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棉籽经剥壳后成为整、壳、碎、碎壳及未剥壳整籽的混合物,必须将这些混合物有效地分成仁、壳及整籽三部分。仁和屑进入后续工序,壳和壳屑则送到壳场打包或散堆,整籽返回前道工序重新剥壳。

  • 标签: 加工过程 棉籽 分离筛 混合物 剥壳 工序
  • 简介:秘鲁国家农业发展研究中心发明了一种从棉籽中提取食用蛋白的新方法。该项工艺的关键技术就是在加热过程中用化学中和法去除棉籽醇,因而保证了从棉籽中提取的食用蛋白符合卫生

  • 标签: 食用蛋白 棉籽 化学中和 加热过程 蛋白添加 农业发展
  • 简介:7月底,外围油脂油粕进入整理阶段,棉油、粕行情表现暂观望,波动幅度有限,销售情况受到一定影响,棉短绒行情仍弱势维稳.棉壳报价仍延续近期强势。整体看产品表现尚可。棉籽收购价持平居多,货源量已经有限,行情表现较为坚挺。

  • 标签: 棉籽 价格 压力 棉粕 波动幅度 销售情况
  • 简介:酸价就是中和1克棉籽油中游离脂肪酸所消耗的氢氧化钾的毫克数。现行棉籽油酸价的测定采用酸碱滴定法,用标准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溶液滴定油样溶液中的游离脂肪酸,滴定PH值突跃为8-9.7,在酚酞做指示剂,通过酚酞由无色被滴定至微红色来确定滴定终点。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油样溶液本身具有橙黄色,较难观察酚酞的微红色变化,况且微红色稍停即失,等到明显观察到颜色变化时,已滴加过量,结果偏高;毛油或质量差的油样,甚至呈棕褐色,过滤差、杂质多的油样浑浊不清,则更难观察到酚酞的微红色变化,夜班操作则无法进行。使用PH酸度计,采用电位滴定法,根据滴定过程中溶液的电极电位突跃(mv值或PH值)来确定终点,虽没有使用酚酞方便,测量时间稍长,但可克服不易观察酚酞颜色变化的缺点,测定结果准确,可靠。

  • 标签: 棉籽油 酸价 测定方法 电位滴定法 原理 仪器
  • 简介:棉籽经榨油后得到的饼粕中含蛋白质40%左右,为优质饲料资源。但因棉粕中含有的棉酚,对单胃动物的毒性较为强烈,故需脱毒后方可饲用。常用的棉粕脱毒方法有:湿热处理法、化学去毒法、微生物发酵脱毒法、液-液-固三相萃取法。

  • 标签: 棉籽 棉粕 脱毒
  • 简介:【摘要】当前,棉籽油已经逐步渗透于人们生活中,其需求量呈逐年增长的态势发展,棉籽油整体产业正蓬勃发展,市场竞争在不断加剧。要想保证棉籽油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就需要对其生产流程进行优化和改善。本文围绕棉籽油整体生产展开,首先简单阐述了棉籽在加工生产过程中的基本流程,然后重点分析流程优化的具体措施,希望能为有关人员提供参考。

  • 标签: 棉籽 生产流程 优化措施
  • 简介:据有关资料报导,优质精炼棉籽油的安全贮藏期只有9-24月。但多数棉油厂的精炼棉籽油的安全贮存期达不到上述时间,而是贮存几个月后,油脂就出现色泽加深、气味不正、酸价和过氧化值增加等品质变劣现象。我们调查发现,多数棉油厂的油脂贮存三个月后,过氧化值均超过《食品卫生指标》,影响了油脂的食用和商品价值,有的棉油厂因此失去了出口创汇的机会。当棉油厂发现油脂品质变劣时,通常采取的措施是将贮存棉籽油重新再碱炼加工,这样做不仅增加了加工操作的麻烦,同时会造成大量的油脂损失,给棉油厂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本文就谈一谈油脂在贮存中的防护措施,以利于油脂的安全贮存。

  • 标签: 精炼棉籽油 贮存 防护措施 食用油
  • 简介:为了研究不同脱毒处理棉籽饼对肉牛的增重效果,试验选用2-3岁、健康、生长发育正常的西门答尔和夏洛来等品种的改良公牛75头,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按品种、年龄、膘情、体重和日增重分为五组,即对照、处理I、处理Ⅱ、处理Ⅲ和处理Ⅳ。试验日粮与饲养管理保持一致。经过60天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以处理Ⅲ较好,平均日增重为1.561千克,比对照提高了9.93%(P<0.01);每千克增重消耗配合料为3.322千克,比对照少10.11%(p<0.05);每千克增重消耗增重净能力13.712兆焦,比对照少消耗6.47%(P<0.05);每千克增重消耗草料成本为4.181元,比对照少5.63%。干物质食量差异不显著。

  • 标签: 脱毒处理 棉籽饼 肉牛 饲喂效果
  • 简介:本文从棉籽内在因素、工艺配置、剥绒机工作参数调整、操作和企业管理水平等多方面入手,综合分析了各种影响棉籽出绒率的因素,提出了对各种影响因素的针对性的解决办法。

  • 标签: 棉短绒 出绒率 剥绒 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