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笔意清新诗意浓──《贺卡赠言》出版韩绍玉在现代社会中,人人离不开友情的向往、亲情的慰籍、恋情的追求。古往今来,有多少蜚声中外的文学巨匠,为此写下了热耳酸心的故事、熠熠闪亮的篇章……钟爱文学、擅长书法的鹿耀世根据有关版本,遴选了早有定评、短小精萃的中外...

  • 标签: 文学巨匠 韩绍玉 有定 启功先生 沈尹默 二王
  • 简介:日前,伊沙新诗集《灵魂出窍》由中国文联出版出版。该诗集系诗人道辉主编之“21世纪中国诗人钻石诗学大书”(笔冠诗丛)之一,诗集以《又见真相》为“序诗”,分为A根(短诗卷)、B行(组诗卷)、C魂(长诗卷),是其2003—2007年诗歌写作的精华选集。

  • 标签: 中国文联出版社 诗集 灵魂 伊沙 诗歌写作 短诗
  • 简介:“唐诗解构”是洛夫近十年来重点进行的诗歌艺术探索。用当下的思维,体会唐诗所表达的古代生活与情感,并用精美的新诗语言,对50首具有代表性的唐诗进行别出心裁地重写,每一首都是精巧的小诗,表现了作者超乎常人的敏锐的感受力,想象力和高超的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不仅可给当代读者以美的享受,同时还可以对读者体悟唐诗的意境与美感产生独特的启发意义。这些作品陆续发表后,深得读者和评论家的好评,被认为是具有开创意义的文学工程,显示出大诗人洛夫旺盛的艺术生命力。

  • 标签: 唐诗 洛夫 解构 出版 诗集 艺术生命力
  • 简介:继不久前在台北出版《台湾当代新诗史》后,古远清最近叉由香港人民出版出版了《香港当代新诗史》。该书描述了1950年代至2007年香港新诗所走过的复杂而曲折的道路,对从舒巷城到林幸谦近50位诗人作品一一加以评述。这当中既有按十年为一期的新诗发展描述,也包括诗歌思潮史、诗论史、论争史、诗刊出版史等。该书的着力点不仅在于总结香港新诗发展的经验与教训,而且还力图融合“本土”与“南来”,在史的基础上确立一套建构香港新诗史的话语。著者将香港当代新诗分成三大板块:“本土”、“南来”、“外来”。在作者看来,这三大诗群各有其独特贡献,但又存在着自己的盲点。

  • 标签: 人民出版社 新诗史 古远清 香港 50年代 林幸谦
  • 简介:<正>近日,诗人徐丽萍的诗集《吹落在时光里的麦穗》由中国文联出版出版。徐丽萍的诗柔美而温婉,闪烁着生命痛苦的光辉,她的诗歌语言别具一格,文笔清新、诗意盎然,有"绿色诗歌"之称。该诗集是诗人继《目光的海岸》之后的又一部精品力作,全集由《我从灰暗中走过》、《我眼睛里的那场雪》、《吹落在时光里的麦穗》、《我的荒野、

  • 标签: 新诗集 诗歌语言 大象无形 中国文联 诗意盎然 邮购价
  • 简介:<正>诗人徐丽萍的新诗集《吹落在时光里的麦穗》由中国文联出版出版。徐丽萍的诗柔美而温婉,闪烁着生命痛苦的光辉,她的诗歌语言别具一格,文笔清新、诗意盎然,有"绿色诗歌"之称。该诗集是诗人继《目光的海岸》之后的又一部精品力作,全集由《我从灰暗中走过》、《我眼睛里的那场雪》、《吹落在时光里的麦穗》、《我的荒野、我的宫殿》四辑组成,是徐丽萍从多年创作的诗中精选出来的,有大美无言

  • 标签: 新诗集 诗歌语言 大象无形 中国文联 诗意盎然 邮购价
  • 简介: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新诗代·全球华语诗歌联展”正式启动。此次截稿日期为2009年10月1日,优秀作品将结集公开出版发行。届时,《新诗代》还将举行诗集首发式。大型诗歌朗诵及研讨会等系列活动。《新诗代》面向全球所有汉语诗歌写作者,举办“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型诗歌征集活动。

  • 标签: 诗歌朗诵 公开出版 优秀作品 新诗 华语 新中国成立
  • 简介:萤火虫给黑暗开出了罚单我仅凭罚出来的这点光线行走在一条山路上趁着光清理着故乡硬塞给我的在土窑烧制出的乡愁

  • 标签: 新诗 麦城 萤火虫 故乡 乡愁
  • 简介:1.隐喻、象征、通感这些都是修辞手法,说白了,只是语言的几根拐杖。如果一个有能力的人无需借助这些东西,可以走得更好、更稳、更轻松,不要这几根东西有什么不好呢?如果回到语言是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诗歌是对情感真相的揭露这个问题上来,我认为诗歌语言的直接性就显得更加重要。一些修辞手法的运用可能会增加一些语言美感,但它同时会妨碍情感的直接性,在我看来,情感的优美大于字面的优美。

  • 标签: 诗歌语言 杂谈 新诗 修辞手法 生活方式 思维方式
  • 简介:诗歌评论家张德明专著《新诗话·21世纪诗歌初论(2000-2010)》2011年12月由九州出版出版发行。该著为国内第一部新世纪诗歌史,也是近百年来中国学界首次以“诗话”为批评话语方式而撰写的一部学术专著。该著分“现象论”、“地域论”、“诗群论”、“结构论”、“本体论”五章,

  • 标签: 学术专著 21世纪 出版发行 诗歌史 张德明 诗话
  • 简介:在百余年中国新诗现代化的进程中,浙江新诗人的“引领性”与“群体性”特征为世人瞩目。而这种“群体性”与“引领性”态势,先声夺人的气势和敏于世变的气质,源于一种深刻的传统根源,是浙江文化传统影响下的一种“内源性自觉”。南宋以降,中国的文化中心迁到了江南,一时间,浙江成为“财赋地”、“人文薮”。

  • 标签: “浙江潮” 新诗现代化 中国新诗 诗人 文化传统 文化中心
  • 简介:喜树再次经过栖息于山坡下的庭园发现它已被冠名喜树挂上了小木牌像是革命时期的犯人就要送去枪决

  • 标签: 新诗 于坚 革命时期
  • 简介:新诗是相对于古诗(泛指古代诗歌,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而言的“五四”以来的新体诗歌。它不受固定格律的束缚,用形式自由的白话写作,易学易懂,更有利于作者驰骋想象,抒发感情,更便于读者理解、接受。但不知从何时起,人们开始鄙视、嫌厌新诗了。报刊上,新诗只是为活跃版面而充当补白和点缀的角色;书店里,新诗集少得可怜,羞涩地躲在一隅,问津者寥寥;“新诗朗诵”作为文艺形式,似乎已不再登大雅之堂了;中学生爱诗的倒也有一批,但几乎都是青睐古诗;新诗,他们可能不屑一顾,没有兴趣。这是可怕的偏见,必须摒弃!毋庸讳言,古诗资格实在老,古体诗从发端于西周的“诗三百”算起,已有3000年的历史,近体诗即格律诗从其成熟的唐代算起也有1000多年的高龄了。相比之下,新诗还太年轻,仅几十年的“春秋”。但唯其年轻,才最少包

  • 标签: 鉴赏 近体诗 古诗 古体诗 中学生 古代诗歌
  • 简介:时运交移,质文代变,中国古典诗歌自四言而五言而七言,以至词、令、曲,像一条衍生不息的长河,一直都处在不断发展的进程中.但是,到了明、清之际,它却逐渐进入回光返照的境地,甚至于走向末路,不但内容上陈陈相袭,而且在形式上也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艺术方面的新的突破,实际上已经成为一种不可企望的幻影.

  • 标签: 新诗 格律 中学 语文 音乐美
  • 简介:朱自清先生是新诗早期的重要诗人和杰出的理论家,对新诗艺术上的发展与进步作出过重要贡献.本文从朱先生的创作实践、寻求新诗的艺术之路、力促新诗的现代化、多元的审美认同等几个方面对朱先生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认为朱先生的杰出诗作和杰出的新诗理论,将永远在新诗坛烨烨生辉.

  • 标签: 朱自清 新诗 现代化 审美认同
  • 简介:在中国新诗坛上,徐志摩是一个声誉很高,很有成就的诗人.他的诗艺术特色很突出,是他的真挚感情的流露,有着活跃奔放的艺术风格,追求形式的灵活规律,有着对艺术与人生的深切关注.认真深入研究他的诗,对于新诗艺术的发展进行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徐志摩 新诗 媚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