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ICU脑卒中患者床旁螺旋肠管中的应用。方法收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ICU自2015年12月-2016年6月入住ICU的重症卒中患者82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经验式的床旁置管,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方法床旁置管。比较两组患者置管成功率及置管过程中并发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置管过程中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开展循证护理能够提高床旁肠管的成功率,减少置管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

  • 标签: 循证护理 ICU脑卒中患者 盲插鼻肠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在ICU脑卒中患者床旁螺旋肠管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9年4月~2020年7月心脑血管科接收的40例患者,按照患者自身的意愿将其分成A组(n=20)以及B组(n=20),并对其护理期间产生的各项数据进行记录和对比。结果:从不良反应发生概率进行分析,A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为60%,B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为0。从成功率进行分析,A组患者的成功率为50%,B组患者的成功率为100%,数据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脑卒中肠管患者提供护理干预操作时,选择循证护理方案,可以很好的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控制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循证护理 ICU 脑卒中 盲插螺旋形鼻肠管
  • 简介:【摘要】神经重症是一种病情复杂、治疗难度较大的一系列疾病,此类患者由于病情影响,多容易产生营养不良现象,导致临床治疗效果严重受损。临床多使用肠内营养支持提供给患者机体正常营养所需,目前胃管注气法盲螺旋肠管是神经重症患者常采用的肠内营养支持方法,众多学者对该方法效果进行了讨论。 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当前学者的研究情况加以总结,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 标签: 神经重症 肠内营养 盲插鼻肠管
  • 简介:摘要:肠管置管方法是向重症病人肠内给予营养的主要途径,特别是在临床上,使用该种方式能将营养送到重症病人的肠管内,予以营养支持。传统的医疗手法为法。但在使用这种方式时,很容易对病人产生一定的机械损伤,而这些损伤会对病人的医疗效率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因此,需对这种方式进行不断优化和改进,以此来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基于此,本文就改进肠管置管方法相关内容进行分析讨论,并进行综述。

  • 标签: 鼻肠管 盲插置管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老年患者床旁肠管的护理措施,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以往病例进行统计和分析。对老年患者实施一系列的护理措施,包括但不限于:1. 心理疏导:加强与患者的沟通,缓解其紧张情绪,提高患者的配合度。2. 健康宣教: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肠管置入的目的、过程和注意事项。3. 导管固定:采用弹性绷带固定肠管,防止移位或脱管。4. 饮食指导:根据患者的营养需求,合理安排饮食,促进肠管的吸收效果。结果:通过实施上述护理措施,我们发现老年患者的肠管置入成功率明显提高,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具体数据如下:1. 置管成功率:以往病例中,置管失败率较高,平均失败次数为3次。实施新的护理措施后,置管成功率显著提高,平均成功次数为2次。2. 并发症发生率:实施新的护理措施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明显降低,如误、导管堵塞、脱管等问题显著减少。结论:老年患者床旁肠管的护理措施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通过实施一系列的护理措施,如心理疏导、健康宣教、导管固定等,显著提高了老年患者的肠管置入成功率,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这些护理措施不仅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也为临床护理提供有益的参考。

  • 标签: 老年患者 床旁盲插鼻肠管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临床重症患者的病情大多较为严重,身体消耗十分明显,再加上患者的饮食状态不够正常,这就会导致患者身体消耗十分严重,对于临床治疗和后续的康复十分不利。对于重症患者,床边肠管是常用方式,可以帮助患者进行营养支持治疗,避免患者出现营养不良的状况。本文将对肠管的种类、特点等进行浅析,并对肠管的护理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 标签: 鼻肠管 重症 护理 进展
  • 简介:【 摘要】目的: 研究螺旋肠管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 中的 作用 价值 。 方法: 本次 66 例 研究对象均为接受 治疗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 , 入院日期为 2019.8-2020.7 ,利用 数字 分配法为患者实施小组分配,共分两个小组,将 其 分别命名为观察组(例 数: 33 )、对照组(例 数: 33 ), 将螺旋肠管 肠内营养 支持实施于 观察组,对照组 患者采取肠外营养支持 , 本次干预效果观察指标为: 营养指标 ( 血红蛋白、总蛋白、血清白蛋白 ) 。 结果: 护理 后,观察组 患者营养指标 相比 对照组,差异存在且观察组具有一定优势 ( P<0.05) 。 结论: 采取肠管 肠内营养 支持为 急性重症胰腺炎 患者实施营养干预,有效改善患者机体营养指标,能够为患者临床恢复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 。

  • 标签: 螺旋形鼻肠管 急性重症胰腺炎 肠内营养 营养干预
  • 简介:摘要21世纪肠内营养快速发展,人们也越来越注重健康和营养的发展,同时也提高了对肠内营养的重视程度。目的探讨床旁螺旋肠管技术在昏迷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昏迷患者在临床治疗中采取肠管置于患者空肠内,使得肠内营养得到支持,保证营养及水分的摄入,维持细胞的新陈代谢。结果昏迷患者肠管成功率第、风险高,对治疗效果造成不利影响。因此,需要改进昏迷患者肠管的技术和方法。结论本文探析了在昏迷患者插管中螺旋肠管的分类,置管方法、定位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了分析。对临床危重症和昏迷患者肠管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昏迷患者 盲插 鼻肠管 置管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肠管技术在外科病人营养支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针对院内2019年1月-2020年1月治疗的60例外科病患,对其采用不同方式放置肠管,研究组45例,参照组15例,观测两组放置肠管有效性、插管成功率、操作时长与并发症差异。结果 研究组置管成功率、一次性成功置管至空肠上端、操作时长均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床旁注气法肠管技术留置空肠管,安全性突出、成功率高、费用少,值得临床广泛运用。

  • 标签: 鼻肠管盲插技术 外科病人 营养支持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干预在ICU脑卒中患者床旁螺旋肠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80例ICU脑卒中患者,随机分组,即对照组40例,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实行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实施效果。结果:较对照组,观察组Hb、TP、ALB、AMC高,P<0.05;较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结论:在ICU脑卒中患者床旁螺旋肠管中,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营养状况,还可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预后。

  • 标签: 预见性护理干预 ICU脑卒中 床旁盲插螺旋型鼻肠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机械通气患者床边肠管实施肠内营养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本次调研中,参考2020.12-2022.12时间段,院内收治的78例机械通气患者,按照不同营养方式,78例患者分成两组,一组视为对照组,一组则为观察组,组内成员39例,对照组,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则实施床边肠管,对比两组营养护理效果。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前,对两组血清转铁蛋白、清蛋白等指标,两组数值差异化极小,数据对比,满足P>0.05,无统计学意义;实施干预后,再次对比上述指标,两组数值差异极小,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临床机械通气治疗患者,对其开展床边肠管实施肠内营养临床效果突出,护理价值突出。

  • 标签: 机械通气 盲插鼻空肠管 肠内营养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研究在机械通气患者中采取床边肠管行肠内营养措施的价值作用。方法:将2021年4月到2022年4月期间院内的68例机械通气患者纳入研究范围,利用随机分配法划分为对照组(接受常规经留置胃管行肠内营养操作)、观察组(接受床边肠管行肠内营养操作),对比两组患者不良情况发生风险与平均机械通气时间。结果:观察组整体患者不良情况发生风险与平均机械通气时间等相关数据信息明显比对照组更具优势,P

  • 标签: 机械通气 床边盲插鼻空肠管 肠内营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ICU重症胰腺炎患者中应用肠管置入术效果价值。方法:研究纳入对象为我院ICU2022年1月-2022年9月接诊的重症胰腺炎患者68例,接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行肠管置入术治疗患者为组,行传统法肠管置入术治疗患者为传统组,对比两组患者成功插管、插管成功补救例数;置管时间、对植入术后评分。结果:组患者1天内成功插管率为82.35%、插管成功补救17.65%,与传统组相应指标比率26.47%、58.82%,对比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组置管时间与畅通组对比差异不明显[(26.38±6.71)VS(26.72±6.83)],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对植入术后评分(90.27±3.95),优于传统组(84.34±5.08),对比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CU重症胰腺炎患者中应用肠管置入术能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患者补救插管次数,降低对患者的再次损伤,提高治疗质量。

  • 标签: ICU 重症胰腺炎 盲插法鼻空肠管置入术 置管时间 补救
  • 简介:随着人民物资生活的不断提高,大家对空气的质量要求也不断地提高,因此近几年空调事业发展很快,输送空气的通风管道技术也有迅猛发展。现在的输送管道大多采用矩形风管,占总用量的90%以上,而采用螺旋通风管的用户很少,占总用量不足10%。究竟采用哪一种风管好呢?下面谈谈矩形截面风管与螺旋风管的差别。

  • 标签: 通风管道 矩形截面 空调 输送管道 空气 差别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床旁肠管在重症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价值及护理措施进行研究。方法:以2022年5月-2023年5月为研究起止时间,用对照研究,选择重症患者26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平均进行分组,对照组用经留置胃管、观察组用床旁肠管,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以ALB、PA、TF为指标,观察组患者营养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以感染、反流、恶心、腹胀为常见并发症指标,其中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对于重症患者来讲,床旁肠管在重症患者肠内营养中的效果较为突出,能够对患者营养指标进行改善,也是控制不良反应发生率的重要措施,由此也能体现护理工作价值。

  • 标签: 床旁盲插鼻肠管 重症患者 肠内营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将床旁肠管技术应用于长期卧床患者,探究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至2022年6月于本溪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长期卧床需行肠内营养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对营养供给方式选择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65.83±11.65)岁,常规置入胃管供给营养;观察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65.51±11.89)岁,采用床边直接空肠营养管。对比两组患者舒适度、免疫功能、生活质量,记录鼻饲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置管前,两组患者舒适状况量表(GCQ)评分及免疫球蛋白(Ig)A、IgM、IgG、清蛋白(Alb)、血红蛋白(Hb)、血清转铁蛋白(TF)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置管7 d后,观察组GCQ评分[(80.36±8.78)分]及IgA[(3.75±0.36)g/L]、IgM[(3.95±0.25)g/L]、IgG[(11.96±2.36)g/L]、Alb[(36.28±4.76)g/L]、Hb[(113.38±15.51)g/L]、TF水平[(275.79±29.15)mg/d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73.52±11.82)分、(3.19±0.43)g/L、(3.34±0.17)g/L、(10.63±2.19)g/L、(31.35±4.63)g/L、(108.63±16.64)g/L、(239.35±23.53)mg/d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置管1个月后,观察组生理功能[(78.23±6.18)分]、心理健康[(76.16±6.35)分]、社会功能[(77.75±6.34)分]、情感职能[(79.12±6.72)分]、活力[(66.90±5.45)分]、躯体疼痛[(72.14±5.67)分]、生理职能[(71.40±6.71)分]、总体健康评分[(74.64±8.58)分]均高于对照组[(71.49±6.67)分、(70.25±6.39)分、(70.27±6.58)分、(70.98±7.06)分、(58.58±5.71)分、(67.28±5.36)分、(64.24±6.46)分、(66.57±8.7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置管期间,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0.00%(3/30)]低于对照组[26.67%(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床旁肠管为长期卧床患者进行肠内营养取得不错临床效果,有利于增加患者舒适度,增强免疫功能,降低鼻饲置管并发症发生率,改善营养状况,提升生活质量。

  • 标签: 长期卧床 误吸 鼻肠管 舒适度 免疫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重症胰腺炎患者中肠管置入术的应用。方法选择60例ICU重症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Flocare螺旋肠管置入胃腔,而后通过置管技巧推送直至空肠,通过腹部X线平片确认肠管位置或抽取液体PH值检查确定。结果56列顺利置入空肠,4例进入十二指肠,置管时间17~36min,平均27min。结论在ICU重症胰腺炎患者置入肠管行肠内营养治疗中采用法置入肠管,取得了较高的成功率和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盲插法 鼻空肠管置入术 重症胰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床旁徒手肠管在ICU脑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清远市人民医院)院脑科ICU治疗的重症脑损伤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留置胃管的方法行肠内营养供应,观察组采用床旁徒手肠管的方法行肠内营养供应。比较两组的一次性置管置入成功率、营养状况、并发症发生情况、预后及入住重症监护病房时间。结果两组一次性置管置入成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置管10 d内主观综合营养评价量表(SGA)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胃食管反流及误吸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腹痛腹泻、上消化道出血/穿孔、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预后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入住重症监护病房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ICU脑科重症患者采用床旁徒手肠管行肠内营养供应,一次性置管置入成功率高,可以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并发症少,预后佳,康复快,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 标签: 徒手盲插 鼻空肠管 ICU 重症脑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