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异同编辑同志:有个问题需要咨询你们。我的父亲因为偏瘫2年,需要人照顾,我要上班所以只得雇请保姆,因为双方磨合问题,2年来已经换了3个保姆,有的关系甚至搞得非常僵,我决定如果再请保姆就一定要签订合同,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发生纠纷也有个处理依据,我想了解的是,这种合同下的雇主与保姆之间形成的关系是劳动关系还是劳务关系?两者有区别吗?

  • 标签: 法律 劳务关系 劳动关系 签订合同 权利义务 保姆
  • 简介:摘要本文以罗斯科?庞德教授1923年“法律与道德”系列讲座为基础,试从历史的、分析的和哲学的三个视角展开,通过分析自然法学、历史法学、分析法学流派甚至哲学界对于法律与道德的关系的论争,尝试解读庞德教授自己独到观点和法学思想。

  • 标签: 法律与道德 历史法学 分析实证法学 法哲学
  • 简介:<正>关于法律概念的论争,有两个主要的观点。一个观点最初是由法律实证主义者提出的,认为对法律概念的阐述是一种"自我理解"中的活动,这要求分析者挖掘蕴涵在实践中的各种习惯、行为和行动的法律理解。笔者称此观点为概念性的法律概念。与此相对的另一观点则认为我们应当选择最符合我们的政治目标的法律概念。笔者将这一观点称为解释性的法律概念。在当前的

  • 标签: 法律实证主义 德沃金 法律的概念 法哲学 解释法律 公职人员
  • 简介:[现场直播]张勇同学在参加学校秋季运动会时与学生裁判员发生争吵,特急之下动手打了人,影响很不好。事情发生后,学校要求班级严封处理此事。与张勇要好的同学王猛听说后很为他着急,想劝他主动找老师认错,以争取宽大处理。他找到张勇说:“你怎么搞的,有话不能好好说,干嘛动手打架呀?”

  • 标签: 技巧 劝说 学生裁判员 现场直播 运动会 张勇
  • 简介:【注]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

  • 标签: 高中 语文教学 阅读教学 教学方法
  • 简介:<正>上网的时候有很多有用的应用和技巧,你找到了吗?将本地歌单一键转换为云端歌单对于喜欢在iPhone欣赏QQ音乐的朋友来说,如果通过添加到"我喜欢"、在线收藏等方式实现歌曲的同步,显然是过于麻烦。其实,我们可以将本地歌单一键转换为云端歌单:打开QQ音乐,切换到"本地音乐"选项卡,在这

  • 标签: 阅读软件 实时查看 直接切换 SAFARI 搜索服务 离线模式
  • 简介:法律之特质,为社会之规则。拟俟区别法律与类似法律诸现象时,加以说明。而社会规则之法律观念,与人格价值,即个人价值之道德,尤不可不完全区别。或谓“法律非别乎道德,乃实现道德之手段而附于道德者”,此说对于承认道德与法律区别之问题,了不相涉。吾人贝Ⅱ谓,两者之区别,为法律之外部性,道德之内部性。此言固亦有关联之意,然有不同之意四,不可不察也。

  • 标签: 法律与道德 社会规则 法律观念 人格价值 个人价值 内部性
  • 简介:小林一口气跑了10里路,跑进了一个山谷里。他回头一看,怪物没追上他,他才停下来,喘气喘得要命。他叫:“哥哥!哥哥!”

  • 标签: 课外阅读 短篇小说 文学 故事
  • 简介:(原序)本篇系北京法大毕业生涂君身洁所译日本法学博士之名著,于解释法律之方法,阐发精详,本社认为极有参考之价值,特商涂君由本刊按期发表,志此以示感谢。编者译。一,主张社会法学之AntonMenger.谓今日之法律学,为学问中发达最迟者。

  • 标签: 解释法律 解释论 法学博士 社会法学 毕业生 法律学
  • 简介:弗兰茨·冯·李斯特(FrancvonLiszt,1851~1919),生于奥地利的维也纳。李斯特18岁进入维也纳大学学习法律,四年后又赴哥廷根、海德堡等大学学习。在维也纳,他深受其老师耶株(RudolphvorJhering)、麦克尔(A.Merkel)和瓦尔堡(E.Wahlberg)等人的影响。1875年,李斯特以《伪誓和虚伪的证言》的论文,成为格拉兹(Graz)大学的讲师。

  • 标签: 法律人 大学学习 李斯特 维也纳 奥地利 海德堡
  • 简介:莱昂·狄囊(LeonDuguit,1859~1928),法国法学家,社会连带主义法学(社会学法学派的一个支派)的主要代表。1859年2月4日出生,1882年6月在波尔多大学法学院取得博士学位,同年10月,在教授资格竞争考试中合格。1883年1月,取得冈城大学法学院教授资格,1886年10月,取得波尔多大学法学院教授资格,1892年4月,任波尔多大学法学院宪法和行政法教授,1901年,出任该法学院副院长,1919年起任院长,直到1928年12月18日去世。由于狄骥一生都在波尔多大学度过,所以他以及他的追随者也被称为“波尔多学派”。

  • 标签: 法律人 社会连带主义 法学院 波尔多 博士学位 法学家
  • 简介:古斯塔夫·拉德布鲁赫(GustavRadbruch,1878~1949),是德国20世纪最伟大、影响最深远的法哲学家和刑法学家之一,新康德主义法学派主要代表之一。他1878年生于德国北部石荷州的吕贝克,1898年至1902年间,先后进入慕尼黑、莱比锡和柏林等大学学习法律,师从李斯特、施塔姆勒等著名学者。1902年,以论文《相当因果关系论》获得博士学位。第二年成为海德堡大学的讲师,主讲刑法和法哲学。在海德堡大学期间,他吸收了新康德主义的思想,特别是从海德堡大学当时的巨擘马克斯·韦伯,以及冉冉升起的哲学新里拉斯克那里获得启发。1910年,他写就《法学导论》,一书成名,到1980年该书已经印至第13版。

  • 标签: 法律人 海德堡大学 新康德主义 刑法学家 法哲学家 拉德布鲁赫
  • 简介:勒内·达维德(ReneDavid,1906~1990),当代法国著名的比较法学家。1906年1月,达维德出生于巴黎,从小获得了良好教育。1928年,年仅23岁的达维德就获得了巴黎大学法学博士学位,次年即被聘为法国格勒卢布尔大学法律系教授。1930年,他出任罗马私法划一化国际研究所副秘书长,这对其形成“世界法律统一主义”的思想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1935年,达维德继而获得了英国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在哲学领域的造诣大大帮助了他在法学领域研究工作的开展。二战以后,达维德的法学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大成就。

  • 标签: 法律人 巴黎大学 博士学位 大学哲学 法学家 副秘书长
  • 简介:摘要本文首先对东西方法律价值的主要观点进行概述,其次界定了法律价值的含义,最后提出完善法律价值的基本思路。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在记叙文写作中,神态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一种重要手法。神态指人的表情、神色、态度等,在现实生活中,不同性格、身份和经历的人,即使身处同一条件下、同—件事件中,也会表现出不同的神态;同一个人的神态,在不同人的眼中,也会对其感情色彩有不同的解读。

  • 标签: 神态描写 技巧 记叙文写作 人物形象 现实生活 感情色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保存网页文字只需一拖在网页中发现有价值的文字,当然要将其保存下来,以便以后浏览。通常的方法是,将该文字直接复制到Word文档或记事本中,不过,如果你使用的是360安全浏览器,实现起来就更容易了,我们只需选中感兴趣的文字,然后用鼠标一拖即可将其保存为文件。

  • 标签: 网页文字 WORD文档 浏览器 保存 记事本 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