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又名太龙泉,位于太原市区西南23公里处风峪沟北山腰。太之名,始见于沈约撰写的《宋书》,相传北汉时有山民石敢当,以勇敢闻名,他居住的也由此闻名于世。名取自“泰山石敢当”的谐音。据碑文记载,太创建于唐代景云元年(710年),原为道观,名“昊天祠”,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重建改为佛寺。入寺庙山门依次为钟鼓楼、东西厢房、大雄宝殿。大雄殿顶二层叠起,上座六角形观音阁与文殊、普贤二殿。阁周塑有十八罗汉、四大金刚。泥塑极富有明代塑像俏丽俊秀的风格。六角亭后为石构建筑“莲花宝洞”。左另有水神祠,祠底有龙泉一脉,汩汩细流。佛寺别名龙泉大概由此而得。太

  • 标签: 太山寺
  • 简介:无锡泥人有着悠久的历史,明代张岱的《陶庵梦忆》卷七“愚公谷”条记载:“无锡去县北五里为铭(锡山),进桥店在左岸,店精雅,卖泉酒、水坛、花缸、宜兴罐、风炉、盆盅、泥人等货。”至清代,“高宗南巡,驾至无锡,山下有王春林者,卖泥人铺也,工作精妙,技艺万端,至此命作泥人数盘,饰以锦片,金叶之类,进御之,大称赏,赐锦甚丰。

  • 标签: 惠山泥人 《陶庵梦忆》 “愚公谷” 无锡
  • 简介:又到了一年一度、春寒料峭的2月,不禁想起了80多年前,广公祭梁启超一事。那真是名寺名人,相映生辉。那是1929年2月17日(阴历正月初八),公祭梁启超的活动在北平的名刹广隆重举行。广的兴衰广坐落在宣武门外、广安门内的老墙根一带,此地旧名"司家坑",明清两代属宛平县宣北坊地界。

  • 标签: 梁启超 公祭 宣武门
  • 简介:<正>位于旧乾宁(今属道孚县八美区),是甘孜地区著名古刹之一。乾宁原名泰宁,乃清代明正土司属地。清雍正元年(1723年)藏中罗布藏丹津叛乱,达赖七世东逃于此,清庭将此地划为七世达赖喇嘛葛桑嘉错驻锡之地,并赐金十万建。故此在康地虽规模远逊有五千喇嘛之甘孜大金、历史也不及白玉县的千年古寺嘎拖悠久,但因属御建寺院,且为达赖所驻,故其声远播遐迩,为藏民所重。

  • 标签: 甘孜地区 达赖喇嘛 雍正 年羹尧 泰宁 土司
  • 简介:藓墙围着碧孱颜①,曾是当年海涌②。尽把好峰藏寺里,不教幽境落人间。剑池草色经冬在③,石座苔花自古斑④。珍重晋朝吾祖宅⑤,一回来此便忘还。注释:①藓(xiǎn):隐花植物,多附着于潮湿的墙壁、地面和岩石上。孱(chán)颜:通"巉岩",山势险峻的样子。②当年:指吴王阖闾葬在这里之前。海涌:虎丘的别名。传说苏州一带原是大海,海中有一小丘,经过沧海桑田的变化,

  • 标签: 虎丘山寺 阖闾 吾祖 晋朝 吴王 小丘
  • 简介:  去年5·12地震后,我来往于林山村之间,记不清这是第几次了.今天是2009年4月12日,甘肃作家重返灾区,我们一行又到,做一次灾后重建的回访.……

  • 标签: 再上寺 寺林山
  • 简介:在风景如画的鹞子沟国家森林公园西侧,百鸟朝凤之地黄柏垭山脚下,坐落着藏传佛教古刹———广。梵音佛号,暮鼓晨钟,见证着大通地区民族宗教文化发展盛衰的历史沧桑,诉说着凄美动人的历史故事。大通是藏传佛教兴盛之地。

  • 标签: 藏传佛教 国家森林公园 百鸟朝凤 大通 历史沧桑 寺院
  • 简介:会理城(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金沙江北岸,邻近云南)东有一,俗称烟囱。如何以烟囱为名,未有查处。但见两条山脊之间的漫无边际坡台地上,藏着一名“白马”。

  • 标签: 白马寺 佛教文化 四川 宗教信仰
  • 简介:在灵丘县城东南15公里的太白乡觉山中。觉婉延起伏,重峦叠翠,奇花异草,蒙茸山谷,花香飘溢,沁人心脾。山间小溪,曲曲弯弯。由高及低,如鸣珮环。清彻见底,饮之香甜。自古以来,就是灵丘县的一个风景旅游避暑胜地。觉背靠悬钟山,面临唐河水,左襟右带,群山环抱。红墙内外,松柏掩映,杨柳飘扬。建筑层楼杰阁,鳞次栉比,气宇非凡,是塞外一座著名的古刹精蓝。

  • 标签: 释迦牟尼 魁星阁 五台山研究 《山西通志》 贵真 补间铺作
  • 简介:史籍中所载和相关的诗文起自南朝,但数量较少。2011版《无锡文库》中所载南朝诗歌只有三首,分别是江淹的《过历山》,刘铄的《过历山湛长史草堂诗》,湛茂之的《历山草堂应教》。诗歌描写了历山“离离插天树.磊磊间云石”的景象,

  • 标签: 唐代诗人 南朝诗歌 历山 草堂诗 诗文 江淹
  • 简介:位于辽宁省北票市东南15公里的始建于清乾隆三年,是一座藏传佛教寺庙,因修建水库进行了整体迁移保护.本文结合迁移工程,介绍了的地理民俗、历史渊源、建筑布局、形式及做法特点,谈了在此次迁移修缮中解决的主要问题.

  • 标签: 辽宁北票 惠宁寺 建筑布局 建筑做法 修缮特点
  • 简介:坐落在青岛市东部湛山西南、太平山东麓。始建于本世纪30年代,创建动议始于1931年。当时的国民党南京政府交通部长叶恭绰先生与中东铁路稽查局长陈飞青及佛学家周叔迪等人来青岛避暑,因觉此地其他宗教盛行,而佛寺不兴。遂商议筹措资金在青岛市内建一佛刹。

  • 标签: 青岛市 南京政府 交通部
  • 简介:且停脚步看云山,抱清风云抱天。残柱能撑坚固,石桥却忆水潺滠。世间自有善行客,方外空谈无欲仙。参透担当和放下,人生路上只朝前。

  • 标签: 诗词 文学 文学作品 诗集
  • 简介:古名灵岩寺,在繁峙县天岩村西隅。概况五台跨越五台、繁峙、代县阜平四县。繁峙境内的岩、吉祥、公主、宝藏、秘摩岩等,均属五台佛刹之列。由台山北行必经此地。古时大同、浑源、京津、张家口及至朔漠地带佛徒居士朝山进香者,多要至岩歇宿而后登台。也正由于如此,明代以前这里香火隆盛,寺院颇兴。入清以后,随着宗教的衰微,香客渐少,布施贫乏,寺院逐渐败落。处于台山脚下荒僻山村的岩,几乎被人们所遗忘,殿宇拆卸,变卖财产,典当一空;

  • 标签: 岩山寺 文殊殿 公主寺 吉祥寺 宝藏寺 释迎牟尼
  • 简介:龙泉始建于唐景云元年(710年),初为道教"昊天祠",后毁于金、元时期战火。明代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更名为"太"。后因当地人求雨有应,便冠以"龙泉"雅号。这里殿阁楼台依山势而建,高低错落,参差其间,自成格局。有山门、戏台、钟鼓楼、东西厢房、唐碑、大雄宝殿、佛祖阁等。该寺由于观音阁内精美悬塑和太山地宫、五重棺椁的发现而驰名中外。本文着重从二方面梳理太龙泉的保存遗迹和地宫棺椁的发现情况。

  • 标签: 太山龙泉寺 历史渊源 建筑 古柏 唐碑 地宫
  • 简介:古镇祠堂群——湮没在历史长河中而不被世人所关注的一个文化区域,正日渐被人们所熟悉和了解。在祠堂群的兴起、发展过程中,共同发展起来的园林文化、书院文化等与之紧密结合成为一个高度复合型的多元文化体系。

  • 标签: 惠山 祠堂群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