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因为摔倒发生骨折的事并不少见.有人在家洗澡滑倒,造成髋关节骨折;有人在买菜路上跌一跤,肩膀着地,肱骨上端骨折;还有的人过马路时被自行车撞倒,手撑地,手腕骨折;甚至有的老人打个喷嚏竟造成椎体压缩性骨折……这种骨折,医学上称之为脆性骨折.

  • 标签: 脆性骨折 老年人 椎体压缩性骨折 肱骨上端骨折 髋关节骨折 自行车
  • 简介:摘要该研究概述了骨密度、骨密度检测方法、骨质疏松症以及骨密度的影响因素,主要分析了不同运动方式、运动强度对各个年龄段骨量变化期的影响,特别是对绝经后女性骨密度的影响。通过分析得出结果遗传、体重和体质指数、营养等都对骨密度有影响;骨峰值在成年出现的越晚越高越不易患骨质疏松症;长期坚持中高等强度运动对预防骨质疏松症和减缓骨量流失有帮助;适当的抗阻力运动对保持骨密度更有效。

  • 标签: 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运动 中老年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脊柱骨折患者术后应用肠道功能训练对于术后便秘的影响。方法2017年1月-2018年7月,本院收治脊柱骨折患者120例,按照不同的术后护理方案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常规护理联合肠道功能训练,比较分析两组骨折患者术后便秘的发生率,与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情况。结果两组脊柱骨折患者的术后便秘发生率与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脊柱骨折患者术后实施肠道功能训练,有助于患者排便,能够减少术后便秘发生率。

  • 标签: 肠道功能训练 脊柱骨折 便秘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脊柱骨折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后路手术内固定手术的效果及价值。方法将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间我院接诊的38例脊柱骨折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所有脊柱骨折患者均接受后路手术内固定手术。结果38例脊柱骨折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分)、Cobb‘s角明显低于手术治疗前,而椎体前缘高度和椎体后缘高度显著高于手术前,手术前后对比差异较大,统计学意义显示存在(P<0.05)。结论后路手术内固定手术应用于脊柱骨折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的效果较为显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患处疼痛感,促进其骨折脊柱得以尽早复位。

  • 标签: 后路手术内固定手术 脊柱骨折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 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在 脊柱骨折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其对患者的 脊柱功能的 影响。 方法 将 在我院接受椎弓根钉固定术治疗的 86 例 脊柱骨折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 给予对照组长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手术治疗,而研究组采用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治疗,将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脊柱功能的改善情况。 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 P < 0.05 。研究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康复护理对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接受的62例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康复护理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1例常规护理)与实验组(33例常规护理联合康复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5%,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3个月后Barthel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O5。结论对于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给予康复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康复护理 常规护理 脊柱骨折 脊髓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综合康复护理对脊柱骨折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100例脊柱骨折病例按入院先后分成两组,均行手术治疗,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予综合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Barthel指数评分、护理满意度量表评分和LEDVT发生率。结果观察组Barthel指数评分对比对照组分别为(58.63±10.58)分和(44.79±11.37)分;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LEDVT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可有效预防LEDVT的发生,促进脊柱骨折患者术后各项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脊柱骨折 术后康复 综合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平行方式分组,将我院在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所撷取的62例脊柱骨折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通过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通过常规开放内固定手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的数据对比为93.55%、9.68%,74.19%、29.03%,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相关指标实行对比,前者明显优于后者,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脊柱骨折治疗中,采用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并且可控制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值得在脊柱骨折治疗中予以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后路手术 内固定 脊柱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本研究回顾分析我院骨科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之间收治60例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同时接受术后并发症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护理后,情绪烦躁、卧床不适感、便秘、疼痛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护理效果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骨折患者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接受术后针对性的并发症护理,能够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脊柱骨折 术后并发症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脊柱胸腰段骨折合并骨盆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当中,综合护理方案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4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58例脊柱胸腰段骨折合并骨盆骨折患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均分成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接受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情况以及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且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相关数据对比后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对脊柱胸腰段骨折合并骨盆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而言,围手术期综合护理的应用效果较好,该护理模式值得推广。

  • 标签: 骨盆骨折 脊柱胸腰段骨折 综合护理 并发症 满意度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绝经后妇女椎体脆性骨折患者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的评估价值。方法随机选取147例2017年3月至2018年8月在我院接受常规体检的绝经后妇女,分为骨质正常组(n=59)、骨量减少组(n=41)以及骨质疏松组(n=47),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进行测定骨密度,对比分析受检者不同部位椎体脆性骨折骨密度以及血清骨转化指标。结果胸腰椎骨折以及胸椎骨折受检者腰椎、髋部以及股骨颈骨密度明显较无椎体骨折受检者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椎体骨折与腰椎骨折受检者腰椎、髋部及股骨颈骨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质正常组受检者CTX、ICTP以及PINP均明显低于骨量减少组与骨质疏松组受检者,骨量减少组受检者CTX、ICTP明显低于骨质疏松组受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能X线骨密度仪在绝经后妇女胸腰椎骨折以及胸椎脆性骨折的评估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双能X线骨密度仪 绝经后妇女 椎体脆性骨折 评估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后路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该院2012年1月—2016年1月收治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7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经后路行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结合后外侧植骨融合术治疗,治疗组经后路行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结合伤椎内植骨手术,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Cobb角和VAS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Cobb角及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Cobb角及VAS评分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Cobb角及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在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能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 标签: 后路手术 脊柱胸腰段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循证护理模式对脊柱骨折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2月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80例脊柱骨折患者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为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为实验组患者采取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脊柱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为两组患者采取脊柱骨折Oseretry功能障碍指数分析,实验组患者护理后ODI指数为(28.39±8.36),对照组患者护理后ODI指数为(39.32±11.25),实验组患者护理后ODI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状态、物质生活、社会职能等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为脊柱骨折患者采取循证护理,有利于降低临床并发症的发病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能够促进患者手术后的脊柱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手术后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提高患者预后效果。

  • 标签: 循证护理 脊柱骨折 脊柱功能恢复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脊柱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6年7月-2017年8月期间住院治疗的78例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均3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以此为基础,对观察组进一步强化健康教育,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治疗依从性、疾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状况等。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疾病健康知识掌握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脊柱骨折患者进一步强化健康教育,有助于加深患者对疾病的认识,进而提高患者治疗已从行,降低并发症,效果显著。

  • 标签: 脊柱骨折 健康教育 治疗依从性 并发症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运用 X线和 CT诊断脊柱骨折的效果和价值,筛选出诊断脊柱骨折的最佳诊断方法。方法:选取在 2016年 5月至 2017年 12月期间于我院骨科就诊的 168例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 n=84)采用 X线诊断,而实验组患者( n=84)采用 CT诊断,根据两组患者情况,对比两种诊断方法的符合率、诊断评分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符合率、诊断评分及满意度更高,更为理想。结论: CT诊断脊柱骨折更为准确,更有临床价值。

  • 标签: 脊柱骨折 X线 CT诊断 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用于脊柱骨折围手术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5月—2018年1月期间至我院接受干预治疗的86例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入选患者均接受手术干预治疗,为参照组(43例)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43例)患者开展围手术期优质护理,观察两种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抑郁(SDS)、焦虑(SAS)、疼痛程度(VAS)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DS、VAS及SAS评分均明显优于参照组,两组数据间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观察组与参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性显著(4.6%11.6%);P<0.05。结论为围手术期脊柱骨折患者实施临床优质护理干预,患者的心理状态得到显著改善,同时其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改善程度理想,是围手术期脊柱骨折患者理想的护理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脊柱骨折 优质护理 围手术期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