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18例儿童原发气管支气管肿瘤病例的临床资料,探讨支气管镜介入诊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研究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2013年1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18例原发气管支气管肿瘤患儿的临床表现、体征、影像学、支气管镜下表现、病理类型、内镜下介入治疗方法及转归,并加以分析。结果本组患儿年龄2~12岁;男女比例为1.71∶1;病理类型:黏液表皮样癌8例,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7例,婴幼儿纤维肉瘤1例,中间型血管肿瘤1例,腺泡细胞癌1例。18例患儿均在全麻下完成活检明确肿瘤病理类型,并通过介入治疗手段解除呼吸道梗阻。术中、术后未发生大出血、气胸、纵隔气肿等并发症。术后1周复查内镜评估疗效,完全有效1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4%。结论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原发气管支气管肿瘤安全、有效,可作为姑息治疗手段,为进一步外科手术根治创造条件,甚至成为根治腔内肿瘤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儿童 支气管镜 介入治疗 气管、支气管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可弯曲支气管镜(以下简称为支气管镜)钬激光治疗儿童气管支气管结核(TBTB)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2016年2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40例(男24例、女16例)TBTB患儿的临床转归,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常规治疗组(20例)和经支气管镜钬激光联合治疗组(2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儿治疗前一般情况(性别、年龄、病程、病变部位),治疗后肺不张恢复时间、气道梗阻解除时间。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χ²检验。结果40例TBTB患儿中35例为淋巴结瘘型(87.5%),5例为肉芽增殖型(12.5%)。常规治疗组和经支气管镜钬激光联合治疗组男性比[50%(10/20例)比75%(15/20例),χ²=2.66,P=0.10]、年龄[(3.2±2.2)岁比(2.2±1.8)岁,t=1.41,P=0.16]、病程<1个月比[30%(6/20例)比35%(7/20例),χ²=0.11,P=0.73]、病变部位单发病灶比[45%(9/20例)比60%(12/20例),χ²=0.90,P=0.3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估,常规治疗组显效0例、有效8例、无效12例,经支气管镜钬激光联合治疗组显效10例、有效10例、无效0例,两组患儿总有效率分别为40%和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25.34,P<0.01),观察期内两组患儿均未出现治疗有关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经支气管镜钬激光治疗是快速清除气道内结核病灶的有效手段,可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应提倡临床应用。

  • 标签: 支气管镜 激光 儿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TBNA)在儿童纵隔淋巴结大肺结核诊断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研究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介入科2014年3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8例纵隔淋巴结大肺结核患儿的临床资料。患儿均经胸部强化CT诊断纵隔淋巴结大后行TBNA并最终确诊,总结TBNA诊断经验。结果8例纵隔淋巴结大患儿,年龄7个月~8岁6个月(婴幼儿占75.0%),中位年龄为22.5个月;男3例(37.5%),女5例(62.5%);体质量8.5~39.0 kg,中位体质量为10.7 kg;病程15~90 d,中位病程为18.5 d。临床表现有咳嗽8例,发热4例,喘息1例,喉鸣1例。行常规支气管镜检查及TBNA,留取细胞学、病原学、病理检查,6例患儿获得确诊依据,诊断率为75.0%,4例涂片中找到抗酸杆菌但病理检查阴性,1例病理符合结核感染特点但涂片检菌阴性,1例涂片及病理均提示结核。2例患儿未经TBNA检查取得病原学及组织学证据,根据肺泡灌洗液涂片抗酸染色阳性明确诊断。患儿术中、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TBNA是诊断儿童肺结核的重要手段,其有效、安全,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 儿童 纵隔淋巴结大 肺结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可弯曲支气管镜联合颈部超声在婴幼儿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1年5月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介入科收治的24例应用可弯曲支气管镜联合颈部超声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患儿的临床资料。24例患儿中,男12例,女12例,男女比例为1∶1;年龄21 d~2岁,中位年龄5个月;中位体质量5.8 kg。在进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时,先使用超声评估患儿甲状腺位置及血管走形,选择合适穿刺入路并标记穿刺点,然后在可弯曲支气管镜引导下完成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结果术前接受持续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支持治疗患儿19例(79.2%),间断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支持治疗患儿2例(8.3%),无创呼吸机支持治疗3例(12.5%)。24例患儿中,先天性上呼吸道发育畸形9例(37.5%);双侧声带麻痹8例(33.3%);上呼吸道占位性疾病3例(12.5%);外科术后撤机困难2例(8.3%);神经肌肉疾病2例(8.3%)。24例患儿均在30 min内成功完成手术,出血量均少于5 mL,术中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可弯曲支气管镜联合颈部超声辅助使婴幼儿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能够顺利完成,并显著降低手术操作难度,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 标签: 可弯曲支气管镜 超声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 婴幼儿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应用于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本院74例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收治时间2020年08月-2021年08月,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37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7例,强化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SAS评分、SDS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给予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心理状态,提升护理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心理护理 支气管扩张 咯血
  • 简介:摘要对2017年11月至2019年8月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收治的4例先天性气管软骨环缺失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4例患儿确诊年龄为2个月~1岁。1例出生后无明显症状,之后反复喘息发作3次;余3例患儿出生后即有症状,表现为喉鸣、反复咳喘。4例患儿支气管镜检查均见气管局部管腔呈类圆形、明显向心性狭窄,但镜身可顺利通过,管壁未见软骨结构。其中3例行胸部增强CT检查均表现为气管局限性狭窄,呈沙漏样,不伴血管环畸形。4例患儿均手术治疗,其中3例恢复良好,1例术后死于重症感染。

  • 标签: 先天性气管狭窄 气管软骨环缺失 支气管镜 儿童
  • 简介:摘要:在进行室外燃气管道敷设工程时,技术方面的探讨至关重要,不仅关乎工程的质量和效率,更牵涉到人员和设施的安全。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室外燃气管道敷设工程的关键技术问题,包括管道敷设与安装技术、管道连接与焊接技术、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对这些关键技术进行探讨和分析,旨在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确保室外燃气管道工程的顺利实施和安全运行。

  • 标签: 室外燃气管道 敷设工程 技术探讨
  • 简介:摘要:随着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日益枯竭以及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管道输送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越来越受到关注。聚乙烯管道是一种常用于燃气输送的材料,而其热熔接头是管道系统中较为薄弱的部位,易受到外界因素(如高温、压力等)的影响。

  • 标签: 聚乙烯管道 热熔接头 微波检测
  • 简介:摘要1例57岁男性患者因肺腺癌给予培美曲塞+卡铂化疗(第1天)联合卡瑞利珠单抗(第2天)免疫治疗,21 d为1个周期。第2、3周期给药后患者均出现丙氨酸转氨酶升高,考虑为化疗所致,停止化疗,仅行免疫治疗。第4次免疫治疗后患者面部、颈部、背部出现血管痣,大小不等(0.1~1.2 cm),红色或红黑相间,高出皮肤表面。考虑为卡瑞利珠单抗导致的反应性毛细血管增生症。因病情需要,继续予免疫治疗。择期予手术切除较大血管痣并加用贝伐珠单抗抑制血管生成。随访6个月,切除部位血管痣未再出现,但其他部位仍有新的血管痣出现。

  • 标签: 药物相关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卡瑞利珠单抗 毛细血管增生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本中心建立上肢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的1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通畅率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校正变量后有糖尿病史者和高血压史者初级通畅率降低风险显著增加(P=0.040,P=0.015),而辅助初级通畅率降低风险无明显增加(P=0.288,P=0.155)。因此糖尿病史和高血压病史是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初级通畅率降低的独立危险因素,由于各纳入分析因素对次级通畅率无明显影响,故患者相关因素不应成为构建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评估中的阻碍。

  • 标签: 肾透析 人工血管 动静脉瘘 血管通路 通畅率
  • 作者: 王超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2-07-12
  • 出处:《建筑创作》 2022年第5期
  • 机构:泰安市华能城市燃气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山东省   泰安市   271000
  • 简介:摘要:市政工程燃气管道设计与施工是民生建设重要组成,关系着燃气的正常输送与群众的生产生活。以燃气管道设计与施工为中心,浅析市政燃气管网设计,明确燃气管网设计关键点,积极创新设计理念,信息化设计系统下,实现燃气管网设计的可视化。随后对燃气管网施工关键点进行研究,从准备工作到先进技术应用,施工注意事项明确等,实现提高市政燃气管道设计与施工水平的目的。

  • 标签: 市政工程 燃气管道 管材控制 BIM技术
  • 简介:摘要对2021年12月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介入科收治的1例先天性声门下区狭窄(C-SGS)行滑动喉气管成形术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儿,女,2个月15 d,因"呼吸困难2个月余,气管切开术后23 d"就诊。支气管镜、环状软骨B超提示声门下区狭窄,未见瘢痕增生。结合患儿病史,诊断为C-SGS。入院后2周行滑动喉气管成形术,术后即拔除气管切开套管。术后2个月余随访,恢复良好,无呼吸困难表现。提示对于C-SGS,可在明确诊断后早期、安全手术,提供即时和足够的气道空间,保证良好的声音质量和吞咽功能。

  • 标签: 滑动喉气管成形术 先天性声门下区狭窄 婴儿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乳腺癌原代细胞成瘤模型,探讨体内转染干扰中电导钙激动钾离子通道(KCa3.1)的表达在乳腺癌增殖、肿瘤新生血管中的效应。方法收集随机选取的23例2018年至2019年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外科手术切除的乳腺浸润性癌新鲜组织标本,分离并体外培养人乳腺癌原代细胞,建立22例裸鼠乳腺癌原代细胞成瘤模型;合成胆固醇修饰小干扰RNA(siRNA)并鉴定其转染效率,将成瘤裸鼠随机分为实验组(11例,siRNA干扰)及对照组(11例,阴性对照),检测体内转染Chol-siRNA干扰KCa3.1对乳腺癌成瘤组织增殖及血管生成的影响。应用SPSS 18.0统计软件分析,组间采用χ2检验及t检验。结果预先设计的siRNA1与siRNA2均可对乳腺癌原代细胞中KCa3.1产生有效干扰,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其干扰效率为(71.03±9.97)%及(65.81±9.18)%(t=21.034、20.88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成功建立22例乳腺癌原代细胞BALB/c裸鼠成瘤模型,成瘤率为70.96%;成瘤组织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KCNN4干扰效率,Chol-siRNA组中KCNN4 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6.54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成瘤组织肿瘤细胞因子的表达,对照组中VEGF的阳性表达率为(43.42±7.89)%,siRNA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3.19±4.32)%(t=11.14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中CD31的阳性表达率为(17.49±4.15)%,siRNA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28±5.8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中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的阳性表达率为(88.77±7.61)%,siRNA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8.17±9.62)%(t=8.27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KCa3.1参与调控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及肿瘤血管生成,成功在体内成瘤模型中验证了干预KCa3.1对肿瘤形成的抑制作用。

  • 标签: 乳腺癌 中电导钙激动钾离子通道 胆固醇 小干扰RNA
  • 简介:摘要:近些年,在国民经济增长速度提升以及民众生活品质升高的历程中,促使市政燃气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供水领域、供电领域为民众提供了很多的方便条件。然而,伴随市政燃气工程项目建设数量的增多,以及建造规模的壮大,使得燃气安全问题成为了民众关注的重点,一旦燃气管道出现了泄露问题,将诱发非常严重的安全事故,从而危及到人民的生命安全以及财产安全。所以,对于市政燃气工程项目而言,不论是在前期筹划设计阶段、安装施工阶段,还是在交工使用阶段,都需要建立起安全意识,这样才能有效防范燃气安全事故的发生,提升市政燃气工程的安全系数。鉴于此,文章从市政燃气工程项目的施工特点出发,针对市政燃气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现状以及管理意义,对如何加强市政燃气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效果做出了分析,以供参考。

  • 标签: 市政燃气工程 管道设计 施工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发生在胃肠道,转录因子E3基因(TFE3)阳性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Coma)的病理学特征及生物学行为。方法收集2例发生于肠道的恶性PEComa,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肿瘤浸润肠壁全层,呈巢片状生长,均见灶性坏死。肿瘤细胞上皮样,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易见。2例肿瘤细胞均表达黑色素细胞标志物HMB45,并且伴肌源性标志物表达缺失,如平滑肌肌动蛋白和结蛋白,2例免疫组织化学均显示TFE3核阳性,其中1例行TFE3(Xp11.2)基因断裂探针荧光原位杂交检测,结果示TFE3基因断裂。结论胃肠道原发,特别是TFE3阳性的PEComa较为少见,且临床病理特征有别于一般的PEComa,需与多种疾病鉴别,应熟悉其临床病理特征,避免误诊。

  • 标签: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9年7月期间1 268例CPB辅助下心血管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774(60.19%)例,女512例;年龄31~64岁,平均(47.92±16.55)岁。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法(ROC)定量分析总胆红素(TB)、结合胆红素(CB)和非结合胆红素(UCB)的预测效度。通过计算优化阈值定义与病死率密切关联的临床严重型高胆红素血症,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界定导致其发生的围手术期高危因素。结果显示,CB峰值和峰值持续时间的ROC曲线下面积显著高于TB和UCB(P<0.01)。进一步分析发现,术后结合胆红素>150.3 μmol/L(1.7 mg/dl)并持续出现3天以上,且阈值出现在术后第3天及以后可显著增加术后病死率,定义为临床严重型高胆红素血症,其高危因素包括术后机械通气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术前肝病模型评分>12.6、术前肾功能不全、术前房颤、非计划性二次开胸探查、手术方式、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和体外膜肺氧合。总之,心血管CPB术后增高的结合胆红素能有效预测住院病死率,其阈值、持续和出现时间与高胆红素血症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辨别围手术期临床严重型高胆红素血症的高危因素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术后住院病死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体外循环(CPB)辅助下心血管手术后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的风险因素,预测关键因素的风险阈值。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期间1 286例CPB辅助下各类成人心血管手术患者资料。记录围手术期临床资料和血清总胆红素峰值。采用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法界定风险因素,采用折线分析法预测危险阈值。结果312例(24.26%)术后出现高胆红素血症,手术类型主要为瓣膜手术(142例,45.51%)、大血管开放手术(118例,37.82%)和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24例,7.69%)。高胆红素血症患者住院病死率34.62%(108/312),术后ICU住院6天,术后机械通气68 h,均显著高于非高胆红素血症患者(P<0.01)。术后高胆红素血症高危风险因素包括术后机械通气时间>49 h、CPB时间>181 min、术前肝功能异常、术后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和体外膜肺氧合、非计划性二次开胸探查等(P<0.01)。其中,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和CPB时间影响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率、ICU住院天数、住院病死率的风险阈值分别为120.21 h和143.26 min,248.20 h和239.51 min,259.50 h和190.60 min。结论术前肝功能异常、术中CPB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术后使用IABP或ECMO辅助、非计划性二次开胸探查是CPB辅助下心血管手术后高胆红素血症的高危风险因素。

  • 标签: 体外循环 高胆红素血症 风险因素 阈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 OSA)患者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s disease, CSVD)的相关性。方法连续收集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在威海市立医院接受多导睡眠监测和颅脑MRI检查的OSA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横断面分析。分析患者睡前清醒状态下5 min HRV。根据CSVD总体负担将患者分为CSVD组和非CSVD组,比较两组患者人口统计学数据、临床资料、多导睡眠监测参数以及HRV时域和频域参数。应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OSA患者HRV参数与CSVD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100例OSA患者,男性79例(79.0%),年龄(52.36±8.66)岁,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hypopnea index, AHI)(38.70±24.65)次/h。CSVD组46例(46.0%),非CSVD组54例(54.0%)。单变量分析显示,CSVD组年龄、AHI、氧减指数(oxygen desaturation index, ODI)、血氧饱和度<90%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T90)、相邻RR间期差值均方根(square root of the mean of the sum of the squares o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djacent RR intervals, RMSSD)、高频功率(power in high frequency range, HF)、低频(power in low frequency range, LF)与HF比值(LF/HF)与非CSV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变量logistic分析显示,在校正年龄、体重指数、收缩压、AHI、ODI和T90后,RMSSD(优势比0.625,95%置信区间0.389~0.981;P=0.041)和LF/HF比值(优势比1.429,95%置信区间1.011~2.020;P=0.043)是OSA患者CSVD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OSA合并CSVD患者的LF/HF升高且RMSSD下降,提示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和迷走神经功能下降,这可能是OSA患者发生CSVD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之一。

  • 标签: 脑小血管疾病 心率 睡眠呼吸暂停,阻塞性 自主神经系统 多道睡眠描记术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心血管疾病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2月我院急诊收治的6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在院前急救时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院前急救时采用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对比救治时效性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出诊反应时间、呼救-给予院前急救时间、呼救-到院接受专科治疗时间更短(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67%vs55.00%)更高(P<0.05)。结论:院前救治心血管疾病患者时辅以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可尽量让患者快速到院接受治疗,救治时效性高,并利于医患关系的良性发展。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