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通过对1983年7月29—30日的暴雨过程的分析发现,这次暴雨的触发机制,主要是西南急流及700hPa西南低涡北抬。而与这支西南急流相伴随的,处于副高西侧的暖湿平流为能量不稳定区。能量锋则是这次暴雨发生的启动机制。

  • 标签: 暴雨 物理量 分析
  • 简介:本文对80年代以来,西安地区大暴雨的天气环流特征和一些物理进行分析,为预报此类天气提供一些依据。

  • 标签: 大暴雨 环流特征 物理量分析
  • 简介:利用1°×1°的HLAFS数值预报产品,分析了我省1997年6月7~9日暴雨过程0h部分物理的分布特征。通过物理0h实时场与12~48h预报场的对比分析,指出预报场的误差及对这次暴雨过程预报有较好指示意义的物理场。

  • 标签: HLAFS数值产品 误差 指示性
  • 简介:本文从声学的角度对发声原理进行了阐释,并结合教学实践,论述了应如何指导学生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正确地调整喉头和口腔的空间,来适应发声的需要,从科学的角度探索发声的理念,指导声乐教学,进而在客观上达到用适当的力量来获得最大能量的声音的目的.

  • 标签: 歌唱 发声 物理量 共振峰 声源频谱 频率
  • 简介:在教学工作中发现,经过高中阶段的学习后,学生对物理矢量与标量在判定和运算上仍存在一定问题.这一问题反复出现客观反映了物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疏漏,应当引起物理教师的重视.1误判原因分析物理是量度物体的属性或描述物体运动状态及其变化过程的各种量值,量值的大小是物理存在的条件,没有大小的物理就没有量度与描述的意义,所以造成物理矢量与标量误判的关键在于对方向的认知,下面就造成误判的原因予以分析

  • 标签: 物理量 误判 标量 矢量 教学工作 原因分析
  • 简介:摘要:利用ECMWF的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使用合成差值等方法针对我国1989-2013年低温异常的各物理场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分析发现:近10多年以来我们经历的冬季温度异常地偏低,尤其是2005年以来,我国的冬季气温明显降低。为分析其原因,我们进一步分析了与温度场互相密切联系的位势高度场、海平面气压场等在寒潮频繁发生时的变化特征,以及和我国北方、中低纬等寒潮频发地区的相关联系。另外,东亚冬季风的年代际增强也对我国的冬季气温变化产生了影响。与此同时,西伯利亚冷高压的明显增强,推动冷空气对我国中东大部分地区的入侵,促使寒潮事件加强,最终发生了一系列的冬季异常低温事件。

  • 标签: 冬季异常低温 地表温度异常 海平面气压 东亚冬季风
  • 简介:摘要关于比值法定义这类物理的概念,关键在于怎样引导学生给新物理下定义。数学上的求比值,要用到除法的运算,可以通过一组数据,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做除法,向“求比值”过渡。

  • 标签: 比值法定义物理概念新旧教材教学模式教学过程
  • 简介:<正>人们为了研究问题方便给物理规定了正负,用它表达特定的物理含义。物理的正负号的含义可分为下面三种情况:一、表示方向对于矢量来说,正负号只表示方向,不表示大小。当问题中涉及到的矢量在一条直线上时,为了便于描述矢量的方向,我们规定该直线上某一方向为正方向。“+”表示其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表示其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如F1=5牛,F2=-10牛,表示F1的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F2的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至于力的大小应视其绝对值而定,所以F1

  • 标签: 正负号 物理量 研究问题 正方向 位移方向 方向相反
  • 简介:<正>在物理教学中,把既具有质的规定性,又具有量的规定性的物理概念称为物理。中学物理中,有相当数量的物理是采用“比值法”定义的。“比值法”有它自身的特殊性,了解“比值法”的一些特点,能够更好地开展实际教学。

  • 标签: 比值法 中学物理 变速直线运动 物理思想 物理现象 数学符号
  • 简介:物理问题中,经常涉及要回答有关物理方向的问题,如位移、速度、加速度、力、动量、冲量、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等矢量的方向,以及电流方向等等.关于物理方向,我们要根据实际问题的具体情景用不同的方式表述.现将一些常见情形中物理方向的表达方法总结如下。

  • 标签: 物理量 磁感应强度 物理问题 电场强度 电流方向 表达方法
  • 简介:物理问题中经常要涉及有关物理的方向,如位移、速度、加速度、力、动量、冲量、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等矢量的方向,以及电流方向等等.教学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在表达物理方向的问题上,由于缺乏系统总结,使他们不知道怎样的表达是正确、规范的,所以很多时候都是凭着感觉给出一种说法,结果往往造成所表达的方向有歧义,甚至是错误的.关于物理方向,我们要根据实际问题的具体情境用不同的方式表达,所回答的方向应是唯一的,不能有歧义.现将一些常见情形中物理方向的表达方法总结如下:

  • 标签: 物理量 磁感应强度 物理问题 电场强度 电流方向 表达方法
  • 简介:嵊县地处丘陵山区,每年春夏季节,冰雹、强雷雨和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频繁发生。经普查、嵊县3~8月强对流发生的气候概率达到4.5%。由于强对流天气发生范围小,突发性大,预报难度很大,目前强对流预报准确率远远低于省定灾害性天气指标。物理因子意义明确,能以定量形式较准确地描述大气的运动,能量和稳定度,但由于其计算复杂,工作量大,在目前县级气象站还难以普遍大量应用。为此我们采取台站结合的办法,县站组织力量对全县强对流的时空分布,源地及移动规律等作详细的调查分析,市台利用已有的技术力量、工具和设备建立一套县站强对流预报工具,再编制成较简单的业务预报程序,在PC—1500机上实施预报,取得较好效果。

  • 标签: 强对流天气 业务预报 气候概率 预报难度 预报准确率 锋区
  • 简介:利用micaps资料对黔南州一次春季强对流天气进行了物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过程过程水汽条件好、能量强,有适宜的0℃层高度(4624米)和-20℃层高度(7150米),垂直风切变强(深层为6×10-3s-1),为此次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 标签: 浅对流天气 物理量 诊断分析
  • 简介:1前言热带气旋是影响海南省的主要天气系统,未达到热带气旋标准的近海低压亦可造成陆地上的暴雨天气,海上的雷雨大风等。这类低压在海上往往会有位置和强度的突变,如2001年的“天兔”,12小时从低压发展为风暴并在海南岛南部海面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事故,2002年的“米克拉”从低压到风暴登陆海南岛的时间不足24小时。由于海上常规资料的缺乏,以往对它的分析较少,漏报较多。

  • 标签: 物理量场特征 低压 近海 人员伤亡事故 热带气旋 天气系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物理的数学平均值有算术平均值和几何平均值等多种表达形式,这些数学平均值所表达的物理含义是不同的。用数学平均值的方法还可以用来分析和处理物理实验数据,根据物理实验产生误差的机理不同,采用相应的数学平均值能够减少或消除物理实验的某些误差。

  • 标签: 物理实验 实验误差 物理量 数学平均值 实验数据 几何平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