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改善药物稳定,保证药物制剂安全有效,提高药品经济效益;方法通过影响药物稳定诸多因素了解,探讨改善药物稳定方法;结果采用制成包合,改变晶型,薄膜包衣,冷冻干燥等方法改善药物稳定有很大帮助;结论通过改善药物稳定方法探讨,为合理设计药物提高制剂质量提供了帮助。

  • 标签: 药物稳定性 微囊化 环糊精 多晶型 薄膜包衣 冷冻干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口置经鼻置不同途径置管洗胃小儿药物中毒抢救。方法根据就诊时间将95例患儿分成2组;对照组50例,采用传统经鼻置管洗胃;观察组45例,采用经口置管洗胃。观察两组置管所需时间、首次插入成功率、管堵塞率以及插管洗胃过程中出现并发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观察指标分析经口置管洗胃组插管所需时间、插管次成功、管堵塞率、插管所导致并发症均优于经鼻置管洗胃组(p<0.01)。结论小儿经口置管洗胃提高首次插管成功率,减轻避免了经鼻置诸多并发症,操作安全、快捷,更适用于临床抢救工作。

  • 标签: 小儿 中毒 经口 经鼻 胃管 观察
  • 简介:摘要药物制剂稳定是指药物制剂从制备到使用期间保持稳定程度,通常指药物制剂体外稳定药物制剂最基本要求是安全、有效、稳定药物制剂在生产、贮存、使用过程中,会因各种因素影响发生分解变质,从而导致药物疗效降低作用增加,有些药物甚至产生有毒物质,也可能造成较大经济损失。通过药物制剂稳定研究,考察影响药物制剂稳定因素及增加稳定各种措施,从而既能保证制剂产品质量,又可减少由于制剂不稳定导致损失。

  • 标签: 药物制剂 稳定性
  • 简介:摘要本文用密度泛函方法B3LYP/6-31G(d,p)水平下第次研究了环十肽利胆醇对映体包接作用利胆醇进入环十肽洞穴几乎所有可能位置都考虑了,从而得出了它们稳定包合结构。从优化后结构和结合能可以看出CDP/S-PP比CDP/R-PP更稳定。计算结果表明环肽是种很好能与手性小分子形成包合主体分子

  • 标签: 密度泛函理论环肽利胆醇包合物手性识别
  • 简介:摘要生物技术被认为是21世纪最具主导地位高新技术,生物技术药物基本都是多肽蛋白药物肿瘤遗传性和非遗传性疾病有着特殊疗效。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以及人民对生活质量要求不断提高蛋白药物制备必将发展成为21世纪我国最具吸引力新技术产业之。本文从蛋白药物认识,蛋白药物开发技术研究,蛋白和多肽类药物给药方法,以及蛋白药物研究前景等方面,蛋白药物开发有了综合性认识。

  • 标签: 蛋白类药物 蛋白质 多肽 开发 生物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化疗是恶性肿瘤治疗主要手段之,化疗药物医护人员身体危害非常大,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最大限度地增强化疗防护,加强化疗药物管理,减少化疗药物医护人员损害。肿瘤化疗防护中起着重要作用。提示肿瘤医院建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非常必要。

  • 标签: 药物配置中心 化疗药物 管理
  • 简介:以辛宁为模板分子(T),甲基丙基酸(MAA)为功能单体,甲基丙基酸甲酯(MMA)为调节剂,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为交联剂,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得到均匀球形纳米分子印迹聚合。当MIP组成为nMAA:nMMA:rtEDMA=2:7:7:10时,平均粒径为580nm,平衡吸附释放实验表明该聚合不仅对辛宁有较好分子识别性能,而且还具有良好药物缓释性能。

  • 标签: 分子印迹 辛可宁 药物识别与释放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技术应用于药物制剂中进展情况,包括技术制剂中主要优点,另外也对应用于技术囊材进行了概括分析。概述了技术三种主要制备方法,物理化学法、化学法以及物理机械法。

  • 标签: 微囊化技术 微囊材料 药物制剂
  • 简介:摘要他汀类药物是临床上广泛应用安全、有效降脂药物,通过HMG-CoA还原酶抑制作用,使得胆固醇合成减少,血浆和组织细胞内胆固醇浓度降低,且药物不良反应般较轻,耐受性良好,临床使用十分广泛。本文研究分析他汀类药物与其他药物之间相互作用,旨在研究探讨影响他汀类药物有效性和安全性情况,以供临床参考。

  • 标签: 他汀类药物 药物相互作用 CYP3A4 OATP2
  • 简介:摘要本文以苯甲酸作为药物载体,2-(2-氨基乙氧基)-乙醇为亲水部分起始,以5-氨基间苯二甲酸为连接部分,经过系列反应,使连接部分苯环上形成三个酰胺键;目标化合通过1HNMR和质谱进行表征。

  • 标签: 凝胶 药物载体 亲水基团
  • 简介:摘要食物和药物之间相互作用现象普遍存在,食物对口服药物吸收有肯定影响,少数实例具有明显临床意义,应用某些药物后可能导致临床治疗失败或者增加了药物不良反应,应该引起医药工作者重视。本文通过食物药物相互作用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提示临床药物治疗同时避免有害食物药物相互作用

  • 标签: 食物药物相互作用 药动学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不同剂型及给药途径药物疗效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我院2009-2011年间收治94例大叶性肺炎患者采用不同药物剂型及给药方式进行治疗,两周后对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治疗,不同药物剂型及给药方式药物疗效影响是非常显著,采用皮下注射患者有效率为80.6%,采用静脉注射治疗患者有效率更是达到96.8%,但是采用口服片剂治疗患者有效率仅为56.2%。结论我们必须根据人体给药方式特点结合不同药剂性状进行用药,药物剂型给药方式临床效果关系密切。

  • 标签: 给药途径 剂型 药物疗效
  • 简介:摘要当药物机体组织和器官有多个作用时,如其中项为治疗作用,其他作用就成为副作用,即不良反应。药物本身多具有独有的不良反应,同时,因病人个体差异服用同种药时产生不同不良反应。此时,病人采取正确救治就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药物不良反应 救治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心脏急症和稳定冠心病治疗,观察临床用药和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12月收治ACS和稳定型冠心病患者,选择其中不稳定心绞痛(UA)患者和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各45例,共90例,其中男性患者68例,女性患者22例,分为稳定组和不稳定组,保守用药治疗。结果通过两组积极治疗后,不稳定组显效13(28.89%)例,好转18(40.00%)例,总有效率68.89%,稳定组显效20(44.44%)例,有效23(51.11%)组,无效2(4.44%)例,总有效率95.56%,差异显著。结论心脏急症稳定冠心病患者治疗药物基本相同。对于治疗,心脏急症需要抓住窗口期治疗,促进转归,到稳定期后,要继续用药,注意稳定情绪、避免劳累、过度运动等诱因,都可以有效预防发作。

  • 标签: 心脏急症 稳定型冠心病 不稳定性心绞痛
  • 简介: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消毒方法药物过敏试验结果判断影响。方法将23384例输液中心皮药物过敏试验患者,按年龄及药物类型分层随机分为观察组11693例,包括青霉素组、头孢菌素组、破伤风抗毒素(tetanusantitoxin,TAT),对照组11691例。包括青霉素组、头孢菌素组、TAT组。观察组注射前先用75%乙醇消毒皮肤,再用O.9%无菌生理盐水擦拭局部皮肤后注射,对照组按传统方法注射前用75%乙醇消毒皮肤后注射。比较两组患者皮药物过敏试验假阳性率。结果观察组对照组中青霉素组、头孢菌素组、TAT组假阳性率比较,均P〈O.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假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皮药物过敏试验先采用75%乙醇消毒后再用0.9%无菌生理盐水擦拭局部皮肤,能有效降低过敏试验假阳性发生率,最大限度保证敏感药物正常使用.而且方法简单、安全实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皮内注射 过敏试验 假阳性 75%乙醇 0.9%生理盐水
  • 简介:摘要聚酸酐类新型合成生物可降解高分材料,由于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表面融蚀降解性以及降解速度可调等优良性能;本文综述了聚酸酐结构性质、发展概况、合成研究进展及医药学上应用进行了总结,并研究开发前景提出展望。

  • 标签: 聚酸酐合成控释制剂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局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地塞米松注射液加α-糜蛋白酶治疗小儿急性喉炎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8-2010年住院急性喉炎患儿60例,根据入院顺序进行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对照组30例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地塞米松注射液加α-糜蛋白酶,其它治疗相同。结果治疗组吸气性喉鸣、犬吠样咳嗽、声嘶消失时间分别为(1.81±0.23)d、(2.31±1.15)d、(3.23±0.54)d,对照组分别为(2.86±1.74)d、(3.62±2.37)d、(5.09±2.85)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比雾化吸入地塞米松注射液加α-糜蛋白酶治疗小儿急性喉炎效果好。

  • 标签: 布地奈德混悬液 地塞米松注射液加&alpha -糜蛋白酶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麻醉药物根髓病麻醉效果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口腔科门诊就诊220例急性牙体、牙髓疾病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是碧兰麻醉,对照组采用是利多卡因麻醉,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麻醉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牙体牙髓疾病治疗实施过程中采用碧兰麻醉效果满意,麻醉力强,持续时间长、出血少,值得借鉴。

  • 标签: 碧兰 利多卡因 根髓病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