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作者: 张佳佳 张慧 刘超 孙明霞 于璐 彭化海 徐欣 谈万业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0-10
  • 出处:《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1年第10期
  • 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山东大学口腔医学研究所, 济南 250012,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病理科,济南 250012,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口腔内科·山东大学口腔医学研究所, 济南 250012,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种植科 山东省口腔组织再生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口腔生物材料与组织再生工程实验室,济南 250012
  • 简介:摘要血管是一种来源于正常血管细胞的间质性肿瘤,常发生于四肢真皮深部或皮下组织,口腔颌面部受累者较少见,而发生于上颌骨的血管罕见报道。本文报道1例发生于上颌骨、具有典型疼痛症状和特异性影像学表现的血管,分析和总结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影像学特点、治疗及预后,以期为正确诊断和治疗血管提供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COOK-ZFEN定制支架治疗短颈腹主动脉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18年3月至2019年9月按短颈腹主动脉及COOK-ZFEN定制支架标准纳入的5例接受开窗式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短颈腹主动脉患者,年龄(69±11)岁,开窗支架定制时间4~6周,腹主动脉最大直径(60.8±14.0) mm,平均肾下颈直径(26.0±2.6) mm,平均锚定区长度(6.4±2.2) mm。技术成功率100%,中位随访时间6.8个月。术中无内脏血管丢失及支架移位,围手术期无死亡,无其他重大并发症。内漏情况:单纯Ⅱ型内漏3例,少量单纯Ⅲ型内漏1例,4例患者随访过程中内漏消失,1例合并Ⅱ型漏和Ⅲ型漏,所有患者内脏血管及分支支架均通畅。结论定制开窗支架治疗短颈腹主动脉是安全可行的,中长期疗效需要进一步随访。

  • 标签: 主动脉瘤,腹 支架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栓塞肿瘤供血动脉联合显微手术治疗后颅窝实性血管母细胞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8年7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3例后颅窝实性血管母细胞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开颅手术前72 h内均予肿瘤供血动脉栓塞,术后予伽玛刀治疗。总结术前栓塞和显微手术的技巧,并分析手术疗效。患者入院、出院时采用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KPS)评估患者的生命质量。结果开颅术前肿瘤的栓塞程度>80%者4例,60%~80%者8例,<60%者1例。1例患者栓塞术后行MRI检查可见脑干局部梗死,临床表现为中枢性面瘫、吞咽困难加重。13例患者中,肿瘤全切除11例,次全切除2例。术中出血量为(620±35)ml,手术时间为(6.5±1.1)h。13例患者术前的颅高压症状均于术后明显缓解。术后新发吞咽功能障碍2例,听力减退1例,新发中枢性面瘫1例。13例患者出院时的KPS为(85.8±4.9)分,较入院时[(76.6±11.3)分]有明显改善(t=3.969,P=0.002)。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6个月至3年(中位随访时间为22.6个月),末次随访的KPS为(88.1±3.6)分,与出院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65,P=0.062)。仅1例次全切除患者于术后9个月肿瘤增大,再次给予伽玛刀治疗后未进展;其余12例肿瘤均无复发。2例患者发生梗阻性脑积水,予以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后症状缓解。结论对于后颅窝实性血管母细胞,术前行肿瘤供血动脉的栓塞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甚至可达到分块切除肿瘤,从而降低了手术风险,有助于提高手术效果。

  • 标签: 血管母细胞瘤 显微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术前栓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栓塞肿瘤供血动脉联合显微手术治疗后颅窝实性血管母细胞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8年7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3例后颅窝实性血管母细胞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开颅手术前72 h内均予肿瘤供血动脉栓塞,术后予伽玛刀治疗。总结术前栓塞和显微手术的技巧,并分析手术疗效。患者入院、出院时采用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KPS)评估患者的生命质量。结果开颅术前肿瘤的栓塞程度>80%者4例,60%~80%者8例,<60%者1例。1例患者栓塞术后行MRI检查可见脑干局部梗死,临床表现为中枢性面瘫、吞咽困难加重。13例患者中,肿瘤全切除11例,次全切除2例。术中出血量为(620±35)ml,手术时间为(6.5±1.1)h。13例患者术前的颅高压症状均于术后明显缓解。术后新发吞咽功能障碍2例,听力减退1例,新发中枢性面瘫1例。13例患者出院时的KPS为(85.8±4.9)分,较入院时[(76.6±11.3)分]有明显改善(t=3.969,P=0.002)。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6个月至3年(中位随访时间为22.6个月),末次随访的KPS为(88.1±3.6)分,与出院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65,P=0.062)。仅1例次全切除患者于术后9个月肿瘤增大,再次给予伽玛刀治疗后未进展;其余12例肿瘤均无复发。2例患者发生梗阻性脑积水,予以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后症状缓解。结论对于后颅窝实性血管母细胞,术前行肿瘤供血动脉的栓塞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甚至可达到分块切除肿瘤,从而降低了手术风险,有助于提高手术效果。

  • 标签: 血管母细胞瘤 显微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术前栓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管内超声在准分子激光消蚀联合药物涂层囊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纳入2021年9月至2022年3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血管内超声辅助的准分子激光消蚀联合药物涂层囊治疗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的资料。记录患者病变特点、手术疗效和相关并发症。治疗前后资料的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共10例患者纳入研究,男性8例,女性2例,年龄(72.0±5.9)岁(范围:61~81岁)。共11处病变,股浅动脉8处,腘动脉3处,病变长度(7.0±2.4)cm(范围:3.2~9.8 cm)。慢性闭塞病变4处,重度狭窄7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技术成功率为10/11,1处病变发生限流性夹层,行补救性支架植入。4处病变钙化分级为3~4级,9处病变钙化弧度≥180°。5处病变在血管内超声测量后选择更大直径的药物涂层囊。随访(6.0±1.9)个月(范围:3~9个月),患者术后即刻踝肱指数(0.97±0.13比0.48±0.18,t=-7.60,P<0.01)与术后3个月踝肱指数(0.95±0.12比0.48±0.18,t=-7.17,P<0.01)均较术前明显增加。术后3个月的一期通畅率为11/11,无靶病变再干预,溃疡愈合率为3/4。结论血管内超声辅助下准分子激光消蚀联合药物涂层囊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早期结果良好,手术安全。

  • 标签: 动脉硬化,闭塞性 血管成形术,激光 血管内超声 药物涂层球囊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Shamblin Ⅱ/Ⅲ型颈动脉体手术治疗风险与肿瘤大小的关系及手术治疗的远期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2011年4月至2017年12月88例Shamblin Ⅱ/Ⅲ型颈动脉体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远期随访。结果1例患者围手术期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2例因血管神经并发症的风险高暂停手术,围手术期死亡率1%。其余85例患者成功切除病灶共87侧,包括13例Shamblin Ⅱ型和74例Shamblin Ⅲ型,2例患者切除双侧颈动脉体。肿瘤直径中位数为3.0(1.2~5.5)cm,出血量200(0~2 500) ml,手术时间为162(85~430)ml,住院时间为10(6~28)d,术中血管干预72例,神经并发症33例。统计学分析显示肿瘤大小与术中出血量(R=0.35,P<0.01)、手术时间(R=0.54,P<0.01)、神经并发症(OR= 1.72,95%CI 1.08~2.73,P=0.02)和血管干预(OR=2.69,95%CI 1.27~5.69,P=0.01)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共有4例患者诊断为恶性颈动脉体,3例分别于随访第1、5、7年复发。结论颈动脉体Shamblin Ⅱ/Ⅲ型患者应尽早干预以减小手术难度,降低血管及神经并发症风险。恶性颈动脉体患者应加强远期随访以及时发现肿瘤复发。

  • 标签: 颈动脉体瘤 血管外科手术 手术后并发症
  • 作者: 徐欣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1-01-07
  • 出处:《健康忠告》2020年10期
  • 机构:崇州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四川成都611230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采用优质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9年6月-2020年1月心血管内科接收的9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优质护理),各49例。结果:研究组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优质护理模式 患者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消蚀联合药物涂层囊治疗下肢动脉非支架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和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接受准分子激光消蚀联合药物涂层囊治疗的46例下肢动脉非支架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患者,男性29例,女性17例;年龄(72.5±11.7)岁(范围:42~93岁);腘动脉病变44例(95.7%,44/46),股总动脉病变2例(4.3%,2/46);狭窄病变15例(32.6%,15/46),完全闭塞病变31例(76.4%,31/46);病变长度(7.3±2.7)cm(范围:3.0~13.2 cm)。术后6个月、12个月及之后每年1次随访,进行下肢动脉多普勒超声和CT血管造影检查。主要观察指标为靶血管一期通畅率,次要观察指标为无大截肢生存率、技术成功率、补救性支架植入率、踝肱指数、靶血管再干预等。采用t检验比较术后6个月、12个月踝肱指数与术前的差异,通过Kaplan-Meier法计算下肢动脉靶血管一期通畅率、免于再干预率、无大截肢生存率。结果本组技术成功率为91.3%(42/46)。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6.5%(3/46),均为远端血管栓塞,限流性夹层发生率为8.7%(4/46)。患者术后6个月、12个月的踝肱指数明显高于术前(0.90±0.10比0.42±0.10,t=-4.48,P<0.01;0.87±0.12比0.42±0.10,t=-5.21,P<0.01)。随访时间[M(IQR)]为22.5(8.8)个月(范围:6~32个月),4例(8.7%,4/46)患者接受再干预。术后2年的一期通畅率为86.2%(95%CI:71.8%~93.5%),免于再干预率为90.7%(95%CI:77.0%~96.4%)无大截肢生存率为97.8%(95%CI:85.6%~99.7%)。结论准分子激光消蚀联合药物涂层囊可用于治疗下肢动脉非支架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 标签: 动脉硬化,闭塞性 激光,准分子 药物涂层球囊 非支架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