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针灸治疗经络疼痛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来我医院就诊的200例经络疼痛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患者的发病特点和发病规律进行有效的分组,确定患者间的不同类临床症状后,均选取患者相应疼痛经络循在四肢末端的井穴上采用针灸针刺刺激30min,每组患者中医针灸治疗3~5个疗程,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观察期是否存在其他的并发症状。结果对200例患者中医针灸治疗3~5个疗程后,通过针灸针刺治疗,有196例(128例显效和68例有效)患者明显效果,疼痛感逐步缓解,没有其他的临床症状发生。结论在对患者经络疼痛治疗中必须遵循经络疼痛特有的规律进行辨证分析和诊断,配合中医的针灸治疗

  • 标签: 中医针灸 治疗经络疼痛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讨论脑卒中后焦虑抑郁患者应用经络氧疗法的临床效果及症状改善情况。方法参与本实验的脑卒中后焦虑抑郁患者共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患者均40例。参照组仅应用西药帕罗西汀治疗,研究组在其基础上加行经络氧疗法,对比临床效果。结果相比于参照组,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焦虑及抑郁评分指标数据更低(P<0.05),症状改善更明显。结论脑卒中后焦虑抑郁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除了要采取常规的西药治疗,同时还要加行经络氧疗法,能够最大程度改善患者症状表现,能够达到预期临床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脑卒中 脑卒中焦虑抑郁 经络氧疗法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肢体经络病临床应用,主要从其治疗颈椎病、腰椎病、类风湿性关节炎、拇指屈肌狭窄性腱鞘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肢体麻木等予以总结,以供临床参考。

  • 标签: 黄芪桂枝五物汤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风疼痛治疗中风后半身疼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80例中风后半身疼痛患者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治疗差异,随机分组,分别给予卡马西平以及中风疼痛汤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效果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两组患者的效果分析,实践可知,乙组的总有效率90%,甲组的总有效率70%,乙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甲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的VAS评分对比,实践可知,治疗前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乙组的评分低于甲组。结论对中风后半身疼痛患者采用中风疼痛汤进行治疗,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能让患者尽快恢复,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中风疼痛汤 中风 半身疼痛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耳鼻咽喉手术后疼痛的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收治耳鼻咽喉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参照组给予芬太尼治疗治疗组给予双氯芬酸钠治疗,比较两组疼痛情况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

  • 标签: 耳鼻咽喉手术 治疗效果
  • 简介:经络理论在皮肤病辨证治疗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经络系统使经络与皮肤联结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周继刚以经络理论为基础,根据皮肤病皮损的部位循经辨证,结合临床经验合理运用引经药治疗皮肤痛,使药物直达病所,可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标签: 皮肤病 经络理论 引经药
  • 简介:摘要目的平衡针联合经络辨证选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肩臂痛疗效探究。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肩臂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中药治疗,观察组采用平衡针联合经络辨证选穴治疗。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观察组治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疼痛症状减轻;观察组患者病情痊愈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根型颈椎病肩臂痛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平衡针联合经络辨证选穴的治疗方法能增强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痛苦,缓解临床症状。

  • 标签: 平衡针 经络辨证选穴 神经根型 颈椎病肩臂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刀疗法治疗跟骨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2016年 1月至 2017年 5月期间入我院接受中医治疗的 120例跟骨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患者及患属对此次研究知情自愿为前提,根据计算机随机分表的方式将其化为观察组( 60例)和对照组( 60例)两个组别,对照组给予患者针刺治疗,观察组给予针刀治疗, 3w后对比两组病例疗效差异。结果: 3个疗程的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 9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6.6%(P<0. 05)。结论:针刀疗法以“中医微创治疗”为理念,治疗跟骨疼痛创伤小,操作方便,效果优,康复进程短,临床应用推广应用价值高。

  • 标签: 跟骨 疼痛 针刀 中医 针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镶牙后口腔疼痛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64例镶牙后口腔疼痛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这64例镶牙后口腔疼痛患者中12例活动义齿,经义齿调磨后取得满意效果;52例固定义齿,其中1例表现牙龈萎缩致牙髓刺激症状,予以局部脱敏治疗后治愈,其余患者通过对症治疗、调改义齿后痊愈。结论针对镶牙后口腔疼痛患者而言,必须要把握患者临床表现,掌握其特异性形态,考虑到牙周粘膜、牙槽骨、基牙特点,强化临床早期检查,予以磨改或针对性治疗,以实现消除疼痛目的。

  • 标签: 镶牙 口腔疼痛的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在痔疮手术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80例行痔疮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疼痛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对护理的配合度、疼痛指数、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与护理配合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痔疮手术治疗中应用疼痛护理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的疼痛感,提高其护理配合度,使得患者对护理更为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痔疮手术 疼痛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疼痛综合征的行为康复治疗效果。方法2016年5月~2017年2月,医院门诊收治的慢性疼痛综合征140例,采用对比分析,对照组入组70例,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入组7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结合对行为康复治疗,对比疗效。结果观察组第3个月慢性疼痛VAS水平、口服镇痛药物次数、急性疼痛发作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为疗法有助于慢性疼痛的控制。

  • 标签: 慢性疼痛综合征 行为康复 临床疗效
  • 简介:观察经络刺激改善老年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疗效。方法:将98名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慢性基础病治疗、睡眠卫生教育;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选择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胆经头部诸穴于每天15∶00~16∶00以及20∶00~21∶00进行循经梳头,每次3分钟,8周为1疗程。结果:同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实验组睡眠质量、入眠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和PSQI总体得分,以及对照组的睡眠效率、日间功能和PSQI总体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之间治疗前后差值比较,日间功能、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入眠时间及PSQI总体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有效率为65.90%,对照组有效率为42.22%,实验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律的经络刺激有利于改善老年失眠患者的症状,提高睡眠质量。

  • 标签: 经络刺激 失眠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治疗性沟通对开腹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开腹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治疗性沟通,手术后24小时、48小时、72小时进行疼痛评价。结果试验组患者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结论治疗性沟通能有效改善开腹手术患者术后的疼痛,促进患者的恢复。

  • 标签: 疼痛 手术 治疗性沟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慢性盆腔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治疗方式为依据,将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给予西医抗生素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活血化瘀止痛法加灌肠给药方式进行治疗,以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效果。方法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81.7%。且两组之间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中医的血化瘀止痛法应用于妇科慢性盆腔疼痛治疗中,疗效更彻底、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中医 妇科 慢性盆腔疼痛症
  • 简介:摘要:近年来,小针刀疗法在疼痛治疗中的应用问题得到了业内的广泛关注,研究其相关课题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目前有关慢性疼痛状态认识的讨论,及小针刀综合疗法 (小针刀 +刺络拔罐 +神经阻滞 )对慢性疼痛的实践和总结,明确了该疗法治疗慢性疼痛的有效性,值得临床推广。阐述了个人对此的几点看法与认识,望有助于相关工作的实践。

  • 标签: 小针刀疗法 疼痛 治疗 应用
  • 简介:摘要肛肠疾病术后比较常见的并发症主要为疼痛,目前如何有效缓解患者在肛肠疾病术后的疼痛已经成为了临床十分关注的问题。中医和西医对于肛肠疾病术后疼痛存在不同的认知,因而在治疗当中会采用不同的方法,所治疗的效果亦不相同,但均存在一定提升空间,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某种程度上具有良好治疗效果。现阶段我国学者针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肛肠疾病术后疼痛已经形成了部分研究成果,本文主要从中西医分别在肛肠疾病术后疼痛的认识和治疗效果方面,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肛肠疾病术后疼痛的效果与护理方面进行了梳理和综述。

  • 标签: 中医 西医 肛肠疾病 术后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医针灸治疗腰腿疼痛的短期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2月到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腰腿疼痛患者1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患者80例,观察组患者80例,对照组的患者采用药物治疗,观察组的腰腿疼痛患者则采用针灸进行治疗,结束这两组患者的治疗后,对比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采用针灸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疼痛分值改善比较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疼痛分值低很多,P<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还有就是观察组腰腿疼痛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疼痛患者的总有效率,P<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腰腿疼痛患者采用针灸治疗法,短期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够有效的缓解腰腿疼痛患者的疼痛感。

  • 标签: 中医 针灸治疗 腰腿疼痛 短期疗效 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