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卡地洛与碘酮联合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并对其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8月收治的80例心律失常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研究组(n=43)与对照组(n=37)。对照组给予碘酮单独治疗,研究组给予卡地洛与碘酮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治疗有效率为90.70%,治疗后的各项心功能指标分别为LVEF(60.28±10.67)%,HR(86.12±11.49)次/min,hs-CRP(8.65±3.62)mg/L,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卡地洛与碘酮联合治疗心律失常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水平,临床治疗效果安全有效。

  • 标签: 心律失常 卡维地洛 胺碘酮 安全性分析
  • 简介:不能跟着感觉走,“本能训练模式”对减者用处不大。当然,你也不必完全照搬本文给出的训练和饮食计划范例。但你必须预先制定好适合自己的减计划,以避免在减期间,尤其是因为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减低而很容易打退堂鼓的时候,能按部就班地合理应对。

  • 标签: YES 训练模式 碳水化合物 合理应对 摄入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匹联合乳果糖配合心理干预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104例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 52例,对照组采用匹联合乳果糖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的大便性状评分和每周完全自发性排便次数在治疗前后,自身作比较,差异显著( P < 0.05)。治疗后,两组的排便情况均有所改善,实验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8.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7.121, P < 0.05) 。结论 匹溴铵联合乳果糖口服液配合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排便功能,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广泛借鉴。。

  • 标签: 匹维溴胺 乳果糖 心理干预 功能性便秘 临床疗效
  • 简介:一提到减,很多人就会酋先想到有氧训练,也就是要花更多时间在固定自行车、跑步机、台阶机上。不幸的是,很多人并不喜欢有氧训练,他们力量训练时毫无怨言,但一提到有氧训练就发怵。实际上,只要合理安排,力量训练也能达到很好的减效果。关键是选择正确的训练动作、采用合理的每组重复次数,并且尽可能地让身体多燃烧脂肪来提供能量。

  • 标签: 力量训练 有氧训练 合理安排 重复次数 自行车 跑步机
  • 简介:复合型批指书写笔迹完全相同且容易被误认为系一个人创作、但实际由两个作者创作而成之批语。其前一条分析议论作品之描写,后一条分析议论前一个作者之意见。《石头记》中,复合型批应该比较丰富,更可认识诸如早期抄本系过录本以及"一芹一"等红学问题。可惜这些批语目前之红学认识价值还少为人知,甚至认定这些批语也多有不足。

  • 标签: 复合型脂批 过录本 一芹一脂 红学论争 批评魅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卡地洛与碘酮联合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并对其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8月收治的80例心律失常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研究组(n=43)与对照组(n=37)。对照组给予碘酮单独治疗,研究组给予卡地洛与碘酮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治疗有效率为90.70%,治疗后的各项心功能指标分别为LVEF(60.28±10.67)%,HR(86.12±11.49)次/min,hs-CRP(8.65±3.62)mg/L,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卡地洛与碘酮联合治疗心律失常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水平,临床治疗效果安全有效。

  • 标签: 心律失常 卡维地洛 胺碘酮 安全性分析
  • 简介:报道1例婴儿结节性膜炎。患儿男,6个月2天,发热4天,躯干、四肢出现红斑、结节2天。皮肤专科检查:背部、四肢散在直径1~2cm的水肿性红斑,类圆形,部分中央颜色较淡,可见假性水疱,红斑基底可触及质硬结节,触痛明显。皮损组织病理:真皮血管内可见灶性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脂肪小叶内可见弥漫成片的中性粒细胞浸润,并见脂肪坏死。免疫组化未见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免疫表型表达。诊断:结节性膜炎。入院后予大剂量激素、抗感染等治疗,患儿病情逐渐好转,出院后随访4年,未见复发。

  • 标签: 结节性脂膜炎 婴儿 激素治疗
  • 简介:目的建立高饮食诱导的果蝇心衰模型。方法选择野生型果蝇w1118果蝇作为实验对象,采用含不同浓度椰油(0%,7.5%,15%,30%)食物喂食果蝇5d,检测果蝇体内的三酰甘油含量。后续实验以非高喂食组(0%椰油)作为对照,30%椰油高喂食组作为实验组。负向趋地性实验检测果蝇运动能力。果蝇成体心脏功能分析平台,拍摄果蝇在半解剖条件下的心脏跳动情况(30s),软件分析获得成体心脏功能指标,包括心跳周期,收缩和舒张直径,心脏收缩力指数等。实时定量PCR检测高喂食果蝇心脏的RNA表达变化。结果与非高喂食果蝇相比,不同比例高喂食果蝇的三酰甘油含量随椰油浓度呈剂量递增(P<0.05);高饮食显著影响果蝇活动力(P<0.001);高喂食果蝇的心跳周期缩短(P<0.01),心脏收缩力减弱(P<0.001);实时定量PCR发现高喂食果蝇中,参与代谢相关的一些基因fa2h,CG6277,CG3699,CG9914,lip2的表达明显下调(P<0.05)。结论高饮食严重影响果蝇运动能力和成体心脏功能,成功建立了高饮食诱导的果蝇心衰模型。

  • 标签: 果蝇 心衰 高脂饮食 代谢 三酰甘油
  • 简介:碘酮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它可通过阻断钾离子通道,延长心肌不应期而对房性心律不齐及室性心律不齐都有较好疗效。临床资料表明,碘酮在治疗顽固性心律失常方面也有良好疗效,可用于其他治疗无效或不宜采用其他治疗的严重心律失常,例如心房扑动、心房纤颤,危及生命的室性心律失常与室性心动过速,以及伴预激综合征的心律失常等,可以显著降低严重心律失常的病死率。

  • 标签: 胺碘酮 不良反应 抗心律失常药物 严重心律失常 室性心动过速 顽固性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对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利奈唑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和评价,为规范其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医院电子病历系统,筛选2015—2016年度住院患者中使用利奈唑的病例共计53份,分别从使用理由、使用过程、不良反应及使用效果等方面评价其临床应用的合理性。结果53例病例中,符合利奈唑适应症的有44例,使用前行细菌培养的有49例,疗程合理的18例,11例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我院利奈唑的临床应用基本合理,但存在使用利奈唑无明确适应症,疗程过短,对不良反应的监测仍需加强等问题,需进一步加强对利奈唑的临床使用的管理。

  • 标签: 利奈唑胺 临床应用 评价 不良反应
  • 简介:质是生物体内重要的组成物质之一,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物学功能。质组学作为代谢组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通过研究生物体内脂质化合物及质代谢谱的变化,进而鉴定生物标志物,分析相关代谢通路,阐明生物体响应外界刺激的机制。随着分析技术的不断进步,尤其是色谱和质谱技术的引入,极大地推动了质组学研究的发展,并扩展了其应用范围。本文介绍了质组学的研究方法及其在环境领域中的应用前景,重点讨论了质组学及多组学联用技术在环境胁迫耐受性及环境污染物毒性评价中的应用。

  • 标签: 脂质组学 多组学 环境胁迫 环境毒性评价
  • 简介:目的:探讨嗜酸性膜炎(EP)的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特征,加深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5例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26.40±20.16)岁,病程1个月-2年。皮损主要表现为皮下结节,也可表现为荨麻疹样丘疹和斑块,瘙痒剧烈。实验室检查:5例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均明显升高;2例骨穿示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形态正常;1例骨穿提示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皮肤组织病理示皮下脂肪弥漫性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可累及小叶和(或)间隔,部分伴有数量不等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组织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给予口服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物等治疗,糖皮质激素治疗者皮损可消退,但减量或停药后,症状反复;单纯给予抗组胺药物治疗者,疗效不佳。结论:嗜酸性膜炎皮损变化多样,临床不易辨认,组织病理具有特征性,但查找潜在病因是关键。

  • 标签: 嗜酸性脂膜炎 临床特征 病理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负压吸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局部脂肪堆积患者行肿胀负压吸术4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肿胀负压吸术的方法,观察治疗效果及满意度。结果手术部位的围度或体积均改善明显,治疗有效率为100%,患者满意度为95.0%(38/40)。结论采用肿胀负压吸术,在脂肪堆积区能达到良好的减肥效果,临床治疗有效率和患者满意率高,无不良并发症,适合临床中广泛推广。

  • 标签: 负压吸脂术 脂肪 临床应用 效果
  • 简介:【 摘要】 目的: 观察大黄冰片酊治疗溢性皮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生大黄 100 克研末,与冰片 12克一起投入 250克食醋中 密封浸泡

  • 标签:
  • 简介:批对世情小说虚构美学观念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贡献:其一,进一步详细阐述了世情小说虚构的基本特征“无奇之奇”、“平中见奇”;其二,在金圣叹、张竹坡小说虚构美学观念的基础上,揭示了以生活原型或素材进行虚构是《红楼梦》的一大艺术特色;其三,进一步指出了世情小说须于虚构中抒写真情的美学要求,并揭示了《红楼梦》能够抒写真情的主要原因。

  • 标签: 脂砚斋 世情小说 美学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调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血脂异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所需,将其随机均分为常规组与治疗组,每组患者数量为60例。给予常规组患者辛伐他汀治疗,20mg/d;给予治疗组患者阿托伐他汀治疗,20mg/d。所有患者需连续服药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指标均优于常规组(P<0.05);且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高于常规组(8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辛伐他汀相比,阿托伐他汀调效果更显著,且安全、可靠,可以在治疗高血脂症中广泛应用。

  • 标签: 辛伐他汀 阿托伐他汀 调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检查肠系膜膜炎的临床价值,寻找更加有效的诊断方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6例肠系膜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MSCT临床诊断肠系膜膜炎患者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以及CT分型和征象分布情况。结果MSCT临床诊断肠系膜膜炎患者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5%、100%。本组96例肠系膜膜炎患者的CT图像表现为小肠系膜的云雾状密度增高影,且与周围正常腹腔和腹膜后脂肪有较清楚的界限。有16例出现了钙化现象,有56例膜炎病变内小结节,边界清晰。结论多层螺旋CT对于诊断肠系膜膜炎具有一定特征,可以对病变大小、范围及血管受累情况等进行评估,结合临床资料和临床症状有助于本病的诊断,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多层螺旋CT 临床价值 肠系膜脂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