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表面激素吸入治疗在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了我院门诊2010年3月到2012年3月收治的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共62例,并按照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各31例.其中一组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治疗;另外一组为观察组,其主要给予表面激素吸入方式进行治疗。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血常规、症状记分以及X光胸片等指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两组患者痰培养、x光胸片以及血常规等,观察组优于对照组,N时在临床症状评分来看,观察组为(3.4±1.4)分,对照组为(12.2±1.34)分。组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表面激素吸入的方式来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有利于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支气管扩张 哮喘 表面激素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表面激素吸入治疗在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间收治的46例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数字随机分组法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23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必可酮表面激素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结果①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91%,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观察组的肺功能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表面激素必可酮吸入对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通气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激素吸入 支气管扩张 支气管哮喘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討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表面激素吸入的安全性及疗效观察。方法将2018年2月~2019年2月在我院呼吸内科治疗的86例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二丙酸倍氯米松(必可酮)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肺功能改善情况、血常规变化、气道高反应性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42%,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FEV1、PEF、FVC、FEV1/FVC较对照组明显好转,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粒细胞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气道阻力(Raw)、气道传导率(Gaw)、气道高反应性(BHR)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表面激素吸入治疗有良好效果,能显著改善气道炎性反应,增强肺通气功能,降低气道阻力和高反应性,且不良反应少,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 表面激素吸入 安全性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表面激素吸入的安全性及疗效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86例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二丙酸倍氯米松(必可酮)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肺功能改善情况、血常规变化、气道高反应性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42%,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FEV1、PEF、FVC、FEV1/FVC较对照组明显好转,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粒细胞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气道阻力(Raw)、气道传导率(Gaw)、气道高反应性(BHR)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表面激素吸入治疗有良好效果,能显著改善气道炎性反应,增强肺通气功能,降低气道阻力和高反应性,且不良反应少,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 表面激素吸入 安全性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討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表面激素吸入的安全性及疗效观察。方法将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呼吸内科治疗的86例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二丙酸倍氯米松(必可酮)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肺功能改善情况、血常规变化、气道高反应性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42%,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FEV1、PEF、FVC、FEV1/FVC较对照组明显好转,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粒细胞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气道阻力(Raw)、气道传导率(Gaw)、气道高反应性(BHR)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表面激素吸入治疗有良好效果,能显著改善气道炎性反应,增强肺通气功能,降低气道阻力和高反应性,且不良反应少,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 表面激素吸入 安全性 疗效观察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王珏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7-17
  • 出处:《世界复合医学》 2019年第7期
  • 机构:支气管扩张症也被简称为支扩,是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的一种,其主要特征为不可逆性气道扩张和不可逆性气道破坏,多数患者的症状表现为长时间咳嗽以及咳脓性的痰液,病情急性反复发作,患者的肺功能受损,主要症状为气道反应性上升以及通气功能出现阻塞性障碍,晚期的支气管扩张患者时常会产生劳力性的呼吸困难现象,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下面就对支气管扩张来进行介绍,并告诉大家几种治疗支气管扩张的吸入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求支气管哮喘应用雾化吸入激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7月 ~2019年 7月收治的 9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用药意愿,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常规组( 46例)和激素组( 46例),常规组应用常规抗菌消炎治疗,激素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激素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此外,激素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也显著好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应用激素类药物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其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咳嗽咯痰症状,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值得应用。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激素 雾化吸入 咳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强化护理在小儿哮喘雾化吸入激素治疗中的运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117例哮喘患儿均来自我院儿科,病例选取时间为2015年4月~2016年10月,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57)。对照组给予儿科哮喘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强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运用效果。结果观察组中疾病对生活影响、呼吸道症状、活动受限、总评分等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80.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护理运用于小儿哮喘雾化吸入激素治疗中,有利于改善患儿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儿康复,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强化护理 小儿哮喘 雾化吸入激素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危害人们健康的常见病,目前是全球发病率上升最快的疾病之一,其造成的社会负担超过艾滋病与肺结核的总和,世界范围哮喘发病率平均每10年增加50%。目前,全世界有哮喘患者约3亿人,中国有2500万。误诊及治疗不当是造成哮喘死亡的主要原因。

  • 标签: 健康 支气管哮喘 呼吸 激素治疗 专家 社会负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治疗慢性气道炎症的时候应用糖皮质激素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也能发挥很好的药效。在儿科临床上使用这一药物,能使支气管病和哮喘病等一些疾病都能很好的控制,防治效果比较好,尤其是糖皮质激素雾剂,对于儿童患者来说,应用的效果也是比较明显的。本文分析了儿科应用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的成效。

  • 标签: 糖皮质激素 吸入疗法 儿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科治疗在需要吸入激素哮喘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我卫生所采用吸入激素治疗的哮喘患者 50例进行调查研究。病例截取时间为 2019年 1月至 2019年 12月。按照抽签法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接受专科治疗的患者组为对照组,接受全科治疗的患者组为实验组,比较临床疗效。 结果: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方面相比于实验组存在明显劣势,组间统计学意义存在( P<0.05) 。结论:在需要吸入激素治疗的哮喘患者中实施全科治疗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同时能够降低患者的复发率,可于临床中广泛应用。

  • 标签: 激素 吸入治疗 哮喘 全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儿哮喘雾化吸入激素治疗使用强化护理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选取 2017年 12月至 2018年 12月的 80例小儿哮喘患者进行分析,患者接受了雾化吸入激素治疗,将患者分成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强化护理,对两组的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 92.50%,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 72.50%,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 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平均是 93.02±4.20(分),对照组平均是 81.50±4.27(分),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 结论:小儿哮喘治疗过程中使用强化护理能够让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提升。   关键词:强化护理 ;小儿哮喘 ;雾化吸入 ;激素治疗 ;护理满意度 ;临床疗效    哮喘是比较多见的疾病,现在的环境空气质量降低,因此哮喘疾病高发。儿童哮喘因为自身可口性和依从性差,因此治疗受到的影响较大 [1]。为了让小儿哮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升,本文就小儿哮喘患儿进行了分析研究,对强化护理的使用效果进行探讨,有以下报道。    1 资料、方法     1.1 资料     2017年 12月至 2018年 12月我院对小儿哮喘患者 80例进行了分析研究,将患儿分成了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 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强化护理。全部患儿家属对此次研究知情同意参与。排除了实质病变,支气管炎,结核病,心脏病等患者。对照组有 23例男性和 17例女性,最小 2岁,最大 12岁,平均( 6.4±2.5)岁,观察组有 22例男性, 18例女性,最小 2岁,最大 13岁,平均( 6.3±2.1)岁。两组的一般资料对研究结果不产生影响,可以进行对比分析。    1.2 方法    患儿接受吸氧,平喘对症治疗,使用 0.5~ 1mg布地奈德混懸液 +0.25~ 1mg硫酸沙丁胺醇 +2ml氯化钠雾化吸入治疗,一天两次,一次 10分钟。    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提供健康教育,指导患儿家属用药,加强健康指导和饮食指导。     观察组除了对照组的内容还是用了强化护理,组建强化护理小组,护理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考核才能够上岗,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积极的和患儿进行沟通。   首先,护理人员要和患儿家属沟通,对患儿病情进行评估,对患儿发病的原因,饮食习惯,性格,作息,家庭环境等了解,增加患儿家属相关疾病知识,掌握处理方法,用药原则,加强体育锻炼 [2]。    其次,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和患儿交流,提升患儿的依从性,加强心理疏导,保持积极的引导,让患儿配合治疗,鼓励患儿接受治疗。   最后,治疗前,对雾化吸入装置进行消毒,按照无菌原则进行,吸入后,叮嘱患儿及时漱口,防止口腔感染,叮嘱家属加强病情监控,出现异常情况应该立刻来院检查。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满意度进行对比。使用自制的满意度评价表进行评价收集,分值范围在 0~ 100分,分值与护理满意度呈正比。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 SPSS23.0版,计数资料以( %)表示,两两对比采用卡方检验 ;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表示,两组数据比较采用 t检验 ;以 P值 <0.05表达组间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 92.50%,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 72.50%,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 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平均是 93.02±4.20(分),对照组平均是 81.50±4.27(分),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    3 讨论    小船说 hi支气管先传的简称,该疾病的发生是因为多细胞,多因素共同引起的气道炎性反应,环境和宿主因素是导致发病的主要原因 [3]。该疾病在全年龄段都有几率发生,儿童和老年是主要的发病群体。哮喘疾病的发病比较明显,患者身心受到了巨大的损伤,治疗的时候,需要加强护理干预措施,让患者获得良好治疗的同时,获得稳定健康的心理状态。   强化护理是以对基础护理进行强化为途径,以患儿作为护理的中心,提供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让患儿的身心健康都得到满足,让患儿的积极性得到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提升后,能够为患儿提供更加全面的护理服务,对患儿及其家属的需求进行了解,及时的给予安抚和阴道,让他们都能够配合医护治疗工作,对患儿的病情进行监督,确保患儿的治疗过程安全有效,让患儿的身心健康得到满足,对康复具有积极的影响。     此次研究中,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 92.50%,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 72.50%,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 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平均是 93.02±4.20(分),对照组平均是 81.50±4.27(分),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   总而言之,小儿哮喘患者接受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较好,能够提升患儿的依从性,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度较高,病情改善明显,临床中预后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哮喘知识教育和吸入激素对儿童哮喘的作用.方法将哮喘患儿分为规范治疗组和非规范治疗组(对照组),对规范治疗组进行哮喘知识教育,按GINA方案吸入激素治疗.对照组仅作发作时的处理,未进行系统教育及吸入激素,两组均记录病情变化、峰流速(PEF)、急诊次数.结果经半年随访,规范治疗组总有效率87.0%明显高于对照组40.7%(P<0.05);规范治疗组PEF值为(251±44)L/min,明显高于对照组(217±36)L/min(P<0.01);规范治疗组急诊就诊次数为(2.0±1.0)次,显著低于对照组(3.3±1.2)次(P<0.01).结论哮喘知识教育和吸入激素治疗有助于提高患儿的依从性,改善患儿的病情.

  • 标签: 哮喘 儿童 哮喘知识教育 吸入激素 哮喘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