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产前超声检查在诊断胎儿染色异常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本文通过综合研究和分析相关文献,总结了超声检查在产前诊断胎儿染色异常中的应用现状和进展。超声检查可以通过评估胎儿的形态、结构和生长情况,提供诊断染色异常的重要信息。此外,超声检查还可以检测一些与染色异常相关的结构性异常,如心脏畸形和脊柱畸形,进一步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

  • 标签: 超声检查,产前诊断,胎儿染色体异常,形态评估,结构性异常
  • 简介:【摘要】目的:于胎儿染色异常产前诊断超声软指标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来我院进行产前超声检查的的100例孕妇进行研究,均进行超声检查,总结检查结果和随访结果。结果:在本课题的100例孕妇中,有16例出现超声孤立软指标异常,有1例合并染色异常;有1例出现超声两项及以上软指标异常,且合并染色异常。共有17例孕妇的超声软指标异常,有2例合并染色异常。给予17例超声软指标异常的孕妇随访,染色异常的2例胎儿引产,经染色核型分析证实:1例是18三综合征、1例是21三综合征。其余15例孕妇中,14例孕妇顺利分娩,有1例流产,均未发现存在染色异常。结论:于胎儿染色异常产前诊断中,超声软指标异常更早提示染色异常可能性,尤其是两项及以上软指标异常时,从而可提高胎儿染色异常的检出率,减少侵入性检查的风险。

  • 标签: 胎儿 染色体异常 产前诊断 超声软指标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产前诊断染色异常以及与妊娠结局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3年6月之2016年6月期间纳入的经确诊的15+4~20+6周的孕中期高危孕妇,予以羊膜腔穿刺抽取羊水,依据染色核型分析、羊水细胞培养等技术分析染色核型异常情况。结果数据显示,产前诊断我院纳入的高危产妇,染色异常发生率0.99%。其中常染色数目异常27例、性染色数目异常5例、常染色结构异常8例、嵌合体2例。在42例染色异常核型胎儿中,继续妊娠例数为7例,终止妊娠例数为35例。结论胎儿超声心动图异常、胎儿系统超声异常、唐氏筛查高危等与许多因素有关,其中染色异常是主要因素之一。另外,高龄也会引起染色异常。同时依据遗传学规律、综合染色畸变的类型、夫妇双方生育状态来判断是否继续妊娠。

  • 标签: 产前诊断 染色体异常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前超声检查与胎儿染色异常诊断的关系。方法选取中晚期孕妇103例,首先依据系统超声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将其分为严重异常组76例(A组)和微小异常组27例(B组),然后进行产前侵入性检查,并分析染色核型,最后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分析两组染色核型得出,严重异常染色异常发病率(34.2%),明显高于微小异常组(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严重异常染色异常发病率进行组内比较,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先天性心脏病胎儿染色异常发病率(48.4%),明显高于剩余严重异常的胎儿(2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超声检查有助于诊断胎儿染色异常,尤其是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从而减少异常发育胎儿的出生,为今后进一步有效指导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产前超声检查 胎儿 染色体异常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染色微阵列分析技术(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CMA)在超声异常胎儿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B超提示异常的胎儿293例,包括结构异常168例及非结构异常125例。在排除常见的染色异常核型后,对其羊水行CMA检测。结果CMA共检出致病性拷贝数变异(pathogenic copy number variants,pCNVs)16例,检出率为5.46%。在168例结构异常胎儿中检出pCNVs 10例,检出率为5.95%。在125例非结构异常胎儿中检出pCNVs 6例,检出率为4.80%。结论与传统的染色核型分析相比,CMA可以提高超声异常胎儿染色异常的检出率,可作为有效的产前诊断方法。

  • 标签: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 产前诊断 超声异常
  • 简介:摘要:早期产前筛查及诊断是降低染色异常患儿出生率的有效途径。目前在临床上主要分为有创性产前诊断和无创性产前筛查两种手段。尽管有创性产前诊断具有较高的精确度,但是也具有较多并发症;超声联合无创产前基因检测胎儿染色具有灵敏性高、特异性高以及无创伤等优点,是未来胎儿产前诊断及筛查的发展趋势。

  • 标签: 胎儿染色体异常 产前诊断 产前筛查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前诊断指征与胎儿染色异常及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总结筛查诊断经验,降低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方法本研究试分析2014年1月—2017年6月,因有各种产前诊断指征而在我院进行产前诊断的960例孕妇的妊娠结局。其中940例孕妇接受羊水穿刺胎儿染色检查,20例孕妇接受脐带血穿刺胎儿染色检查。结果胎儿染色异常率5.0%(48/960),其中数目异常45例,结构异常3例。异常结果按产前诊断指征分类,各指征所占比例分别为超声异常者43.75%(21/48),高龄妊娠25%(12/48),血清学筛查高风险12.5%(6/48),父母一方染色异常12.5%(6/48),有不良孕产史6.25%(3/48),部分具有两项指征。产前诊断确定胎儿染色异常的孕妇,其中40例选择终止妊娠,8例选择继续妊娠,其中3例继续妊娠者发生自然流产,1例继续妊娠者坚持分娩21-三,其余4例未见明显表型异常。结论产前诊断染色异常绝大多数需要终止妊娠,非致死性异常有继续妊娠的机会。

  • 标签: 产前诊断 染色体异常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产前诊断中胎儿新发生染色异常的临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2年1月-2014年12月接诊的10例产前诊断中胎儿新发生染色异常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胎儿新发生染色异常的遗传学检查、产前超声检查等,分析其临床结局。结果10例产前诊断中胎儿新发生染色异常的患者中,5例非平衡性染色异常,1例引产,4例足月生产;5例平衡性染色异常,均足月分娩。出生后随访,未发现染色异常表型异常,新生儿发育至24个月时,表现为语言发育迟缓。结论染色核型分析及细胞遗传学的检测对于胎儿新发生染色异常的表型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推广,此外,产前超声检查也可作为新发生染色异常的胎儿临床结局分析的参考指标。

  • 标签: 产前诊断 胎儿新发生染色体异常 临床结局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贵港地区产前诊断中羊水染色异常与多态性发生率对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优生遗传科门诊就诊的3828名符合产前诊断指征的孕中期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孕妇均行羊水穿刺对胎儿染色进行检查。结果3828例受检孕妇水染色异常检出218例(5.69%),其中数目异常184例,结构异常30例,嵌合体4例;另羊水染色多态性核型检出288例(7.52%),其中1号、9号及16号染色多态166例,D组和G组染色多态55例,Y染色多态67例。结论临床上通过核型分析能够对胎儿染色疾病进行诊断,而异常核型所导致的胎儿临床效应及妊娠结局也会大相径庭,临床上需要借助分子检测来辨别不同的微小结构改变,从而对多态性核型进行进一步的明确和诊断

  • 标签: 羊水穿刺 染色体异常 多态性 产前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一直以来,人们致力于开发一种早期、安全、准确的产前筛查方法以排查胎儿染色异常,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率。传统的介入性产前诊断方法有0.5%~1%的流产风险。因此,人们开始寻找一种准确又无创的产前诊断途径。研究至今,在孕妇外周血中发现了胎儿有核红细胞、胎儿游离DNA、胎儿游离RNA等新兴的研究物质,为非介入性产前诊断提供可能,

  • 标签: 胎儿染色体异常 无创产前诊断 染色体结构异常 介入性产前诊断 胎儿有核红细胞 胎儿游离DNA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产前诊断中胎儿性染色异常超声表现和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从2017年1月~2021年2月我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实施产检诊断已经确诊属于性染色异常78例相应的染色结果与超声表现以及妊娠结局展开回顾性分析统计。结果:78例染色异常病例中,12例经产前诊断显示超声异常。41例选择要终止妊娠,37例选择要继续妊娠。结论:和其他类型的性染色异常患者比较,45,X产前诊断容易呈现超声异常表现特征。其中45,X、47XXY对比于47,XXX、47,XYY相关孕妇,更愿意选择进行终止妊娠。因此,性染色异常表现的类型与超声表现成为性染色异常选择妊娠的重要影响因素。

  • 标签: 产前诊断 胎儿性染色体异常 超声表现 妊娠结局
  • 简介:目的探讨胎儿异常核型检出率与不同产前诊断指征的相关性,研究染色多态性与胎儿生长发育的关系。方法1626例具有侵入性产前诊断指征的单胎孕妇,超声引导下取绒毛、羊水或脐血进行细胞培养、染色核型分析,其中绒毛标本216例,羊水标本974例,脐带血标本436例。结果绒毛穿刺成功率100%(216/216)、培养成功率99.07%(214/216);羊水及脐带血穿刺、培养成功率均为100%,术后妊娠丢失率0.18%(3/1626)。培养成功的1624例标本中检出异常核型90例,检出率为5.54%(90/1624)。早孕期联合筛查唐氏高风险组异常核型的检出率最高,占14.85%(30/202),其后为胎儿结构异常组8.54%(41/480)、高龄孕妇组3.23%(4/124)、双亲染色异常组3.23%(1/31)、超声软标记物组2.93%(6/205)、中孕期血清学筛查唐氏高风险组1.86%(8/430),其他组无异常核型检出。异常核型中,21-三体检出率最高,占1.66%(27/1624),其次为18-三,占0.68%(11/1624)。早孕期联合筛查唐氏高风险与胎儿结构异常异常核型以21-三、18-三染色数目异常为主,两组非整倍体检出率占全部非整倍体总数的89.47%(51/57)。高龄孕妇、双亲染色异常超声软标记物及中孕期血清学筛查唐氏高风险组异常核型主要以染色结构异常为主。早孕期联合筛查与中孕期血清学唐氏筛查高风险组异常核型检出率与两组间21-三体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P=0.000)。检出染色多态核型180例,占11.08%(180/1624),其中Yqh+74例,inv(9)37例,1qh+23例,Yqh-16例,其他多态核型30例。180例多态核型中发现15例较严重胎儿畸形,多态核型胎儿畸形发病率为8.33%(15/180),畸形胎儿的核型主要为46,XYqh+、46,XN,inv(9)、46,XN,1qh+、46,XYqh-。结论对具有产前诊断指征的胎儿进行产前核型分析有重要意义,早孕期联合筛查唐氏�

  • 标签: 产前诊断指征 侵入性产前诊断 核型 染色体异常 染色体多态性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产前系统超声筛查胎儿染色异常对医师进行侵入性产前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三年间在我院进行系统超声超声心动图筛查的中晚孕期孕妇的资料,在发现胎儿异常时告知孕妇,在得到产前咨询以及得到孕妇的知情同意后,对孕妇进行侵入性产前检查(亦称为羊水或脐静脉穿刺),对得到的样本进行染色核型分析,将分析结果中各个类型的超声异常表现进行记录,并将其与染色异常发病风险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在孕期发现胎儿异常且接受医师进行侵入性产前检查(羊水或脐静脉穿刺)的孕妇共98例,其中,产前系统超声筛查中严重异常的71例中,26例发现染色异常产前系统超声筛查出的严重异常和微小异常之间,胎儿的染色异常发病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产前诊断中胎儿被诊断出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心外畸形时,染色异常的发病率达到62%。结论:产前系统超声筛查可以发现大部分的胎儿异常发育,针对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胎儿尤为有效,这在临床中对胎儿进行产前诊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产前系统 超声筛查 染色体异常 先天性疾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评价不同超声异常指标对染色异常的预测作用。方法呆用副唢性方法,对2016,牛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产前诊断中心就诊的超声指标异常孕妇471例,进行介入性产前诊断查胎儿染色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单项超声结构异常检测胎儿染色异常,颈部水囊瘤OR:5.58,95%a(1.71一18.16),P=O.04;心脏系统OR:2.73,95%CI(1.02—7.29),P=0.045;余P值均大于0.05;超声软指标异常检测胎儿染色异常,3mm〈NT≤4mmOR:2.08,95%CI(1.024.23),P=0.044;NT〉5mmOR:2.27,95%CI(1.19—4.35),P=.013;鼻骨缺失0R:7.00,95%CI(2.27~21.62),P=0.001;余P值均大于0.05。结论颈部淋巴水囊瘤、一tb脏畸形单独存在可以增加胎儿染色异常的风险;NT异常、鼻骨缺失对染色异常预测价值高,孕期出现建议介人性产前诊断

  • 标签: 超声异常染色体异常产前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唐氏筛查高风险对高龄妊娠孕妇诊断产前染色异常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9.07~2021.07月收治的高龄产前孕妇为研究对象(n=479),均进行唐氏筛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479例孕妇中,染色异常者有26例,异常率为5.43%;且对各个年龄段染色异常人数进行分析发现,随着年龄的增加,染色异常比率越高;异常染色核型分布中以染色多态性、染色臂间倒位、21三为常见。结论:对产前高龄妊娠者,开展唐氏筛查高风险诊断,能够帮助临床排查染色异常,能提高染色异常筛查率,为优生优育提供指导意见,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染色体异常 高龄妊娠 唐氏筛查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胎儿结构畸形和染色异常筛查及诊断过程中,使用产前超声的结果和价值。方法针对我院12000例孕妇采用产前超声进行胎儿结构畸形和染色异常的筛查和诊断,12000例孕妇均为我院2013年2月到2016年5月间收治,分析筛查和诊断的结果,并进行统计。结果胎儿结构畸形,检出率为0.42%,诊断的准确率为89.28%;染色异常,占比为4.35%,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5.08%。结论产前超声对于胎儿结构畸形和染色异常具有较好的诊断效果,通过诊断可以及时对异常的孕妇进行相关指导干预,从而提高优生优育率,对于孕妇家庭和社会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产前超声 胎儿结构畸形 染色体异常 筛查 诊断
  • 简介:<正>1前言染色不分离和结构不平衡在新生儿中的发生率为1/200[1],成为发育缺陷和先天畸形的主要原因。因此,细胞遗传学分析一直被认为是很重要的有创性产前诊断方法。从1966年首次应用孕中期羊水脱落细胞培养或孕早期绒毛采样进行产前检测,到19世纪70年代常规应用染色显带分析(核型分析)以来,此方法已经成为经典的产前诊断技术[2]。核型分析作为

  • 标签: 核型分析 诊断方法 细胞培养 快速检测 染色体疾病 染色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