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通气患者床边盲插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的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9
/ 2

机械通气患者床边盲插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的护理体会

姜英  李倩竹

淮安八十二医院   江苏 淮安  223001

【摘要】目的:探究机械通气患者床边盲插鼻空肠管实施肠内营养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本次调研中,参考2020.12-2022.12时间段,院内收治的78例机械通气患者,按照不同营养方式,78例患者分成两组,一组视为对照组,一组则为观察组,组内成员39例,对照组,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则实施床边盲插鼻空肠管,对比两组营养护理效果。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前,对两组血清转铁蛋白、清蛋白等指标,两组数值差异化极小,数据对比,满足P>0.05,无统计学意义;实施干预后,再次对比上述指标,两组数值差异极小,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临床机械通气治疗患者,对其开展床边盲插鼻空肠管实施肠内营养临床效果突出,护理价值突出。

【关键词】机械通气;盲插鼻空肠管;肠内营养;护理体会

在临床治疗中,机械通气患者极易出现并发症,这其中营养不良较为普遍,占比23%-61%,对于营养不良情况需要加以重视,给予患者有效的营养支持,加强机械通气预后效果。从临床研究显示,对患者采取肠内营养接受度及治疗效果相对较好。本文中简要阐述机械通气患者床边盲插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的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调研中,参考2020.12-2022.12时间段,院内收治的78例机械通气患者,按照不同营养方式,78例患者分成两组,一组视为对照组,一组则为观察组,组内成员39例,对照组,男女占比22:17,年龄均值(48.81±9.69),观察组,男女比例23:16,平均年龄(48.74±9.64),对比两组基础资料,差异化较小,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日常鼻留置导管,插管之前,向患者开展健康宣教,引导患者平卧位,借助湿棉签,清洁患者鼻腔,经鼻腔插入孔;按照患者实际情况,筛选胃管大小,确定胃管型号,再留置胃管长度,肠内营养方式参考观察组。

观察组:实施床边盲插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方式,以肠内营养泵,摄入肠内营养液中,适当增加管饲剂量。置管前15-30min,通过肌肉注射方式,甲氧氯普胺10mg,促进肠胃蠕动。置管时,取半卧位,测量病人剑突,到达前额发际,作为首个长度标记,标记25cm位置,再做第二个标记。借助鼻胃管置入术,置入导管,放置在第一标记,抽出胃液,亦或听诊有气过水声,确保导管存在胃内。握住导管,以轻柔推进力,伴随患者呼吸情况,导管摩擦力减弱,前进数毫米。缓慢进管中,轻度摩擦阻力存在。假设阻力明显递增,尽量不盲目用力。假设阻力突然消失,提示管端折返,到达胃腔,以上两种情况,退管第一标记处,重新进管。在通过幽门时,导管存在阻力,通过之后,存在落空感。继续置入,在第二个标记处,导管尾孔回抽,可以看到金黄色12指肠液;抽取肠液,测量PH>7,导管通过幽门,到达十二指肠。继续缓慢推送,推送导管105cm以上,导管尾端注入,注入20ml盐水,缓慢抽出导丝,妥善固定。置管后,马上行床旁腹部X线检查,保障导管形态,还有头端位置。

1.3效果评价

比较两组患者化验指标

1.4统计学意义

获取数据应用SPSS19.0进行处理,用(n,%)表示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用(¯x±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施护理干预前,对两组血清转铁蛋白、清蛋白等指标,两组数值差异化极小,数据对比,满足P>0.05,无统计学意义;实施干预后,再次对比上述指标,两组数值差异极小,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比较两组患者化验指标(¯x±s)

组别

n

血清转铁蛋白(mg/dL)

清蛋白(g/L)

前清蛋白(mg/dL)

观察组

39

273.69±32.76

240.10±25.67

36.16±4.54

30.24±3.49

31.55±3.76

27.24±3.24

参照组

39

273.71±32.77

202.49±22.10

36.19±4.57

29.64±3.65

31.59±3.79

23.64±3.50

X2

1.657

9.968

1.024

5.167

1.525

11.540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在临床治疗中,对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对于机械通气患者而言效果突出,补充营养及能量,减少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患者监护室时长。然而,大部分机械通气患者,肠道功能紊乱较为普遍,程度不同,因而,对患者胃喂养方式极易出现不良反应,造成肺部感染,亦或恶心呕吐。针对机械通气治疗患者,床边盲插鼻空肠管,进行肠内营养,防止上述弊端出现,因而这种方式应用较为普遍,患者获得极好的临床治疗。

对患者实施肠内营养,较于肠外营养整体效果极好,肠粘膜完整性极好,费用更为低廉。根据临床资料显示,肠内营养支持效果相对较好。肠内营养支持过程中,由于镇静物使用较多,因而对机械通气患者造成影响,存在胃动力减弱的情况。借助鼻胃管,对患者肠内营养治疗,误吸风险率极高,增加肺部感染概率。对机械通气治疗患者,采取鼻肠管喂养,营养作用突出,预防菌群移位,临床效果突出,改善患者营养情况,对比各项数据,患者耐受度更高。鼻肠管置入,采取盲插法,从床旁置入鼻肠管,较于其他方式,适用机械通气患者。在实操过程中,应以经验丰富医护,做好置管准备,在置管过程中,把控相关事项,做好精细护理。

本次调研中,对照组,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则实施床边盲插鼻空肠管,对比两组干预效果,实施护理干预前,对两组血清转铁蛋白、清蛋白等指标,两组数值差异化极小,数据对比,满足P>0.05,无统计学意义;实施干预后,再次对比上述指标,两组数值差异极小,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语

综上所述,机械通气患者床边盲插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综合效果突出,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罗中燕. 机械通气患者床边盲插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的护理体会[J]. 结直肠肛门外科,2018(s2).

[2] 钟贤,林艺珍,陈晓凤,等. 床边盲插鼻空肠管对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研究[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1(17):109-110.

[3] 李晶,吕阳,宋雪莲. 床旁盲插鼻肠管技术应用于长期卧床患者中的临床效果[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3,29(3):434-439.

[4] 艾美花,林硕超,林素凤,等. 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经鼻空肠管行早期肠内营养的效果观察[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2,13(11):18-21.

[5] 杨希. 比较胃内注气法与等待法在床旁徒手盲插鼻空肠管技术的应用效果[J]. 养生保健指南,2019(25):308.

[6] 曹芹,孙文杰,孙静,等. 两种床旁盲插鼻肠管技术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疗效对比[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1,21(37):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