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研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进行药物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80例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到医院进行治疗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手术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两组,每组40例患者。对于手术治疗组的患者进行常规甲状腺切除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组的患者进行抗甲状腺药物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通过问卷调查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结果药物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效率(97.5%)明显高于手术治疗组(85%);药物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5%)明显低于手术治疗组(22.5%);药物治疗组患者对于治疗结果满意度(97.5%)明显高于手术治疗组(82.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药物治疗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性高,更能被广大患者接受,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药物治疗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引用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无创通气联合药物雾化吸入治疗对哮喘患者肺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12月到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哮喘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将患者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实验组采用无创通气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然后对比患者治疗后FEV1、FEV1/FVC、PO2、PCO2、SaO2、pH以及不良反应和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4.3%)显著高于对照组(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EV、FVC、PO2、SaO2、pH均有所增高,PCO2所有下降,但实验组改善更加明显,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通气联合药物雾化吸入治疗能够显著的改善患者肺功能,且不良反应较少,有着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具有很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无创通气 药物雾化吸入治疗 哮喘患者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促动力药治疗的临床方法效果。方法对4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给予促动力药物治疗的方法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应用促动力药物治疗40例消化不良患者,显效34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5%。结论促胃肠动力药减少胃食管反流,促进胃排空。

  • 标签: 功能性消化不良 促动力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妊娠期甲亢患者诊治方案的回顾性分析,了解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妊娠期甲亢对新生儿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自2011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诊治的妊娠期甲亢病患50例,按照治疗方案划分为2组,治疗组27例,对照组23例。对照组病患进行常规饮食及药物治疗,而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抗甲状腺药物口服治疗,妊娠期定期随访,产后查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对比各组之间的数据差异性。结果依据对比结果显示,治疗组27例病患者,疗效明显18例,有疗效7例,无效2例,整体治疗有效率是92.6%,而对照组23例病患中,疗效明显2例,有疗效8例,无效果13例,整体治疗有效率是43.47%,妊娠不良反应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产后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以上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甲状腺药物可有效治疗妊娠期甲亢,且早期积极治疗,可有效防治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异常及妊娠不良反应发生。

  • 标签: 药物治疗 妊娠期甲亢 抗甲状腺药物 甲状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孕妇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对胎儿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5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4例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产妇作为受试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观察组产妇给予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不作干预,比较两组产妇治疗效果,并发症及不良妊娠结局情况,并比较新生儿评分及体重。结果在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78.13%)显著高于对照组(15.63%),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均显著高于观察组,组间差异P<0.05。在新生儿体重和Apgar评分方面,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结论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使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治疗效果较好,且有效降低了并发症和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同时有利于提升胎儿体重和Apgar评分,安全性可靠。

  • 标签: 抗甲状腺药物 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 胎儿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非药物治疗。方法对患者采用血液净化治疗与心脏再同步治疗。结论血液净化治疗可以清除液体潴留、改善临床症状、恢复对药物治疗的反应性、改善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纠正代谢性酸中毒,恢复电解质平衡,使机体有机会建立一个新的平衡。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 非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焦虑抑郁药物辅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效果。方法110例FD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根据个体化原则给予抑酸药奥美拉唑、胃肠动力促进剂多潘立酮,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黛力新,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HAMA、HAMD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HAMA、HAMD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的HAMA、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抗焦虑抑郁药物辅助治疗FD,疗效优于单纯的常规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心理素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功能性消化不良 抗焦虑抑郁药物 辅助治疗
  • 简介:甲亢和骨质疏松之间密切相关,严重和持久的甲亢必然会导致骨质疏松症。随着抗甲状腺药物和放射性碘用于治疗甲亢后,绝大多数甲亢患者的病情得以及时控制,从而显著减少了严重的骨质疏松症和骨折的出现。本文通过分析甲状腺相关激素对骨骼的调控作用,长期严重甲亢对骨密度和骨折的影响,以及亚临床甲亢对骨骼的长期影响,来阐述甲亢合并骨质疏松治疗的特殊性。

  • 标签: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骨质疏松症 双膦酸盐 维生素D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抗甲状腺药物甲疏咪唑和丙硫氧嘧啶片在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过程中对肝功能的影响作用。方法在某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中,抽取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60例。在对照组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中,使用丙硫氧嘧啶片进行治疗;在实验组患者中,使用甲疏咪唑进行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肝功能进行检测,并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肝损伤发生率(30.0%)明显高于实验组发生率(13.3%),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患者的肝损伤发生时间大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疏咪唑和丙硫氧嘧啶片在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过程中,均会对患者的肝功能造成损伤,其中使用甲疏咪唑治疗的患者出现肝功能损伤的时间较早,而丙硫氧嘧啶片对患者的肝功能影响与甲疏咪唑相比可能会较大。

  • 标签: 抗甲状腺药物 甲疏咪唑 丙硫氧嘧啶片 肝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物治疗联合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对关节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将150例具有膝关节损伤的R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对照组(70例)。将观察组患者分为A期、B期、C期。对照组给予口服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和口服药物。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180天和360天进行健康评定(HAQ)、关节炎影响测量(AIMS)、关节功能评定(Ishikawa)、软骨损伤评定(Recht)。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80天、360天HAQ、AIMS、Recht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药物治疗联合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对具有膝关节损伤的RA患者的关节具有改善作用,且越早进行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其预后越好。

  • 标签: 类风湿关节炎 关节功能 关节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孕妇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效果及对胎儿的影响。方法2014年2月至2015年9月期间,本院共收治了52例甲状腺功能亢进孕妇,将所有的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患者不进行抗甲状腺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抗甲状腺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评估胎儿的发育情况。结果在TSH、FT3、FT4水平方面,观察组患者都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7.69%,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2.31%,对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儿体重、Apgar评分都要高于对照组,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对甲状腺功能亢进孕妇实施抗甲状腺药物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增加胎儿体重,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抗甲状腺药物 甲状腺功能亢进 临床效果 胎儿
  • 简介:正电子放射性药品大多采用自动化模块合成以适应临床需要,这种全自动化模块的生产模式有其自身优势,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本文介绍了国产PET-MF-2V-IT-I型氟-18多功能模块的特点,并运用该模块进行单反应管合成、双反应管合成、点击化学合成、联合~(11)C碘代甲烷模块合成多种放射性药物,以满足临床及科研的需求。

  • 标签: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放射化学 自动化放射性药物合成 氟-18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对慢性阻塞性肺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8月在我院诊治的26例慢性阻塞性肺患者,将其依据随机方式划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组为13例,对照组依据诊疗常规实施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外加阿托伐他汀(10mg/d)予以治疗,就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及治疗12、24、48周时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COPD评估测试问卷变化及CRP水平等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患者于治疗12周时的CAT评分、FVC%pred、FEV1及CRP水平相比于治疗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改善状况,组间比较CAT评分及血清CRP差异显著(P<0.05),两组FEV1均有所改善,当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于治疗后24周和48周时,CAT评分、FEV1及血清CRP水平相比于治疗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改善状况(P<0.05)。结论针对慢性阻塞性肺患者,对其采用他汀类药物给与治疗,可对COPD在炎症反应方面予以减轻,就患者肺功能给与改善,且提升其生活质量。

  • 标签: 他汀类药物 慢性阻塞性肺 肺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患者重要器官检查结果,为精神病患者的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分析98例住院10年以上的精神病人病例辅助检查结果,统计心电图QTc间期值、肝功能化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值、血糖(Gl)值、血粒细胞(N)值、白细胞计数(WBC)在不同用药时间中异常的病例数。结果男性患者与女患者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后,QTc,AST,ALT以及GL的异常率较高,WBC和N异常发生率低,但男性与女性异常率之间比较,在10年~20年组之间以及≥20年组之间差异均存在,但均无显著性(P>0.05)。男性的10年~20年组和≥20年组之间比较,QTc,AST和ALT的异常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女性的10年~20年组和≥20年组之间比较,各指标见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男性和女性各指标≥20年组的异常率均低于10年~20年组。结论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后引起的器官功能受损主要为心脏QTc异常、糖代谢异常和肝功能损伤,且与用药时间和性别有关。

  • 标签: 抗精神病药物 器官功能受损 肝功能 血常规 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功能性消化不良应用根除幽门螺杆菌及药物治疗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2014年5月~2015年6月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14例,抽取其中57例作为治疗组,给予药物联合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剩余57例作为对照组,单纯给予药物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对比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效果高于对照组,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功能消化不良患者给予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时,可提升治疗效果,缓解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复发率。

  • 标签: 根除幽门螺杆菌 药物治疗 功能性消化不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抗抑郁类药物联合艾司唑仑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中纳入我院消化内科在时间段2013年1月~2016年1月区间收治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共16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入院编号奇偶性方法进行分组,分别将8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观察组中。对照组患者用药艾司唑仑,观察组患者用药抗抑郁药物联合艾司唑仑。以消化道症状总积分为参考依据,对两组患者治疗疗效进行计算并对比。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25%(77/80),对照组为77.50%(62/8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并且具有统计学方面意义(P<0.05)。结论抗抑郁药物联合艾司唑仑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确切,可进一步提高治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功能性消化不良 抗抑郁药物 艾司唑仑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剂量地塞米松药物冲击给药对甲亢患者围手术期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甲状乳腺外科2015年5月-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50例甲亢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给药,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大剂量地塞米松药物冲击给药。比较两组患者促甲状腺素(TSH)及甲状腺功能。结果连续治疗3d后,两组患者TSH、FT3和FT4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连续治疗7d后,观察组TSH和FT3明显低于对照组,TSH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地塞米松药物冲击给药能显著改善甲亢患者围手术期甲状腺功能,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促使患者早日康复,利于患者预后,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地塞米松 甲亢 甲状腺功能 大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