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从编辑职业和研究前期准备的角度,把白先勇文艺的传播与接受梳理了几个板块,包括白先勇作品的出版——中文出版、英文出版、其他语种出版、《孽子》的出版情况;其中中文出版最大一块是在台湾,其次是中国大陆、香港、新加坡等。还有舞台剧和影视剧改编、推广昆曲、演讲会及获奖(荣誉)、研究白先勇的论著、传记与单篇论文的基本情况等。

  • 标签: 梳理 白先勇 出版与研究
  • 简介:从文学与艺术的整合视野观照白先勇,便可以看到他将文学家的才情、想象与戏剧家的编导、审美有机地结合起来,既创造了一个备受世人关注的文艺世界,也丰富和美化了自己的艺术人生。作为一位深受中华传统文化影响的文艺家,白先勇能够充分理解中国书法文化和创造性地运用书法符号进行艺术再造,在传统昆曲的复兴上,白先勇巧妙化用传统书画,真正实现了其所追求的"昆曲新美学"。由此在弘扬源远流长、融情献美的中国传统"艺术经典"文化,以及创新、整合书法文化与文学戏曲方面做出了难能可贵的贡献,对于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推动书法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也都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

  • 标签: 白先勇 书法文化 文艺整合
  • 简介:《孽子》是白先勇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它通过对一群底层少年成长史的描写表现出作者对生命中困顿与救赎的沉痛体验,以及人生空悲与轮回的佛家感悟,同时表达了作者对特殊生存群体的人文关怀和对人世的悲悯情怀。

  • 标签: 《孽子》 白先勇 宗教意识 人道主义
  • 简介:一、历史感与白先勇文本的文化忧患白先勇从青年时代起就体悟到如果要把中国现代文学推向世界文学舞台的中心,就必须尊重民族文化传统的道理。自晚清以来,中国近代知识分子都曾因为某些因素失掉过知识分子所应有的独立性和自觉性。在动乱不安的20世纪,白先勇深知中国许多作家和知识分子已成为被政治极权列为首要压制的对象;而除了受到思想压制外,在文化精神层次上更备受西方文化及其文明的挑逗和侵袭。

  • 标签: 白先勇小说 文化思维 历史书写 现代文学 历史感 世界文学
  • 简介:一直以来,学界对白先勇短篇小说中"去国离家"之痛有多番探讨。但实际上,小说中呈现出的个人化地方书写也值得关注。本文就试图借用文化地理学的相关概念,来探讨白先勇在书中,对上海、台北、纽约三地的地方书写。三个地方的书写,在塑造人群的地理想象方面,扮演着核心角色,不同的书写模式也反映了作者不同的精神指向和价值观念。本文旨在推敲白先勇如何将真实地理景色,转化为充满个人经验、记忆、想象的地方。

  • 标签: 白先勇 地方书写 空间
  • 简介:白先勇作为台湾同性恋题材文学的奠基人,他的《孽子》是当代第一部正面描写同性恋题材的长篇小说,被称作"惊世骇俗的挑战",但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从此同性恋题材也不再成为禁忌而获得救赎,"同性恋者"获得了更多的话语权。本文将在福柯的理论视域下分析白先勇小说中的性别意识,以及他对"同性恋者"话语的重构。

  • 标签: 白先勇 同性恋题材 福柯 话语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