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房颤患者的运动病理生理特征。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在本医院就诊的房颤患者为例,其中共有97例患者,这些患者都签署过知情同意书,并且也完成规范化的心肺运动实验中的极限运动,随后选择30例正常人,让其成为参照组中的对象,这些人在年龄、性别方面与房颤患者相近。结合标准方法对房颤患者的心肺运动试验核心指标进行分析计算,有效地和正常人做比较,然后通过统计学对样本进行独立检验。与此同时,还会对房颤患者进行分组,结合是否存在心衰分为两个亚组,对各组心肺运动实验核心指标的组间差异进行有效比较。结果 在对比分析相关实验结果以后发现,房颤患者心肺运动试验峰值摄氧量、峰值脉搏量都明显低于正常人,但二氧化碳排出通气比值最低值、排出通气斜率都明显高于正常人。在热身、静息等时期,各心肺运动试验核心指标都表现出先缓后陡的上升趋势,同时在恢复期迅速下降。结论 心肺运动试验检查结果显示,房颤患者和正常人相比,有着十分明显的运动生理学反应异常。其中主要在运动过程中反映呼吸循环系统的异常方面体现出来,并且还在整体功能的各项指标异常方面体现出来。

  • 标签: 房颤患者 运动病理生理学特征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脑出血是一种严重的神经血管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和经济负担。脑出血的病理生理过程涉及多个方面,包括病变血管的破裂、血液进入脑组织形成血肿、局部脑缺血和脑水肿等,导致临床表现的多样化,包括剧烈头痛、意识障碍、呕吐、颅内压增高症状以及偏瘫或肢体活动障碍等。虽然目前关于脑出血的研究也引起了高度重视,并且取得了相应的研究成果,但是针对脑出血的病理生理学分析依旧是当前临床工作的重点,本文将结合学者的研究基础,针对脑出血的病理生理机制展开论述,探讨脑出血的病因,分析脑出血病理生理的变化过程,更好地为临床脑出血的治疗预防工作带来参考。

  • 标签: 脑出血 病理生理 临床探讨
  • 简介:摘要:在中国,老年人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是社会和家庭的重要财富,同时也是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对象。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对健康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医疗卫生服务,还包括心理、社会、家庭和文化等多方面的服务。随着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老年健康问题也日益突出,并呈现出以下特点:老年期患病率升高;疾病种类增多;失能和残疾风险增加;疾病负担加重。

  • 标签: 老年健康 生理病理特点 健康问题
  • 简介:摘要:本论文旨在深入研究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以揭示疾病的本质和机制。我们通过回顾病理学的基本概念,分析疾病形成与发展的生理过程,以及探讨了病理学的新前沿,来加深对该领域的理解。此外,我们还探讨了病理生理学中细胞与组织的生理学、免疫系统与免疫性疾病、神经生理学与神经性疾病等关键话题。通过本文,我们希望促进跨学科研究,推动医学领域的进步,以更好地理解、预防和治疗各种疾病,提高患者的健康水平。

  • 标签: 病理学 病理生理学 本质
  • 简介:摘要:酮体代谢在心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在能量供应和心脏重构方面。在心肌缺血、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状态下,酮体成为心脏的重要能量来源,对维持心脏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深入研究酮体代谢的机制和作用,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未来,基于酮体代谢的治疗策略可能成为心血管疾病治疗的新方向,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选择。然而,临床应用仍需进一步探索和研究,以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

  • 标签: 酮体代谢 心脏功能 心血管疾病
  • 简介:摘要:文献阅读讨论式学习在研究生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并未受到重视,本团队将文献阅读讨论式学习引入高级病理生理学课程教学,采用文献阅读报告结合综述写作的考核方式,提高了研究生的阅读能力及创新思维。本文介绍其实施过程及反思。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结节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肺结节的临床特征进行总结。结果:相关病人中共有孤立性肺结节(SPN)47例,多发性肺结节16例,SPN中共有非典型腺瘤样增生(AAH)及恶性35例,良性12例。肿瘤标志物升高程度高于良性结节(P<0.05),存在临床症状者多于良性结节(P<0.05)。结论:在肺结节的诊断过程中,可通过对肿瘤标志物、临床症状进行鉴别。

  • 标签: 肺结节 病理特征 临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医学教育领域中,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改进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之一。《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作为医学专业中重要的基础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病理学思维、临床推理能力和诊断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实际中存在一些限制和挑战,比如过于依赖教师讲授和被动接收知识的模式,缺乏与临床实际情况的有效链接,导致学生在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常常感到困惑。因此,为了提高《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有必要研究和探索创新的教学模式。病例分析教学模式作为一种以真实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医学教育中的临床相关课程,如内科学、外科学等。病例分析教学模式通过让学生参与到真实病例的讨论和分析中,培养了学生的临床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临床情境中。基于此,本文将对《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中,如何融入病例分析教学模式进行简单探讨。

  • 标签: 病例分析教学模式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 应用探索
  • 简介:摘要:近年来从错误中学习原理受到国际教育心力界的重视,但我国医学教育界对应用并未受到重视。在病理生理学教学设计中嵌入从错误中学习原理,在课堂创设学生产生错误学习的丰富环境,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采取合适的错误学习方法进行病理生理学教学。错误学习方法的应用提高了医学生的综合临床胜任力。本文将介绍我们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应用从错误中学习原理的实践及体会。

  • 标签: 从错误中学习,病理生理学 临床胜任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锂盐中毒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生理机制。方法:本研究纳入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间共计90例锂盐中毒患者,并采用对比法进行研究。收集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病史和临床症状等信息。同时,通过实验室检查获取患者的生化指标,如血锂浓度、肾功能、电解质紊乱等。结果:在90例锂盐中毒患者中,男性患者占60%,女性患者占40%。年龄分布范围为18岁至65岁,平均年龄为40岁。临床症状方面,最常见的表现是恶心呕吐(80%)、乏力(70%)和手颤(60%)。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平均血锂浓度为1.5mmol/L,肾功能异常的患者占40%,电解质紊乱的患者占30%。结论:锂盐中毒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恶心呕吐、乏力和手颤等症状。锂盐中毒可能通过影响肾功能和导致电解质紊乱等机制导致临床症状的发生。本研究结果对于锂盐中毒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锂盐中毒 临床表现 病理生理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硬化性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硬化性细胞瘤病历资料9例,对症状、发病部位、单发/多发情况进行观察。结果:相关病人中共有咳嗽、背部疼痛、盗汗等主要症状,发病部位主要为右上叶,表现为单发,直径通常≤2.5cm。肿瘤细胞病理特征主要为圆形间质细胞、立方样细胞。结论:硬化性细胞瘤的临床和病理特征较为典型。

  • 标签: 硬化性细胞瘤 病理特征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多发肺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总结。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2例多发肺腺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包括病人的年龄、性别、肿瘤分布、T/M分期、胸膜侵袭、淋巴/血管浸润等情况。结果:多原发肺腺癌(MPLA)组和肺内转移组(IM)病人的年龄、性别等临床特征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胸膜侵袭、淋巴/血管浸润等特征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T/M分期方面,肺内转移组T3分期的病人数量高于其他分期(P<0.05)。结论:相关病人在T/M分期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原发性胃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3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38例原发性胃淋巴瘤患者,收集临床症状、病理和分期等资料,总结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结果:本次研究38例原发性胃淋巴瘤患者,以腹痛36例和腹胀27例为主要临床表现,占比分别为94.73%和71.05%,其次为上腹不适15例,占比39.47%,38 例患者中以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最为高发,共31例,占比81.58%,结外边缘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6例,占比15.79%,套细胞淋巴瘤1例,占比2.63%。疾病分期方面以II和IV期较为集中,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31例,死亡率29.03%,IPI指数≥2有11例,外边缘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死亡率50.00%,IPI分布相当,套细胞淋巴瘤存活率100.00%。IPI指数与疾病分期决定其预后走向。结论:原发性胃淋巴瘤临床表现与胃癌相似,极易误诊,绝大多数只能靠病理检查确诊。

  • 标签: 原发性胃淋巴瘤 临床分析 病理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肠杯状细胞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分子机制。方法收集2016年5月及2022年1月北京医院病理科2例直肠杯状细胞腺癌的患者资料、病理诊断及预后信息,分析直肠原发杯状细胞腺癌的临床特点、组织病理特征及其分子改变。结果例1女,72岁;例2男,67岁。手术切除后均诊断为杯状细胞腺癌,例1肿瘤位于直肠距肛门5 cm,大小2.5 cm×2.0 cm×1.3 cm,带粗蒂;例2肿瘤位于直肠距肛门7 cm后壁,肿瘤大小1.0 cm×0.8 cm×0.7 cm。镜下见肿瘤在直肠内浸润性生长,2例中可见杯状或印戒样肿瘤细胞。杯状细胞呈柱状,细胞质透亮,核位于基底部,核异型不明显;印戒样细胞圆形或椭圆形,细胞质内富含黏液,核深染,月牙形。瘤巢呈腺管样、小巢状、菊形团样、小梁状、筛状或片状结构。2例杯状细胞腺癌肿瘤细胞均表达细胞角蛋白(CK)20、CDX2、突触素,嗜铬粒素A和CD56;HER2免疫组织化学2例均阴性,错配修复蛋白2例MLH1、MSH2、MSH6和PMS2肿瘤细胞均显示未缺失。基于二代测序技术的基因检测结果发现2例直肠原发杯状细胞腺癌均示APC、p53、KRAS、BRAF、NRAS为野生型,微卫星状态均为微卫星稳定,但2例均有FAT1基因点突变。2例随访时间分别为7和67个月,均未发现远处转移及复发。结论直肠杯状细胞腺癌极为少见,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表达与阑尾原发杯状细胞腺癌类似,直肠杯状细胞腺癌分子检测提示FAT1基因突变导致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可能在其发生发展上起作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子宫平滑肌肿瘤应用病理诊断与临床特征。方法:参与本次研究患者的数量为80例,时间为2022年1月份至2022年12月份,所有患者均提供肿瘤病理诊断。结果:80例患者当中,肌壁间中的肿瘤发生率更高,依据组织分型,可以包括平滑肌瘤、平肌肉瘤、恶性潜能未定平滑肌肿瘤。结论:对于核裂象数目、细胞学特征以及凝固性肿瘤细胞坏死,可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子宫平滑肌肿瘤。

  • 标签: 子宫平滑肌肿瘤 病理诊断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病例教学联合思维导图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病理生理学教学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燕京医学院2017级本科生124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60人和对照组64人。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试验组采用课上病例教学联合课后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课程结束后通过云班课平时成绩和试卷成绩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采用SPSS 17.0进行Wilcoxon秩和检验和Welch’s correction t检验。结果试验组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有效的调动(P<0.001)、知识的理解力也优于对照组(P=0.020)。试验组的平均理论成绩优于对照组(P=0.036),主要表现为客观题成绩高于对照组(P<0.001)及简答和论述题成绩高于对照组(P=0.006),名词解释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2)。结论病例教学联合思维导图可显著提高病理生理学的教学质量。

  • 标签: 病例教学 思维导图 病理生理学 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Posner Schlossman syndrome ,PSS),也称为青光眼睫状体炎危象,是一种急性眼部疾病,表现为眼内压 (Intraocular pressure,IOP) 显著升高的非肉芽肿性前葡萄膜炎。其病因和病理机制不明,这篇综述讨论了我们目前对PSS病理生理学机制的有限的理解。

  • 标签: []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 巨细胞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