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该文选取102个地价监测城市为研究对象,基于2011-2016年24个季度的综合地价环比指数,从多维接近性(地理接近性和层级接近性)的角度,研究外溢效应、攀比效应及其交互作用对地价空间关联及其网络结构的影响。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确定城市间地价关联关系,通过构建地价关联网络,运用QAP回归和线性回归方法检验外溢效应与攀比效应对地价空间关联及其网络中心性的影响。研究结论不仅拓展了地价空间关联的影响因素,而且为城市土地出让价格制定提供参考。

  • 标签: 城市地价空间关联 外溢效应 攀比效应
  • 简介:基于三部门的人力资本驱动OLG模型,利用1995年~2016年、1998年~2015年两个时段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方法,探讨人力资本积累中的投资流量效应与老龄化存量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老年人存活率或预期寿命增加能显著促进经济增长;当期和滞后期的私人人力资本投资的GDP占比或收入占比提高能促进经济增长,但当期公共人力资本投资的GDP占比或收入占比与经济增长显著负相关,滞后期公共人力资本投资的GDP占比或收入占比与经济增长显著正相关,说明老龄化对经济增长有积极的一面;公共人力资本投资效果具有滞后性,因而政府在决策时需有长远考虑;非常规的经济刺激政策对我国经济向人力资本驱动的发展模式转变有负作用,因而应慎用。

  • 标签: 人力资本 老龄化 经济增长 投资流量效应 老龄化存量效应 资本积累
  • 简介:摘要依托佛山市地铁三号线工程车站基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对围护结构变形进行实时监测,来研究基坑空间效应对围护结构变形的影响。对监测结果分析表明在延深度方向上,变形呈中间大两头小的趋势,减少内支撑的间距可以增强结构内部的空间效应;在延基坑纵向方向上,变形同样呈中间大两头小的“凸”字形,距离结构边角处越远,变形越大,在基坑中部处基本可看作二维状态来进行考虑。

  • 标签: 车站基坑 围护结构变形 空间效应
  • 简介:摘要色彩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存在是绝对的,提供我们生存的必须并影响我们的生活。千百年来,人类在劳作和各种社会活动中,从大自然中获取灵感,得惠于万物同时发展和创造万物,我们认识色彩,继而运用与创造色彩,丰富原有的色彩世界,也扩展了人类的色彩视觉空间。色彩的特性是复杂的,甚至是一门奇妙而深奥的学科,本文将探讨色彩的象征性特征从而分析研究色彩的视觉属性,以及在室内空间中色彩运用的原理与方法。

  • 标签: 室内设计色彩 合理运用 视觉效应
  • 简介:摘要: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对土地资源需求不断增加。 推动国土空间综合整治生态建设是国家战略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分析了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对土壤、水文、小气候环境,生物、生态系统及景观格局的效应,总结了生态效益评价的方法和指标体系,并从生态效应研究的空间尺度、时间尺度、标准化及决策应用四个方面提出了问题和展望,以期为 国土空间综合整治 的决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国土空间综合整治 生态效应 效益评价 决策管理
  • 简介:摘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溢出效应是目前学者和政策制定者关注的热点之一。在“一带一路”和“新一轮振兴”战略背景下,各级政府在不同程度上实施了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策略来改善交通通达性,交通基础设施已成为政府支出重要投资方向。由于政绩考核与财政分权并存,地方政府期望在政绩考核中胜出,从而大力发展交通基础设施。交通通达性的提升对区域经济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和虹吸效应。溢出效应促使不同地区间的搭便车行为;虹吸效应有利于本地政府在交通锦标赛中胜出。研究交通通达性对地区经济增长的空间影响机理,有助于制定有针对性的振兴政策。

  • 标签: 公路交通 通达性 经济增长空间 效应研究
  • 简介:能否实现国土空间生态-生产-生活功能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已成为推进都市圈持续发展的关键科学问题。运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重心转移、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等计量模型,按照“生产-生态-生活”土地利用主导功能分类,以1995、2000、2005、2010年4期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定量分析合肥都市圈三生用地转型、时空格局特征及生态环境效应。结果发现:①1995-2010年合肥都市圈三生用地转型呈现生产用地明显减少,生活用地快速增加,生态用地略有提升;三者之间的转移关系大致为:生产用地向生活用地转移,生态用地基本稳定。②1995-2010年农村生活、生产用地及生态用地重心转移幅度较小;但从重心转移方向看,各功能重心空间转移方向差异较大,规律性特征不典型。而从重心转移距离看,不同功能重心转移路径、转移距离各异。③1995-2010年,合肥都市圈生态环境质量呈现稍有波动和后期恶化的特征。并且,在不同时段合肥都市圈生态环境波动改善和退化的主要土地利用变化类型和贡献率差异显著。

  • 标签: 三生空间 空间格局 生态效应 合肥都市圈
  • 简介:摘要根据新课程标准,反思当前的英语写作教学,我开始了对小学英语写作训练的初步探索,我通过积累,交际,写作,评价“四步法”教学,引导学生积累丰富规范的写作材料,通过学生间的交流和训练各种题材的写作放开学生的言语思维,借助评价让写作真正成为学生内心的一种动力。一个学期的实践下来,初有成效。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具体做法。

  • 标签: 积累 交际 写作 评价 习作教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头痛的课题。也是小学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课。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是从小学中年级开始进入作文教学。其实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就开始重视作文教学了,从学说完整通顺的一句话到书写句式的造句都是作文人门的开端。然而小学生的语文功底差观察能力低.更没有组织和驾驭语言能力,作文时经常是下笔无话可写。或者是茶壶煮饺子——有话吐不出。即使是东凑西拼勉强完成一篇习作。也是内容空洞,条理分不清,或者是词不表意.马头牛嘴对不上。让教师无法修改,苦不堪言。那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

  • 标签: 小学作文 语文 快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在对井冈山风景名胜区的旅游资源及特征分析基础上,以互联网数据为支持,对井冈山风景名胜区的旅游线路规划联动效应及其空间格局特征进行研究,以为有关实践及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景区旅游 规划 线路 联动效应 空间格局 井冈山
  • 简介:摘要学习语文的过程,实际上是语言不断内化的过程。新大纲强调语言内化要多读书,要积累语言材料并进行实践运用。因此,要加强阅读训练,使学生在琅琅的读书声中积累语言,在博览群书中积累语言,在举一反三中运用语言,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 标签: 朗读背诵博览
  • 简介:摘要《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习作教学的生活化,引导农村小学生积累习作素材十分重要,这样才能让他们写出生动的文章来。基于此背景,对基于农村元素积累习作素材的策略进行了探究,提出了引导学生基于农村文化、根值农村生活、引导细致观察积累习作素材的策略,希望能够达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 标签: 农村元素习作素材农村生活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4-11
  • 简介:在读中自然而然地积累丰富的语文材料,读中积累、学中积累、说中积累、用中积累、课外阅读中的积累等,丰富学生语言积累的途径

  • 标签: 丰富学生 学生语言 积累途径
  • 简介:友仁中学盘踞在一片山头上,碧嶂屏开,山水相伴。正值金秋,余晖将落,一片'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醉人风景。放学过后,一行人依道而行,一路轻歌,一路目语。身材高挑、一袭紫衣、长发随风轻轻飘起的一位女教师,随手拾起些许火红的枫叶,在落日余晖的映照下,笑靥如花。那清秀的身影是友中一抹亮丽的风景,她就是长沙市望城区友仁中学的梁敏老师。

  • 标签: 初中语文 语文名师 长沙市 望城区 名师工作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教学的本体性内容,积累语言经验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了一些有效做法在阅读中积累经验;从读学写进行语言运用;联系生活进行语言运用;坚持朗读形成语感。

  • 标签: 语言建构与运用 阅读中积累 从读学写 联系生活 坚持朗读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