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微波炉是利用微波来煮饭烧菜的,微波是一种电磁波。这种电磁波的能量不仅比平常的无数电波要大得多,而且还很有“个性”,它除了可以煮熟食物外,还能杀菌,消毒。我们家曾经把一盆长热正旺的富贵竹放在微波炉的旁边,

  • 标签: 微波辐射 杀伤作用 实验 动物 “个性” 微波炉
  • 简介:摘要自然杀伤(NK)T细胞是一群独特的T淋巴细胞亚群,它表达T细胞受体,是被CD1d分子呈递的糖脂类抗原激活的一群免疫调节细胞。活化的Ⅱ型NKT细胞可导致Ⅰ型NKT细胞、经典树突状细胞和CD4+T细胞失活,并抑制Th1/Th17等促炎细胞增殖及功能,使机体具有耐受的性质,限制免疫性疾病的进展,对疾病具有保护作用。本文回顾了Ⅱ型NKT细胞的一些主要特征及其在哮喘中的免疫调节作用

  • 标签: Ⅱ型自然杀伤T细胞 硫酸脑苷脂 免疫调节
  • 简介: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源性和内源性因素致使癌症的发生,找到更好、更安全的治疗方法变得尤为重要。一直以来人类治疗癌症主要有三种方式:手术、放疗和化疗。随着靶向抗癌药物的出现以及生物医学的发展,成千上万的临床试验教会了人们如何更好地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近年来,兴起了第四种革命性疗法——免疫细胞治疗。

  • 标签: 自然杀伤细胞 治疗癌症  姜黄素 辅助作用
  • 简介:摘要APS是一种自身免疫病,以导致动脉和(或)静脉血栓形成,复发性流产(RPL)和抗磷脂抗体(APL)持续阳性为特征。研究表明,NK细胞数量、功能的异常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失衡可能是病理妊娠及血栓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NK细胞在APS引起的免疫紊乱与不良妊娠及血栓形成密切相关,因此,本文对NK细胞及其与APS进行综述。

  • 标签: 抗磷脂综合征 自然杀伤细胞 细胞因子 复发性流产 血栓
  • 简介: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复杂的慢性呼吸道疾病。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生活方式改变等因素,哮喘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自然杀伤T细胞 呼吸道高反应性
  • 简介: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是机体抗肿瘤的第一道防线,是机体天然免疫的主要承担者,也是获得性细胞免疫的核心调节细胞。NK细胞对肿瘤的杀伤活性与其细胞表面受体和肿瘤细胞表面的配体密切相关,由于肿瘤细胞表面配体表达不同致使对NK细胞杀伤的敏感性有很大差异,临床疗效不一。我们简要介绍了影响肿瘤细胞对NK细胞杀伤敏感性的机制,对目前提高肿瘤细胞敏感性的策略和方法进行了总结。

  • 标签: 自然杀伤细胞 MHCⅠ类链相关分子A/B 肿瘤 敏感性
  • 简介:心理战是敌对双方以各种形态的信息和媒介为武器,以人的思想、意识、精神、情感等主观世界为目标,通过心理宣传、心理威慑、心理恐吓、心理欺骗等各种手段,对人的心理施加刺激影响,使其朝预定方向变化和发展,造成有利于己、不利于敌的心理状态,从而达到一方面分化瓦解征服敌人,以尽可能小的代价换取尽可能大的胜利,一方面巩固己方心理防线,保持昂扬士气,使己方始终立于不败之地。这是一种特殊的作战样式,

  • 标签: 心理战 军事策略 军事心理 军事斗争
  • 简介:杀伤链方法可以用来分析武器和系统的作战有效性。随着科技的进步,时敏目标在战争中越来越多。无人机在打击时敏目标方面具有固有的优势。作者分析了无人机如何优化时敏目标的打击链,如缩短发现耗时,决策耗时,平台交互耗时和交战耗时。另外,在打击时敏目标的过程中,无人机还能够提高抗反击能力和成功概率。

  • 标签: 杀伤链 无人机 时敏目标 交战
  • 简介:摘要自然杀伤(nature killer)细胞是人体固有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免疫活化和免疫抑制的双重功能,在多种免疫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有研究显示在心境障碍患者中存在自然杀伤细胞数量和功能的改变,提示其可能会影响心境障碍的发生和临床治疗效果。本文综述了心境障碍中自然杀伤细胞数量、亚群和功能等变化的相关证据,为后续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抑郁症 双相情感障碍 自然杀伤细胞 免疫活性
  • 简介:探讨尿素注射液对体内外肿瘤细胞杀伤率和尿素静脉注射对机体代谢的影响。取处于生长期的胃癌823细胞株,加入尿素注射液观察72h,根据细胞形态和LDH的释放量确定杀伤效果。对致瘤小鼠腹腔注射尿素观察抑制肿瘤效果;家兔静脉注射尿素液观察对体内生化代谢指标的影响。适当浓度尿素注射液在一定时间内可大量杀伤肿瘤细胞,体内观察该药对致瘤小鼠能明显杀伤肿瘤细胞,延长动物生存时间,该药对体内生化代谢指标可产生一定影响。尿素注射液对体内外肿瘤细胞均有杀伤作用杀伤效果与浓度成正相关,该药静脉注射对体内生化代谢指标有一定影响。

  • 标签: 尿素注射液 恶性肿瘤 肿瘤细胞 杀伤作用 实验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转染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nducibleco—stimulator,ICOS)基因对细胞因子诱导杀伤(cytokine—inducedkiller,CIK)细胞杀伤胆管癌细胞的作用。方法构建含ICOS基因的腺病毒载体并转染给CIK细胞(CIK—ICOS细胞组),单纯CIK及CIK—EGFP细胞为对照组,观察3组CIK细胞体外增殖与凋亡情况以及对胆管癌细胞的杀伤作用;ELISA法检测3组CIK细胞上清液中IFN-γ、IL-2及TNF-α的表达。建立胆管癌移植瘤的SCID小鼠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40只SCID小鼠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CIK、CIK—EGFP、CIK—ICOS细胞治疗组,观察转染ICOS基因的CIK细胞对小鼠胆管癌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CIK—ICOS细胞组体外增殖明显强于CIK及CIK—EGFP细胞组;培养第加天CIK—ICOS与CIK细胞凋亡率分别为0.69%和2.90%,第23天分别为0.89%和4.92%;在不同效靶比CIK—ICOS细胞组杀伤效应均显著高于CIK与CIK—EGFP细胞组(F=13.37,6.46,25.51,P〈0.05);CIK—ICOS细胞组上清液中IFN-γ的浓度为(49.50±4.73)μg/L,显著高于CIK细胞组(30.53±3.73)μg/L及CIK—EGFP细胞组(30.12±2.64)μg/L(F=38.89,P〈0.05)。CIK—ICOS细胞治疗组小鼠肿瘤生长速度明显低于CIK与CIK-EGFP细胞治疗组,肿瘤坏死面积明显大于CIK与CIK—EGFP细胞治疗组,瘤内CIK细胞数量最多。结论CIK细胞在体内外均具有杀伤胆管癌细胞的作用。转染ICOS基因后,CIK细胞体外存活时间延长、增殖能力增强、IFN-γ的表达增多,其在体内外抗胆管癌作用明显增强。

  • 标签: 胆道肿瘤 可诱导共刺激分子 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
  • 简介:摘要子宫螺旋动脉重塑是妊娠期子宫的重要生理变化,多种妊娠合并症如子痫前期、胎儿生长受限、复发性流产等均与螺旋动脉重塑受损有关,然而具体机制尚不明确。近年来,免疫细胞在螺旋动脉重塑中的调节作用逐渐为研究者所重视,其调控机制被进一步发现和证实,由于蜕膜自然杀伤(dNK)细胞是最丰富的蜕膜免疫细胞群,因此dNK细胞可能在子宫螺旋动脉重塑的过程中发挥积极的调控作用。本文就dNK细胞的功能和子宫螺旋动脉重塑的机制以及dNK细胞在重塑中所发挥的作用进行综述。

  • 标签: 蜕膜自然杀伤细胞 螺旋动脉重塑 妊娠
  • 简介:一位歌唱比赛的评委在听一位参赛者唱完一首歌后问:“谁叫你来的?”“朋友。”评委答:“他们不是你的朋友。”

  • 标签: 杀伤力 赞美 参赛者 评委 朋友
  • 简介:<正>报载,曾有一位南方老板应邀与人洽谈业务。不料,正式见面时,新买的腰带竟连续两次发生“事故”,致使裤子脱落,使他蒙受羞辱。更糟的是,对方恰巧是一位女士,人家由此判断出,这位先生连自己的生活都不会照料,难以让人信任。就这样,一根劣质皮带“黄”了若干万元的买卖。于

  • 标签: 洽谈业务 就这样 电力公司 大面积停电 克利夫兰 令人
  • 作者: 闫振宇1*栾静1刘昕1肖忠承1高旭光1曾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5-02-12
  • 出处:《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15年第2期
  • 机构:【摘要】目的:研究观察腺病毒介导的KDR启动子驱动CD/TK双自杀基因系统(以下简称AdKDR-CDg1yTK)对结肠癌的治疗作用并进行作用机理分析。方法:采用将人结肠癌细胞系SW620、LS174T移植接种于裸鼠腋下,建立裸鼠人结肠癌移植瘤模型。将20只裸鼠每组五只随机分为四组。1组:注射重组腺病毒AdKDR-CDg1yTK与前药5-FC和GCV;2组:注射前药5-FC和GCV;3组:注射重组腺病毒AdKDR-CDg1yTK;4组:对照组。瘤体内多点注射重组腺病毒AdKDR-CDg1yTK,5-FC和GCV采用腹腔内注射,观察各组裸鼠的状况及肿瘤体积、瘤重、肿瘤生长抑制率、常规病理等指标;电镜观察细胞的超微结构,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率,比较观察各治疗组的疗效;对各组的肿瘤组织行RT-PCR的检测,了解有无双自杀基因CDg1yTK的表达。结果:第1组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显著受到抑制,第2、3、4组肿瘤生长情况无明显差别。第1组肿瘤细胞凋亡指数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0)。结论AdKDR-CDg1yTK联合前药5-FC和GCV对人结肠癌SW620、LS174T细胞具有明显的靶向抑制作用,并可诱导裸鼠体内人结肠癌SW620、LS174T细胞凋亡。
  • 简介:社交媒体的存在让企业传播活动面临新的挑战。航空业是受社交媒体冲击最为严重的行业之一,但对航空公司声誉打击最严重的往往并非事件本身,而是它们采取的回应方式。

  • 标签: 媒体 社交 杀伤力 传播活动 公司声誉 航空业
  • 作者: 滕达1王婷2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14-10-20
  • 出处:《医药界》 2014年第10期
  • 机构:滕达1王婷2(1.江苏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江苏徐州221116)(2.徐州医学院医学技术学院江苏徐州221002)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自然杀伤T细胞在急性肾损伤小鼠肾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C57BL/6小鼠24只,8~10周龄,体重20~3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6):对照组(C组)、急性肾损伤组(A组)、对照组+CD1d抗体组(C-MA组)和急性肾损伤+CD1d抗体组(A-MA组)。腹腔注射叶酸250 mg/kg制备急性肾损伤小鼠肾纤维化模型。C组尾静脉注射同型对照抗体20 mg/kg;AKI组造模前24 h时尾静脉注射同型对照抗体20 mg/kg;C-MA组尾静脉注射CD1d单克隆抗体20 mg/kg;A-MA组造模前24 h时尾静脉注射CD1d单克隆抗体20 mg/kg。注射叶酸后第14天时,眼球取血标本,检测血清BUN和Cr的浓度,然后处死小鼠,取肾组织,分别行天狼星红染色和HE染色,测定肾纤维化面积,并行肾损伤评分;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肾组织纤连蛋白(FN)、Ⅰ型胶原蛋白(Col-Ⅰ)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RT-PCR法检测肾组织IL-4、IL-13、精氨酸酶-1(Arg-1)和发现炎症区域1(FIZZ1)的mRNA表达。结果与C组比较,A组和A-MA组血清BUN、Cr浓度和肾损伤评分升高,肾纤维化面积增加,肾组织FN、Col-Ⅰ和α-SMA表达和IL-4、IL-13、Arg-1、FIZZ1的mRNA表达上调(P<0.05),C-MA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A-MA组血清BUN、Cr浓度和肾损伤评分降低,肾纤维化面积降低,肾组织FN、Col-Ⅰ和α-SMA表达和IL-4、IL-13、Arg-1、FIZZ1的mRNA表达下调(P<0.05)。结论自然杀伤T细胞激活参与了急性肾损伤小鼠肾纤维化的过程,其机制可能与促进Th2细胞因子释放,进而促进巨噬细胞M2极化有关。

  • 标签: 自然杀伤T细胞 急性肾损伤 纤维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D100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单核细胞杀伤功能的影响。方法入组2018年3—9月份在郑州中心医院就诊的35例NSCLC患者(NSCLC组)和13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分离肺癌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和肿瘤部位、非肿瘤部位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及对照组PBMC,纯化PBMC和BALF中的单核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单核细胞中膜结合型CD100(mCD100)和CD72表达。使用重组人CD100、抗CD72、重组人基质金属蛋白酶14 (MMP14)或抗CD100抗体刺激NSCLC组肿瘤部位纯化的单核细胞,与NCI-H1882细胞共培养后检测靶细胞死亡比例,培养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颗粒酶A、颗粒酶B表达,单核细胞中CD16表达。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配对t检验。结果外周血CD14+mCD100+细胞比例、CD14+CD72+细胞比例、CD100平均荧光强度(MFI)、CD72 MFI在NSCLC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SCLC组肿瘤部位CD14+mCD100+细胞比例、CD14+CD72+细胞比例、CD100 MFI、CD72 MFI均显著高于非肿瘤部位(P<0.05)。NSCLC组和对照组外周血纯化的单核细胞诱导NCI-H1882细胞死亡比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95±3.16)%比(13.22±2.40)%,P=0.451],但肿瘤部位纯化的单核细胞诱导NCI-H1882细胞死亡比例低于非肿瘤部位的单核细胞[(11.61±2.81)%比(14.19±3.57)%,P=0.008 7],肿瘤部位单核细胞培养上清中TNF-α、IL-1β、颗粒酶A、颗粒酶B水平均低于非肿瘤部位单核细胞(P<0.05),单核细胞中CD16水平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66)。重组人CD100刺激肿瘤部位纯化的单核细胞后,其诱导NCI-H1882细胞死亡的比例高于无刺激细胞(P<0.000 1),TNF-α、IL-1β、颗粒酶A、颗粒酶B水平亦高于无刺激细胞(P<0.05),而抗CD72预处理的单核细胞再使用重组人CD100刺激,其诱导NCI-H1882细胞死亡比例和TNF-α、IL-1β、颗粒酶A、颗粒酶B水平均低于重组人CD100刺激的单核细胞(P<0.05)。重组人MMP14刺激肿瘤部位纯化的单核细胞后,CD14+mCD100+比例降低,可溶型CD100(sCD100)水平升高,其诱导NCI-H1882细胞死亡的比例和TNF-α、IL-1β、颗粒酶A、颗粒酶B水平高于无刺激单核细胞(P<0.05)。加入抗CD100后,sCD100水平低于MMP14刺激的单核细胞,其诱导NCI-H1882细胞死亡的比例和TNF-α、IL-1β、颗粒酶A、颗粒酶B水平低于MMP14刺激的单核细胞(P<0.05)。结论NSCLC患者肿瘤部位浸润单核细胞CD100脱落不全,导致单核细胞杀伤功能下降,MMP14可能通过促进mCD100脱落和sCD100生成提高肿瘤部位浸润单核细胞的杀伤功能。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CD100 单核细胞 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