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在医院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菌株来源,为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珠海迪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DL-96自动细菌鉴定系统检测铜绿假单胞菌,用WHONET5.6统计方法回顾性分析其来源与科室分布。结果2014年1月-2014年12月在本院检出铜绿假单胞菌166株,其中分离科室居于前两位的是呼吸科、ICU,分别是63株和32株。标本来源中分离铜绿假单胞菌最多的标本是痰液及分泌物,其中痰液138株,所占比例为83.2%;分泌物12株,所占比例为7.2%。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主要发生在院内ICU、呼吸科。菌株来源最多的就是痰液,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

  • 标签: 铜绿假单胞菌 临床分布 菌株来源
  • 简介:摘要目的对2020年8月21日和9月27日广州市2起食物中毒事件中分离的4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进行肠毒素、肠毒素基因、耐药性、耐药基因情况以及分子分型分析。方法对2起食物中毒样本分离的4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通过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和spa基因分型方法进行分子分型;ELISA检测菌株产肠毒素型别;PCR检测肠毒素基因;采用纸片扩散法对菌株进行药敏检测。选取21株代表性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其耐药性和毒力基因,运用Snippy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2起食物中毒的41株菌经MLST和spa基因分型方法分为ST6-t701和ST7-t091。耐药性分析显示,27株ST7-t091中有2株鉴定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其余25株ST7-t091为甲氧西林敏感金色葡萄球菌(MSSA),对7种抗菌药物耐药;14株ST6-t701菌株的耐药谱完全一致,对6种抗菌药物耐药。PCR结果显示,所有菌株都携带sea基因。全基因组分析显示,21株金葡菌具有相同毒力基因谱scn、sak、sea、hla、hld、hlgA、hlgB、hlgC、lukD,携带的scn-sak-sea属于人类免疫逃避基因簇D型,位于前噬菌体ϕSa3上。单核苷酸多态性同源分析显示,2株MRSA ST7-t091高度同源,而12株MSSA ST7-t091和7株MSSA ST6-t701分别聚为一簇。结论2020年8月21日和9月27日广州市2起食物中毒事件分别为MRSA ST7-t091和MSSA ST7-t091混合感染以及MSSA ST6-t701感染引起,菌株耐药性较强且具有高致病力。

  • 标签: 肠毒素 金黄色葡萄球菌 食物中毒 全基因组测序
  • 简介:近年来,随着真菌感染的患者急剧增加,真菌病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对医学真菌流行病学、致病机理、耐药机理以及防治策略的研究尤为重要,而所有研究的基础都建立在对医学真菌的进行有效的保藏。医学真菌的保藏方法很多,包括传代法、蒸馏水法、冷冻干燥保藏法等,保藏方法的选择因实验室条件、菌种和研究要求不同而不同。本文对目前常用的几种医学真菌菌种保藏方法的优缺点及其应用等做了综述。

  • 标签: 医学真菌 菌种保藏 冷冻保藏法 冷冻干燥保藏法
  • 简介:摘要通过1-methyl-3-nitro-1-nitroso-guanidin与coldplasma复合诱变Bacillussp.(兼性厌氧产丁醇芽孢杆菌)C2菌株,再利用分离筛选获得总溶剂产量与三株丁醇都有较为显著提高的突变菌株,突变菌株发酵10%木薯醪液之后总溶剂产量与丁醇分别达到20.79g/L、20.14g/L、20.36g/L与12.74g/L、12.44g/L、12.59g/L,与出发菌株相比较分别提高了15.4%-19.1%、21.6%-24.5%。优化编号414的突变菌株的发酵条件,在100mL的三角瓶发酵体系里面,编号为414的突变菌株的最佳发酵条件为接种量10%,种龄为24h,ph值控制在7左右,装液量为100mL,然后在37℃温度环境下静置发酵72h,在这个发酵条件之下,此菌株发酵7%木薯醪液产总溶剂量与丁醇分别达到了26-30g/L,17-19g/L。

  • 标签: 丙酮丁醇高产菌株 选育 优化 研究
  • 简介:猪血红蛋白是猪血中的重要成分,占到了全血蛋白质总量的2/3和血细胞蛋白质总量的90%以上。本研究通过采集屠宰场的土样,接种分离培养基,从中分离出了90多株以猪血为唯一氮源的菌株,从中挑选43株生长旺盛的43株接种酪素平板培养基,培养30h、60h,从透明圈直径、菌落直径以及DC综合比较,选定B60作为发酵猪血的主要菌株,B60经过鉴定初步判断为米曲霉。

  • 标签: 猪血 优良菌株 筛选
  • 简介:背景:幽门螺杆菌(H.pylori)是胃癌的Ⅰ类致癌原,但H.pylori感染与胃癌发生的分子机制仍不明了。目的:在体外观察不同疾病来源的H.pylori菌株对人胃癌细胞系AGS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表达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将AGS细胞分别与5株分离自胃癌和5株分离自轻度非萎缩性胃炎患者的H.pylori共培养,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MMP-2、MMP-7和MMP-9mRNA和蛋白的表达,以肠道致病性大肠杆菌作为细菌对照。结果:胃炎H.pylori菌株和大肠杆菌基本不影响AGS细胞MMP-2、MMP-7和MMP-9mRNA和蛋白的表达,而所有胃癌菌株均能上调MMP-2、MMP-7和MMP-9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论:分离自胃癌和胃炎患者的H.pylori菌株对AGS细胞MMP-2、MMP-7和MMP-9表达的影响有所不同,说明不同疾病来源的H.pylori菌株在促细胞恶变能力上存在差异。

  • 标签: 螺杆菌 幽门 细胞系/AGS 基质金属蛋白酶类
  • 简介:在酵母中,呼吸缺陷型突变是经常遇到的。在平皿分离中,会长出约1%的小菌落,这些小菌落丧失呼吸能力。产生这种变异大部分是细胞质基因发生突变,但有时核基因也会突变成小菌落i小菌落突变后,对非发酵型物质如甘油、乙醇、醋酸等不能氧化,但二氧化碳放出高于对照株,酒精脱氢酶活力较对照亦高出1倍左右,对提高酒精产率有好处。本实验用化学诱变方法获得乳白色呼吸缺陷型小菌落,为后续受体原生质体融合育种提供稳定遗传标记菌株

  • 标签: 呼吸缺陷型 诱变 突变 遗传标记
  • 简介:摘要:秀珍菇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目前已在福建、浙江及上海等地广泛栽培。目前秀珍菇主栽品种仍是多年前从台湾引进的秀珍菇系列品种,有的品种经多年组织扩繁后出现退化和老化现象。前期,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同福建省农科院专家合作开展了 60Co辐射诱变选育秀珍菇新品种的研究,筛选到部分疑似突变菌株。本文利用 RAPD技术对新菌株进行了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 RAPD引物 S36、 S66、 S78、 S1200、 S1208扩增效果好, F69、 F43、 F5669与原始菌株台秀 57和福建省认定的秀珍菇品种秀迪 1号在 DNA水平存在差异,是 3个新的菌株

  • 标签: 秀珍菇 诱变 育种 RAPD 食用菌
  • 简介:主要研究了丙酸菌高产丙酸的固定化方法。采取吸附一包埋结合法,先以麸皮进行吸附,再用海藻酸钠一聚乙烯醇进行包埋的方法来制备固定化细胞。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丙酸菌高产丙酸的固定化条件:菌液与麸皮比例为5mL:0.6g,吸附时间为15min,包埋剂选用30g/L海藻酸钠和30g/L聚乙烯醇混合物。此条件下,固定化丙酸菌Pf007,包埋效率达到96.65%,发酵丙酸产量可以达到5.05g/L,比游离丙酸杆菌Pf007的丙酸产量(2.17g/L)提高133%。

  • 标签: 丙酸菌 固定化 载体 丙酸
  • 简介:也许细心的读者会注意到.在前面论述从事由原则到来源原则的演变历程时,并没有提及“新来源观”。这是为何?

  • 标签: 来源原则 自由 事由原则 读者
  • 简介:一天,9只野狗出去捕猎,在路上遇到了一头狮子,狮子说它也在捕猎,建议野狗同它合作捕猎,野狗们答应了。

  • 标签: 智慧 捕猎 狮子
  • 简介:关于法国作家司汤迭的小说《红与黑》的故事来源,作者生前用D·格吕福·帕珀拉署名写给意大利的一位朋友的信中说:“会使读者奇怪的是,这部小说并非小说。作者所叙述的故事是1826年在兰纳附近确实发生的一件事情。男主人公当过他第一个情妇孩子们的家庭教师。他们爱得很深,坠入情网不能自拔。

  • 标签: 《红与黑》 故事来源 法国作家 家庭教师 男主人公 小说
  • 简介: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是加拿大知名作家。生于渥太华,是位多产的诗人、小说家和文学评论家。她是布克奖与克拉克奖的得主。她从小喜读神话故事和童话,后来她的许多诗作都从中获得灵感。

  • 标签: 灵感 文学评论家 阿特伍德 玛格丽特 知名作家 克拉克奖
  • 简介:关于法国作家司汤达的小说《红与黑》的故事来源,作者生前用D·格吕福·帕珀拉署名写给意大利的一位朋友的信中说:“会使读者奇怪的是,这部小说并非小说。作者所叙述的故事是1826年在兰纳附近确实发生的一件事情。男主人公当过他第一个情妇孩子们的家庭教师。

  • 标签: 《红与黑》 故事来源 法国作家 家庭教师 男主人公 小说
  • 简介: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指出“句子”的“句”是从“句(gōu)”分化而来,但是他没有作进一步的说明。本文从形音义三个方面探讨了这个问题,本文认为“句子”一词出现在宋代,《广韵》里始有jù音,但我们推断这个读音出现在齐梁时期。改变读音的目的是为了区别意义。

  • 标签: 句子 词汇
  • 简介:我们的习惯只会注意“有意义“的发人深省.而往往会疏忽“无意义”的荒谬会更加接近真实。两种观看的方式、角度、态度并不是让学生去判断孰是孰非.谁高谁低,而进入另一种价值评判的误区.使无意义的东西变得有意义并具有生命的能量,相反也可以使原来很有意义的事情变得很无趣,我想影片想告诉我们的观点就是其实真实与虚幻并不重要,重要的就是我们要如何的用“心”“眼”去观看身边的世界,所谓的创造力适用人类社会的所有领域.而不仅仅是艺术界。

  • 标签: 行为艺术 “观看” 杜尚 现代艺术 艺术精神 静物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科多重耐药菌株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应用回顾性分析方法,以新生儿科住院患儿2988例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季节、来源的多重耐药菌株患儿的比例,比较其感染部位、抗生素使用情况及耐药菌种类差异,同时分析探讨其有效的防治措施。结果冬季新生儿多重耐药菌株感染发病几率较高,多发于呼吸系统、皮肤、血液等;早产儿及日龄5d以内者发病率较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具体数据分析发现174例多重耐药菌株感染患儿成功救治时存在抗菌药物使用史者有142例(81.61%),感染前最常见使用抗生素为三代头孢、氨基广谱青霉素及酞脉类广谱抗生素。结论新生儿由于不成熟的生理特征及不完善免疫系统功能,是多重耐药菌株感染的高危人群,加强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操作规程,强化综合措施,减少人员接触,及时消毒,加强医生抗生素合理应用观念的培养及三代头孢菌素的使用检测能够对多重耐药菌株感染进行有效的防治。

  • 标签: 新生儿科 多重闹药菌株感染 抗生素 防治措施
  • 简介:采用激光照射猴头菌菌丝体,研究了不同照射时间对菌丝生长速度、菌丝生长势及多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激光照射对猴头菌丝体的生长产生了不同程度的作用,其中以照射12min的处理生长效果最明显,与对照组差异显著,促进了菌丝的生长;激光照射12min的处理组菌丝体干重最高为0.358g,激光照射18min处理多糖含量最高,达到了9.12mg/ml。

  • 标签: 猴头 激光诱变 菌丝性状 多糖
  • 简介:应用荧光核染色技术、酯酶同工酶鉴定技术,对黑木耳亲本双核菌株、原生质体单核菌株和单一单杂交菌株进行筛选鉴定。结果表明:荧光核染色技术可快速有效地鉴定获得菌株的核相,酯酶同工酶技术可准确地区分单核菌株及杂交新菌株的不同核型,研究得到1个酶带差异显著的新菌株

  • 标签: 黑木耳 原生质体单核 杂交菌株 荧光核染色 酯酶同工酶 菌株鉴定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