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王一桃是世界华文文学家协会会长,著名爱国诗人、散文家、文艺评论家、文学活动家,原名黄寿延,祖籍福建同安,1934年出生于马来西亚一个爱国华侨家庭。王一桃一生瑰丽传奇,1948年,他在马来西亚创办"新南洋书店"经销进步、革命书刊。1950

  • 标签: 王一桃 政治抒情诗 世界华文文学 爱国主义 香港回归 文艺评论家
  • 简介:朱彝尊的《风怀二百韵》是古典爱情诗歌中的佳作。展现了他和妻妹冯寿常这段有悖于封建伦理道德的“情缘”,诗中充满了悲情感伤色彩,具有难言之处及隐曲姿态的美学特质,且肯定了它在古代爱情诗中的地位。

  • 标签: 朱彝尊 爱情诗 风怀诗
  • 简介:近年来,婚恋情感类电视相亲节目经历了由萌芽、兴盛到衰败,再到"重出江湖"、异常火爆的发展历程。为实现可持续与健康发展,婚恋情感类电视相亲节目应牢固树立品牌意识,走精品化发展道路,拓展节目的创意视野,坚持真实性,积极发挥主持人和情感顾问的正面引导作用。

  • 标签: 电视节目 婚恋情感类节目 发展趋势 对策
  • 简介:2012年情人节前,英国卫报邀请了19位当代著名作家,选出各自喜欢的情诗,这些作家包括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1995)、爱尔兰诗人谢默斯·希尼(SeamusHeaney),当代最好也最有争议的作家珍妮特·温特森(JeanetteWin-tenon)等人。卫报报道称,完美情诗就像爱情本身一样,因人而异。19位著名作家也选出了各自不同的最喜爱的情诗。对今年艾略特诗歌奖获奖者约翰·伯恩赛德(JohnBurnside)来说,最好的情诗是那些表达出无法言表的爱慕之情,

  • 标签: 著名作家 情诗 英国 评选 媒体 诺贝尔文学奖
  • 简介:以林徽因诗作中的对话现象为切入点,通过与徐志摩部分诗作的互读,揭示林徽因爱情诗波澜起伏的心理内涵及其所反映的"诚"的文学观。

  • 标签: 林徽因 爱情诗 对话 “诚”的文学观
  • 简介:乌兰察布市作家孔庆元、刘亮的小说《大山儿女》讲述了一个关于中国北方乡村青年男女奋斗、成长的故事。该文试图通过解读小说在客观层面提出的"是什么阻碍了青年男女婚姻爱情的幸福之路"这样一个命题,来反思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进程中的困境。作者认为,主人公婚恋不幸福根源于传统文化中的负面因子,其具体表现为:儿女情长让位于家国利益;从一而终的贞节观念;含蓄内敛的文化心理。

  • 标签: 大山儿女 婚恋情节 文化反思
  • 简介:邹惟山的十四行抒情诗是楚文化的典型体现,继承并发展了楚骚传统,堪称“楚骚之苗裔”。其大致特点主要有忧息时世又满腔柔情、视野开阔且富于象征性、想象灵动而语言华美等。

  • 标签: 邹惟山 十四行抒情诗 楚骚
  • 简介:伟大的诗人亚·谢·普希金(1799~1837)一生创作800余首抒情诗,其中对爱情的歌咏约占四分之一。据考证,普希金的第一首诗作《致娜塔丽娅》(1813)就是一首爱情诗。此后,诗人创作的《致凯恩》(1825)、《你和您》(1828)、《我曾经爱过您》(1829)等诸多诗篇都成为吟咏不绝、脍炙人口的情诗,而我们即将分析的《夜色朦胧弥漫在格鲁吉亚的山岗上》(1829)同样称得上是普希金爱情诗歌中的一朵奇葩。本文主要从创作背景、诗歌的风景描写和内心思绪等内容以及诗歌的语音、格律、用词特点等形式方面展开分析。

  • 标签: 普希金 爱情诗 内容和形式