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残余肾功能对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起到关键作用。对于慢性肾脏病末期患者来说,保护残余肾功能对延长生命有重要的意义,而血液透析是肾脏替代治疗的主要手段,在血液透析中对于患者残余肾功能的保护格外重要,如何保护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也是临床治疗中面临的主要问题。近年来,对于该课题的研究论述越来越多,对于临床中残余肾功能的保护措施逐渐丰富。本文结合临床对血液透析患者的残余肾功能保护做详细阐述,为提升临床有效率提供参考。

  • 标签: 血液透析 残余肾功能 保护
  • 简介:目的研究LAK(Lymphokine-activatedkillercells)免疫支持治疗对大鼠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renalfailure,CRF)肾功能的影响,以评估该治疗在CRF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前景.方法对SD大鼠采用两步法行5/6肾脏切除术建立CRF动物模型,并制备LAK,在此基础上分别对CRF大鼠进行LAK治疗与生理盐水对照处理;对大鼠肾切术前后及LAK治疗后3周、6周血尿毒氮(BUN)、肌酐(Cr)进行测定,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浆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来反映CRF肾脏慢性纤维化.结果5/6肾脏切除术后,大鼠BUN,Cr及血浆IL-1β水平较显著升高(P<0.01);LAK治疗后3周、6周,BUN、Cr及血浆IL-1β水平较同期生理盐水对照处理组大鼠显著降低(P<0.01);结论LAK可能通过改善机体免疫状态,减少血液循环中某些细胞因子(如IL-1)异常升高,最终延缓肾小球及肾间质慢性纤维化的病理进程及并行的残余肾功能进行性破坏;LAK作为一种过继性细胞免疫支持治疗,可能在今后的CRF患者支持治疗中有着相当的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LAK 慢性肾功能衰竭 白细胞介素-1Β
  • 简介:本文简要阐述了腹膜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降低的机制,腹膜透析对保护残余肾功能的优势,以及影响腹膜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的相关因素与保护残余肾功能的方法。

  • 标签: 腹膜透析 残余肾功能
  • 简介:摘要:对中医药保护残余肾功能的相关机制进行了总结。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整理,从汤药和中医药制剂两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并主要从临床疗效方面入手,归纳了中医药保护残余肾功能的研究进展,为中医药保护残余肾功能的临床试验研究和药理机制研究提供了文献梳理和理论指导。

  • 标签: 中医药 残余肾功能
  • 简介:目的:观察高血脂对连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的残余肾功能(RRF)的作用。方法:定期监测共72例CAPD患者血脂成分及残余肾功能,根据血脂的变化将患者分为胆固醇(TC)增高组、三酰甘油(TG)增高组及二者均增高组与TC、TG正常组,比较各组残余肾功能变化。结果:CAPD治疗初期残余肾功能无明显变化(P〉0.05)。第12月时,TC增高组RRF较同组透析初月时下降(P〈0.05)。TG增高组及TC、TG均增高组的RRF分别与透析初月时同组RRF比较显著下降(P〈0.001)。第18月时3个血脂增高组RRF与TC、TG组比较均有下降(P〈0.05)。RRF下降数值与TC(r=0.234,P〈0.05)、TG(r=0.528,P〈0.05)均呈正相关。结论:CAPD患者的RRF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而降低。高血脂与RRF改变值有正相关性。

  • 标签: 高血脂 连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 残余肾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残余肾功能状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的影响。方法将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0例,按残余肾小球滤过率分组,rGFR>2ml/min为A组,rGFR<2ml/min为B组,比较两组间透析前空腹血钙、血磷、钙磷乘积、PTH值的差异。结果A组血钙浓度(212±054)mmol/l,血磷(203±055)mmol/l,钙磷乘积(457±127)mmol/l2,PTH(2339±113)pmol/l;B组血钙浓度(199±037)mmol/l,磷(315±089)mmol/l钙磷乘积(532±134)mmol/l2,甲状旁腺激素(PTH)(3072±167)pmol/l;两组比较血磷、钙磷乘积、PTH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残余肾功能好的血液透析患者有较低的血磷、钙磷乘积、PTH水平,残余肾脏功能在调节钙磷代谢异常方面有积极作用,要重视保护血液透析患者的残余肾脏功能

  • 标签: 残余肾功能 血液透析 钙磷代谢
  • 简介: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对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发生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15年11月5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标准碳酸氢盐透析,记录患者基线及透析过程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尿量情况分为有尿组(24h尿量≥100ml,22例)和无尿组(24h尿量<100ml,34例),比较两组患者基线及透析参数等指标的变化,分析残余肾小球滤过率(rGFR)与基线及透析参数等指标的相关性。结果56例患者在12周的研究过程中共进行965次标准透析,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发生率为24.04%(232/965);有尿组低血压发生率为19.28%(80/415),低于无尿组的27.64%(152/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有尿组透析间期体质量增加、透析超滤量、超滤比例以及透析前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无尿组(P<0.01);两组患者透析前体质量、透析过程收缩压变异、透析过程舒张压变异及透析过程心率变异、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rGFR与透析间期体质量增加呈负相关(r=-0.257,P=0.001)。Kaplan-Meier法分析透析过程低血压发生情况,提示随透析时间逐渐增加,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发生率升高,无尿组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累积发生率高于有尿组(log-rank=14.67,P=0.000)。结论残余肾功能与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发生具有相关性,临床医师在制定透析方案时应充分考虑对残余肾功能的保护。

  • 标签: 血液透析滤过 残余肾功能 透析相关性低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残余肾功能(RRF)下降的临床相关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66例MHD患者资料,根据RRF下降速率分为高RRF组(H-RRF)、低RRF组(L-RRF)和无RRF组(NO-RRF)。分析临床各指标与RRF下降的相关性。结果35例(53.03%)RRF下降速率较慢,17例(25.75%)RRF下降速率较快,9例(13.63%)无RRF;临床资料分析显示,高龄、高舒张压、糖尿病、低血清白蛋白、高血β2-MG、主动脉根部内径短和左室射血分数低对维持性血液透析中患者RRF下降造成影响(均P<0。01)。结论高龄、高舒张压、糖尿病、低血浆白蛋白、高血微球蛋白、主动脉根部内径短和左室射血分数低是MHD患者RRF下降的危险因素,应针对性进行护理干预。

  • 标签: 血液透析 维持性 残余肾功能 临床
  • 简介:目的观察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应用非透析治疗、不同腹膜透析剂量治疗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慢性肾脏病5期的非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非透析保守治疗者20例,腹膜透析剂量4升/天者26例、6升/天者35例及8升/天者43例。随访观察1年,检查各项指标及肾功能的变化。结果随访1年后,非透析患者血压的控制较4升/天腹膜透析组差(P〈0.05),血清白蛋白水平、血钙水平低于4升/天透析组,血磷及甲状旁腺素水平高于不同剂量透析组。各组尿量及残余肾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腹膜透析各组尿量、肾功能及非透析组肾功能均较观察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各组之间肾功能下降的幅度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早期的腹膜透析治疗对患者钙磷代谢、蛋白质营养改善及血压的控制优于非透析治疗。腹膜透析治疗对残余肾功能的保护与非透析治疗相比未见明显优势,不同的透析剂量在1年的观察期内未显示对肾功能的影响。

  • 标签: 腹膜透析 肾衰竭 血清白蛋白
  • 简介:目的观察腹膜透析(Peritonealdialysis,PD)中不同危险因素对患者残余肾功能(Residualrenalfunction,RRF)下降的影响情况。方法以基线24h尿量大于750ml为纳入标准,以最终24h尿量少于或等于400ml定义为终点事件发生,选取北京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肾内科腹膜透析中心中的76例连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ambulatoryperitonealdialysis,CAPD)患者建立回归模型,分析其各项指标,包括血流动力学、生化、透析充分性、血压、脉搏波传导速度等基线值与残余肾功能下降发生的关系。结果研究人群的平均随访时间为(10.32±1.73)(均数±标准差)月,发生终点事件的人数为24例,占总人数的31.6%,终点事件发生的平均时间为(5.1±2.0)月。与无发生残余肾功能下降的患者相比,发生终点事件的腹膜透析患者基线值有较低的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filtrationrate,GFR)(P〈0.05),较高的腹膜炎发生比例(P〈0.05),较高的血肌酐水平(P〈0.005),以及较低的血红蛋白含量(P〈0.005)。使用Cox逐步回归模型及全变量回归模型分析,基线血浆白蛋白、基线GFR、基线收缩压在影响患者残余肾功能下降中有显著的意义。结论腹膜透析患者血浆白蛋白、GFR在影响残余肾功能下降中起保护作用,收缩压越高,残余肾功能下降越显著。

  • 标签: 腹膜透析 残余肾功能 危险因素 收缩压 白蛋白 肾小球滤过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维持性腹膜透析(PD)患者的残余肾功能(RRF)对罗沙司他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本院应用罗沙司他治疗肾性贫血的146例维持性PD患者,分为无RRF组[RRF< 2 mL·(min·1.73 m2)-1,75例]和有RRF组[RRF≥2 mL·(min·1.73 m2)-1,71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2周后的血红蛋白(Hb)、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TS)、铁蛋白以及Hb达标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Hb达标率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RRF预测罗沙司他治疗后Hb达标率的价值。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的Hb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均P<0.001)。有RRF组患者治疗后的Hb和Hb达标率均高于无RRF组(119.99 g/L vs. 100.31 g/L、74.6% vs. 21.3%,均P<0.001)。两组患者的hs-CRP、白蛋白、TS、铁蛋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RRF、尿量、治疗前Hb与罗沙司他治疗后的Hb达标率均有相关性(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RRF(OR=3.169,95%CI:2.098~4.787)、治疗前Hb(OR=1.061,95%CI:1.027~1.096)是罗沙司他治疗后Hb达标率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RRF预测Hb达标率的曲线下面积是0.861,截点值为2 mL·(min·1.73 m2)-1时,灵敏度为0.768,特异度为0.766。结论保护RRF和尿量有利于维持性PD患者应用罗沙司他后Hb达标。PD患者应用罗沙司他治疗早期需加强监测Hb,尤其是保留RRF患者,及时调整罗沙司他的治疗方案,合理控制肾性贫血。

  • 标签: 腹膜透析 残余肾功能 罗沙司他 贫血
  • 简介:摘要研究和分析残余功能在腹膜透析中的重要性以及保护策略。残余肾功能(residualrenalfunction,RRF)主要是指健存肾单位的滤过和重吸收以及内分泌功能残余肾功能的主要作用为容量平衡、钙磷代谢、炎症状态、营养状态、中分子、生活质量等方面,并且在腹膜透析(PD)患者尤为突出。因此对残余肾功能采取必要的保护策略进行保护显得尤为关键,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残余肾功能 腹膜透析 保护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9月在我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治疗的患者74例,按就诊顺序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实施低通量血液透析器治疗,研究组实施高通量血液透析器治疗。对两组患者的TG、血磷水平、胆固醇及残余肾功能(RRF)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结束后,研究组患者甘油三酯(TG)、血磷水平及胆固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RRF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高通量血液透析器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TG、血磷水平及胆固醇,对RRF具有较高的保护作用。

  • 标签: 血液净化方式 维持性血液透析 肾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延肾胶囊对长时间血液透析患者的参与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本院60例肾衰竭患者并随机的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延肾胶囊。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与治疗后RRF、24h尿量、IL-1β与IL-6水平变化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RRF、24h尿量、IL-1β与IL-6水平的变化对比(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与治疗前的对比(P<0.05)。结论延肾胶囊能够对血清IL-1β与IL-6的增加进行有效的抑制,实现对长期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的保护目标。

  • 标签: 延肾胶囊 长期血液透析 残余肾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血液净化对于维持性血透病患的影响分析。方法:对2021年4月-2022年5月行血透治疗的70例维持性血透病患进行研究,并分为LFHD组和HFHD组,前者行LFHD治疗(低通量血透),后者行HFHD治疗(高通量血透),分析2组的TG指标、TC指标、P指标、β2-MG指标和RRF指标情况。结果: HFHD组TG指标、TC指标、P指标、β2-MG指标和RRF指标情况改善均优于LFHD组,两组对比,P

  • 标签: 维持性血透 HFHD LFHD 残余肾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接受低通量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患者残余肾功能造成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择了86例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为观察对象,对照组接受常低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以对照组为基础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患者的残余肾功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β2-微球蛋白及血磷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残余肾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β2-微球蛋白及血磷指标值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接受低通量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效果更为显著,有效改善患者的残余肾功能,各项临床指标降低更明显,值得借鉴。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低通量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治疗 残余肾功能
  • 简介:摘要多数血液透析患者在血液透析后数月至数年内残余肾功能逐步丢失,少数患者甚至在血液透析数次后残余肾功能即丧失殆尽,临床表现为透析间期肾功能检查指标升高加快,24h尿量明显减少,对于如何有效地保护残余肾功能这个问题,现代医学尚无满意的对策。我们通过对40例进行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血透前后残余肾功能的变化(设中药治疗组及单纯对照组,中医辨证均为脾肾气虚、气阴两虚、浊瘀内蕴型)的观察,发现益气滋阴、活血祛浊法对于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有显著的改善作用(P<0.01)。据此,我们从中医学角度对血液透析导致残余肾功能减退的发病机制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治疗原则。

  • 标签: 血液透析 肾功能 中医药
  • 简介: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低通量血液透析并血液灌流(LFHD+HP)、低通量血液透析(LFHD)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HD)残余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行MHD治疗82例尿毒症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血液净化方式的不同,将82例患者分为HFHD组、LFHD+HP组、LFHD组。HFHD组使用Fx80透析器,LFHD+HP组使用F7HPS透析器和HA130血液灌流器,LFHD组使用F7HPS透析器。治疗前、后采集患者血、尿标本。计算残余肾功能(RRF)值,并检测患者血液β2微球蛋白、三酰甘油、胆固醇、血磷浓度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治疗后三组RRF水平显著降低(P〈0.05),HFHD组、LFHD+HP组RRF水平显著高于LFHD组(P〈0.05),而HFHD组、LFHD+HP组RRF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HFHD组、LFHD+HP组三酰甘油、胆固醇、血磷、β2微球蛋白和CRP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各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LFHD组(P〈0.05),而HFHD组、LFHD+HP组间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HD和LFHD+HP可有效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脂和血磷水平,保护RRF,缓解残余肾功能的衰退。

  • 标签: 肾透析 灌流 肾功能不全
  • 简介:摘要:目的:关于血液血红蛋白(Hb)在透析(MHD)患者中的波动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52例住院透析患者,观察6个月,记录和分析Hb分布及12个月波动情况,观察和记录心脑血管疾病病例,分析HB变异与生存率的关系,结果大多数选定患者在目标下限附近移动(46.15%),且仍较少(1.92%)。Hb模式组、波动组33组、无波动组19组、波动组29例、波动组23例、Hb最高值和最低值组27例、无波动组25例、52例受损组10例Hb标准偏差(SD)和变异系数(CV)均较高(分别为9.54±4.28vs.6.41±2.44,0.086±0.035vs.0.059±0.022,P均<0.05),Kaplan-Meier分析显示高SD组和高CV组患者生存率小于低SD组和低CV组,高波动(HA)组生存率低于其他5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始血透患者第1年RRF降低与血红蛋白变异性有关,HIF-PHI和EPO对血红蛋白变异性无影响。

  • 标签: 血红蛋白变异性 血液透析 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