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带底固有神经和带背神经第二胫侧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指端皮肤缺损行第二胫侧修复的患者40例40指。根据处理方法不同,分为带底固有神经组(20例20指),带背神经组(20例20指)。比较两种处理方法远期患者手功能满意度、瘢痕外形、指活动度、受区感觉(痛觉、温度觉、两点分辨觉)、供区腹感觉(痛觉、温度觉、两点分辨觉),分析疗效。结果带底固有神经组术后及植皮全部存活。随访19~22个月,平均21个月,手功能满意度评分为(7.15±1.18)分;瘢痕定量评分为(3.85±1.09)分;指关节活动度为(245.50±18.35)°;两点分辨觉为7~13 mm,平均9.35 mm,供区腹两点分辨觉为9~15 mm,平均11.55 mm。带背神经组术后及植皮全部存活。随访18~23个月,平均20个月,手功能满意度评分为(7.05±1.15)分;瘢痕定量评分为(3.90±1.02)分;指关节活动度为(251.20±14.65)°;两点分辨觉为5~9 mm,平均7.10 mm,供区腹两点分辨觉为6~10 mm,平均为7.95 mm。带背神经组术后两点分辨觉、供区腹的两点分辨觉优于带底固有神经组(P<0.05);两组的术后移植组织存活情况、手功能满意度评分、瘢痕定量评分、指关节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保留底固有神经,缝合背神经的第二胫侧修复手指指端软组织缺损,在改善指腹感觉的同时减少了对供区的损伤,是一种修复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术式。

  • 标签: 外科皮瓣 显微外科手术 趾底固有神经 趾背神经
  • 简介::目的利用足第二末节移植再造手指指尖缺损,观察临床效果。方法对17例21指手指指尖缺损患者,切取第二末节,采用吻合指-血管的方法重建血液循环进行修复。结果再造手指全部成活,其中1指于术后36h发生血管危象,手术探查发现动脉栓塞,经重新吻合后血管危象解除,手指成活。术后经5个月~2年随访,手指外形恢复良好,远侧指间关节活动接近正常,两点辨别觉4~6mm。结论采用足第二末节移植修复是治疗手指指尖缺损的理想方法。

  • 标签: 指损伤 指尖 足趾移植
  • 简介:由于外伤、感染或其他原因导致躅背侧皮肤缺损时,常常伴有肌腱、趾骨和关节的外露,此时创面的覆盖是修复重建外科比较棘手的问题。如果采用短缩截的方法,虽然简单,但是以牺牲重要足趾为代价,必然会影响的外观和功能。应用交腿等带蒂的方法,虽然能获得创面的覆盖,但是存在需要次手术、术后固定姿势不适等问题。应用游离移植覆盖的方法存在技术要求高、手术风险大的缺点。

  • 标签: 血管神经蒂岛状皮瓣 皮肤缺损 第二足趾 背侧 躅趾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游离第二胫侧甲修复手指中末节半侧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7年11月至2018年12月,我们对9例手指中末节半侧组织缺损患者急诊采用游离第二胫侧甲移植修复。切取面积为1.2 cm×2.0 cm~2.0 cm×3.5 cm。结果术后9例患者甲全部存活,创面Ⅰ期愈合。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6~18个月,平均10个月。甲质地与外形优良,两点分辨觉为6~8 mm,手指功能及感觉恢复满意。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6例,良3例。结论急诊应用第二胫侧甲游离移植修复手指中末节半侧组织缺损,可一次手术完成修复重建,组织匹配良好,功能恢复满意,供区影响小,是修复手指中小创面的较理想术式。

  • 标签: 指损伤 外科皮瓣 软组织缺损 游离 第二趾
  • 简介:目的探讨改进逆行第1跖背血管蒂岛状修复(母)端缺损的手术疗效.方法在解剖学基础上,采用改进逆行第1跖背血管蒂岛状修复(母)端缺损10例.结果术后10例全部成活.随访3~6个月,外形、质地、色泽好,厚度适中;感觉恢复满意,两点分辨觉达11~14mm.结论应用改进逆行第1跖背血管蒂岛状修复(母)缺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 标签: 第1跖背血管 逆行岛状皮瓣 (足母)趾趾端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横行V-Y推进修复同侧腓侧供区的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兵器工业五二一医院手外科对20例患者的腓侧的供区采用横行V-Y推进修复,其中男16例,女4例,平均年龄33(18~52)岁。先将腓侧供区缝合缩小创面,剩余创面的横行宽度0.4~1.6 cm,创面的面积为0.5 cm×0.8 cm~1.6 cm×1.8 cm。随后采用同侧横行V-Y推进修复缩小的创面。V-Y横行推进距离0.2~0.8 cm,切取的面积为1.0 cm×1.4 cm~1.8 cm×2.4 cm。随访截止时间为2021年7月,随访内容包括:V-Y推进成活情况,切口有无感染,外形、质地、纹理及感觉,有无疼痛,供区对冷耐受性,供区瘢痕情况,供区外观、感觉及屈伸功能,供区有无特殊不适以及是否影响行走等功能。结果术后随访12~18(平均14)个月, 横行V-Y推进全部成活, 供区切口无感染,切口I期愈合。外形、纹理及质地与对侧相同位置皮肤接近, 横行V-Y推进及供区TPD均为4~7 mm。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价对冷的耐受性平均为0.3分,供区对冷的耐受性平均为0.6分。用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VSS)评价的瘢痕平均为0.2分,供区瘢痕平均为1.2分。供区外观与对侧外观无明显差别,V-Y推进及供区均无疼痛等不适,所有病例供区足部行走、跑步、跳跃、踮脚时均无影响。结论采用横行V-Y推进修复同侧小面积腓侧供区,可获得满意的修复外形及功能,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V-Y推进皮瓣 趾腓侧皮瓣 供区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围手术期护理应用在同蒂背甲侧方修复手指缺损中的效果。方法:纳入2019年1月—2021年10月接诊且以同蒂背甲侧方行再造手指术的40例手指缺损患者,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例分配至对照组(纳入20例,提供常规护理)、观察组(纳入20例,提供围手术期护理),评价组间服务满意度。结果:在服务满意度方面,观察组(95.00%)高于对照组(70.00%),P

  • 标签: 同蒂趾背甲皮瓣 趾侧方皮瓣 修复 手指缺损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游离修复指腹缺损后重建指纹生物学识别功能。方法自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拇示中环指指腹缺损患者30例,均应用腓侧带神经游离修复指腹缺损,重建指纹。术后6~18个月随访,应用安卓智能手机录入指纹并解锁手机,能顺利录入指纹库且1次成功解锁为优,2~3次成功解锁为良,4~5次成功解锁为中,无法录入指纹及5次以上无法解锁为差。结果所有均存活良好,无色素沉着,感觉恢复满意。其中24例伤指能顺利录入安卓手机指纹库及使用伤指指纹解锁手机,成功率80%,优良率76.67%。结论神经游离修复指腹缺损,重建指纹可具有生物学识别功能,注意神经的精细缝合及缝合时指纹与纹的精确对合是取得良好效果的保证。

  • 标签: 外科皮瓣 生物识别 指腹缺损 指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蹼间近端风筝修复并蹼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0年5月至2019年3月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采用蹼间近端风筝修复并蹼创面的并畸形患儿临床资料。评价修复效果满意度(总分5~10分为满意),根据足趾功能及蹼坡度、深度评价手术效果。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单足两畸形患儿10例10,其中男4例,女6例,年龄6个月~9岁;右侧7例,左侧3例;均为软组织并连,不完全性并6,完全性并4。本组病例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3个月。修复效果满意度评分达(8.6±2.7)分,效果均满意。重建后的蹼的外观、颜色、弹性、质地与健侧蹼近似。末次随访时,分后足趾外展度为(43.57±3.82)°,与健侧(44.39±4.2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蹼重建坡度为(42.03±5.49)°,与健侧(43.11±5.8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6);重建蹼深度为(1.19±0.23) cm,与健侧(1.21±0.27) c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5)。结论蹼间近端风筝是修复先天性并蹼创面的理想方法之一,但该研究病例数量尚少,随访时间短,患儿后期随生长发育过程的疗效还需进一步了解。

  • 标签: 并指(趾) 修复外科手术 外科皮瓣 风筝皮瓣 趾蹼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第2胫侧背动脉(简称背动脉)与第2胫侧底固有动脉(简称底动脉)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2019年1月—2020年6月,苏州瑞华骨科医院收治27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手指末端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其中男21例、女6例,年龄19~59(37±10)岁,清创后缺损面积1.5 cm×1.2 cm~2.6 cm×1.8 cm。根据对缺损手指采用的修复方式,将患者分为背动脉组(12例)和底动脉组(15例)。背动脉切取面积为1.5 cm×1.2 cm~2.5 cm×1.6 cm,底动脉切取面积为1.7 cm×1.3 cm~2.6 cm×1.8 cm,对供区创面行同侧小腿内侧全厚片移植,将片供区创面直接缝合。记录患者动脉口径、切取时间及术后2周成活情况与随访时间。末次随访时,记录患者移植处两点辨别觉距离、指关节总主动活动度(TAM)及供区创面愈合情况,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SS)对第2供区与手指受区瘢痕情况进行评分,采用Michigan手概况问卷(MHQ)中的外观与自我满意度2个子量表对患指进行评价。对数据行独立样本t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结果背动脉组患者动脉口径为0.35~0.80(0.56±0.14)mm、切取时间为(14.0±2.7)min,均明显短于底动脉组的0.80~1.35(1.02±0.16)mm、(19.7±3.4)min(t值分别为7.81、4.79,P<0.01)。术后2周,2组患者受区均成活。末次随访时,2组患者供区创面均愈合良好。2组患者术后随访时间及末次随访时的移植处两点辨别觉距离、指关节TAM、第2供区和手指受区瘢痕的VSS评分及患指MHQ中外观与自我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底动脉背动脉解剖层次浅,手术切取时间短,能够保留底固有动脉与底固有神经,减少供区的损伤。

  • 标签: 外科皮瓣 皮肤 软组织缺损 趾背动脉 创面修复
  • 简介:临床上手部多部位皮肤缺损尤其是多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较困难。许亚军报告背分叶和小腿前踝上-背串联移植修复手部多部位皮肤软组织缺损取得良好效果,我们从1999年6月~2006年12月应用该修复25例手部多部位皮肤软组织缺损,报告如下。

  • 标签: 分叶皮瓣 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 足背 串联 小腿 皮瓣移植修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针对(+母)趾甲切除后遗留创面,采用第二跖背动脉逆行岛状修复。方法介绍一种修复(+母)创面新的手术方法,并在临床上应用此种方法修复12例(+母)创面。结果除1例边缘部分坏死,经换药而愈合外,余11例全部成活,浅感觉恢复,无压迫性溃疡。结论第二跖背动脉逆行岛状转位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母)创面修复新的手术方法。

  • 标签: 创面 动脉 修复 移植后 逆行岛状皮瓣 手术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背十字形成形蹼修复小儿先天性并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苏州大学附属无锡九院2019年1至9月的11例先天性并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患儿均为第4、5合并第5畸形,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13个月~9岁,平均5.6岁;左侧6例,右侧5例。该11例患儿均采用背十字形重建蹼。术后随访蹼外观、深度、坡度。结果所有病例蹼、根、足趾侧方均未植皮,创面均一期愈合,无感染及坏死等情况发生。术后随访5~14个月,蹼深度、宽度、坡度形态与健侧相近,其中2例背出现轻度瘢痕增生。结论十字形设计简单、血供可靠、对背皮肤利用率高、术中无需植皮且能重建正常形态的蹼,用于治疗先天性并畸形疗效确切。

  • 标签: 并指(趾) 先天畸形 外科皮瓣 趾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