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应用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矫治牙列拥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门诊2013年1月-2013年12月之间收治的18例牙列拥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所有患者应用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进行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治疗方法和结果.结果18例牙列拥挤患者均获得良好的治疗成效.牙齿排列整齐、没有间隙,且尖牙和磨牙之间能够保持中性关系.所有患者双侧的颌关节没有出现弹响与压痛现象.放置矫治器之后患者上下前牙发生较为显著的变化,没有出现牙根吸收、骨面型改变.患者的矫治疗程在9-18个月之间,其中AngleI类患者的矫治疗程为(10.6±2.8)个月,AngleII类患者的矫治疗程为(15.7±2.1)个月,AngleIII类患者的矫治疗程为(13.2±2.3)个月.治疗完成后患者的牙龈指数、龈沟出血指数和探诊深度均有所上升,但是对比治疗前的差异结果不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牙列拥挤患者应用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治疗效果好,有效解除牙列拥挤、达到美观的效果,同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关键词牙列拥挤;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78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410-02

  • 标签:
  • 简介:目的本研究通过临床评估使用托槽隐形矫治器与传统固定矫治器患者的牙周指数变化,比较两种矫治器对牙周健康的影响,判断隐形矫治器是否更有利于口腔卫生和牙周健康维护.方法临床选取40名成人患者,分为隐形矫治组(Ⅰ组)和固定矫治组(F组),通过测量在其矫治前及佩戴后1、3、6个月中菌斑指数(PlaqueIndex,PLI)、牙龈指数(Gingiva-Index,GI)及龈沟出血指数(SulcusBleedingIndex,SBI)等牙周指数变化,对比两种矫治器对牙周健康的影响.结果隐形矫治组的PLI在治疗中明显低于固定矫治组,但GI及SBI除第一个月有差异外,后期无明显差别.佩戴矫治器后两组的各项指数均高于矫治前.结论托槽隐形矫治器在一定程度上仍有碍口腔卫生的维护,但优于传统的固定矫治器,在矫治过程中短期内仍会对牙周组织健康造成一定影响,与传统固定矫治器并无明显差别。

  • 标签: 固定矫治器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 牙周指数 口腔卫生
  • 简介:患者,女,21岁,主诉:牙齿不齐,要求隐形矫治.一、临床检查面型左右对称,基本直面型。口腔卫生状况较差,恒牙列。两侧磨牙中性关系,上颌双侧尖牙缺失,前牙Ⅲ度深覆殆,上颌双侧侧切牙畸形过小牙并且反骀,上牙弓拥挤2mm,下牙弓拥挤9mm,下中线右偏1mm。

  • 标签: 双侧尖牙缺失 拔牙矫治 深覆(牙合) 隐形矫治器 Ⅲ度 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应用国产托槽隐形矫治器,治疗错合畸形,总结经验,使该技术更好的满足临床医生和患者的需求。方法选取前牙深覆合深覆盖成人女性患者一例,根据临床应用矫治过程准备术前资料、制定矫治方案、计算机矫治过程模拟、制作隐形矫治器、佩戴并按时复诊。结果病例治疗后取得良好疗效,利用托槽隐形矫治器推磨牙向远中的优势,配合片切减径,避免拔牙,改善了患者前牙深覆合深覆盖畸形。矫治时间22个月。全口曲面断层片未见齿槽骨及牙根吸收。结论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对于推磨牙向远中解除前牙段轻度拥挤及前突有显著疗效。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具有美观,舒适,卫生及复诊次数少等特点。在合理选择适应症的条件下,能满足临床医生和患者的矫治需求。

  • 标签: 正畸 无托槽 国产隐形矫治 临床应用 推磨牙向远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四手操作技术托槽隐形矫治邻面去釉操作中的应用。方法将30例正畸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两组均为同一资深医生操作。对照组采用非四手操作技术,全部操作过程由医师一人独立完成,护士只准备器械材料。实验组采用四手操作技术,在治疗过程中,由一名专职护士配合操作。比较2组在椅旁操作时间、每个邻面的平均处理时间、病人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在椅旁操作时间、每个邻面的平均处理时间、病人的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手操作在托槽隐形矫治器邻面去釉操作中提高了医生的工作效率及患者满意度,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四手操作 无托槽隐形矫治 邻面去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锁托槽矫治器在牙颌畸形患者正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年08月~2014年08月收治的88例牙颌畸形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金属托槽治疗方式,治疗组采用自锁托槽矫治器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牙周指数变化情况、牙槽脱落情况结果。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治疗三个月后、六个月后、一年后、二年后以及三年后五个时间点的牙槽脱落情况分别是0.00%、0.00%、0.00%、2.27%以及4.55%,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二年后以及三年后两个时间点的牙槽脱落情况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牙颌畸形患者采用自锁托槽矫治器治疗后,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牙周指数,降低患者的牙槽脱落情况,延长其牙槽使用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探讨 自锁托槽矫治器 牙颌畸形 正畸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亚历山大矫治技术下两种不同拔牙模式治疗后下颌牙列变化的差异.方法选取采用亚历山大技术矫治完成的拔牙病例52例,分为拔除上下第一前磨牙组(A组)和拔除上颌第一前磨牙及下颌第二前磨牙组(B组),测量矫治前后下颌数字模型的牙弓宽度、长度、Spee曲深度及前牙不齐指数,并通过头影测量获取下切牙唇倾度.采用配对及成组f检验分别对测量项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矫治后两组病例的尖牙间宽度稍增大,第一磨牙间宽度、牙弓长度、Spee曲深度、IRR均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下前牙唇倾度显著减小(P<0.05),B组变化不显著(P>0.05).B组治疗前后第一磨牙间宽度、Spee曲深度减小量均比A组大,下前牙倾斜度减少量较A组小(P<0.05).两组尖牙间宽度、牙弓长度及IRR等变化量间显著差异(P>0.05).结论亚历山大矫治技术有利于维持原有牙弓宽度的大小.下颌减数第一前磨牙有利于维持磨牙间宽度及回收下前牙;减数下颌第二前磨牙则更有利于磨牙前移调整磨牙关系并维持下切牙唇倾度.

  • 标签: 亚历山大矫治技术 拔牙矫治 数字化三维模型 头影测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影响正畸托槽脱落的因素有哪些。方法随机抽取某院近两年的畸形矫正患者150例进行临床调查分析。结果得出2个与托槽脱落的相关因素,并进行了分析。结论托槽的安装方法和正畸者与医生的配合对正畸托槽脱落有必然的联系。

  • 标签: 正畸托槽 脱落因素
  • 简介:一、病历摘要患者,女,33岁,汉族.主诉:前牙不齐求隐形矫治.患者二十年前因“虎牙”固定正畸治疗,未认真保持发生复发.家族中母亲有类似错(牙合)情况,全身状况良好.二、临床检查患者正面观颜面部对称,侧面观凸面型,上颌前突,下颌正常.有偏侧咀嚼十余年至今.口内检查:恒牙(牙合),14、24、34、44、18、48口内未见,36烤瓷全冠不良修复体修复,26伸长,右侧尖牙、磨牙中性偏远中关系,左侧尖牙、磨牙远中关系。

  • 标签: 上颌磨牙远移 矫治技术 不良修复体 应用 病例 固定正畸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关于眼眶骨折外科矫治的方法。方法我院从2014年3月到2015年3月共收治眼眶骨折患者114例,主要是对这114例患者的外科矫正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眼眶骨折的直接征象为眶壁骨质的连续性中断、粉碎及移位改变。结论CT检查是诊断眼眶骨折的最好方法,可以充分显示骨折的病理变化。

  • 标签: 眼眶骨折 外科矫治 研究
  • 简介:摘要“厌学”现象已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本文分析了小学生厌学的现状、成因,进而提出了社会、学校、家庭各方面相应的矫治学生厌学的对策及措施。

  • 标签: 小学生厌学矫治对策措施
  • 简介:利益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永恒话题,它不同于古典政治学的伦理、道德涵义,近现代以来的政治学是一种“利益的政治学”,它借助于机械论式的推导方法,将人的利益、欲望作为人类政治行为的分析起点和根本逻辑。但这种从抽象的人性利益出发,线性地寻求政治真理在方法论上并不可靠,也容易产生政治上的教条主义和极端主义等问题。对此,可以借鉴中国传统的“宗教性道德”来克服缓解“利益政治学”的种种弊端。

  • 标签: 利益 利益政治学 反思 矫治
  • 简介:摘要乳牙期前牙反牙合不仅影响美观及口腔的咀嚼功能,还影响颌面部骨骼、肌肉的正常发育,甚至可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早期矫治的目的是恢复正常的咬合和口腔功能,引导颌面部骨骼和肌肉的正常发育。多数病例可以通过简单的早期矫治避免在恒牙列替换后再进行复杂的矫正治疗。即使是复杂的病例也可通过早期治疗减小错牙合程度,简化后期治疗或避免进行拔牙减数治疗及外科正颌手术治疗。

  • 标签: 乳牙 反牙合 早期矫治
  • 简介:摘要不良情境与戒毒人员的毒瘾心理关系密切,被强制戒毒后的人员重新吸食毒品的主要原因是他们频繁地接触了不良情境;诱使戒毒人员重新吸食毒品的不良情境主要有不良的人际情境、不良的空间情境、不良的时间情境、不良的对象情境。因此,要彻底矫治戒毒人员重新吸食毒品的行为,就必须对他们进行情境隔离、情境控制和情境转移,使他们处于相对封闭的良性情境之中,最后才能达到巩固戒毒成果的目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儿童咬合紊乱进行早期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50例于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期间我院接收的儿童咬合紊乱患者,根据患者具体表现给予针对性治疗,观察矫治效果。结果所研究的50例患者矫治后,前牙反牙合、后牙反牙合现象、牙列拥挤现象均得到矫治,缺牙间隙得到保持,3例患者有轻度牙列拥挤,患儿的吸光度值和咀嚼值明显提高(P<0.05)。结论对儿童咬合紊乱进行及早纠正,效果较好,同时应重视咬合紊乱的预防,从而保证患儿的颌骨正常发育。

  • 标签: 早期矫治 儿童期咬合紊乱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