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80 个结果
  • 简介:兰苑的专场,真是累煞两个多小时独自撑台的单雯姑娘了。《牡丹》本就有多折杜丽娘的独角戏,而连续上演《惊梦》、《寻梦》、《写真》几折,更不仅仅是对于艺术表达能力的检验,更是对于身心的严峻考验。对于我们观众来说,这自然是难得一遇的昆曲胜景,为了我们的期待和享受,演员付出的辛劳却是我们难以体会的。昆曲从某种角度来说,很难用评论戏剧的传统方式去评判。

  • 标签: 《牡丹亭》 表演 《惊梦》 《寻梦》 表达能力 传统方式
  • 简介:<正>俏丽湘小生聪本《牡丹》(以下简称聪本),是汤显祖《牡丹》的粤剧改编本。包括四卷:"俏丽湘小生聪首本"、"丽娘写真"、"骂罗访美"、"赐寿谐婚"。卷末题"状元坊内太平新街以文堂原版"。此本见于《俗文学丛刊》(第134册)戏剧之"粤戏",台北中

  • 标签: 《牡丹亭》 杜丽娘 柳梦梅 改编本 情节结构 寻梦
  • 简介:"至情"堪称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核心主题之一,也是打开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深层文化意蕴的一把钥匙。如果说"至情"主题的文化意蕴在《牡丹》中得到了充分彰显,那么《红楼梦》则是这一主题在小说文体中最高的呈现方式。本文认为,《红楼梦》继承了《牡丹》"以情抗礼"的思想理路,而且不约而同地采用了梦的表现形式,这是二者的共同之处。它们的不同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梦之悲喜———"至情"主题不同的色彩基调;梦之阴阳虚实———"至情"主题不同的心理与哲学意蕴;梦之归路———"至情"主题不同的人生归宿。

  • 标签: 《牡丹亭》 《红楼梦》 至情 主题 异同
  • 简介:春香是汤显祖在《牡丹》中塑造的一个婢女形象,看似微不足道,实则至关重要。她对于剧中主人公杜丽娘来说承载着重要的形象意义。她是杜丽娘感情的引路人,是杜丽娘性格另一面的映照,是杜丽娘反抗封建礼教的启蒙者,同时也承载着剧作家深刻的思想意义。

  • 标签: 《牡丹亭》 春香 杜丽娘 存在意义
  • 简介:在昆曲曲牌音乐的理论中,“主腔”是一个重要概念,因每一曲牌都有其富有特征的腔型,而被称为“主腔”.这一理论自产生之日起,就被众家所认同,并在昆曲界、戏曲理论界得到发展.目前,众家对“主腔”理论的认识并不一致,本文结合昆曲名著《牡丹》同名曲牌及南北曲的字格腔型、特性音调的分析,指出“主腔”概念已具有两种含义指向,即作为同类曲牌特性腔之“主腔”与作为昆曲共用腔之“主腔”.

  • 标签: 《牡丹亭》 昆曲曲牌 主腔 南北曲特性音调
  • 简介:陈最良作为《牡丹》中的配角,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人说他迂腐可笑,有人说他腐儒不腐。他是矛盾的制造者,也是矛盾的化解者,更是作者塑造人物形象时不可缺失的一个人物。本文拟从他的个人经历、对剧情的推动和塑造主要人物三个方面来具体分析他的个人形象。

  • 标签: 《牡丹亭》 陈最良 矛盾
  • 简介:厅堂版的昆曲《牡丹》将餐饮与观赏昆曲表演相结合,用高雅的昆曲艺术带动餐饮业的发展,既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味,又巧妙地推广了我国昆曲文化的从容情怀和优雅气息,深度探寻了昆曲艺术的进一步发展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关系和互动机制。

  • 标签: 厅堂版 青春版 艺术与文化产业 商业链
  • 简介:牡丹》是中国戏曲佳作,剧中婢女春香聪明机智、大胆泼辣,而且具有反封建精神,但在剧中仅作为杜丽娘的陪衬而存在。时代背景及作者在她身上寄予的思想内涵,是造成她在剧中地位的原因。

  • 标签: 牡丹亭 春香 性格 地位
  • 简介:汤显祖是明代伟大的戏剧作家,《牡丹》是他"至情"文学观的创作体现,该剧在结构上同样体现了汤显祖的天才戏剧思想。《牡丹》一剧共有五十五出,在南戏中也算是篇幅巨大的,所以历代对其评价是略显繁杂和松散,不能很好地围绕一个中心展开。但是它在结构上的确有很多绝妙之处,杜丽娘的"三生"、柳梦梅的"纯情"、石道姑和陈最良的"失情"就是佐证。

  • 标签: 牡丹亭 三生 结构
  • 简介:冬月,山之叟担一牡丹,高可隐人,枝柯鄂群’,蕊丛丛以百数。主人异目视之,为损重赀。虑他处无足当是花者,庭之正中,旧有数本,移其位让焉。幂锦张烛。,客来指以自负。亡何花开,薄如蝉翼,较前大不如。怒而移之山,再移之墙,立枯死。主人惭其故花,且嫌庭之空也,归其原,数日亦死。

  • 标签: 牡丹 主人 枯死
  • 简介: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我们全家去邢台柏乡牡丹园观看盛开的牡丹花。路上妈妈告诉我,牡丹是花中之王,象征着富贵吉祥、繁荣昌盛,从唐代起,就有了“国色天香唯牡丹”之说。妈妈还说,牡丹可以入药,中药里牡丹的根就叫做丹皮。

  • 标签: 牡丹 妈妈 丹皮
  • 简介:藏书画者多取空名,偶传为钟、王、顾、陆之笔,见者争售。此所谓“耳鉴”。又有观画而以手摸之,相传以谓色不隐指者为佳画。此又在耳鉴之下,谓之“揣骨听声”。欧阳公尝得一古画牡丹丛,其下有一猫。

  • 标签: 中学 课外阅读 阅读教材 《正午牡丹》
  • 简介:我最早观看粤剧(旧称大戏)是在北流街陵城戏院,是父亲带我去看的,看得很有兴味,但唱的是什么内容却忘记了。1946—1947年,我在北流塘岸西乡高小学校读书,陆川田鸡坡唱大戏,塘岸离田鸡坡不远,走半个小时的路便到了。因机会难得,学校特地一连几晚放假(不用上晚自修),让同学跨县去看。

  • 标签: 粤剧 戏剧艺术 地方戏剧艺术 北流街陵城戏院
  • 简介:自古江南无牡丹,武汉牡丹贵洛阳。东湖岸畔幽香荡,国色新枝压群芳。姚黄魏紫绿初放,游兴进发喜若狂。百花园中谁最艳?神州牡丹世无双。

  • 标签: 《赏牡丹》 诗词 文学 文学作品
  • 简介:昆曲、粤剧先后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非遗)名录,同作为浓缩了传统文化精粹的综合舞台艺术,都盖着“经典”的烙印,但又都遭遇了现代化这堵高墙,如何才能获得穿越时空的力量、传承下去?昆曲给粤剧带来了一定的启示。

  • 标签: 昆曲 粤剧 非物质文化遗产 借鉴 舞台艺术 传统文化
  • 简介:不知哪缕顽皮的风悄悄地推开了第一初中的大门,我迈开步伐,投入到五彩缤纷的校园,开始了我的三年初中生活。

  • 标签: 初中 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