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脂肪LPS)+淀粉AMY)对急性胰腺炎(AP)的诊断价值。方法以2017年11月—2018年8月间入本院治疗的712例AP患者为研究主体。分成A组和B组,均是356例。A组给予LPS+AMY诊断,B组给予AMY单纯诊断。对比诊断效果。结果A组对于轻度AP重度AP患者的检测值均高于B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A组的诊断灵敏度为99.71%,特异度为86.67%,准确性为99.16%,B组分别为92.04%,23.53%和88.76%,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为AP患者行LPS+AMY诊断可有效评估患者的病情程度,且诊断准确性高,具有较佳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血清脂肪酶 淀粉酶 急性胰腺炎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脂肪、血清淀粉检验应用在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2016年7月1日至2017年8月1日在本院就诊的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疾病组)和同期40名健康体检者(正常组)作为研究对象,再将疾病组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组(n=40)和重症组(n=40)。对比疾病组、正常组以及轻症组、重症组的实验室检验结果。结果疾病组淀粉(621.21±64.15U/L)、脂肪(1025.21±113.35U/L)、C反应蛋白(43.26±5.10mg/L)水平高于正常组,重症组的淀粉(782.15±91.34U/L)、脂肪(1350.24±126.54U/L)、C反应蛋白(52.58±5.17mg/L)水平高于轻症组(p<0.05)。结论C反应蛋白、脂肪淀粉三项血清指标不但有利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还可作为病情评估指标

  • 标签: C反应蛋白 脂肪酶 淀粉酶 急性胰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脂肪LPS)和淀粉(PAMY)联合检测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住院治疗的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正常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进行血清淀粉脂肪检测,统计单独淀粉检测的阳性率,单独脂肪检测的阳性率及脂肪联合淀粉检测的阳性率,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的血清脂肪淀粉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血清淀粉和血清脂肪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单独检测血清脂肪及单独检测血清淀粉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脂肪和血清淀粉可提高急性胰腺炎的诊断率。

  • 标签: 血清脂肪酶 血清淀粉酶 急性胰腺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联合检验血清淀粉AMY)、脂肪LPSC反应蛋白(CRP)在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设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行健康体检的60例正常者设为对照组。采集两组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对两组AMYLPS與CRP水平予以检测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AMY为(760.6±64.5)U/L,LPS为(1626.4±125.4)U/L,CRP为(44.6±12.3)mg/L;对照组患者AMY为(86.0±16.7)U/L,LPS为(93.0±26.7)U/L,CRP为(1.2±0.6)mg/L。观察组患者AMYLP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中,可联合检验AMYLPS、CRP水平,以此判断病情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血清淀粉酶 脂肪酶 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血清淀粉脂肪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急性胰腺炎治疗的146名患者,按照病因的不同将其分为三组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51例,酒精性急性胰腺炎患者28例,其他病因的急性胰腺炎患者67例。又按照病情的严重程度和CT检查结果将这些患者分为三组轻度患者42例,中度患者73例,重度患者31例。通过分析患者的血清淀粉浓度、脂肪浓度以及脂肪浓度/血清淀粉浓度,得出实验结论。结果酒精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血清淀粉浓度明显低于胆源性和其他患者(P<0.05),三组患者的脂肪浓度相差不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中度、重度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血清淀粉浓度、脂肪浓度以及两种指标的比值均相差不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酒精性和非酒精性患者能够通过血清淀粉浓度来鉴别,而轻、中、重度患者则不能通过脂肪浓度/血清淀粉浓度来判定。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血清淀粉酶 脂肪酶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联合检测血淀粉(S-Amy)、胰脂肪LPS)、降钙素原(PCT)以及C反应蛋白(CRP)在急性胰腺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9月-2017年8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44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45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S-AmyLPS、PCT以及CRP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S-AmyLPS、PCT以及CRP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项观察指标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显著高于单项指标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检S-AmyLPS、PCT以及CRP水平可以显著提高急性急性胰腺炎诊断的准确性。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血淀粉酶 胰脂肪酶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清淀粉和尿淀粉联合检测对早期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接收的66例疑诊早期急性胰腺炎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临床检测方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A、B、C组,其中A组22例患者单纯给予血清淀粉检测,B组22例患者单纯给予尿淀粉检测,C组22例患者给予血清淀粉和尿淀粉联合检测,比较三组患者早期急性胰腺炎临床检出情况。结果C组早期急性胰腺炎患者检出率、准确率均明显高于A组B组,三组患者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对于早期急性胰腺炎患者给予血清淀粉和尿淀粉联合检测其准确率高,检出率明显高于单纯给予血清淀粉检测尿淀粉检测。

  • 标签: 血清淀粉酶 尿淀粉酶 联合检测 早期急性胰腺炎
  • 简介:摘要我国酒精工业通过数十年的努力,在生产、技术上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别在节能、综合利用和自动化等方面。自20世纪80年代末,在消化、吸收国外新技术、新设备的基础上,酒精生产技术也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中温蒸煮”使用“耐高温α-淀粉”的双法液化、糖化工艺,在我国已推广多年,从使用效果、节能降耗、提高质量、出酒率及酒糟固液分离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越性。

  • 标签: 耐高温&alpha -淀粉酶 酒精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胰腺外疾病导致淀粉升高的病因和机制。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8年6月收治上腹痛伴血和(或)尿淀粉升高的非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分析,结果136例患者中,确诊胃溃疡51例(37.5%),十二指肠球部溃疡42例(30.9%),胆囊结石15例(11%),胆囊炎10例(7.4%)尿毒症6例(4.4%),肺炎4例(2.9%),肺癌合并胸腔积液3例(2.2%),腮腺炎3例(2.2%),胃石症2例(1.5%)。结论临床上腹痛伴淀粉增高时不仅要考虑到胰腺疾病,而且还有考虑到有非胰源性淀粉增高的存在。

  • 标签: 胰腺外疾病 淀粉酶 临床分析
  • 简介:描述面包老化的原因,探讨麦芽糖淀粉Novamyl的作用机理及其抗淀粉老化的模型。由于麦芽糖淀粉Novamyl特殊的温度耐受性和作用于支链淀粉的独特模式,在面包的烘焙过程中,给其作用于支链淀粉创造了机会,产生相应的水解作用,干扰了面包瓤中淀粉的重结晶以及淀粉面筋蛋白质的交联和缠绕,减缓面包中淀粉的老化回生,从而在柔软性、湿润度和良好的弹性三个维度改善了面包的品质。同时,举例说明了麦芽糖淀粉Novamyl在中国烘焙制品的实际应用。

  • 标签: 面包 淀粉老化 麦芽糖淀粉酶 耐受性 独特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尿淀粉检测对急性胰腺炎临床诊断的意义。方法2015年1月~2018年6月,医院收治了急性胰腺炎101例,纳入观察组,同期诊断胰腺囊肿、慢性胰腺炎等胰腺疾病76例,纳入对照组。对比观察组、对照组的尿淀粉水平,计算截断值、诊断效用,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轻度胰腺炎、重度胰腺炎、合计尿淀粉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观察组截断值5102U/L,依次作为诊断依据,结果显示尿淀粉诊断急性胰腺炎的灵敏度83.2%、特异度78.9%、阳性预测值84.0%、阴性预测值77.9%、符合率84.7%。尿淀粉APACHEⅡ、CTST、Ransnn评分、病程存在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淀粉检测可以作为急性胰腺炎诊断、严重程度判断的指标

  • 标签: 尿淀粉酶 急性胰腺炎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非胰腺性淀粉水平升高的临床情况,及对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 2011 年 1月至 2017年 4月我院外科及 ICU收治的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00例,按照血清淀粉水平进行划分,其中血清淀粉正常的 5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血清淀粉升高的 5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观察 2组患者的血清淀粉水平、住院观察组时间和死亡情况等实验数据。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淀粉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 经不同的治疗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时的血淀粉水平,分析血淀粉增高的相关因素及其患者胰岛功能的关系。方法共收集103例糖尿病患者,依据诊断标准分为DKA组(57例)及非DKA组(46例),比较两组间血淀粉及其他相关生化指标的差异,分析血淀粉与其他相关指标的关系。结果DKA组血淀粉异常率为29.8%,非DKA组为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病程、舒张压、空腹血糖、随机血糖、pH、碳酸氢根、餐后2小时C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收缩压、体重指数、空腹C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淀粉PH值呈负相关(r=-0.327,P=0.018),而与空腹C肽及餐后2小时C肽无相关(P>0.05)。结论DKA组血淀粉异常率高于非DKA组,可能与酸中毒有关,而与胰岛功能无关。

  • 标签: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血淀粉酶 胰岛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肠微创手术患者出现高淀粉血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8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43例行胃肠微创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术后血清淀粉水平作为基本依据,将其分为高淀粉血症组(n=61)和血淀粉正常组(n=82),对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淀粉正常组相比,高淀粉血症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高,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同时,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淀粉血症的发生手术时间、气腹持续时间、气腹压力以及上腹部手术等因素有关。结论胃肠腹腔镜术后容易发生高淀粉血症,应该加强病情监测,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并发症。

  • 标签: 高淀粉酶血症 胃肠微创手术 危险因素
  • 简介: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DNS)比色法观察六堡茶成分体外对胰α-淀粉催化水解作用的影响,根据紫外光谱、荧光光谱特征描述六堡茶成分胰α-淀粉相互作用并推测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六堡茶成分能够影响胰α-淀粉催化活性,呈现抑制特征,其IC50为1.72mg/mL,非竞争性可逆抑制,Ki为2.52mg/mL。紫外、荧光光谱表明:六堡茶成分胰α-淀粉作用诱导紫外吸收蓝移,使荧光猝灭。

  • 标签: 六堡茶 Α-淀粉酶 荧光光谱 抑制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大承气汤对ERCP术后胰腺炎及高淀粉血症的预防作用。方法将100例需行ERCP的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于术前加用大承气汤。ERCP术后3h及24h检测血淀粉水平,观察腹痛的情况;比较组间ERCP术后胰腺炎及高淀粉血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3h和24h高淀粉血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其中24h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腹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各有2例ERCP术后胰腺炎发生,均为轻症胰腺炎。结论大承气汤能降低ERCP术后高淀粉血症的发生率,减轻腹痛的发生及其程度。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应用不同剂量吲哚美辛预防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术后胰腺炎及高淀粉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行ERCP取石术的1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将198例患者分为A组62例、B组70例和C组66例,术前30~60min均予吲哚美辛栓纳肛,A组剂量为50mg、B组剂量为100mg、C组剂量为150mg。检测所有患者术前、术后6h、12h、24h血清淀粉水平,比较3组患者ERCP术后胰腺炎和高淀粉血症发生率,观察不良反应。结果(1)3组患者术前术后6h、12h、24h各时间点血清淀粉总体水平比较差异显著(P<0.05);(2)3组患者胰腺炎总体发生率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3组患者胰腺炎总体发生率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4)3组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情况。结论吲哚美辛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及高淀粉血症的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吲哚美辛 胰腺炎 高淀粉酶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