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根据经济模型测算结果,专业人士普遍认为,入世将对中国经济发展有较强的拉动作用.整体评估入世后对国内企业的影响如下:对于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的企业,如轻纺、食品等企业,由于中国占有优势,在某种程度上有利的;对于部分农产品,因受技术水平、生产规模、知识产权等限制,入世后会受到较大的压力.食品工业总体趋好,但由于其产业关连度较差,每一具体行业各有不同情况.根据世贸业联系紧密,中国应承担的义务有:

  • 标签: 中国 WTO 入世 食品工业 贸易规则 法律建议
  • 简介:打乱昼夜节律(驱动睡眠和苏醒的24小时生物钟)对身体的影响之广超过了之前人们的认识。

  • 标签: 健康 昼夜节律 生物钟
  • 简介:服饰史上每一次服饰变革都是因为外来服饰文化的影响而产生的,文章通过对战国时期胡服骑射、唐朝服饰、清代服饰、民国服饰变革的分析,揭示出我国服饰发展的规律:中华民族的服饰文化在与异质服饰文化的交流融合中不断得以发展.

  • 标签: 服饰变革 新异 胡服骑射 唐代服饰 清代服饰 民国服饰
  • 简介:本文通过对生皮胶原在酸性,碱性介质中的膨胀情况以及溶液的pH值的变化规律的测定,绘制出一系列的关系曲线图.发现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溶液及酸(有机、无机)溶液的pH值随着时间的延长有一转折点.在平衡状态下,pH1-14这个范围内,生皮的膨胀情况的曲线形状与以前资料报导的有差异.同时,我们发现在不同的温度下胶原的膨胀有所不同.相同浓度不同的酸或碱溶液中,胶原的膨胀也不同.

  • 标签: 胶原 膨胀规律 酸碱介质 皮革
  • 简介:将五种不同粒径(12、23、37、50和66nm)的纳米银粒子与一定浓度的角蛋白作用,采用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动态光散射和红外光谱等方法对反应体系进行分析,探究不同粒径纳米银粒子与角蛋白作用的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粒径纳米银粒子与角蛋白主要发生疏水吸附作用,反应6min基本完成;中间大小的纳米银(23~37nm)与角蛋白的作用最强;在反应体系中,角蛋白分子包覆在纳米银粒子表面,使不同粒径的纳米银粒子的粒径均大幅增加,它们的相互作用并未改变角蛋白的二级构象。所得纳米银与角蛋白的作用规律,为纳米银抗菌剂的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 标签: 角蛋白 纳米银 粒径 ZETA电位 紫外-可见光谱
  • 简介:采用单因素实验法,分析了尾巨桉新鲜木片与陈旧木片的溶出粒子特征及其微/纳米粒子在常规溶剂抽提和超声波、冷冻、微波预处理抽提中的溶出规律。结果表明,常规溶剂抽提时,新鲜木片溶出的纳米粒子(粒径〈100nm)在体积和粒子数上大于陈旧木片,而大于91.3nm的粒子在体积和粒子数上小于陈旧木片;随着抽提时间的延长,尾巨桉新旧木片中抽提物的溶出量均呈增加趋势。超声波、冷冻与微波预处理可降低尾巨桉新旧木片溶出粒子的集聚程度,提高抽提物溶出量,其中超声波预处理的作用最为明显。

  • 标签: 尾巨桉 微/纳米粒子 超声波 冷冻 微波
  • 简介:介绍了丝绸行业现状,通过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了解丝绸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机会,找出丝绸产品的主要目标细分市场和丝绸品牌的主要目标客群,并根据目标客群特点,同时结合企业品牌定位与市场竞争状况,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

  • 标签: 丝绸产品 品牌 营销
  • 简介:规律八:付出与回报的“前人栽树,后人收获”所谓的“前人栽树,后人收获”规律,即一个或众多企业推出新的类型产品,经过多年的推广并形成一定的知辐度和市场规模以后,开始进入市场临界点,此类型产品的所有优点与不足也完全暴露出来,由于先行企业在管理、营销水平的先天不足及资金持续支持不够而难以跨越。这时,规模企业特别是那些成熟的大型企业开始创新式大规模介入,一举成为此类型产品的领导者,市场规模开始急剧放大,他们开始收获成果。

  • 标签: 食品行业 大型企业 大发 市场规模 收获 产品
  • 简介:规律一:消费者、市场与产品的“三极化”形态在食品行业,由于消费者层次(如收入水平、文化气质、消费意识等)的三极化结构而形成以三极化产品来满足的市场的三极化结构,即所谓消费者、市场与产品的“三极化”形态,包括超高端化、大众化和超低端化。

  • 标签: 食品行业 极化结构 大发 消费者 消费意识 产品
  • 简介:孩子已经两三岁,但还不会自己上厕所,这让不少妈妈烦恼不已。比利时的研究人员发现,让适龄儿童使用一种在孩子小便时就会响起音乐的“报警”尿布,能够帮助培养他们上厕所的习惯。

  • 标签: 认知能力 培养 尿布 报警 幼儿 研究人员
  • 简介:目的探索集体食堂食物中毒防控对策。方法分析历年集体食堂食物中毒发生的规律与特点,针对性采取相应干预措施。结果食物中毒地点以企业为主,时间多发于5-10月,中毒食品以果蔬植物类和肉蛋类为主,其中肉蛋类以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为主,果蔬植物类以有毒动植物和农药残留中毒为主;微生物污染是引起集体食堂食物中毒的首要致病因素,其次是农药和有毒动植物;原料污染、生熟交叉污染和加工不当是食物中毒发生的主要原因。结论以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为契机,改变监管模式,促进集体食堂的设施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加强食物中毒防控知识宣传,开展食物中毒等食品安全预警,提高从业者食品安全意识;加强配送餐单位监管;在重点时期提前介入重点单位,采取干预措施等,是防控集体食堂食物中毒的有效对策。

  • 标签: 食物中毒 食品服务 农药 动物 有毒 植物 有毒
  • 简介:目的研究硝酸钇对子代大鼠神经行为和认知能力的影响。方法将孕鼠随机分为对照和受试物低、中、高4个试验组,20只/组。从孕期第6天(GD6)至分娩后第21天(PND21),受试物组每天分别灌胃给予硝酸钇溶液5、15、45mg/kgBW,对照组灌胃给予蒸馏水。断乳后,继续给予子鼠原剂量受试物直至PND63天。观察不同剂量硝酸钇对子鼠生长发育、脏器组织和神经行为的影响。结果在PND21天时,雄鼠低、中、高3个剂量组体重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从PND42天开始至试验结束,雄性高剂量组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导致高剂量组雄鼠总增重和总进食量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食物利用率无变化。PND42天时雌鼠低剂量组体重和雄鼠高剂量组脑体比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认为有生物学意义。Morris水迷宫试验中仅高剂量组雌鼠第5天的潜伏期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神经行为试验结果均未见差异。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断乳后持续给予硝酸钇受试物会导致高剂量组雄性子鼠的体重下降,但不会影响脑组织重量,也不会在成年早期对子鼠的痛觉、运动活力和认知能力等神经行为造成影响。

  • 标签: 硝酸钇 神经发育 神经行为 稀土 毒理试验
  • 简介:笔者于2010年由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到美国东北部的农业大州——俄亥俄州的俄亥俄州立大学(OhioStateUniversity)进行1年博士后研究,对美国独特的饮食文化、大规模的农场、完善的农产品物流系统及高效的食品加工与研究有了一个初步认识。

  • 标签: 美国东北部 饮食文化 食品工业 农业 俄亥俄州立大学 近距离
  • 简介:为研究不同萎凋通氧量对鲜叶常规生化成分和酶活性动态变化规律的影响,以一芽二叶茶鲜叶为原料,设置21%O2,40%O2,59%O23个通氧量梯度,对不同含水率的萎凋叶、揉捻叶、发酵叶、足干叶等进行取样,测定茶多酚、氨基酸、黄酮、可溶性糖、咖啡碱、水浸出物及儿茶素组分等含量,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酶活性,以及足干叶的茶色素,并对成茶进行感官审评。结果表明,随着制茶过程中鲜叶含水率的逐渐下降,茶多酚、氨基酸、可溶性糖、水浸出物及儿茶素组分等含量呈现下降的趋势,黄酮和咖啡碱含量呈上升趋势;萎凋过程中鲜叶的茶多酚、氨基酸、黄酮等含量均呈前期逐渐下降,后期略有回升的趋势,可溶性糖和水浸出物含量逐渐下降,咖啡碱含量逐渐上升,多酚氧化酶活性呈下降趋势,过氧化物酶活性呈上升趋势;萎凋末期样和足干样的常规生化成分含量与萎凋通氧量呈正相关,而酯型儿茶素组分含量和儿茶素总量以40%O2处理最高,59%O2处理最低;多酚氧化酶活性以59%O2处理最低,其它两个处理无显著差异,过氧化物酶活性与萎凋通氧量呈正相关。成品茶的茶黄素组分和总量、茶红素含量以及感官审评总分均以59%O2处理最优,40%O2处理次之,21%O2处理最低。

  • 标签: 萎凋 通氧量 生化成分 酶活性 动态变化
  • 简介:研究了乙酸-乙酸钠缓冲体系对杨木木片进行预水解过程中半纤维素的溶出规律。结果表明,缓冲溶液浓度(50-150mmol/L)对半纤维素溶出的影响较小,而体系pH值(3.0-4.2)影响显著。随着预水解体系pH值的降低,水解液中总糖和单糖含量逐渐增加,pH值为3.4时低聚糖含量达最大值。与以水为介质的热水预水解相比,乙酸-乙酸钠缓冲体系可促进半纤维素溶出,抑制糖类物质(尤其是单糖)的进一步降解,可获得更多的低聚糖和单糖。在缓冲溶液浓度100mmol/L、pH值3.4的优化条件下,乙酸-乙酸钠缓冲体系预水解液中低聚糖和单糖含量分别为6.47g/L和2.47g/L,降解产物乙酸和糠醛的含量分别比热水预水解减少了46%和47%。

  • 标签: 杨木 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 预水解 单糖 低聚糖
  • 简介: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建立了测定小麦粉、挂面、玉米糁、大米等谷物及其制品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3-葡萄糖苷(Deoxynivalenol-3-Glucoside,D3G)、3-乙酰基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3-Acetyldeoxynivalenol,3ADON)及15-乙酰基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15-Acetyldeoxynivalenol,15ADON)的检测方法,并对各种粮食中的污染情况进行调查。样品采用乙腈提取,正己烷除脂和固相萃取柱净化后,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外标法定量。

  • 标签: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质谱检测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污染规律 制品 谷物
  • 简介:为探究冷链流通过程三文鱼水分迁移规律,采用低场核磁共振(LF-NMR)技术研究了三文鱼冷藏期间水的横向弛豫参数T2所反映的驰豫性质变化及其与质构、鲜度及感官品质之间的相关性。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自由水T23随着不易流动水T22的降低而升高,感官、持水力和硬度等逐渐下降,而TVB-N、K值和菌落总数等指标数值不断上升,鱼肉品质下降。T2不仅与持水力等描述肌肉水分状态的指标显著相关(P〈0.05),而且与感官、质构、pH和鲜度(TVB-N、K值等)显著相关。由于LF-NMR对温度变化敏感,因此在冷链物流过程中研究三文鱼肉腐败变质时水分性质及肌肉结构的变化,可评价冷链物流过程中鱼肉品质的变化。

  • 标签: 低场核磁共振 横向弛豫参数 水分迁移 相关性
  • 简介:通过问卷调研与个别访谈,就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120名海外交流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变化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交流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变化在时间、程度、领域、方向等方面存在共性特点。高校交流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提高交流生对传统文化的辩证分析能力,有针对性地分时段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培养传递传统文化的主人翁意识。

  • 标签: 海外交流生 传统文化 认知变化 传统文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