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县级疾控机构结核病实验室涂片质量和能力,为加强结核病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涂片质量保证手册》(EQA)的要求,迪庆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4年开始按季度、半年对所辖县级疾控机构结核病实验室进行双盲法涂片复检与现场评价。结果盲法复检阳性符合率、阴性符合率和总符合率7年平均为95.30%、98.57%和97.89%;细胞数、涂抹大小、膜厚薄、染色和膜脱落的质量指标合格率为88.58%、72.02%、81.18%、98.10%和92.46%。结论EQA盲法复检与现场评价促进了县级疾控机构结核病涂片质量与技能的提高。目前,采样、涂片等技术已能适应工作要求,但膜厚薄的质量指标有待进一步地提高。

  • 标签: 肺结核 痰涂片 双盲法 符合率 合格率
  • 简介:摘要涂片作为发现结核病,选择治疗方案、评价疗效的重要手段,在结核病控制中十分重要的地位。加强涂片的质量控制,提高实验室的质量,提高肺结核涂阳病人的发现率已成为当前结核病控制规划实施中的重要内容。

  • 标签: 结核病 痰涂片 镜检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肺结核的实验室涂片与胸部x线检查结果阳性率的对比,查找差异原因,总结诊疗经验;结论加强实验室涂片检查与影像学诊断以及临床表现等综合分析,才能提高病人发现率,控制感染源。

  • 标签: 肺结核 实验室痰涂片镜检 胸部x线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样本制备涂片进行抗酸染色可对结核病进行预期诊断,同时经培养分离的分枝杆菌也可以提供是肺结核还是由除结核分枝杆菌之外的分枝杆菌(MOTT杆菌)或非结核分枝杆菌(NTM)导致的疾病进行确定诊断。高达50-60%的临床样本制备的涂片显示阴性,而AFB培养为阳性。因此,培养技术在分枝杆菌疾病诊断中起到关键作用。结果涂片阳性率为35%,960培养阳性率为58%(290/500),960污染率为2.8%结论960分枝杆菌培养对分枝杆菌的检出优于涂片

  • 标签: 痰涂片 分枝杆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外周涂血片显微和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白细胞的分类计数结果,探讨两种方法的可比性及一致性。方法对142例患者血液标本分别进行外周涂血片和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分类,比较白细胞分类结果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血涂片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白细胞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分类计数结果有较高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分别为0.964、0.931、0.605(P<0.05),但对单核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测定结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白细胞的检测与显微有一定的相符性,可为临床提供简便、快速可行的筛查方法,但尚不能完全代替外周血涂片人工对白细胞的分类计数。

  • 标签: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白细胞计数 白细胞分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性质的液标本的涂阳检出率,提高结核分支杆菌的检出水平。方法按照《结核病诊断实验室规程》中的萋尔-尼尔逊氏染色方法严格操作,并按结果分级报告结果不同时间留取的标本与涂阳检出率无明显差别,而送检标本的质量以及检验人制作涂片膜厚薄、脱色效果均能影响结核分支杆菌检出率。

  • 标签: 结核菌 标本 检验
  • 简介:摘要肺部结核病形成空洞者并不少见,而空洞型肺结核病人的涂片阳性检出率非常高。本文通过对71例空洞型肺结核病人的医学影像学资料及其涂片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显示首先,空洞型肺结核病人的涂片阳性检出率确实非常高;同时,涂片阳性的空洞型肺结核病人的医学影像学信息显示一些共同特点。为此,读医学影像学资料对高度考虑空洞型肺结核、中能检出结核菌的病人应进行认真、仔细、反复的涂片检查,提高空洞型肺结核病人的涂片阳性检出率,为结核病控制和肺部空洞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提供帮助。

  • 标签: 空洞型肺结核 痰涂片阳性 检出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尿沉渣在临床中的重要意义。方法将我院收治1000例尿液样本进行尿液检查,分别采用尿沉渣法(试验组)和尿液分析仪法(对照组)对样本进行检测。结果对比两种检查结果,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尿液分析中,诊断泌尿系统相关疾病的重要指标是尿沉渣法,其重要地位是无法撼动的。在诊断尿检结果的过程中,尿液分析仪不能替代尿沉渣的检验结果,二者综合起来应相辅相成,确保临床诊断的万无一失。

  • 标签: 尿沉渣镜检 尿液分析仪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盲法复检结果评价贵州省县级结核病实验室工作。方法分析贵州省2006-2011年县级结核病实验室盲法复检结果。结果2006~2011年6年合计阳性及阴性符合率分别是96.98%、99.14%,年度间各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符合率呈年度上升趋势(P<0.05),各年度阴性符合率均高于阳性符合率(P<0.05);2011年度各符合率均超过99%,未出现1例高假阳性和高假阴性。结论盲法复检能反应实验室质量的真实水平,定期分析盲法复检数据能为拟定提高质量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结核 痰涂片 盲法复检 EQA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甘肃省结核病涂片检查室间质量控制实施效果。方法按照《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涂片标准化操作及质量保证手册》的要求,对我省2007-2011年省对县涂片盲法复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07-2011年共抽检20207张涂片,阳性符合率86.03%,阴性符合率99.67%。假阳性率为2.78%,假阴性率为1.45%。现场评价和批量测试结果均较好。结论加强重视,保证实验室人员稳定性,加强人员的业务培训,进一步提升全省各级结核病实验室工作质量。

  • 标签: 结核病 盲法复检 痰涂片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1030例支气管刷查找抗酸杆菌结果。方法由临床医务人员制作好刷片用本室自备的萋尼氏染液进行染色并。结果1030例刷片中39例阳性,占379%,其中临床上诊断为肺癌患者无一例阳性;疑似肺癌患者、AIDS患者及肺结核患者阳性率分别为223、1041及413%。结论刷片查找抗酸杆菌对结核病的诊断提供很重要依据,对临床治疗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标签: 刷痰 抗酸杆菌 萋尼氏染色 阳性率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多功能超高倍显微分析仪与普通显微在白带中的临床作用。方法分别从每位患者阴道壁和子宫后穹隆取白带标本各一份,并做好标记,用普通显微对两份标本进行检查,用多功能超高倍显微分析仪对两份标本混合后进行。结果共检测200人,收集标本400份,普通显微共检出真菌孢子27例(13.5%),滴虫3例(1.5%),P0为Ⅲ0/Ⅳ0的有109例(54.5%);多功能超高倍显微分析仪检出真菌孢子42例(21.0%),滴虫4例(2.0%),P0为Ⅲ0/Ⅳ0的有135例(67.5%)。疑为支原体或衣原体10(5.0%),疑为细菌性阴道炎者52(26.0%)。普通显微与多功能超高倍显微分析仪比较,在真菌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功能超高倍显微分析仪在妇女白带的检查中具有比普通显微更全面、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白带 多功能超高倍显微分析仪 镜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尿沉渣在日常工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方法在通过对尿液标本的收集、对标本的染色、使用标准化尿沉渣检查器材以及显微检查和结果报告等诸多问题探讨和分析。结果严格按照注意事项操作表明尿沉渣更加的快速、方便、报告值更加贴近真值水平。结论通过尿沉渣显微检查的操作规范化,尿液沉渣显微检查至今仍是一项有价值、不可替代的临床试验,其检查操作的规范化更加有利于临床疾病诊断和疗效观察。

  • 标签: 尿沉渣标本 注意问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下吸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68例经纤维支气管下吸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经纤维支气管后,自觉症状明显改善,呼吸频率、心率、血氧饱和度(SaO2)亦明显改善。结论纤维支气管下吸通过规范的护理和良好的操作是安全有效的。

  • 标签: 支气管镜检查 抽吸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方法对43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起病病因、临床症状、肾损害相关因素及预后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①诱因感染13例,占58.59%;进食特殊食物57例,占25.11%;②出现肾脏症状10例,发生率为46.26%;5例皮肤紫癜者14例出现肾损害,占24.56%;6例皮肤紫癜加消化道症状者中43例出现肾脏损害,占64.18%;4例皮肤紫癜加关节症状者中15例出现肾脏损害,占31.25%;5例皮肤紫癜加消化道症状加关节症状者中33例出现肾脏损害,占60%;③预后32例治愈好转,占94.71%。结论过敏性紫癜发病诱因以感染为主,特别是消化道症状明显者,易发生肾脏损害。

  • 标签: 小儿 过敏性紫癜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用相差显微检查血尿中红细胞形态在鉴别血尿来源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肾小球性疾病血尿200例;非肾小球性血尿200例;正常对照组200例,用相差显微观察尿红细胞形态与临床肾活检诊断血尿进行比较,评价相差显微下尿红细胞形态判定血尿来源的可靠性。结果200例肾小球性血尿患者中非均一红细胞血尿阳性率为90%,均一性红细胞血尿阳性率为10%,200例非肾小球性血尿患者中均一红细胞血尿阳性率为95%,非均一性红细胞血尿阳性率为5%。相差显微法的灵敏度为95%,特异度为95%。结论在相差显微下检测红细胞形态操作简便,结果与临床符合率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都较高,对鉴别血尿来源和定位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我院近6年来的资料,肾小球性血尿中至少有2种以上红细胞形态的改变,包括红细胞大小不等,形态异常(常见芽孢状、花环状),除红细胞本身病理因素改变外,要注意排除其他干扰因素的影响,如尿液PH、渗透压等。

  • 标签: 相差显微镜下尿红细胞形态变化 相差显微镜下尿液中的红细胞形态可分为三型
  • 简介:摘要尿液分析主要用于检查泌尿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肝胆疾病等,是临床上常用的检测项目。干法学法可以快速分析尿液中许多化学成分,且操作简便、灵敏、快速,正被各家医院广泛应用。尿沉渣检查是用显微对尿沉淀物进行检查,识别尿液中细胞、管型、结晶、细菌、寄生虫等各种病理成分,辅助对泌尿系统疾病作出诊断、定位、鉴别诊断及预后判断的重要常规试验项目,是保证尿液分析结果准确的基础。但临床上因工作量大等诸多原因造成干化学法分析尿液有一定的漏诊。两者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文对我院2011年随机抽查的2000例作尿常规的成人妇女患者进行尿十一联分析及尿沉渣

  • 标签: 干化学法 尿十一联 红细胞 白细胞 管型 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