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主动瘤(abdominalaorticaneurysm,AAA)是多种因素诱导的具有遗传倾向性潜在致命的心血管疾病。一般指一段或数段主动中层弹性纤维断裂,胶原蛋白降解,血管壁薄弱无法承受血流冲击的压力而出现的病理性扩张最终导致动脉壁膨出形成血管瘤,病程中患者常出现背部或下腹部疼痛。当患者出现撕裂样疼痛时常提示主动瘤破裂,一旦瘤体破裂将造成内科及外科均无法及时处理的大出血,其死亡率最高可达90%。

  • 标签: 腹主动脉瘤 遗传 炎症 氧化应激
  • 简介:目的通过对主动弓CT血管造影(CTA)资料的回顾性研究,了解正常主动弓的解剖形态学特点,为腔内治疗技术及人工血管和新型支架的设计建立解剖形态学基础.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10月符合入组标准的正常型主动弓CTA资料共217例,使用GE公司AW4.5工作站测量升主、弓上分支的直径及分支之间的距离,运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冠状动脉开口上2cm处主动直径为(34.56±4.72)mm,分支动脉开口直径:无名动脉为(12.50±1.95)mm、左颈总动脉为(8.28±1.51)mm、左锁骨下动脉为(10.41±2.20)mm.主动弓横断面上无名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连线与矢状面的成角为(50.30±13.79)°.无名动脉与颈总动脉距离为(4.39±2.49)mm,左颈总动脉与左锁骨下动脉距离为(6.43±3.98)mm.不同年龄组主动直径差异显著,61岁以上年龄组主动直径明显大于18~40岁和41~60岁年龄组.结论①在进行主动腔内修复术时,选择支架应充分考虑61岁以上患者主动直径有明显增大趋势.②由于近端锚定区距离过小,涉及左锁骨下动脉主动病变大部分是不可能通过简单地扩展胸主动腔内支架来成功处理.

  • 标签: 主动脉弓 CT血管造影 解剖形态学
  •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升主动及全弓置换加“象鼻”支架手术治疗StanfordA型主动夹层的临床意义。方法2010年5月至2011年10月,应用升主动及全弓置换加“象鼻”支架手术治疗StanfordA型主动夹层患者16例,男性12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47(30-67)岁;其中急性主动夹层12例、慢性夹层4例,均在深低温停循环、低流量选择性脑灌注下手术。结果急诊手术12例,择期手术4例。行主动弓置换及“象鼻”支架术2例,升主动及全主动弓置换1例,升主动及全主动弓置换加“象鼻”支架手术13例,其中同期行Bentall术2例、主动根部成形术8例。心肌阻断时间59-137(104-31)min,选择性脑灌注时间17-57(29-11)min。术后肾功能衰竭2例,1例经血液透析治疗后肾功能恢复,另1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5例患者出院,随访1个月至1.5年,1例患者于术后约1个月双下肢肌肉坏死,在外院施行了截肢手术,8例患者不同程度恢复工作,无晚期死亡或再次手术病例。结论升主动及全弓置换加“象鼻”支架手术是治疗StanfordA型主动夹层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主动脉疾病 血管假体置入 支架
  • 简介:长期以来,主动疾病一直被认为是外科治疗的适应证。1993年以前以人造血管为基础的大血管外科治疗一直占主导地位,人们一直努力发明一种创伤小的治疗方法,以替代主动置换手术。这种方法是将一条覆盖有人造血管的记忆合金或不锈钢丝的编织支架,通过切开的股动脉送到大动脉内,形成一条不漏血的管道。现在这种治疗方法已经逐渐成熟,输送导管变得越来越细小,可以通过经皮穿刺植入覆膜支架。过去均需要全身麻醉,现在局部麻醉已能解决某些不甚复杂的治疗。

  • 标签: 主动脉疾病 主动脉夹层 人造血管 覆膜支架
  • 简介:目的观察新西兰兔主动缩窄术后不同时间点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的变化.方法3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2组:手术组(20只)行主动缩窄术,假手术组(10只)作为对照.术后观察兔精神状态、饮食、活动等变化.手术前后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并定期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术后4周,手术组出现心室肥厚,等容舒张时间延长.术后8周,组织多普勒提示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速与舒张晚期血流峰速比值和心肌收缩期血流峰速降低,左心室舒张末压升高(P<0.05);而射血分数无显著差异.结论主动缩窄术后可造成舒张功能的损伤,同时也伴有轻度收缩功能的损伤.

  • 标签: 主动脉 主动脉缩窄 心室功能 超声心动描记术
  • 简介:此疾病一般可能没有症状,但是,您生活的风险肯定会增加!主动是人体最大的动脉.也是机体的生命线。主动将新鲜的含氧血从心脏输送至胸部和腹部,然后分成多支动脉.供血给脚部。机体各个器官和各支动脉赖以生存的血液来自健康的主动

  • 标签: 主动脉瘤 潜伏 多支动脉 含氧血 机体
  • 简介:目的:探讨主动夹层临床特点及防治策略.方法:8年来我院住院确诊的20例主动夹层病人,按年龄分为老年组(6例),中年组和青年组(各7例).结果:病因:青年组多由马凡氏征引起(3/7);老年组多由高血压所致(5/6),且以DebakeyⅢ形居多(5/6),误诊也多(4/6).结论:高血压是老年主动夹层的主要原因,因而控制高血压对于防治老年主动夹层很重要.

  • 标签: 主动脉瘤 老年人 高血压 主动脉夹层 临床分析 DEBAKEY
  • 简介:编辑部医生:问:多年来我患有主动瓣关闭不全而引起返流,每六个月做一次超声心动图检查。最近做了超声心动图检查后,医生告知我的心脏在扩大,并且再三询问我在运动时是否会出现呼吸急促。我说确实会这样,运动时我觉得很累,但不像我静坐时的那种呼吸平稳。现在他想让我动手术置换主动瓣。我已经68岁了,还应该做这一手术吗?

  • 标签: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手术 置换 超声心动图检查 呼吸急促 编辑部
  • 简介:主动夹层是一种十分凶险的心血管危重病之一,此病并非少见,且有逐年增多的趋势.由于该病发病突然,发展迅速,急性期病死率高,且临床表现多样、复杂、早期确诊较困难,误诊误治率高.本文总结1995年9月~2000年9月以来在我院收治的12例主动夹层病人的临床诊治资料如下.

  • 标签: 诊断 治疗 急性主动脉夹层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主动瓣狭窄患者经导管主动瓣植入术中的作用。方法3例重度主动瓣瓣膜狭窄患者接受经导管主动瓣人工瓣膜植入术。使用PhilipSiE33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配备经胸探头S5—1和经食道探头S7—2,X7—2t。超声观察内容包括明确主动瓣膜病变范围和程度,测量主动瓣环前后径,人工瓣膜植入术后瓣膜功能等。结果3例患者经导管主动瓣植入术均取得了成功,人工瓣膜位置稳定,常规超声心动图3例患者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与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诊断相符,跨瓣压差较术前明显下降,主动瓣瓣上流速明显下降,瓣周漏瞬时反流量平均约1.2mL。结论经导管主动瓣人工瓣膜植入术在治疗严重主动瓣瓣膜狭窄中方法可行,效果良好;超声心动图在这项工作中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 标签: 主动脉瓣狭窄 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 超声心动描记术
  • 简介:心力衰竭是极为常见的严重的临床综合征,是各种心血管病的终末期共同的归路.临床上很多心血管疾病都是经历了心肌肥厚到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演变过程,然而代偿良好的心肌是如何发生失代偿的,其机制尚不清楚.

  • 标签: 大鼠 升主动脉缩窄 心肌肥厚 心力衰竭
  • 简介:目的:提高对主动夹层的认识,增加治愈率。方法:对22例主动夹层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临床表现以疼痛为主,占100%,性质剧烈而镇痛效果差。病因以高血压为主,占82%。发病率与血压增高程度成正比。结论:对高血压伴剧烈胸腹痛患者应警惕主动夹层,积极控制血压心率可降低发病率,增加治愈率。

  • 标签: 主动脉瘤 高血压 诊断
  • 简介:目的:总结腔内血管支架植入治疗主动夹层临床经验。方法:胸主动夹层5例,男3例.女2例.平均年龄(53.5±4.5)岁。经多排CT增强扫描或磁共振成像确诊。切开右侧股动脉,植入腔内血管带膜支架.封堵原发破口。植入后重复造影检查。随访行胸部X线平片与多排螺旋CT检查。结果:支架植入均成功,术后即刻造影5例均无内漏。降主动主动真腔均明显扩大.远端降主动及分支供血均有明显改善。术后3月随访,降主动主动真腔扩大。近端夹层动脉瘤消失。结论:腔内血管带膜支架植入治疗胸主动夹层近期疗效满意。

  • 标签: 支架 主动脉瘤 血管成形术
  • 简介:目的探讨经导管封堵主动窦瘤破裂的临床效果.方法8例患者,年龄17~44岁.其中5例为主动右冠状动脉窦瘤破裂入右心室,破口直径2.5~13mm;2例为主动右冠状动脉窦瘤破裂入右心房,破口直径4~8mm;1例为主动无冠状动脉窦瘤破裂入右心室,破口直径6mm.7例为先天性,1例为获得性(医源性).通过建立股动脉-主动窦瘤破口-右心室(或右心房)-右心房-股静脉的轨道,透视下经股静脉置入合适的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所选择的封堵器直径较破口大(2~5mm).结果5例患者封堵成功,无并发症发生.随访2~4年,5例患者症状和体征均消失,超声证实封堵器形态位置良好,无残余分流、栓塞、细菌性心内膜炎、主动瓣反流等发生.1例封堵后1周封堵器脱落,脱入右下肺动脉,转外科手术取出封堵器同时行主动窦瘤修补.1例因破口大置入封堵器后影响右冠状动脉开口,放弃介入治疗转外科手术治疗.1例置入封堵器后因主动瓣反流,放弃封堵治疗继续观察.结论术前选择合适的患者,经导管主动窦瘤破口封堵术为一种微创、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法.其中、远期疗效良好,临床应用前景较好.

  • 标签: 动脉瘤 VALSALVA窦 封堵
  • 简介:为了掌握老年主动瘤的临床过程,积极进行康复干预与监测,从而提高其生存时间及生活质量,我们总结了13例该病的临床、随访资料,现报告如下。

  • 标签: 主动脉瘤 老年 监测 患者 临床 康复干预
  • 简介:目的:总结先天性主动瓣下狭窄外科治疗的经验.方法:14例先天性主动瓣下狭窄(subvalvularaorticstenosis,SAS),单纯作隔膜或肌纤维环切除10例,隔膜或肌纤维环切除加流出道肌肉部分切削或切开2例.常规方法矫治合并的室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合并主动瓣病变者行主动瓣替换.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临床症状均明显减轻或消失.UCG检查无狭窄复发.结论:SAS是较少见的先天畸形,外科治疗安全有效.

  • 标签: 先天性主动脉瓣下狭窄 外科治疗 aortic 动脉导管未闭 主动脉瓣替换 主动脉瓣病变
  • 简介:目的通过对主动夹层动脉瘤的各种不典型表现和临床转诊过程的回顾,探讨临床医师如何提高对这一凶险的心血管病急症的警惕性。方法回顾2001年7月至2006年3月我院和院外主动夹层动脉瘤32例临床表现和转归。结果早期诊断20例,手术治疗8例,保守治疗9例,猝死6例,院内死亡和自动出院9例。结论主动夹层动脉瘤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常易误诊,临床医师应充分认识该病的特征,及早诊断,迅速治疗,以挽救病人生命。

  • 标签: 夹层动脉瘤 临床表现 转归
  • 简介:有创动脉压监测法是经过周围动脉插管直接测量动脉内压力的一种有创技术,可通过换能器连续监测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比袖带血压监测更能准确、直观地反映血压变化,并且可随时抽取动脉血做血气分析,还可通过压力波形的变化,及时发现是否有低血容量,是CCU常用的监测手段.主动夹层[2]患者80%以上患有高血压病,而主动撕裂的程度和范围与血压波动幅度有关,通过严密动态的监测有创动脉血压变化,指导临床治疗和护理,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本院CCU从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共收治了35例主动夹层患者,均采取有创动脉压监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有创动脉压监测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