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设计合成新型氧基联苯类化合物,并评价其抗肿瘤多药耐药和转移活性。方法以联苯双酯为先导物,在保留其氧基联苯药效团的基础上,借鉴前三代P-gp抑制剂的构效关系设计合成氧基联苯脲类化合物6a~l。通过细胞毒实验、流式实验、肿瘤MDR逆转实验等评价化合物抗P-gp介导的肿瘤MDR活性;此外采用划痕实验初步评价前述P-gp抑制活性较好的化合物的抗肿瘤转移活性。结果合成了12个目标化合物。细胞毒实验表明化合物的安全性较高;流式和逆转实验,表明目标化合物6h和6k具有较好的P-gp抑制活性,可以部分逆转P-gp介导的肿瘤耐药,且好于先导物联苯双酯;划痕实验表明化合物6h和6k具有一定的抗肿瘤转移的活性。结论氧基联苯脲类化合物6h和6k具有较好的抗肿瘤多药耐药和肿瘤转移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 标签: 肿瘤多药耐药 P-糖蛋白抑制剂 肿瘤转移 烷氧基联苯脲类化合物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七氟应用于小儿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2月—2017年4月收治的37例麻醉手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硬币法分为对照组(17例)和试验组(20例),对照组应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试验组应用七氟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两组患儿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进行评比。结果试验组麻醉时间、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麻醉应用七氟吸入诱导麻醉可显著缩短麻醉和苏醒时间,且安全性高,具有积极的临床借鉴和推广价值。

  • 标签: 小儿麻醉 七氟烷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七氟用于小儿手术麻醉临床安全性分析。方法按照入院顺序抽取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小儿手术患者150例,分为研究组(n=75)和对照组(n=75)。对照组进行丙泊酚与瑞芬太尼联合麻醉,研究组进行七氟麻醉。对比两组的麻醉效果以及安全性。结果与对照组的麻醉时间与苏醒时间比较,研究组的较短;与对照组的安全性比较,研究组的较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七氟用于小儿手术,取得的麻醉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借鉴和推广。

  • 标签: 七氟烷 小儿手术 麻醉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开展小儿诱导以及维持麻醉工作期间,观察七氟药物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01月-2017年04月收治的32例住院患儿作为实验对象;凭借数字奇偶法对本次研究收治的住院患儿分组;对照组开展麻醉诱导工作期间,选择氯胺酮药物完成;观察组开展麻醉诱导工作期间,选择七氟药物完成;对两组患儿麻醉诱导时间、拔管时间以及术后意识恢复时间等回顾性分析。结果同对照组住院患儿麻醉诱导时间、拔管时间以及术后意识恢复时间比较,观察组住院患儿获得显著性缩短(P<0.05)。结论临床对住院患儿在开展诱导麻醉工作期间,合理选择七氟药物完成,对于麻醉诱导时间、拔管时间以及术后意识恢复时间的缩短可以做出充分保证,从而优化住院患儿的麻醉效果。

  • 标签: 七氟烷 小儿诱导 维持麻醉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七氟用于小儿诱导及维持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5年4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患儿中抽取出180例,在手术前对其使用七氟进行诱导和维持麻醉,观察患儿使用七氟的有效安全量和患者在使用七氟后其SPO2指标、心率值、Bis值及七氟的的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结果患儿使用七氟有效安全量≤3ml、SPO2≥96.0%、92次/分≤心率≤147次/分、40≤Bis值≤79、20s≤起效时间≤166s、30s≤持续时间≤147s。结论七氟用于小儿诱导及维持麻醉,安全性高、有效性强、操作简单,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七氟用于小儿麻醉诱导方面和维方面的临床医疗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7年4月治疗的266例,平均分为对照组(n=133)和观察组(n=133)其中小儿骨科218例,五官科31例,创伤外科17例。对照组使用氯胺酮进行小儿诱导和维持麻醉,观察组则使用七氟进行患者诱导和维持麻醉,通过比较进行研究探讨。结果对照组患儿的动脉压明显高于观察组的,对照组心率每分钟(99.6±8.6)次高于观察组(92.3±6.5)次,在诱导时间、苏醒时间方面,对照组患者儿童同样高于观察组。而在术后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以15.2%(5/33)的不良率低于对照组的36.4%(12/33)。结论通过对照组和研究组的研究比较分析说明,七氟用于小儿诱导及维持麻醉方面具有较强的临床优势。

  • 标签: 七氟烷 小儿诱导 维持麻醉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 : 目的 优选复方氨酚胺片制备工艺 , 确保成品持续稳定、合格,保证产品质量稳定可靠。过程及方法 按配料、制颗粒、混合、压片各工序进行操作,采用正交实验法对制颗粒工艺进行优化。结论 优化后的工艺使复方氨酚胺片的质量持续稳定、合格,并且降低生产成本。经大生产工艺验证,本工艺确实稳定、可行。

  • 标签: 正交实验法,复方氨酚烷胺片,制备工艺
  • 简介:摘要七氟是一种新型的吸入麻醉剂,血/气分配系数低,作用快,诱导迅速,可控性好,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对近年来七氟在脑保护中的作用进行一阐述。

  • 标签: 七氟烷 脑保护 缺血再灌注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瑞芬太尼联合七氟对小儿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所接收的40例手术麻醉患儿为本次研究对象,依照其入院单双次序将其分为对照组(n=20)与观察组(n=20),对照组单以七氟麻醉,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联合七氟麻醉。对两组患儿麻醉苏醒期躁动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由本次研究可知,在手术时间与苏醒时间上,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并无显著差异(P<0.05)。在躁动比例以及躁动时间超过15min所占比例上,对照组远高于观察组,在整体躁动评分上,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偏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瑞芬太尼联合七氟可减轻麻醉患儿苏醒期躁动现象,其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肯定。

  • 标签: 手术麻醉 七氟烷 瑞芬太尼 苏醒期躁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儿童口腔治疗中七氟吸入麻醉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到2016年1月间收治的80例儿童口腔治疗者进行麻醉干预,按照随机序号法将80例患者进行分组后,定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干预,观察组进行七氟吸入麻醉;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睫毛反应消失时间和患者的意识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5%低于对照组70.0%,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七氟吸入麻醉应用于儿童口腔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良好,同时不会对患者产生明显的不良反应,因而值得我们在临床中借鉴使用。

  • 标签: 七氟烷吸入麻醉 应用 儿童口腔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手术中七氟吸入麻醉和氯胺酮静脉麻醉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6年1月到2016年10月我院儿科需行手术收治110患儿中按入院编号随机选取55例设为观察组,采用七氟吸入麻醉,将另外55例患儿设为对照组,采用氯胺酮静脉麻醉。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睫毛反射消失时间、清醒时间、术后镇痛评分与对照组相关均明显较小,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七氟吸入麻醉与氯胺酮静脉麻醉相比,其麻醉效果更佳,且患儿术后镇痛较低,不良反应较少,患儿术后清醒快,值得在儿童手术麻醉中推广运用。

  • 标签: 儿童手术 七氟烷吸入麻醉 氯胺酮静脉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七氟吸入麻醉用于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所收治的100例老年患者,对照组在插管之后的麻醉方式采用异氟吸入麻醉,而观察组则采用七氟吸入麻醉。结果拔管2小时后,对照组的精神状态量表评分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七氟吸入麻醉用于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手术的临床疗效较佳,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七氟烷 吸入麻醉 老年患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探究七氟和丙泊酚麻醉对老年肺癌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于本院就诊及治疗的60例患有肺癌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两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有肺癌的老年患者给予丙泊酚的麻醉方法,对观察组患者给予七氟的麻醉方法,对比并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患有肺癌的老年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有肺癌的老年患者术后6小时、术后24小时、术后3天的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评分(MMSE评分)与对照组患有肺癌的老年患者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结论与应用丙泊酚的麻醉方法相比,对患有肺癌的老年患者使用七氟的麻醉方法的效果更好。

  • 标签: 七氟烷 丙泊酚 麻醉 老年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七氟用于小儿诱导及维持麻醉的临床。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8月至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运用随机法将入选患者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50例)患儿采用氯胺酮进行诱导麻醉,试验组(50例)患儿则运用七氟做诱导麻醉,观察两种麻醉方法,并比较两组患儿取得的麻醉整体效果。结果试验组在诱导时间、血压、拔管时间、心率及苏醒时间取得的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比较符合统计学原理(p<0.05)。讨论七氟的小儿诱导和维持麻醉效果较氯胺酮更加理想,安全性较高,是一种临床理想的麻醉药物。

  • 标签: 七氟烷 氯胺酮 小儿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七氟联合瑞芬太尼对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POCD的预防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5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86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接受七氟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维持的观察组以及瑞芬太尼麻醉维持的对照组,比较麻醉苏醒状态以及术后认知功能。结果麻醉结束后,观察组患者停用麻醉药物后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以及语言应答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术后3天时,观察组患者的MMSE评分以及记忆力、计算力、图像辨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结论七氟复合瑞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能够缩短苏醒时间、改善术后认知功能。

  • 标签: 髋关节置换术 七氟烷 瑞芬太尼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术前咪达唑仑滴鼻对患儿七氟麻醉诱导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择期手术患儿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予以咪达唑仑滴鼻,对照组予以生理盐水滴鼻,观察两组诱导间玩耍时间及七氟吸人诱导开始时的焦虑程度、七氟麻醉诱导时间及麻醉诱导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诱导间玩耍时间及七氟诱导开始的焦虑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闭眼时间和兴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诱导总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诱导过程均未发生任何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咪达唑仑滴鼻可以显著改善患儿术前的焦虑程度,缩短七氟麻醉诱导的时间,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术前咪达唑仑滴鼻 七氟烷麻醉诱导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降逆止呕贴穴位贴敷+托司琼对化疗后呕吐的疗效观察。方法将80例化疗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降逆止呕贴穴位贴敷+托司琼治疗,对照组给予托司琼治疗,化疗周期结束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为62.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降逆止呕贴对化疗所致的呕吐反应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 标签: 化疗 呕吐 降逆止呕贴 中药穴位贴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