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王阳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09-01-11
  • 出处:《环球慈善》 2009年第1期
  • 机构:2008年5月19日14时28分,全国下半旗、公共娱乐活动停止、驻外使领馆设立吊唁簿、交通工具鸣笛并拉响防空警报……13亿人默哀3分钟,向四川汶川地震死难者志哀,整个空气都在这一刻凝固。这是1949年以来,我国首次为死难的普通公民降国旗志哀,且志哀仪式非常完备,它不仅是对死者的志哀,更是对生命的敬畏和敬重。片刻的无声后是直冲霄汉的呐喊:“汶川挺住!”“四川雄起!”“中国加油!”汶川大地震已不仅是印度板块一次简单的伸展运动,它直接导致整个中国各领域的集体震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汶川地震灾后内江市区房屋破坏程度进行了分析,根据建筑抗震鉴定标准及安全鉴定结论;针对墙体不同程度的裂缝,提出墙体裂缝加固处理的若干方法,并给出了工程实例。从内江职业技术学院本部学生宿舍修复的情况来看,提出的加固方法可行。

  • 标签: 汶川地震 鉴定 裂缝 加固
  • 简介:汶川地震是中国自我国建国以来最为强烈的一次地震,直接严重受灾地区达10万平方公里。汶川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川西龙门山的中心,位于汶川一茂汶大断裂带上。印度洋板块向北运动,挤压欧亚�

  • 标签: 大地震生态环境 汶川大地震 生态环境保护
  • 简介:【摘要】随着现当代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推进以及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羌民族在经济社会得到较大发展的同时,其文化也不断受到外来主流文化的冲击,面临着严重的威胁。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又给羌族文化带来灾难性的破坏。及时采取有效的抢救和保护措施,促进古老的羌族文化健康、持续的发展是一项非常紧迫和重要的工作。

  • 标签: 保护研究 发展性保护 地震羌族
  • 简介:【摘要】5·12地震给阿坝州旅游业带来极大的破坏和影响,从旅游景区、交通、宾馆、旅行社到旅游管理部门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地震主要造成了景区内的供水、供电、通讯、房屋、索道、藏品、景观建筑、景区厕所等内部设施大量破坏。本文通过对阿坝州灾后旅游业受损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对阿坝州灾后旅游业受损情况进行评估,提出阿坝州灾后旅游业恢复重建的对策建议。

  • 标签: 地震阿坝 州旅游业 旅游业重建
  • 简介:文章根据汶川地震都江堰及崇州在恢复供气中遇到的问题,结合往常的地震案例,对地震造成城市燃气系统破坏的特点、机理进行了简要的论述,从防震减灾的角度反思城市燃气系统的设计施工进程和震后的应急措施,提出了相关建议。

  • 标签: 城市燃气 地震 恢复供气
  • 简介:摘要由于大型自然灾害的频发,成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基层社区的应急能力建设,从2005年响应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开始,就在不断地推进成都市的应急管理水平和基层社区应急能力提升,本文通过对这一过程的脉络梳理以及对近期成都市应急能力建设的具体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提出改进建议。

  • 标签: 成都市 基层社区 应急能力建设
  • 简介:汶川地震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给地震灾民的心身健康、生活环境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带来了严重损害。与其他地震灾民相比,板房灾民是一个更加值得关注的特殊群体。所谓板房灾民是指汶川地震,因房屋受损或倒塌居住在临时安置房(即板房)的灾民。

  • 标签: 地震 板房灾民 生活质量 影响因素 应对策略
  • 简介:灾害事件(如地震、洪水、战争等)是人类生存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特殊应激源,通常被定义为一种大规模的、集体的应激处境,它远远超过了受灾者的应付能力,并使受灾者产生非常严重的心理反应。国内外灾害事件心理调查的结果表明。重大应激事件可使人罹患焦虑、恐惧、抑郁、失眠甚至精神失常等各种心理创伤。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地震,伤亡惨重,灾难中的幸存者,经受了躯体和精神的双重创伤,本文对68例于地震半个月转入山西省太原市3所三甲医院接受治疗的灾区患者的自杀意念和自尊程度进行评估,并进行相关分析。

  • 标签: 自杀意念 地震 重大应激事件 灾害事件 心理创伤 精神失常
  • 简介:意大利阿夸桑塔泰尔梅市,一对新婚夫妇在地震坍塌的教堂废墟上举办了婚礼。这对新人已为婚礼筹备了一年多时间,但依然选择在废墟上如期完成了婚礼。他们说:“此时,人们更需要一些振奋人心的事情,从地震的悲痛中走出来,我们必须分享这份快乐。无论如何,生活还要继续。”

  • 标签: 婚礼 震后 新婚夫妇 意大利 废墟 生活
  • 简介:目的了解汶川地震都江堰某镇中学学生的心理状况,为进一步开展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2008年9月下旬,对极重灾区都江堰某镇中学1500名同学进行了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498份。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儿童事件影响量表(CRIES-13)、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进行集体施测。结果该中学学生灾后4个月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症状检出率29.71%(445/1498),抑郁症状检出率23.10%(346/1498),焦虑症状检出率33.11%(496/1498),PTSD症状伴随抑郁症状检出率为13.62%(204/1498),PTSD症状伴随焦虑症状检出率为17.16%(257/1498),PTSD症状同时伴随抑郁、焦虑症状检出率为13.22%(198/1498)。创伤后应激反应指数与抑郁总分、焦虑总分呈显著正相关(r=0.332,r=0.298,P均〈0.001)。经非条件逐步Logistic回归,筛选出PTSD、抑郁、焦虑症状的共同影响因素有:绝望感、年龄、性别、是否目睹死亡、家人情况、地震时是否受伤。结论汶川地震,应该持续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并持续给予心理干预或治疗。

  • 标签: 自然灾害 应激障碍 创伤后 焦虑 抑郁 中学生
  • 简介:如果有关地震的消息不能迅速公布,有四川南充网友不仅发照片,诸多城市的网友纷纷发帖跟帖表示感到震感

  • 标签: 地震文章 文章地震 汶川地震
  • 简介:目的探讨汶川地震儿童和青少年社会支持以及心理卫生服务利用与心理危机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抽样和系统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利用地震创伤经历问卷(EEQ)、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反应指数量表(CPTSD-RI)以及儿童抑郁指数量表(CDI)进行调查,采用描述性统计、χ2检验以及Pearson相关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596名儿童和青少年,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分值随社会支持度的提高有逐渐下降趋势,震后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卫生服务利用率随时间显著下降,从初次调查的34.60%跌至随访调查的9.51%。Pearson相关显示,社会支持分值与PTSD(r=-0.10,P=0.04)、抑郁(r=-0.42,P〈0.01)显著相关。结论地震灾区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卫生服务利用率下降明显,震后心理援助工作持续性不足。

  • 标签: 社会支持 心理卫生服务 儿童和青少年 地震 随访研究
  • 简介:我是一个有着37年军龄的老兵了。在经历了七天七夜的汶川抗震救灾行动之后,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在汶川抗震救灾的日日夜夜,那一幕幕惊心动魄的生死大营救,那一首首感天动地的战斗诗篇,那一个个绝境逢生的生命奇迹,都将成为我军旅生涯中最难以忘怀的经历。

  • 标签: 抗震救灾 抢险救援 官兵 地震 消防部队 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