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4 个结果
  • 简介:圆锥角膜是一种以角膜扩张为特征,原因不明的双侧进行性角膜病变,可严重影响患者的视力。目前,使用角膜胶原交联治疗,已经成为可以有效阻止圆锥角膜进展的新方法,本文就角膜胶原交联治疗进展期圆锥角膜的原理、方法、并发症及展望进行综述。

  • 标签: 圆锥角膜 进展期 角膜胶原交联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晚期圆锥角膜患者行核黄素诱导的长波紫外线角膜交联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探讨护理措施。方法选择角膜厚度低于400μm的圆锥角膜患者24人38眼,点低渗核黄素溶液使角膜基质水肿厚度达到400μm以上,行角膜交联术。术前、术后记录观察最佳矫正视力、角膜顶点K值、角膜厚度、角膜内皮、晶体等变化,对所有病人进行护理指导。结果术后所有患者角膜上皮于3~5天内愈合;角膜Haze于4周内消退;最佳矫正视力术前为4.72±0.08,术后3月为4.80±0.05,6月为4.91±0.04,1年为4.93±0.06;角膜顶点K值术前为53.18±7.24D,3月为52.47±5.62D,6月为51.87±6.58D,1年为51.69±6.31D;角膜厚度治疗前为367±33μm,水肿后为412±65μm,3月为373±37μm,6月为350±35μm,1年为345±32μm;角膜内皮术前为3072±203/mm2,术后3月为2905±216/mm2,6月为2969±218/mm2,1年为2978±209/mm2;未见晶体、视网膜并发症。结论采用低渗核黄素法行角膜交联术治疗晚期角膜圆锥安全、有效,且当的护理可以消除紧张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 标签: 角膜交联,核黄素,紫外线,圆锥角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角膜塑形镜对患者角膜形态及代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3~8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配戴角膜塑形镜真性近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年龄8~12岁,近视度数-0.75~-3.50DS(散光转化成等球计算),在戴镜前、戴镜后1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检查角膜曲率、厚度及内皮计数,只取右眼数据用重复性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角膜曲率和角膜中央区厚度在3个月内变平明显,3个月后趋于稳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内皮镜检查中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有轻度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角膜塑形镜配戴在戴镜3个月内对角膜曲率及厚度改变较大,后期趋于稳定。长期配戴角膜塑形镜者角膜内皮计数在正常范围,说明对角膜代谢影响小。角膜塑形镜用于控制近视发展从长期来看是安全有效的。

  • 标签: 角膜塑形镜 角膜曲率 角膜厚度 内皮细胞计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圆锥角膜高度散光并发翼状胬肉术后的角膜散光变化。方法对1例经外科手术治疗的圆锥角膜高度散光并发翼状胬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治疗后该例圆锥角膜高度散光并发翼状胬肉患者左眼角膜散光完全治愈。结论建议患有翼状胬肉并发白内障患者应尽早治疗翼状胬肉,防止因翼状胬肉治疗过晚,出现角膜斑翳影响视力。

  • 标签: 圆锥角膜高度散光 翼状胬肉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角膜溃疡清创术联合抗真菌药物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92例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给予改良角膜溃疡清创术,治疗组给予改良角膜溃疡清创术并加用0.5%氟康唑,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等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9%,治疗组视力0.3~0.5和大于0.5的例数高于对照组,愈合时间、手动-光感等治疗组比对照组效果好,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角膜溃疡清创术联合抗真菌药物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患者视力,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

  • 标签: 真菌性角膜溃疡 改良角膜溃疡清创术 抗真菌药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产妇妊娠期间合并子宫肌瘤并发生红色变性时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我院于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58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研究组均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红色变性患者,共28例,对照组则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共3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肌瘤局部疼痛情况、发热情况、白细胞上升情况以及保胎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肌瘤局部疼痛情况、发热情况、白细胞上升情况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保胎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临床症状相对严重,但是通过保守治疗的疗效比较理想,同时具有良好的预后性。

  • 标签: 妊娠 子宫肌瘤 红色变性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角膜溃疡清创与羊膜覆盖术、药物联合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90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角膜溃疡清创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氟康唑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及视力改善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愈合时间、手术次数、眼前指数及手动-光感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改善显著(p<0.05)。结论角膜溃疡清创与羊膜覆盖术、药物联合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

  • 标签: 真菌性角膜炎 羊膜覆盖术 角膜溃疡清创 氟康唑
  • 简介:摘要目的护理干预对肝豆状核变性患者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对16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进行以下护理干预后的疗效。结果对16例患者的病情密切观察,及时给予对症、心理、用药护理等,其中有2名患者转院、3名患者合并肝硬化腹水放弃治疗外,其余患者都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结论加强对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病情观察和精心护理,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能使患者早日康复并保持治疗效果。

  • 标签: 肝豆状核变性 护理干预 健康教育
  • 简介:本文采用木薯原淀粉作为主要原料,通过醚化和交联复合变性,制备出了具有较好保水性和冻融稳定性的高粘度羟丙基复合变性淀粉。此外,该产品还具有耐热、耐酸和抗剪切等优点。通过对产品制备反应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一系列的分析和比对,确定最佳的工艺路线为:Na2SO4用量10%,NaOH用量1.0%,反应温度45℃,环氧丙烷的用量和反应时间可根据实际需要、产品反应程度而定。交联剂三偏磷酸钠用量0.03%,反应pH值11,反应温度45℃,反应时间可根据实际需求、产品反应程度而定。

  • 标签: 羟丙基淀粉 醚化 交联 高粘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飞秒激光与角膜板层刀辅助LASIK术后早期角膜生物力学变化的对比。方法选2013年7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100例早期角膜生物力学变化的患者,患眼146只,将146只眼分为A组(48例,73只眼)和B组(52例,73只眼),A组患者采用飞秒激光LASIK术进行治疗,B组采用角膜板层刀辅助LASIK手术进行治疗,分析两组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不同时间的角膜滞后量(CH)及角膜阻力(CRF)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3小时的中央角膜厚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之间的角膜厚度进行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飞秒激光与角膜板层刀辅助LASIK术两组手术方式对早期角膜生物力学的影响并无明显差异,而两种手术方式在术后保留角膜基质床的比例越小,术后对角膜生物力学的影响就越大。

  • 标签: 飞秒激光LASIK 角膜板层刀辅助LASIK 角膜生物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评价中医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的临床疗效,探索并规范本病的治疗方案,评价临床疗效。方法对符合诊断纳入标准的16例(19只眼)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治疗后,对视力,视野与血液流变学进行治疗前后的组内及组间比较。结果(1)视力总有效率分别为50%,显效率分别为5.56%(对照组)(2)各组经治疗后血流变学均有改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疗效显著,可以有效地提高视力,扩大视野范围,改善视网膜微循环与营养代谢,降低血粘度,促进色素上皮组织及光感受器的修复与再生。

  • 标签: 中医 网膜色素变性 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