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简介:甘肃是一个多民族省份,世居甘肃的有回、藏等16个少数民族。甘肃甘南藏族属于安多藏区范围,藏语中"安"是发音字,"多"是"下部""末尾"的意思。甘肃甘南藏族弹唱在整个安多藏区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力,出现了一批代表性人物,如华尔贡、勒格加等,这种弹唱音乐文化原始古朴、内容丰富,是当地藏族同胞内心情感世界的真实写照。本文主要对甘南藏族弹唱在当代社会中的繁荣及传承保护意义进行了论述,通过传承和发展揭示其古老神秘的历史和文化特征,并对其在当代社会中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进一步促进这一独特民族的传统文化信息及弹唱音乐可持续发展。

  • 标签: 甘南藏族 弹唱 繁荣 传承 保护 意义
  • 简介:理县藏族音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具有地方特色,也具有区域共性。理县藏族音乐的特质,既有利于该地区共同居住的藏、羌、汉族人民之间的交流,更有利于促进民族之间的和谐,对弘扬我国民族文化和研究理县藏羌音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理县 藏族民歌 舞蹈音乐
  • 简介:藏族宗教音乐初探田联韬在我国藏族地区流行的宗教信仰,主要是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其次是本教(亦称本波)。本教是藏族的原始宗教信仰,是属于自然形式的宗教,它崇奉自然信灵与鬼怪。据本教经典记载,本教的创始人是祖师辛饶米保。本教最初起源于西部象雄地方(即...

  • 标签: 宗教音乐 羌姆乐舞 诵经音乐 佛教寺院 佛教音乐 本教
  • 简介:热巴,是藏族的大型民间歌舞表演艺术,有悠久的历史传统。热巴有流浪热巴与定居热巴两类。流浪热巴主要集中于西藏昌都地区,表演有高度的技术性与艺术性,包括热巴卓(乐舞)、热巴谐(歌舞)、小戏,以及杂耍、气功表演、卡夏(近似相声)、牦牛舞、鹿舞等多种艺术形式。定居热巴(勒巴、拉巴跺)流传于云南迪庆藏族自治I的维西县、香格里拉县和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交界处内外塔城地区以及藏、纳西、傈僳等民族的居民中,定居热巴的演出含有鲜明的宗教祭祀性,表演形式与流浪热巴有同有异。

  • 标签: 热巴 热巴卓(铃鼓舞) 热巴谐(热巴弦子) 米拉热巴 神川热巴 勒巴
  • 简介:为新生活歌唱,为新西藏舞蹈。服装、道具、灯光、音乐都作为卓玛内心深处这一主体的意象存在。舞蹈《卓玛》向人们展示了藏族舞蹈所具有的美学特征。

  • 标签: 藏族舞蹈 作品赏析 美学特征 歌唱 道具
  • 简介:美丽的天鹅洲,依偃在湿地的怀里,起飞的白鹭,触摸天边的晨曦,一阵晚风轻轻掠过,芦荡响起清脆的芦笛,唤醒了鸟儿,唤醒了鱼儿,唤醒了沉睡的大地,啊!天鹅洲,你这古老圣洁的湿地,叫我怎能不爱你。可爱的白鳍豚,跳跃在天鹅湖里,幕归的麋鹿,披着夕阳的彩衣,一阵晚风轻轻掠过,水杨吟歌甜美的夜曲,唱睡了鸟儿,唱睡了鱼儿,唱睡了欢腾的大地,啊!天鹅洲,你这神奇宝贵的湿地,叫我怎能不爱你。

  • 标签: 天鹅湖 恋歌 湿地 唤醒 大地
  • 简介:弦子歌舞,汉语俗称"弦子",藏语称"谐"或"康谐",是一种流传广泛、具有代表性的藏族民间歌舞艺术。弦子歌舞产生和盛行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巴塘县,汉语俗称"巴塘弦子",藏语称"巴谐"。弦子的歌与舞优美、热情,曲目十分丰富。弦子由巴塘传播到藏区各地后,产生了多样的流变与发展。

  • 标签: 弦子 “谐” “康谐” 传播 流变
  • 简介:藏族宗教乐舞带有鲜明浓厚的雪域色彩和高原风格,尤其在带有傩艺术性质的乐舞表演中,不仅体现出藏族特有的文化背景和文化氛围,而且显示出她粗犷、豪放、古朴的气质与性格。从乐舞的发展中可以窥视到藏族文化发展的脉络。

  • 标签: 藏族 乐舞 苯教 藏传佛教
  • 简介:<正>民歌是用民族语言歌唱的。民族语言对于民歌风格色彩的形成至关重要,尤其对民歌旋律特征有决定性的影响。四川木里拍米藏族音乐,其主要构成部分是民歌,故语言在拍米藏族音乐研究中占据了重要位置。木里拍米藏族与云南省南坪、宁蒗、维西、永胜、丽江等地的普米族同操一种语言即普米语。在云南和四川凡操普米语的居民都有相同的自称。木里沙湾一带藏族自称为“拍米”或“朝米”,云南的自称为“普米”。这里“拍”、“朝”、“普”都是同一词的方言语音变体,是“白”之意,而“米”侧是“人”之意,“拍米”、“朝米”、“普米”意译为“白人”。

  • 标签: 藏族 音乐研究 民歌 民族语言 旋律特征 普米语
  • 简介:戏台楹联,联贴艺术中备受重视的一枝奇葩。自从民族戏剧成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后,因在中国这样以农为本、讲究耕读传家的小农经济社会,戏剧艺术长期起着传播历史知识、扶植人伦道德、扬善抑恶、匡扶正义的重要作用。无论是城是乡,每当有神会、节庆、农闲

  • 标签: 佚名氏 同州梆子 楹联 州府 乾隆 会馆戏台
  • 简介:儋州调声是海南歌种之一,是一种有歌有舞的民间齐唱形式,它源于儋州山歌却又气质面貌与之迥然不同。它特别善于吸收衍变,深受儋州人民的喜爱,它有很强的自娱性、竞技性、欣赏性等。

  • 标签: 海南儋州调声 演唱分析 齐唱形式 载歌载舞
  • 简介:藏族旋律绝无仅有的民族风格呈现出某种复合性,它并非单纯表现为南音或北音风格,而是在南音风格基础上又兼容了较多北乐风范。本文着重从旋律形态角度就其风格特征进行具体分析论证,并论及其风格形成的经济、地理、人文历史等文化背景特点。

  • 标签: 藏族 旋律 复合性 文化
  • 简介:《格萨尔》是一部伟大的英雄史诗,是中国独具特色的民族曲艺瑰宝。《格萨尔》在不断演进中融汇了不同时代藏民族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中关于历史、宗教、道德、风俗、文化、艺术的丰富知识;同时也深刻地反映出藏族人民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奋发崛起的民族精神。

  • 标签: 《格萨尔》 社会学视野 曲艺音乐 藏族 英雄史诗 民族曲艺
  • 简介:四川是个多民族的省,少数民族的民间音乐极为丰富。在这绚丽多姿,奇芳异彩的百花园中,有一支独具特色的奇葩,这就是阿坝藏族自治黑水县藏族(阿尔麦人)二声部民歌。它不仅种类多,演唱形式多样,而且数量也很丰富。一九八四年十二月,我们对黑水县知木林区进行了调查、采录,历时一个多月,邀请了五十二个民歌手(其中最大年纪62岁,最小年纪12岁),录制了不同演唱形式的二声部民歌一百○五首,取得了可喜的收获。

  • 标签: 民歌手 演唱形式 民间音乐 阿尔 黑水县 衬词
  • 简介:本文以当今唢呐交响化语境为切入点,对《藏风》的创造性探索予以解析。曲中对藏族的多彩风情(民俗的、佛事的)进行的多主题的口语化表现,将现代结构观念融于中国传统的渐变原则中。而唢呐特性在现代交响协奏中的多层次音色音响布局,以整体性布局与细腻笔触将藏族风情予以简笔勾勒,实现了以随性、自然、优雅的音乐语言作深刻哲理素描的创作理念。

  • 标签: 唢呐 交响化 藏戏 民俗风情 《藏风》
  • 简介:[梁第七]出现在元曲中,它的曲牌名是来自唐代大曲的[凉州]。后被昆曲承袭下来,是北曲常用的一个较长大的曲牌。它词的定格是十八句、九十九个字,但由于“北曲多衬”,故多数例子加了多少不等的衬字和衬句,因此,实际长度要比定格长许多。本文对词的句数、各句字数、句法、押韵及其变化等,做了较仔细地剖析。同时,依据词义和句子的结构,对全词进行了分段。本曲牌十个例子中,并没有一个统一完整的“曲调型”,只有五种主要的“基本腔型”出现在各例的主要部位和少数不同的部位上,以标志该曲牌的曲调特征。同时它还始终贯串着两个“特性音调”,以显示其北曲的音乐风格。长达三眼板的定格为三十八板的(最长达到四十五板)曲调,乍一听,好象不分层次的一大片,但笔者还是从它不“显形”的结构中,找出了它的“隐形结构”(李吉提语)。本文用了民族音乐形态学和程式性与非程式性的研究方法。

  • 标签: | 定格 曲调型 基本腔型 特性音调 隐形结构
  • 简介:由张艺谋执导的全新概念演出《对话·寓言2047》在国家大剧院隆重登场,在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中,复古乐班精彩亮相,古老悠长的唢呐声与英国CPG-Conceptgt舞蹈团队现代优美的舞姿相得益彰,共同演复鼓乐的前世今生唢呐声声、锣鼓齐鸣,在复当地,只要是鼓乐班的调子响起来,

  • 标签: 鼓乐 传承 国家大剧院 相得益彰 张艺谋 舞蹈团
  • 简介:中国传统的音乐结构分类概念,虽能确定乐曲的基本结构形式,但忽视了局部结构的微观分析。本文结合中西方音乐曲式分析的方法,分析藏族传统音乐的曲式结构。

  • 标签: 藏族 传统音乐 曲式结构 单曲体 联曲体 曲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