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功能排空障碍(以下简称FDGE)的病因及诊疗。方法对2008~2010年76例FDGE进行病因分析和诊疗观察。结果FDGE是由综合因素所致,非手术治疗是最佳方案。结论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胃肠减压、加强营养、适当应用胃肠道动力药物等,均可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胃切除术胃肠减压功能性排空障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食管责门癌切除后胸胃功能排空障碍的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对1992年10月-2005年4月行食管贲门癌切除的1347例患者中出现胸胃功能排空障碍的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1例经保守治疗后14—43d内痊愈。另1例误行再手术治疗。术后导致病情加重,保守治疗49d后痊愈。结论食管责门癌切除后胸胃功能排空障碍诊断的主要依据为症状、碘剂或钡剂X线动态造影检查、胃镜检查。只要确诊。保守治疗完全可以痊愈。

  • 标签: 食管责门癌 胸胃功能性排空障碍 保守治疗
  • 简介:胃术后功能排空障碍(postsurgicaldelayedgastricemptying,PDGE)又称胃瘫、胃麻痹、残胃无力、残胃排空延迟综合征等。PDGE是胃术后常见近期并发症,尤其多见于根治胃大部切除行毕Ⅱ式吻合的患者。PDGE是胃术后以残胃功能排空障碍为表现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并非机械梗阻引起。由于本病经过严格支持与药物疗法可以自行缓解,所以明确诊断,避免再次手术至关重要。

  • 标签: 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 胃术后 残胃排空延迟综合征 胃动力紊乱综合征 诊治 近期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胃癌患者行根治胃切除术后不留置胃肠减压管的可行和安全。方法将2009年5月至2012年8月行根治胃切除术的老年胃癌患者41例分成两组,试验组21例术后不留置胃肠减压管,对照组20例术后留置胃肠减压管。观察两组术后腹胀、肛门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恶心、咽炎、睡眠和活动的影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术后出现恶心、咽炎症状轻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对睡眠、活动的影响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老年胃癌患者行根治胃切除术后不留置胃肠减压管是安全可行的,能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 标签: 胃肿瘤 插管法 胃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引发食管癌术后功能排空障碍的原因及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自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食管癌切除后出现功能排空障碍的10例病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经药物治疗,饮食护理和心理护理成功治愈9例,1例治疗效果不明显。结论对食管癌术后功能排空障碍采取保守治疗,如胃肠减压、营养支持、胃动力药等方法,建立有效的饮食护理和心理护理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食管癌 功能性胃排空障碍 护理
  • 简介:摘要随着近年来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医疗诊断技术的发展,早期胃癌的诊断率逐年上升。虽然根治手术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如何在追求肿瘤根治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胃的正常解剖和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成为治疗早期胃癌更需关注的问题。功能保留胃切除术是在保证根治淋巴结清扫的前提下,通过减少胃切除范围、保留幽门、保留迷走神经等方式充分保留胃功能,具有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优势,对治疗早期胃癌具有巨大潜力。但是,目前尚无功能保留胃切除术后的功能评价标准,临床上多通过生活质量量表进行评价,具有较高的主观。通过内镜、血液学检查等客观手段的评估,虽然能够提示功能重建带来的生活质量获益程度,但是循证医学证据等级有限。因此,本文通过探讨功能保留胃切除术的评价、术后并发症、术后营养状况、辅助检查等项目在胃功能评价的研究现状,对今后本领域研究方向进行分析与展望。

  • 标签: 胃肿瘤 功能保留性胃切除 功能评价 保留幽门胃切除术 近端胃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部手术治疗患者出现功能排空障碍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江宁区第二人民医院2012年5月-2015年10月收治的腹部手术后出现功能排空障碍患者32例,回顾分析其临床诊治。结果本组患者均在腹部手术后出现功能排空障碍,发生时间在术后4-12天,平均6.47天,通过临床表现、体征,协同上消化道造影和胃镜检查做出诊断,均予以保守治疗后痊愈,平均治疗时间18.29天。结论腹部手术后常出现功能排空障碍,它由多因素所致,绝大多数患者通过非手术治疗能够痊愈。

  • 标签: 胃排空障碍 腹部手术 临床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胃部分或大部切除后残胃功能排空障碍(functionaldelayedgastricemptying,FDGE)的发生机制、诊断及其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总结25例施行不同程度胃切除术而产生FDGE的患者。对其临床表现、诊断手段和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所有25例患者均经保守治疗痊愈,术后胃动力恢复时间为13~38d,平均为25.5d,都能进半流质饮食后出院,无1例再手术。结论FDGE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胃镜、胃肠X线动态检查对FDGE的诊断有重要的价值;胃镜检查通过对胃壁的适度刺激对FDGE的治疗有一定的作用。

  • 标签: 胃大部切除术 保守治疗 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 发生机制
  • 简介:胃切除术排空障碍分为机械功能两种,对前者需再手术治疗,而对后者的处理方法则有其独特性,由于处理方法截然不同,因此鉴别诊断很重要.现仅将我院1970年~1996年胃癌术后发生23例功能排空障碍的原因及其对策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行胃癌根治653例患者中,术后发生功能排空障碍者23例,占3.5%.男20例,女3例;年龄为30岁~72岁.胃癌20例,贲门癌3例.1.2手方式胃大部切除B—Ⅰ式3例,B—Ⅱ式或Rouy—Y吻合17例,近端胃切除3例.1.3临床诊断多在胃肠功能已恢复(肛门已排气),进食3~11天后,突然发生进食困难,呕吐,呕出物以液体和胆汁为主,持续时间为7~40天.上消化道钡餐X线透视发现残胃有液体潴留,钡剂通过吻合口到肠道缓慢,残胃蠕动减弱;胃镜检查无任何机械梗阻.除外机械排空障碍.

  • 标签: 胃癌 功能性排空障碍 临床资料 手术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功能排空障碍患者的营养支持及术后护理体会。方法 随机入选我院收治于2021年1月10日/2021年12月30日(开始/结束)94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患者为研究观察对象,将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营养支持+术后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营养不良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实验组营养不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实验组首次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首次下床时间短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十二指肠切除功能排空障碍患者予以营养支持、术后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缩短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可推广。

  • 标签: 功能性胃排空障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营养支持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保留幽门胃切除术与节段胃切除术都是通过胃壁的环周切除,从而实现贲门与幽门结构的保留,均属于功能保留胃切除术范畴,但两种手术方式概念与手术原则存在显著区别。节段胃切除术适用手术平面应高于保留幽门胃切除术。保留幽门胃切除术作为早期胃癌的标准手术方式之一,其淋巴结清扫范围(No.1、3、4sb、4d、6、7、8a、9)、中幽门下区血管以及迷走神经肝支、幽门支保留方式已形成广泛共识。节段胃切除术目前仅作为一种研究手术方式,其手术原则目前尚无统一标准,在临床中开展应充分重视其潜在伦理风险。临床上准确理解两种手术方式的概念与手术原则差异,将有助于后续相关临床研究工作的开展与准确评价。

  • 标签: 胃肿瘤,早期 保留功能胃切除术 节段性胃切除术 保留幽门胃切除术 贲门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远端胃切除术和全胃切除术对远端胃癌患者生存情况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远端胃癌患者38例,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19例患者接受远端胃切除术,作为观察组,19例患者接受全胃切除术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和术后1年、2年的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生存率为89.47%,对照组为73.68%,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年生存率为73.68%,对照组为52.63%,P<0.05。结论远端胃切除术在有效清除远端胃癌病灶部位的同时,保留了部分胃部功能,对于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和营养状况和生存情况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远端胃癌 全胃切除术 远端胃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