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4 个结果
  • 简介:中国有两个关系密切的规范语言的机构:一是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简称“国家语委”;一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简称“全国科技名词委”。国家语委原是国务院的组成部门,前身为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1985年更为现名,1998年并入教育部。国家语委的任务之一是制定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的规范标准。

  • 标签: 科学技术名词 名词审定 国家语委 科技名词 少数民族语言 术语学
  • 简介:概述了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重大课题“国外术语立法现状研究”的研究成果.重点介绍了法国、加拿大、日本、比利时、韩国、埃及、瑞士、意大利8个国家的术语工作和术语立法现状.

  • 标签: 国外术语立法 术语工作 术语立法
  • 简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在积极进行国家社会建设的同时,提出了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国家建设发展中科学技术得到了不断的创新,这也为我国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学支撑。不过国内的学术界对科学的概念一直较为模糊,说法众多,一直没有达成共识。本文的主要内容是简述'社会科学'是英语socialscience的误译,对'社会科学'译名进行重新的审视。

  • 标签: 社会科学 译名 审视
  • 简介:语言是人类思维发展的动因,是科学形成的固有工具。科技术语的合理使用对于科技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术语的发展变化具有不同于一般语言的特点,必须研究术语的构成及其所称谓的概念,以保证术语的合理使用及其对于科学技术发展的促进作用。对此,术语概念的挑选、分类、确定是构建术语的必要基础,术语构成成分(内部形式和外部形式)的意义对于概念具有重要作用。上述所有研究工作是术语标准化的前提和基础。

  • 标签: 科技术语 概念 术语成分
  • 简介:世界上的国名来自不同的民族,源于不同的语言,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通常只有一个对应的中文名称被中国认可和使用。文章试从国名汉译的文化意涵、选字原则,以及部分国家的译名流变和原因等三方面进行探索和分析。

  • 标签: 国名汉译 文化意涵 译名流变
  • 简介:奥地利科学家维斯特在1931年发表了《在工程技术中(特别是在电工学中)的国际语言规范》,这是现代术语学创立的标志。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德国-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加拿大-魁北克以及俄罗斯逐渐形成了各自的术语学理论体系。在中国,虽然很早就开展了术语规范的实践工作,但有关术语学理论的研究工作却起步较晚。

  • 标签: 术语学 俄罗斯 文献 语言规范 工程技术 斯洛伐克
  • 简介:在全球化、信息化、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和全球竞争关键在于人才。各国际组织、各国顺势在教育领域相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建构competencies、competences、skills等宏图,推进教育改革,其中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PISA近年尤为盛行。通过梳理PISA2015描述框架的内容结构来阐述competence、competency、literacy、capability、capacity和skill所表达的概念、范畴和彼此关系,遵循术语的科学性、单义性和系统性,进行规范和翻译,以求理解趋同、译名统一、达到互明互鉴。

  • 标签: 素质 素养 能力 技能 知识
  • 简介:列举术语集的常见不足,强调术语集整理的必要性,阐释术语集整理的科学原则与目标,介绍术语构成的方式。

  • 标签: 术语 术语集 概念 术语构成
  • 简介:在全球化时代,如何保证术语传播和使用的一致性和准确性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长期以来,大型机构如欧盟、联合国等面临着多语言术语使用与管理的问题,也在实践中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文章梳理了欧盟IATE术语库的设计、术语来源与可靠性、功能、管理与审核等内容,结合使用及学习经验探讨了其存在的不足,以期为中国术语管理机构与相关领域提供借鉴。

  • 标签: 机构 术语管理 IATE
  • 简介:摘要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科技新名词、术语大量涌现。怎样把这些新名词、术语正确地译成汉语而又尽可能地保持译名统一,已成为一项复杂的任务和课题。本文主要探讨了意译这种翻译科技新名词、新术语的方法。

  • 标签: 科技英语新名词意译
  • 简介:日前,《ISO18662-1:2017中医药—术语—第一部分中药材术语》国际标准正式出版发布,这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中医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出版的首个术语标准,为国际范围内规范和统一中药名词术语提供了重要依据。充分考虑到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中药材名称的习惯用法,在标准文本中除了应用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官方语言英文之外,还保留了拼音、繁简汉字、拉丁文名字,扩展了标准的适用性。

  • 标签: 国际标准化组织 中药材 中医药标准化 名词术语 国际范围 药材名称
  • 简介:林纾在中国文学史上大概不算无名之辈。他翻译的《巴黎茶花女遗事》(1899),一时“销尽支那荡子魂”(严复语)。严复、康有为盛赞其译文之精美、感情之真挚、影响之广泛,郑振铎、周作人等纷纷认其为中国现代文学之先驱,当时在中国演出的莎士比亚戏剧基本均以林纾译本为蓝本,苏曼殊、

  • 标签: 《巴黎茶花女遗事》 中国文学史 译名 侠义 中国现代文学 莎士比亚戏剧
  • 简介:研究了术语术语集之中的地位,术语集在语言词汇系统之中的地位。从更为宏观的视角出发,论证词汇的系统性问题,系统梳理正、反两方面的观点,认为词汇既具有意义,也具有价值,构成词汇系统的基础是词汇价而非词义,词汇系统是词与词之间复杂关系构成的网络。强调术语集是词汇系统的特定组成部分,一方面,它继承词汇系统的所有特性;另一方面,同一学科或领域的术语之间具有更强的系统性。

  • 标签: 词汇系统 意义 价值 术语 术语集
  • 简介:摘要科技新名词、术语大量涌现。怎样把这些新名词、术语正确地译成汉语,已成为一项复杂任务和课题。本文主要探讨了音译和混译这两种翻译科技新名词、新术语的方法。

  • 标签: 科技英语新名词音译混译
  • 简介:《语言学名词》“音韵学”分支创新性地构建了“总论、音类分析和等韵学、用韵分析和今音学、语音通转和古音学、音类演变和对音”的音韵学术语知识体系,融学界共识与理论创新于一体。这为音韵学术语的规范和辞书音韵学术语的编排提供了参考原则:构建层次清晰的音韵学术语体系;实现音韵学术语的科学分类。

  • 标签: 《语言学名词》 音韵学 术语 知识体系
  • 简介: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及中俄“莫喀高铁”项目协议的签署,中国高铁在海外建设战略部署中更加掷地有声,也引发了业界对俄语高铁术语研究热。文章从俄语高铁术语生成机制入手,对其进行梳理归纳,并结合作者自身工作实践经验提出了若干翻译策略。

  • 标签: 高铁 术语 翻译
  • 简介:由于法律术语是法律概念的语言符号,法律术语翻译作为符号意义的转换与重构而兼具语言的符号性和法律的专业性。文章以符号学为理论基础,发现在法律术语制定、解释、翻译到接受整个过程中共实现了两次主动符内联系,并基于语义三角模型与翻译三角模型从符号表象、意义和符号解释角度解读了法律术语翻译五原则。此外,文章还发现语料库从微观角度研究翻译特征对法律术语翻译原则及法律翻译的探索具有指导与反哺意义。

  • 标签: 法律术语 翻译原则 符号学 翻译三角 语料库
  • 简介:21世纪第二个十年,为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克罗地亚政府启动了"克罗地亚科学术语项目",旨在将多学科的克罗地亚语术语系统化,并创建了克罗地亚语国家术语库,其基本构建原理是依照基于传统术语学理论的国际术语工作原则(ISO/TC37)制定的。克罗地亚人类学研究院的几位学者,参与了术语库人类学部分的建造。在人类学术语规范化工作的具体实践中,学者们发现:以传统术语学为基础的术语工作原则,与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特色有不相容的一面,他们将国际术语基本工作原则与法国学者福柯有关话语的论断相结合,创造性地完成了克罗地亚人类学术语的规范化工作。

  • 标签: 人类学术语 隐喻 特异性 复杂层叠和动态特征
  • 简介:交际术语学是20世纪90年代初才出现的术语学新研究方向。与传统术语学研究不同的是,该学说认为传统术语学所侧重的术语标准化只是术语学研究的一部分。交际术语学理论主张从交际角度及其所涉及的两个因素——交际者和交际情境来进行术语学研究。虽然学说已创立近三十年且在拉美及南欧地区反响很大,其创始人卡布雷也曾获得2007年维斯特术语学特别贡献奖,但交际术语学的主要论著和学术主张多以西班牙语、加泰罗尼亚语或法语出版,因此国内学术界鲜有提及。文章从交际术语学的产生、理论主张、特点、研究对象、研究意义和理论应用所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对交际术语学进行梳理,以期进一步推广该学派的理论学说。

  • 标签: 交际术语学 交际情境 交际者 术语 术语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