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高血压脑出血是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的疾病.但目前有关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包括开颅和微侵袭手术)的前瞻、多中心、随机对照的研究不多,现有的治疗策略也没有一项被公认为有效.本文作者对近年来的研究结果作一综述.

  • 标签: 高血压性脑出血 外科治疗 微侵袭手术 治疗策略 开颅 研究进展
  • 简介:我国现已步入老龄化社会(我国规定年龄〉60岁为老年人),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同时老年血压发病率逐年上升,是导致老年人心脑血管病死亡率升高的主要危险因素,由此造成的危害已给社会带来沉重负担。2002年国家卫生部组织的全国居民27万人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资料显示,我国年龄〉60岁的老年高血压患病率已达49.1^[1]。但老年血压患者的血压治疗与控制并不满意,我国仅32.2%的老年血压患者接受治疗,而控制率仅为7.6%^[1],因此老年血压的防治工作亟待加强。

  • 标签: 高血压 抗高血压药
  • 简介: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血肿周围水肿与收缩压、舒张压及血压变异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7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依据先后2次头颅CT结果分为水肿扩大组40例和水肿未扩大组32例;监测患者入院后24h动态血压,记录24h平均收缩压(24hSBP)、平均舒张压(24hDBP)、收缩压标准差(SBPSD)、舒张压标准差(DBPSD)、24h收缩压变异系数(SBPCV)、舒张压变异系数(DBPCV),分析血压与水肿的关系。结果水肿扩大组的血肿体积[(16.3±3.1)mlvs(10.8±2.5)ml,P=0.003]、24hSBP[(158.4±15.1)mmHgvs(147.3±14.8)mmHg,1mmHg=0.133kPa,P=0.034]、24hDBP[(101.8±9.7)mmHgvs(92.1±8.9)mmHg,P=0.017]、SBPSD(P=0.011)、SBPCV(P=0.012)和DBPCV(P=0.044)明显高于水肿未扩大组。24hDBP(OR=1.811,P=0.022)、SBPSD(OR=2.014,P=0.008)、SBPCV(OR=1.994,P=0.018)是周围水肿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24hDBP、SBPSD、SBPCV是高血压脑出血血肿周围水肿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高血压 脑出血 血肿 水肿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血压病患者血压变异性与靶器官损害及年龄的关系.方法:对478例老年血压病人及229例非高血压者进行了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以测得的血压标准差作为血压变异性指标.结果:高血压病患者的24小时血压变异性大于非高血压者(P<0.05);高血压病人中靶器官损害者的24小时血压变异性大于无损害者的(P<0.05);各年龄组间的血压变异性无明显差别.结论:老年血压病人24小时血压变异性增加,靶器官损害者的24小时血压变异性更高.

  • 标签: 高血压 老年人 血压变异性 动态血压监测
  • 简介: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的CT影像诊断情况.方法入组研究对象来自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符合高血压脑出血诊断标准,且在发病24h之内均行CT扫描明确确诊为高血压脑出血.结果按照患者的死亡率依高到低依次排序,其中出血量跃100ml患者的死亡率40.00%(2/5)、出血量在50-100ml之间的患者的死亡率25.00%(3/12)、出血量约50ml患者的死亡率6.06%(2/33),随着出血量的增加患者的死亡率也显著上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破入脑室患者的死亡率为27.27%(3/11),显著高于未破入脑室患者的10.26%(4/39),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患者的死亡率依高到低依次排序,其中血肿位于丘脑的死亡率为60.00%(3/5)、血肿位于壳核的死亡率为44.44%(4/9)、血肿位于脑叶的死亡率为0(0/36),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线位移结构逸1cm患者的死亡率为25.00%(2/8),显著高于中线位移结构约1.0cm的11.90%(5/4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结论CT影像学检查能够准确地定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血肿位置和范围,并对患者的出进行准确计算,从而为临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可靠参考依据,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优势.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CT影像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CT影像诊断技术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临床诊疗效果,分析其高死亡率的原因,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GEBrightspeed9916层螺旋CT行CT影像检查,回顾分析其影像诊断结果。结果60例患者均行CT扫描。其中,血肿位置位于脑叶5例,无死亡案例;位于壳核45例,死亡4例(8.88%);位于丘脑7例,死亡3例(33.33%);位于小脑3例,死亡1例(33.33%)。有破入脑室10例,死亡例数3例(33.33%);无破入脑室50例,6例死亡(12.00%)。出血小于50ml的患者共计42例,死亡4例(9.52%);出血量为50-100ml15例,死亡4例(26.66%);出血量大于100ml3例,死亡1例(33.33%)。脑中线结构移位小于1cm51例,死亡6例(11.76%);脑中线结构移位大于1cm9例,死亡3例(33.33%)。以上指标之间两两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T影像诊断技术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诊断中,便捷、快速、精确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高血压 影像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原因及防治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间收治的经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患者72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康复的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再出血原因及防治对策。结果观察组72例患者当中,患者的术后再出血高危因素包括术中出血量、凝血功能障碍、出血后凝块形状异常以及患者出现脑出血后经多长时间接受手术治疗,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要差,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主要高危因素为患者脑出血后接受手术治疗前的时间长短,脑出血20d以内接受手术治疗可以大幅降低术后再出血率。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术后再出血 因素分析
  • 简介:目的对比微创血肿清除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效果及术后血压控制情况。方法回顾分析91例采取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术式进行分组;微创组占51.65%(47/91),采取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开放组占48.35%(44/91),采取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治疗情况及术后1个月、6个月的血压控制情况。结果微创组手术时间短于开放组,手术失血量少于开放组,血肿清除率大于开放组,术后再出血率小于开放组,差异显著(P<0.05);微创组术后1个月、6个月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开放组,差异不显著(P>0.05);微创组术后1个月、6个月的血压达标率均大于开放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确切,较开颅血肿清除术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血肿清除效果良好等优势,显著改善预后,可能与稳定控制患者的血压有关,对于减少术后再出血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高血压 脑出血 微创血肿清除术 开颅血肿清除术 血压
  • 简介:老年血压指年龄〉60岁(国际标准为年龄〉65岁)的老年人,血压持续或3次非同日测量收缩压≥140mmHg(1mmHg-0.133kPa)和(或)舒张压≥90mmHg,若收缩压〉140mmHg及舒张压〈90mmHg,则为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目前,中国老年血压患者总数已〉8000万,居全球首位,其防治已成为当代医学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

  • 标签: 高血压 抗高血压药 噻嗪类(利尿剂) 钙通道阻滞药
  • 简介:收缩压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但舒张压的上升直至50岁左右就结束了,此后就开始下降。因此,50岁以上的人收缩压有普遍增高的趋势,但舒张压增高的趋势几乎完全消失。50岁以上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也开始上升。

  • 标签: 老年高血压患者 收缩压 心血管疾病 舒张压
  • 简介:目的观察老年血压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或脑梗死1年后抗高血压因子(AHF)活性的变化.方法从正常血压老年人和老年血压心肌梗死或脑梗死后患者的红细胞中提取出AHF,以肾高血压大鼠为模型行急性降压实验.结果正常血压老年人或有高血压老年患者红细胞中均含有AHF;正常血压老年人及心肌梗死或脑梗死后未服降压药血压仍正常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AHF的综合活性指标(对收缩压、舒张压、心率降低百分数的总和)分别为107.7、104.9和99.0,三者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且均显著高于心肌梗死后(57.2)或脑梗死后血压仍高者(54.8)的AHF活性(P<0.05);血压水平与其AHF的活性呈明显的负相关(r为负值,|r|>0.63,P<0.01),结论老年血压患者心肌梗死或脑梗死后血压的变化与其红细胞AHF活性的变化有关.

  • 标签: 老年人 高血压 心肌梗塞 脑梗塞 抗高血压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内血肿钻孔引流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对69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钻孔引流术清除血肿,讨论手术时机,操作注意事项,术后合理用药。结果本治疗组的痊愈率、效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下降均较理想。结论钻孔引流术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安全、简便、有效的方法。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如何有效护理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脑梗死患者。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脑梗死74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74例患者中,4例死亡,70例生存,根据日常生活能力(ADL)将生存患者进行级别划分,18例Ⅰ级,28例Ⅱ级,14例Ⅲ级,6例Ⅳ级,4例Ⅴ级。结论有效的护理对策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护理策略 高血压脑出血 脑梗死 并发症 术后
  • 简介:幕上深部位脑出血高血压脑出血的最常见类型,致残率、病死率较高.钻颅抽吸引流,是目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主要方法之一,其中准确地选择钻颅点、钻颅方向及置管深度,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作者应用自行研制的快速定向钻颅仪治疗高血压幕上深部位脑出血,现报道如下.

  • 标签: 高血压性幕上深部脑出血 置管深度 快速定向钻颅仪 钻颅抽吸 钻颅方向
  • 简介:老年血压的患病率达49%,显著高于中青年人群;高龄高血压患者的患病率更是超过90%^[1]。此外,老年血压患者具有合并症多、控制率低、预后差等特点,一些老年患者处于衰弱状态且并存其他疾病,面临多重用药风险且耐受和依从较差。

  • 标签: 高血压 卒中 抗高血压药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 血压 预后
  • 简介:  目的:观察咪达普利对轻、中度老年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口服咪达普利,观察治疗前后诊室血压、24h动态血压(ABPM)变化及血压谷/峰值。结果:治疗后诊室血压总有效率86.49%,其中收缩压下降12.39%,舒张压下降15.12%;24hABPM:白昼、夜间均值比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1);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的谷/峰比值分别为60.7%和73.1%。结论:咪达普利对轻、中度老年血压有持续稳定的降压效果。

  • 标签: 咪达普利 老年人 高血压
  • 简介:资料与方法观察自2002年6月至12月在我科住院的120例老年血压患者,诊断及分级采用WHO(1998)标准,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男104例,女16例,年龄60~85岁,平均(71±6)岁,其中60~69岁组50例,70~79岁组40例,80~85岁30例.高血压Ⅰ级29例,Ⅱ级41例,计70例,为高血压组.Ⅲ级50例(并发脑血管病24例,心绞痛13例,心肌梗死6例,心力衰竭4例,肾功能不全3例),为高血压伴靶器官损害组.

  • 标签: 老年 高血压 动态血压 靶器官损害 并发症
  • 简介:目的了解北京城乡老年血压患者生命质量现状。方法对一个流行病学队列研究人群1826例老年人进行血压测量,分为血压正常组(693例)和高血压组(1133例),进行躯体健康、认知功能、生活能力、心理健康等相关生命质量的评估。结果高血压纽患者的生命质量低于血压正常组,在高血压纽中,女性高血压患者的生命质量较男性差,增龄增加了老年血压患者的认知损害和躯体功能受损的风险,农村老年血压患者的生命质量低于城区。结论加强对高血压和相关疾病的防治及慢性病恢复期的功能康复是提高高血压患者生命质量的基础。

  • 标签: 高血压 生命质量 患病率 流行病学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血压患者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为早期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老年血压患者88例,进行无创动脉硬化监测和血压、血生化指标测定,分别按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rachialanklepulsewavevelocity,baPWV)和踝臂指数(ankle-brachialindex,ABI)分为2组:baPWV增高组46例和baPWV正常组42例,ABI低值组38例和ABI正常组50例.结果与baPWV正常组比较,baPWV增高组收缩压[(154.78±18.56)mmHgvs(146.29±17.64)mmHg,1mmHg=0.133kPa]、TG[(1.99±0.42)mmol/Lvs(1.77±0.34)mmol/L]、LDL-C[(3.07±0.52)mmol/Lvs(2.51±0.44)mmol/L]、空腹血糖[(6.58±2.39)mmol/Lvs(5.38±2.25)mmol/L]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ABI低值组高血压病程、收缩压、TG、LDL-C、空腹血糖明显高于ABI正常组(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高血压病程、收缩压、LDL-C、空腹血糖是老年血压患者动脉硬化指标baPWV、ABI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长病程、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高血糖与baPWV、ABI密切相关,促进老年血压患者动脉硬化的发生、发展.

  • 标签: 高血压 动脉硬化 胆固醇 LDL 高血糖症 高胆固醇血症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研究护理健康教育对老年血压晨峰波动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4月至2015年9月我科门诊及住院未经治疗的非杓型高血压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患者被随机均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健康教育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接受护理健康教育),治疗时间均为4周。检测比较两组治疗后血压晨峰、谷/峰比值和平滑指数。结果: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治疗4周后健康教育组收缩压晨峰值[(46.95±5.17)mmHg比(42.21±5.19)mmHg]和舒张压晨峰值[(16.31±3.23)mmHg比(14.21±3.58)mmHg]降低更显著,收缩压谷/峰比值[(59.22±6.65)%比(70.11±6.41)%]、舒张压谷/峰比值[(50.91±5.04)%比(56.97±5.12)%]、收缩压平滑指数[(1.19±0.13)比(1.42±0.12)]和舒张压平滑指数[(1.11±0.09)比(1.29±0.08)]升高更显著,P均〈0.05。结论:非杓型高血压患者给予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血压波动情况,可能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 标签: 高血压 血压测定 护理 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