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大型和形状复杂的非标产品的生产成本,是很难估算的。目前采用的人工方法估算的误差较大。当成本估算用于招标目的时,这样的误差将产生不利的后果。成本高估承担的风险,是使公司缺乏竞争力,失去客户,而低估了成本,赢得了合同,但招致财务的损失。因此,一个精确的产品生产成本估算方法,对项目管理而言至关重要。本文应用神经网络建立的参数模型,针对大型和形状复杂的非标产品的生产成本估算和目前采用的手动估算相比,精确度有了很大提高。

  • 标签:
  • 简介:近年来,中国史中GDP的估算研究引起了学界的高度关注,并由此引起了热烈讨论。关于国民所得、国民收入等宏观经济核算的研究,最早可追溯至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学人多承认由巫宝三等人率先开创。此后,关于这一方面的研究成果不断,但估算研究时段主要集中在中国的近现代史。最早把GDP估算研究带人中国古代史领域的是外国学者保罗·贝洛赫、安格斯·麦迪森等人,但是他们较为粗略式的估算引起了学界不断的质疑,并直接或间接地促成了此次古代经济史领域GDP研究的小高潮。相关研究引起了学界关于GDP研究是否适用于中国历史、是否存在误区、跨地区跨时段的换算方法优劣性、公式模型及其基础资料是否严谨、数据统计与历史真实等问题的争议。而随着争议的展开,研究也越来越深入。无论是作为方法论而言,还是意欲构筑经济史学科未来基础性的统计而言,中国史中的GDP研究都值得期待和展望。

  • 标签: 中国史 GDP研究 国民所得 计量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水土流失既是一种非点源污染形式,同时又是其他非点源污染物流失的载体。本文以大亚湾流域为例,利用数字高程模型(DEM)获取基础资料,通过类比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而获得的输出系数模型参数,采用输出系数模型法估算水土流失型非点源污染负荷,探讨快速评估大尺度水土流失型非点源污染负荷的方法。

  • 标签: 水土流失 非点源 数字高程模型(DEM) 输出系数模型
  • 简介:摘要小学估算意识、能力、策略的培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估算教学为载体,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改变学生被动估算的局面,让学生参与算理、算法的探讨过程,注重教学方法的渗透,激起学生估算的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地运用估算,去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

  • 标签: 估算意识能力策略
  • 简介:摘要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长期接触精确计算,很多学生不接受估算,他们认为这样没有必要,因为在解决简单的问题当中,口算完全可以帮助他们很快解决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教科书,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意识地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初步的估算技能。

  • 标签: 小学数学估算
  • 简介:摘要估算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生活中,处处有计算,也处处离不开估算估算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了人们生活节奏的快慢和学习、工作效率的高低,估算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能力,近年来正逐渐受到重视。

  • 标签: 估算 小学数学 数学能力
  • 简介:2011年3-10月,基于实地样方采样和实验室测定,调查崇明岛环岛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带中芦苇的生物量和初级生产力,研究芦苇地上部分的固碳能力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崇明岛芦苇地上部分年固碳能力为0.28-1.02kg/(m^2·a),平均年固碳能力为(0.67±0.19)kg/(m^2·a),其低于长江口湿地保护区(崇明岛东滩、杭州湾)芦苇的年固碳能力,但高于黄河三角洲保护区湿地芦苇的年固碳能力;芦苇生长的主要影响因子为气象灾害和人为干扰,收割区域的芦苇群落生物量(p=0.021)和茎秆密度(p=4.6×10^-6)显著高于未收割区域;芦苇分布主要受土壤盐度限制;芦苇表现型与人为干扰和土壤盐度密切相关;芦苇生长的中后期是受环境因子影响的关键时期。

  • 标签: 芦苇 固碳 环境因子 崇明岛
  • 简介:WellTester是计算地热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的软件,该软件通过对水压力过程曲线进行拟合,进行参数计算。该软件界面友好、操作简单,且具有输出单井报告功能。文章对WellTester软件各模块及各界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以"北京岩溶水资源勘查评价工程"中新建岩溶水井为例,对各个操作步骤进行了介绍。通过对比分析WellTester软件与经验法的结果,表明该软件可对岩溶裂隙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进行计算,且该软件对成井质量评价有一定指导意义。目前该软件还未广泛应用于岩溶裂隙含水层,为获取较多的水文地质参数,笔者认为该软件在我国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 标签: WellTester软件 抽水试验 岩溶含水层 水文地质参数
  • 简介:摘要在学习项目投资决策中“现金流量估算”这一内容时,学生在计算过程中不知道该计算哪一时点的现金流量,或是在计算某一时点的现金流量时容易丢数,由此,笔者认真对现金流量估算这一内容进行了梳理,总结出现金流量计算的简便算法,供大家参考。

  • 标签: 项目投资 现金流量 原始投资
  • 简介:基于产能利用率的概念,运用超越对数成本函数估算了中国煤炭产业1994-2012年的产能利用率,并分析了其演变特征。研究发现:总体上中国煤炭产业的产能利用率较低,1994-2012年年均产能利用率仅为76.96%,提高产能利用率以降低固定成本的潜力较大;其次,中国煤炭产业产能利用率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波动,近年来与经济波动的关联更紧密;最后,2012年中国煤炭产业产能利用率、煤炭价格和规模以上煤炭企业经济效益均大幅下降,煤炭产业产能过剩严重。进一步分析表明,产能集中释放、需求不振和煤炭进口冲击共同造成了中国煤炭产业2012年的严重产能过剩。

  • 标签: 煤炭产业 产能利用率 产能过剩 超越对数成本函数
  • 简介:基于《广州市统计年鉴》2001~2012年数据估算了广州2000~2011年人为热释放的日变化以及年际变化,计算中考虑了人类新陈代谢、工业、交通以及生活排放人为热。计算结果显示:4种排放源中工业12年平均达到了55%,交通达到36%,其次依次为生活排放和新陈代谢排放。总的人为热在这12年时间里大致呈现上升的趋势,从2000年的2.7×10^17J增加到2011年的4.4×10^17J,但在2006年后有小幅的下降,这主要是由于工业释放是人为热释放的主要部分,在2006年后工业能源效率有所提高以致能源消耗排放率下降造成的。日变化在10:00(北京时间,下同)和14:00达到最大,并且12年间随时间的推移日变化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主要是由于城市化进程的速度远远快于能源消耗、人口和车辆保有量增加的速度。对比WRF模式中城市模块中的人为热释放的日变化系数,这些原始系数在广州使用的误差主要与广州地区和西方国家的生产生活作息时间有关。

  • 标签: 人为热估算 年变化 日变化
  • 简介:本研究以地面样方调查结合2000-2013年MODIS—NDVI数据,建立样方生物量和遥感数据的关系模型,反演锡林河流域产草量的时空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植被指数模型相关系数达到0.6以上,模型精度为80%,线性模型作为遥感估测应用可行;锡林河流域年平均产草量鲜重为1001kg/hm2,空间分布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空间分布规律;2000-2013年,产草量年际间变化大,变异系数为51.6%,产草量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锡林河流域草原产草量的时空变化与主要气候因素(气温、降水)关系密切,特别是受降水量的时空变化影响更为显著。本研究结论可以为有效地保护和利用草地资源、合理配置载畜量和恢复草原生态环境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 标签: 锡林河流域 生物量 遥感 归一化植被指数
  • 简介:成本企划是源自日本的一种全新的成本控制模式,其在运行过程中将管理会计、组织、价值工程系统等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新产品研究开发设计阶段的综合成本管理系统。因其可同时形成低成本、多功能、高质量的产品。本文以成本企划的基本原理为基础、重点探讨了成本企划的运行、成本企划的优缺点、成本企划的改进,以及在此基础上得出成本企划对我国企业成本管理的启示。

  • 标签: 成本企划 目标成本管理 成本挤压 成本压力传递
  • 简介:利用位于青藏高原东侧理塘大气综合观测站2008年观测资料,分析了高寒草甸下垫面地表通量的时间变化特征,确定了温度、水汽和CO2的归一化标准差在不稳定情况下随稳定度变化的通量方差关系,采用通量方差法对感热、潜热和CO2通量进行计算,并与涡旋相关系统的观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地表通量月平均日变化呈较规则的日循环特征,季节变化特征也较明显,雨季(5—9月)潜热大于感热,干季则以感热为主,CO2通量以6—9月最大。在不稳定条件下,温度、水汽和CO2的归一化标准差随稳定度的变化均满足-1/3规律,其通量方差相似性常数分别为1.2、1.4和0.9。通量方差法估算的通量值与涡旋相关观测的通量值有较好的一致性,但估算感热通量的效果优于潜热通量和CO2通量。该方法高估了感热通量尤其是潜热通量,而低估了CO2通量。利用直接观测的感热通量计算潜热通量和CO2通量可改善计算结果。

  • 标签: 高寒草甸下垫面 通量方差法 涡旋相关法 地表通量
  • 简介:借助遥感影像和实地CO2浓度测试数据,提出一种基于遥感技术的CO2浓度测定方法,并以重庆市为对象开展了实证,对CO2排放主因与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低碳发展的对策,对重庆市低碳城市试点的开展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遥感 CO2浓度 测定
  • 简介:本量利分析是基于收益行为的线性模型,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成本的不对称行为,即成本粘性的存在,对传统的本量利分析造成严重的冲击。传统的成本行为分析描述了成本和经济活动的一种机械关系,而不对称的成本行为即承认成本粘性的存在这种观点强调了成本行为中管理者故意治理决策这一角色。本文将近期的成本粘性理论发展整合成不对称成本行为的完整框架,分别对成本粘性的形成原因,后果以及相应对措施作出详细分析。

  • 标签: 成本粘性 治理决策 资源调整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