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制定了学困生转化方案和学困生量化标准表。为了更好的跟踪学困生,了解其转化情况,了解他们在被帮扶后所取得的进步。接着又制定学困生对比情况分析表,该表分两个部分,一部分为宏观对比情况分析,一部分为微观数据分析。通过数据分析,我们了解到学困生的具体情况,找出其存在的具体问题,实施精准的转化策略,促进学困生更好的转化。

  • 标签: 问卷调查 数据分析 转化策略
  • 简介:[摘 要]电能质量问题会对数据中心和负载设备带来严重的无功和谐波危害。本文在分析某数据中心的电能质量问题的基础上,通过比较选取了合理有效的电能质量治理方案,并提出了一种基于惩罚型状态变权的电能质量综合评估方法,通过对治理前后测试点电能质量测试数据以及电能质量的评价值的比较,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治理方案的有效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室间质量评价计划(EQA)对我国醛固酮检测方法的性能进行评价,以改进和提高醛固酮的实验室检测水平。方法开展全国醛固酮常规EQA和正确度验证EQA。以5个浓度水平的冻干血清作为常规EQA的质评物,将检测结果按照仪器进行分组计算靶值和各组内的变异系数(CV)。以参考方法定值的3个浓度水平的冰冻人血清作为正确度验证EQA的质评物,计算各仪器组同靶值的偏差。结果常规EQA有272家实验室回报结果,化学发光法占91.6%。放免法和质谱法的组内CV最大,稳健CV分别为14.6%~33.4%和43.5%~53.9%。其他化学发光法的组内CV大多小于10%。正确度验证计划结果显示,质谱法最准确,测定三个质评物的偏差分别为-7.9%、8.9%和-0.7%。其次是索灵,同靶值的偏差分别为58.7%、7.9%和-2.1%。其他化学发光法测定结果偏差较大,且与样本浓度负相关,个别系统偏差可达479%。结论我国醛固酮实验室检测结果缺乏准确性和可比性,试剂厂商和实验室应重视EQA结果,对醛固酮进行准确溯源,改进并提高醛固酮检测质量。

  • 标签: 醛固酮 质量控制 参考标准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和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措施作为环境检测工作的重要环节贯穿于环境检测的全过程中。本文从实验室管理、样品采集与运输、样品保存与管理、实验室分析方面对环境检测全过程中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归纳与介绍。

  • 标签: 环境检测 质量控制 质量保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评价模式在学龄期哮喘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甘肃省妇幼保健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学龄期哮喘患儿9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行常规性指导,观察组应用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评价模式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行为、呼吸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改变。结果干预后3个月,观察组社会心理管理、日常生活管理、疾病医学管理及自我管理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第1 s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及呼气峰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PEF%)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哮喘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儿科哮喘生命质量调查问卷(PAQLQ)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评价模式能有效提高学龄期哮喘患儿疾病管理能力,减少患儿哮喘发作次数,改善患儿呼吸功能,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 标签: 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评价模式 学龄期哮喘 疾病管理 呼吸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一般来说,环境监测产品之一是一项发现,其结果直接对应于环境监测机构和检测设施的质量。质量控制是通过适当的设施和与不同质量控制技术相关的指示进行的,以确保各个检验环节无差错,保证检验质量。检验机构的资格得到有关国家实验室的承认,检验机构由质量监督系统地评估和审核。对我国环境控制机关来说,需要对检测活动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检测方法的有效性,符合相关规范和要求。根据质量管理检查和资质认定,可以发现部分环境控制设施缺乏科学依据,最终结果不准确。为此,环境检验局实验室必须适当控制检验质量,以确保检验结果的真实性。为确保在抽样过程中所需的质量数据由检验员提供,应严格按照控制程序执行质量保证措施。

  • 标签: 环境检测机构 实验室 质量控制 方法 结果
  • 简介:内容摘要:综合素质评价是呈现结果的倒逼机制,学校要利用这个机制,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过程管理。本文从重点规划、培养方式及诚信公平三个维度反思了基层学校的实践过程。

  • 标签: 综合素质评价 规划 培养 诚信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山东省县级实验室水氟检测能力。方法2017-2019年,山东省分别组织30、30、37个县级实验室参加全国水氟外质控考核,通过Z比评分法评价考核结果结果2017-2019年山东省县级实验室水氟外质控考核的反馈率和合格率均为100%(30/30、30/30、37/37)。结论3年来山东省县级实验室的水氟检测能力维持在满意水平。

  • 标签: 饮水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肢端恶性黑色素瘤(MM)主要包括手足掌侧和甲下病变,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在不同类型MM中的应用,评价其在不同类型黑色素瘤中的结果及两组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自2012—2019年间收治的111例行SLNB的肢端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病理证实手足掌侧MM 84例(A组),甲下MM 27例(B组)。所有患者通过临床和影像学检查无区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并符合SLNB手术指证。术前采用99mTc-Dextran示踪动态扫描,术中γ射线探测仪精准定位,切取SLN送病理活检。原发灶行扩大切除术,根据术式和缺损进行重建。比较A、B组间SLN阳性率及影响因素。SLN病理阳性患者行区域淋巴结清扫,术后定期随访局部原发灶,区域淋巴结和脑胸腹脏器。结果全组男57例,女54例,平均和中位年龄分别为(60.6±12.9)和60岁(6~89岁)。Ⅰ期31例,Ⅱ期54例,Ⅲ期26例。病史平均55.1个月(2~360个月)。Breslow平均深度A组为3.7 mm, B组为3.2 mm(P=0.157);溃疡A组为53例(63.1%), B组为16例(59.3%)(P=0.721); SLN阳性A组为23例(27.3%), B组为3例(11.1%)(P=0.082);切除SLN数A组平均2.6个,B组平均3.2个(P=0.101)。假阴性率为2.7%。5年总生存率为71.5%, SLN阳性患者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SLN阴性患者(P<0.001)。A组Breslow浸润深度是SLN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7)。结论临床诊断无区域淋巴结转移患者SLNB能够提供准确的分期,推荐常规开展。手足掌侧MM和甲下MM在生物学行为、SLN阳性率方面相近。Breslow浸润深度是肢端黑色素瘤SLN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肢端黑色素瘤 Breslow深度 前哨淋巴结活检 淋巴结清扫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引起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免疫球蛋白M(IgM)抗体检测结果假阳性的干扰因素,探讨相应的解决方案。方法2020年1月22日至2月15日就诊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的不同病原体感染及相关慢性疾病患者血清样本共71份,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71例患者血清中2019-nCoV IgM抗体,其中包括6例2019-nCoV肺炎确诊患者,5例A型流感病毒IgM阳性患者,5例B型流感病毒IgM阳性患者,5例肺炎支原体IgM阳性患者,5例嗜肺军团菌IgM阳性患者和29例类风湿因子IgM阳性患者,5例高血压患者,5例糖尿病患者,6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患者;然后对2019-nCoV IgM抗体阳性结果进行分析,探讨造成检测结果假阳性的可能因素;再采用尿素解离试验对阳性结果的血清进行解离,以尿素最佳解离浓度进行解离后重新测定2019-nCoV IgM抗体。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例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和18例中高水平类风湿因子IgM阳性患者血清中2019-nCoVIgM抗体检测为阳性,其余47例受检者血清均为阴性。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的尿素解离浓度为6 mol/L时,上述18例中高水平类风湿因子IgM阳性患者的17例的2019-nCoVIgM抗体检测为阴性,6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血清检测仍为阳性。酶联免疫吸附法的尿素解离浓度为4 mol/L,解离时间为10 min,且亲和指数<0.46设定为阴性时,15例类风湿因子IgM阳性血清的2019-nCoVIgM抗体检测为阴性,6例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血清检测仍为阳性。结论中高水平IgM型类风湿因子易造成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2019-nCoVIgM结果的假阳性,针对检测结果阳性的样本进行尿素解离将有利于降低假阳性的发生概率。

  • 标签: 冠状病毒属 尿素 免疫球蛋白M 假阳性反应 免疫层析法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临床PICC置管治疗患者采取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的效果开展分析。方法:研究涉及时间段是2019年9月-2020年9月,研究对象主要是我院进行PICC置管治疗的患者90例,基于患者护理方式差异来开展分组,采取普通护理的患者作为普通组,采取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的患者作为研究组,观察两组感染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感染发生率低于普通组,p<0.05。结论:PICC置管治疗患者在临床中采取科学的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护理,可以有效预防相关性感染的发生。

  • 标签: PICC 相关性感染 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本文根据 CNAS-CL01<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的要求,利用示波器校准仪对标准示波器进行测量,测量是由两组人员在同样条件下进行比对的过程方法,对测量结果进行评定,验证校准人员的能力。

  • 标签: 比对 直流增益 直流偏置 时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结构-过程-结果质量评价模式应用于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对其肢体肿胀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于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90例行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其中对照组开展传统的护理干预,而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引入结构-过程-结果质量评价模式。记录两组患者干预后的肿胀程度以及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肿胀程度轻于对照组[(0.11±0.02)cm比(0.38±0.07)cm],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0.81±0.04)分比(4.19±0.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肢体肿胀程度Ⅰ级、Ⅱ级、Ⅲ级例数分别为3、3、1例,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行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患者,引入结构-过程-结果质量评价模式,有助于减轻患者术后肢体肿胀程度,值得在临床上做进一步推广。

  • 标签: 结构-过程-结果质量评价 桡动脉 冠状动脉介入术 肢体肿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癫痫脑电图检查及结果。方法:选定 90例早发性小儿癫痫患儿作为实验对象,时间选择: 2018年 1月 ~2019年 12月,将其按照年龄的不同进行分组,共为三组( 0-3个月、 5个月 -1岁、 2岁 -6岁),所有的患儿均进行脑电图检查。分析不同年龄段脑电图异常率以及不同年龄段波型异常脑电图情况。结果: 0-3个月患儿异常率为 86.67%; 5个月 -1岁患儿异常率为 80%; 2岁 -6岁患儿异常率为 76.67%。不同年龄段患儿在慢波增加、暴发性阻抑有所差异。结论:小儿癫痫的诊断应当依据年龄的不同进行准确的判定以及分析,分析其准确的类型,并进行准确的治疗,有利于患儿的治疗开展。

  • 标签: 小儿癫痫 脑电图 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机械零件加工的质量检查技术是一门高度技术性的学科。质量检查人员必须逐一检查制造过程中的设计要求是否得到满足。精密机器最重要的是精度,精度除了静态和准静态精度还有动态精度,而动态精度由刚性保证,所以要关注的就变成精度和刚性,其中动态精度和刚性都表现为振动,而振动可以通过检测位移量来反映。如何开始检查机械零件,如何选择测量工具和检查工具,以及使用哪些测试方法和手段来提高检查效率,以避免错误检测和漏检。建立适当的检查过程是机械零件质量检查的首要前提。本文主要研究机械零件的检测和质量控制系统。

  • 标签: 机械零件 测量结果 不确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