.01)是患者PFS的独立预测因素。PSA低值<0.2 ng/ml是患者OS的独立预测因素(HR=0.26,95%CI:0.12~0.60,P<0.01)。结论肿瘤分期、是否联用化疗及PSA低值可以预测HVD-mHSPC患者的预后,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

  • 标签: 前列腺癌 化疗 预后
  • 简介:摘要欧洲泌尿外科学会(EAU)2020版前列指南根据最新的临床研究成果进行了更新,在转移激素敏感性前列方面强调了联合治疗的重要,主要更新包括加入了新一代雄激素受体拮抗剂联合治疗的应用价值并强烈推荐应用于可以耐受的患者,强调了原发病灶放疗在低转移负荷前列治疗中的价值以及不再将间歇雄激素剥夺治疗纳入推荐意见。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癌 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 联合治疗 雄激素剥夺治疗 指南更新
  • 简介:摘要回顾分析1例长期存活转移前列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70岁。2009年10月因排尿困难伴下腹部疼痛1个月入院。血tPSA>1 000 ng/ml。骨扫描检查示骨转移前列穿刺病理诊断为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4+4=8分。临床分期T4N0M1b期。患者接受去势+比卡鲁胺50 mg治疗4年后进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原方案继续维持到第5年至症状进展,分别于2015年1月调整为去势+比卡鲁胺加量至150mg、2015年8月更换抗雄药物(氟他胺250 mg)及2016年2月撤除抗雄药物等方案,疗效均维持较短时间,PSA持续上升,症状无缓解,且tPSA持续进展到>1 000 ng/ml。2017年4月改用醋酸阿比特龙治疗,经过近1个月PSA闪烁后,症状持续缓解。2017年5月tPSA开始降低,2017年8月tPSA<0.01 ng/ml,骨痛明显缓解,生活可自理。对于转移前列患者,传统CAB治疗可使部分患者维持数年无PSA进展和无症状进展,当疾病进展后抗雄加量、更换抗雄药物、撤除抗雄药物等方案的效果维持时间短,而新型内分泌治疗仍有利于缓解临床症状和延长患者生存期。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转移性 阿比特龙 多模式治疗 长期存活
  • 简介:摘要前列是威胁男性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前列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非转移去势抵抗性阶段是前列进展过程中的特殊疾病阶段,尽早识别非转移去势抵抗性前列(nmCRPC)并及时干预,有助于延缓疾病进展并延长患者生存时间。近年来阿帕他胺等新型抗雄药物的使用显著延长了nmCRPC患者的无转移生存时间,延缓了患者症状进展。本文对nmCRPC治疗中应用新型抗雄药物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非转移性 去势抵抗性 新型雄激素受体抑制剂 阿帕他胺 恩扎卢胺 达洛鲁胺
  • 简介:摘要达罗他胺用于治疗转移去势抵抗性前列(mCRPC)的研究较少,本文报道1例。患者83岁,因排尿困难入院,初诊为转移激素敏感性前列,采用雄激素剥夺治疗(ADT)+比卡鲁胺治疗。半年后复查骨扫描提示新发转移灶>2处,考虑进入mCRPC。因患者高龄,既往有癫痫、2型糖尿病及心脏射频消融术病史,长期服用苯巴比妥及瑞格列奈,存在用药禁忌,改为ADT联合达罗他胺治疗。10个月后复查骨扫描示部分转移灶代谢减低,tPSA持续下降。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转移性 去势抵抗性 达罗他胺
  • 作者: 凌乐 刘博 刘继红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2-27
  • 出处:《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20年第12期
  • 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泌尿外科,武汉 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泌尿外科研究所,武汉 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肿瘤科,武汉 43003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恩杂鲁胺联合雄激素剥夺治疗对于转移去势抵抗性前列患者的疗效、生活质量以及安全。【方法】分析2019年7月至2022年6月期间汕大附一院采用阿比特龙及恩杂鲁胺治疗的患者资料。采用对照研究分组。入组标准:未接收化疗,使用比卡鲁胺、阿帕他胺等抗雄治疗后PSA倍增时间为3个月或更少的持续雄激素剥夺的转移去势抵抗性前列患者。治疗组接受口服恩扎鲁胺(160毫克/天),对照组口服阿比特龙(1000mg/天)。观察指标:接受治疗至无进展生存期(定义为从治疗开始到影像学进展的时间或到无影像学进展的死亡时间)的时间、接受治疗后PSA应答率、PSA发生进展时间、前列患者生存质量FACT-P评分下降时间,以及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

  • 标签: 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 恩杂鲁胺 阿比特龙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